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老身聊发少年狂 >

第237章

老身聊发少年狂-第237章

小说: 老身聊发少年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茂皱着眉头听着顾卿的话。
  他对此事的容忍度要比顾卿低得多,毕竟他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受的是古代的礼仪纲常那一套,李锐这一生已经够苦,若是再碰不上贤妻,这辈子都家宅不宁。
  陆家是累世大族,陆珺其母更是顾家之女,为什么教出来的女儿还没有平常百姓家的女孩懂礼谦逊?再想到陆元皓每次和他说话恨不得把鼻子都翘到天上的语气,李茂悟了。
  原来这也是家学渊源。
  “难怪江道奇说陆家各个自视甚高,鼠目寸光,只顾得了眼前……”李茂想起陆家围垦占湖之事,小声低喃道,“这样的人家,结了亲确实是祸事。”
  李茂却不知,陆家原本也没有这么急功近利,若有李蒙和信国公府在身后支持,他们自然也可以徐徐图之。只是一直支持他们的李蒙和先皇一死,今皇对他们家似乎不是很感兴趣,从登基就把他们凉在一边,陆家才开始渐渐想其他的法子自己复兴家业。
  只是江南世族稳固,朝廷手伸不了那么长,一直都是靠陆家作为耳目和中间协调之人,陆家做了什么,皇帝却不太清楚。毕竟有陆元皓一家在京中做质,他放心的很。
  而世族乐的见这反水之人倒霉,除了江家一开始略微提了提被嘲讽回去,竟是所有人都冷眼旁观等着他们悲剧。
  李家在军中还广有势力,故交下属遍布朝廷,在京中也有众多勋贵支持,于民间和寒门士子之中名声更是极好,而陆家这种把自己家所有名声和支持全部作完了的人家,和信国公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是以江家和张家尚且会找上李茂结盟,可是对陆家是看都不会看上一眼。
  李茂并不气愤陆珺瞧不起李锐,当年方婉嫁他,都还有人说是下嫁呢。他爹花了那么多心血才让方婉和他偶遇,进而两家一起使力才有了感情,若让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一开始就对个“低门”之子有好感,那才叫奇怪。
  可是陆家家教有问题,这就很严重了。
  须知一个孩子的教养全看父母,母亲起到更大的作用。李锐小时候失去父母,在性格上就比李铭有更多执拗之处。若是陆珺对子女不慈,对夫君有怨,家宅就会不宁,儿女也会变得多疑善妒。
  “不管怎么说,此事是我家有错在先。我会还陆家一个人情,若他能接受,自然是皆大欢喜,若他们冥顽不化,我也只能撒手不管,两厢欢喜了。”
  李茂吁了一口气,又安慰顾卿道:“娘放心,这张素衣我已经打听过了,她六七岁的时候就在世族圈中传出‘丽质天成’的名声,后来张家的几大嫡系都想让晋国公促成这嫡女与大皇子的婚事,老晋国公就让这位素衣姑娘‘生病休养’了。”
  “她当年出生,家中请了天师批命,张天师说她若披上凤袍必定横死,还会连累家族,所以老国公给她取名素衣,这劝诫之意一望便知。张诺情愿把她嫁到我们家也不愿意嫁给大皇子,想来对这女儿是真心爱惜。”
  “听起来,倒是挺有意思。”顾卿最爱听这些八卦,接着问道。“那张家难道没有门第之见吗?”
  “张氏历经数代奋斗才爬到如今大楚第一世族的地位,和江南世族那种偏安一隅的并不相同,族中子弟即使是庶子的也能得到出头的机会。若他们门第之见有那么严重,当年,咳咳,也不会差点嫁给我兄长了。”李锐有些不自在的说,“当年可还没有信国公府呢。”
  顾卿拍了拍胸口。
  “还好还好。只是年纪大了点,比李锐还大一岁。呃,那锐儿不是十七岁就要成婚了?”顾卿眨巴眨巴眼睛。
  十七岁结婚好早哟。
  “只是订婚,这亲成不成还难说。若是陆家,哎……”李茂叹了口气。“总之,陆家小姐和张家小姐的事都不要让锐儿知道,他少年心性,又遇见楚应元之事,我怕他接二连三遭受打击,与心智成长不利。”
  “我明白的,不会透露出去。”顾卿点了点头,又满脸期望地看着李茂。“不过,我实在是被那陆家小姐弄的有些害怕了,能不能……”
  “等陆家退婚后,想法子让我见那张素衣一次?哪怕只说说话也行。”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顾卿:你在哪里打探的张素衣消息?
  李茂:江道奇。
  江道奇:专注打探消息一百年,家中常备暗探上百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至今成功的案例有&&……%……##,以上皆为真人真事,请认准“江八卦”牌密探,谁用……
  作者:咳咳,那个,磕头暗探甲,卖身暗探乙,烧成王二麻子的暗探丙……
  江道奇(脸色难看):……


☆、第151章 李茂送人情

  按丧制的规定,凡祖父母、父母死后;嫡子和长房长孙都要守孝三年;这三年是不能任官应考婚娶;也要闭门谢客的。但其他孙子和孙女可以出门;也可以任官;却不能进行婚娶或应考。
  但身上有重孝的人,一般是不会去别人家做客的。一来犯了忌讳;二来丧制规定和礼法上遵从又是另一回事;很多孙辈虽然丧制没有规定必须要闭门谢客;为了表示自己对先人的敬意,平日里也是极少出门的。
  更别说张素衣本身就是一个极少出门的女子了。
  李茂听了顾卿的话,犹豫了半天,还是不确定的说:“这事;我也不一定能保证。若陆家真来退亲,我必设法让张素衣和您见一见。”
  李茂知道老太太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李锐这个嫡长孙,他无父无母,连主持个婚礼的人都没有,若是妻子再不贤,那才真叫不幸。
  不过李茂信任张家的家教,对张素衣也有一定信心。皇后尚且出自张氏,作为老晋国公看着长大,又是晋国公嫡女的张家小姐,在人品教养上绝对不会有问题。
  顾卿得了李茂的应承心中也很是高兴,拉着他闲聊了几句以后,这才放了李茂回去。
  李茂出了持云院,腿一跨走几步就到了妻儿住的院子。
  方婉如今肚子大的很,眼看着随时都会临盆的样子。奶娘和稳婆、大夫都已经住在了院子里,万事俱备,就等宝宝了。
  李茂进屋的时候,方氏正在和李铭说话,方老太太春天过后一直在咳嗽,又诊不出什么原因,一直在吃药调养。李铭有空就过去探望下外祖母,替母亲传传消息。
  “爹!”李铭眼尖,先看到了父亲。
  “老爷。”方氏想站起身,李茂过去按住了她。
  “你如今月份大了,尽量不要起身,要起来也让丫头扶着慢慢的起。”李茂比谁都盼望方氏肚子里的小孩快点出世,他们家人丁单薄,能多一个孩子都是好的。
  “哪有那么娇贵,我这都是第二个孩子了。”方氏微笑着摸着肚子。
  这孩子最近蹦跶的十分厉害,老是不停的拳打脚踢,怕是急着要出来了。
  “爹,齐先生说江南要发大水了,是吗?”李铭好奇的问。
  “是啊,最近连下暴雨,江南水位上升。南方各州的地方官都在极力加固河防,清理河道里的淤泥,等后日大朝,怕是此事就要有个定夺。”李茂摸了摸儿子的脑袋,“不过,这些都是大人的事,你一个小孩子,还是好好读书比较好。等再过两年,爹将你送到国子监去。”
  “爹,你也想要我考个状元吗?”
  “哈哈,你想的太多了。”李茂一拍儿子的脑袋。“我们这样的人家,考了状元也不算给脸上贴金。国子监里都是各家达官显贵的子弟,或是寒门之中杰出的人才,将你送去国子监,是要让你结交挚友的,你未来是世子,人脉才最重要。”
  “哦……我还以为……”李铭挠了挠头。“我会努力的!”
  “不过,你要是给我们老李家得个状元也不错。”李茂微微一笑,“我们家还真没出过状元。你伯父学问极好,但直接出仕了。你若要给你爹长长脸,你爹自然也是高兴万分的。”
  虽说他才智平庸,不过不是还有个好儿子嘛!他家儿子天性聪颖,不也侧面证明了他的种好吗?哈哈哈哈。
  “我会努力考个状元回来!”
  方氏好笑的看着这对父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傻话,好像状元就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一般。她只觉得如今这日子过得才叫舒坦,什么都放下,连家都不用管了,每日里就吃吃喝喝,陪陪儿子,准备准备小衣服,竟是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平静。
  就连不时冒出来的大嫂,面目都变得祥和起来。
  李茂要和妻子温存,最懂得看人眼色的李铭跟自己娘亲撒了撒娇就说要回去睡觉了,李茂看着儿子出了门,这才环着方氏坐下。
  “老爷,你前些日子把锐儿的命书匣子拿去哪了?陆家要交换八字了吗?”当年陆家和府里只是纳彩,送了三十多种纳彩的礼物,因为两个孩子还小,怕未长成就夭折,聘书礼书却是未立的。
  如今李锐都十四岁了,陆家小姐也有十二岁了,也该问名纳吉了。
  等八字合过没有问题,婚事就要开始准备。
  “不是,我拿去另有其用。”李茂并没有和妻子说太多,孕期里不能劳神,这些事等过了再说。“锐儿的婚事你不用操心,有老太太和圣上看着呢。”
  如今李锐的婚事,连他也说不上话了。
  “命书还能拿去做什么?”方氏莫名的眨了眨眼,换了个话题,“老爷,最近你看起来清瘦不少,在部里不能老是将就,该吃的饭还是要好好吃的。”
  她知道自家夫婿是个拼命三郎的个性,偏在人前还要表现出其实没怎么努力的样子,自己就折腾自己。
  她实在担心他身子垮了怎么办,想了想,还是说道:“反正我现在也在老太太的院子里吃,我们东园的小厨房也空出来了。内城去你的衙门也不远,干脆叫锦绣院那边的小厨房每日中午给你送一顿饭吧。”
  李茂晚上有时候要应酬,不应酬的时候都是回家吃的,她倒不担心。
  “随你吧。我吃什么都无所谓的。”李茂对吃穿并不讲究,给什么吃什么,穿什么是什么。
  他摸了摸自己脸。
  瘦了吗?难怪这几个月连肚子都撑不起来了。
  一排文官里就他没肚子,看起来好不协调啊。
  唔,明日要开始增肥!
  第二天散朝后,李茂先去礼部找了陆元皓。
  陆家过度围垦之害已经造成隐患,他必须劝解他壮士断腕,将已经拦住河道湖泊的一些圩田堤坝沟渠给掘开,放水过田,否则一旦发生洪灾,水流无法通过,湖泊又蓄满了水以后,就会往江河倒灌,最后苦的都是沿岸的百姓。
  真要成了那样,陆家围垦荒田、占湖养珠养鱼之事迟早瞒不住,而且还要酿成大祸。
  李茂将自己知道的事实说与陆元皓听,和他说明若是洪水一来会造成的后果,劝他及早在还未爆发洪灾的时候让族里的人去掘开圩田的口子。
  如今诸州都在巩固堤坝,水患一时不会起。张玄预测的强烈降雨是在七月,到那时上游一旦决堤,平日里各种隐患就会全部显现出来了。
  “李大人,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东西。”陆元皓冷着脸讽刺道:“您是兵部尚书,不是工部尚书,还是不要老是操心无关本职的事情吧。”
  李茂见陆元皓冥顽不灵,也动了肝火。他性子和缓,可一旦生气,面色也十分吓人。
  “陆大人,我都知道了的事,你认为圣上不会知道吗?若一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