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一切安好 >

第68章

重生之一切安好-第68章

小说: 重生之一切安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虚竹道:“是,太上皇,但奴才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被称为太上皇的男子道:“说。”

虚竹:“太上皇,您没觉得刚刚那四人中唯一的一个成年人,很面熟吗?”

太上皇想了想道:“好想是有点面熟,难道我曾经见过他。”

虚竹道:“太上皇,您贵人事多,对于这些个琐事和闲杂人等的自然就没留心了,不过奴才平日里没什么大本事,就只能替太上皇您处理点琐事。所以对与太上皇和皇上哪怕有那么点关联的人奴才都记得清楚……。”

太上皇:“有话直说。”

虚竹道:“启禀太上皇,前年皇上派来探望太上皇的侍卫中,有一个侍卫就是刚刚那个男的。”

太上皇:“信玄,你先去跟踪那几个人,别跟丢了。”

信玄道:“是,太上皇。”

然后疾步向林成和安好他们消失的方向奔跑而去。

太上皇道:“虚竹,接着说。”

信玄道:“所以奴才愚见,那几个人会不会也是皇上派来的?”

太上皇:“这不可能,虽然玄烨那孩子我和他相处的时间不多,当年身为君父的我,因为更为的宠爱董颚贵妃和董颚贵妃所出之子,再加上初入主中原,天下还不太平,国事繁杂的,直到那孩子快八岁了,我和他单独相处的时间可能加起来都不足四十八个时辰。当年玄烨那孩子还是个不足八岁的孩子时,我就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他出家了,这之后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了。但尽管我和玄烨那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但知子莫若父的,我对于玄烨那孩子的了解还是很深的,更何况我曾经身为帝王,对同样站在那个位置上的玄烨的顾虑考量还是有些相同的。玄烨,他怎么可能派一个侍卫带着几个小孩子出来执行任务呢?刚刚那四个人中最小的应该只有七岁吧。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们真是皇儿派来的,那么怎么可能到了这五台山,不先来拜访我,反而在这游山玩水的呢?”

虚竹道:“是,是,太上皇英明。”

这时一直呆在一边默不作声的道士,突然开口道:“太上皇,您对刚刚那几个人心底有顾忌?是因为他们在写字崖上整出的字句有关吗?”

太上皇:“云中子,你刚刚有认真听他们念出的句子吗?”

云中子道:“记得,当然记得,从那些字句看来那群人像是有乾坤之志的人物,要不然刚刚我们也就不会驻足了。在大石头后面站立了半天来偷听别人的交流。”

太上皇:“是啊,乾坤之志,就怕他们这是志在乾坤,心大啊。我们最先听到的是‘日月光照兮朗朗乾坤。’说句实话,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以为是句歌功颂德的话,可是接下来的那几句,一句比一句的,让我感到我爱新觉罗的江山似乎有些不稳了。”

云中子:“太上皇会不会多虑了,贫道看来那几句话只是纯粹的反应了个人的才气和志向。而没有那么多的政治因素。”

太上皇:“云中子真人你一向远离世俗的求师问道,对于世俗的是是非非经历的不多,对于人心的险恶贪婪也体会的不深。所以会认为那几句话不过是体现了个人的胆气而已。而我则觉的那些字句都反应了他们的野心。更何况,那些字都是在这写字崖上擦拭出来的,之前我也常常的来这写字崖,可几乎没看见有人能把擦拭出来的字连成句子的,而他们的都连成了句子,我觉得这会不会是上天在提醒我什么?”

☆、第一百一十九章 遭遇太上皇2

云中子道:“可是他们得出的字句似乎没有什么不好的预兆啊,倒像是吉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接下来,那个他们称呼为‘黑子’的小男孩,得到得字连成句子是‘一方夜空,天下玄机’,这如果真是代表一种上天的预示的话,按照贫道的理解,应该是预示着这个小男孩,将来会成为一个能夜观天象的人。而之后那个被他们称呼为安好的得到的字,连字成句是‘驰骋四宇方方利’,林成的是‘纵横八荒路路通’而这副对联的横批是文斌得到的‘安邦定国’。按照贫道的理解这三个人得到的对联,不正是预示着他们将会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够安邦定国吗?”

太上皇:“问题的关键是,他们安的是谁的邦,定的是谁的国。‘驰骋四宇’‘ 纵横八荒’这组词听着就有一种开疆拓土的霸气。如果他们不能为我爱新觉罗所用,这开疆扩土不是为了扩大我爱新觉罗的领地,而是他们自己心存称王称霸的念头。那么这对我爱新觉罗的江山而言不得不说是个大威胁,更何况,接着‘驰骋四宇’的就是‘方方利’,是不是又预示着他们将来,脚踏四方能方方得利呢?接着‘ 纵横八荒’的就是‘路路通’,那是不是预示着他们将来八荒纵横时,会一路畅通呢?而‘安邦定国’又会不会预示着他们将来‘驰骋四宇’ ‘ 纵横八荒’,夺取我爱新觉罗的江山之后,有能够很快的‘安邦定国’呢?”

云中子道:“恕贫道直言,贫道还是觉得太上皇多虑了,那只不过是几个孩子的嬉戏之作,一切不过是凑巧而已,也许压根儿就不能预示着什么,就算真的如太上皇所言那些个字句预示着什么,贫道觉得也不至于是像太上皇所言的那样是个凶兆。因为刚刚贫道站在这大石头后面听他们交谈了半天。丝毫没有听见他们有谈论到政治话题,就算后来他们得出的字句,显示出他们将来将会大鹏展翅,也没见他们欣喜的发表什么豪言壮语,所以依贫道愚见,刚刚那几个人将来不会是逆臣贼子。他们得出的些个字句,在贫道看了倒像是志在江湖之人,而非志在庙堂之人。‘纵横八荒’‘驰骋四宇’也许并不是驰骋沙场,开疆扩土的意思。倒更可能是指他们将游历天下。”

太上皇:“那‘安邦定国’又是何解?‘

云中子:“自古以来多是文臣安邦,武官定国,‘安邦定国’也许也仅仅是预示着他们将来有出将入相之才。再说了这‘安邦定国’的人才也未必都是文官武将,这历史上也有不少安邦定国的人。是那些游离于名利场之外的那些个世外高人。”

太上皇:“历朝历代,那些个逆臣贼子几乎都是‘出将入相’之人 ?'…'因此如果真如你说设的第一种情况,他们有‘出将入相’之才,那么也就是说他们有做逆臣贼子的条件。而如果他们真的将来会是选择作游离于名利场之外的世外高人,那么我自然会礼遇他们。但如果万一他们有那么点步入政坛的苗头,为保我祖宗血汗打下来的江山,我必斩草除根。”

云中子:“贫道有一事不明,还请您指教一下。你将如何判定那四个人将来会是世外高人 ?'…'还是逆臣贼子?”

太上皇:“将他们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活个四五年。”

云中子:“您的意思是?”

太上皇:“请他们到普化寺待个四五年。好好的观察观察他们的心智志向,如若他们真的没那么重的野心。我再还他们自由。”

云中子:“为什么是留他们在普化寺。而非您所在的佛光寺。”

太上皇:“留的太近了,他们的戒心就会比较警觉,也就容易掩藏真实的他们,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他们容易露出本性,我才能看出更真实的他们。何况。普化寺里我信得过地真人和大师比较多。”

云中子:“那万一他们不同意呢?”

太上皇:“由不得他们。”

云中子无奈的叹口气道:“天色不早了,该回寺院了。”

太上皇道:“不回寺庙了。”

云中子:“太上皇,您做何打算?”

太上皇没有回答云中子的话,而是对虚竹道:“虚竹,你去看看信玄那传来的消息。”

虚竹道:“是。太上皇,”说完就往刚刚林成他们消失的方向疾驰而去,不多久就又回来了。

对太上皇行礼道:“启禀太上皇。奴才查看了一下信玄留下的记号,就其指示的信息来看,刚刚那四人应该前往山脚下的‘青林客栈’了。”

太上皇道:“那走吧。我们去会会他们。”

当太上皇一行人来的‘青林客栈’时,信玄小和尚忙向太上皇双手合十行礼道:“师傅,师兄,云中子真人。”

太上皇道:“信玄,他们呢?”

信玄:“师傅请随我来。”

然后在行走的过程中的,信玄对太上皇轻声道:“太上皇,刚刚我调动了离这最近的一个皇上的情报机构,可是前来的情报人员说,这四个人都是皇上的人。”

太上皇道:“怎么说?”

信玄道:“其中四人中最小的其实是个小女孩,是皇上四年前收的义女清婉公主,而那个八岁的小男孩是清婉公主沿路结交的朋友。而林成是清婉公主未来的额驸,文斌曾经是皇上的贴身侍卫,这次皇上派他出来护卫清婉公主的。”

太上皇的眉头随着信玄的话,越皱越紧,心头的疑问越来越多,但还没来得及问出心头的疑问,就已经到了林成他们所在房间的门口。

林成,安好,黑子,文斌一行四人,回到客栈洗漱完之后,就到了一间厢房,点了些饭菜,准备吃饭,可是客栈的伙计,刚刚上了两个菜,林成,安好,黑子和文斌刚拿起筷子准备吃饭,就听见了敲门声,起初林成他们以为还是客栈的伙计再上菜。

于是林成道:“请进。”

门开了,进来了三个和尚和一个道士。

只听见年老的和尚对着林成他们双手合十道:“贫僧长庚打扰四位施主了。”

林成他们一听进来的不是伙计,而是三个和尚和一位道士。心里头有些诧异,但林成还是很好的掩饰住了心底的诧异,礼貌的问道:“不知几位大师和真人有何贵干?”

而和林成他们几位的诧异相反的是,文斌在听见了自称为长庚的太上皇的声音时,惊得手中的筷子都掉在了地上。

筷子掉了的声音,使得原本埋头吃饭的黑子,抬起头对着文斌关切的问道:“文斌哥哥,你怎么了,怎么连筷子也拿不住了?是生病了吗?”

黑子的话,使得失神的文斌回神了,文斌见一屋子的人的眼光或关切或探究的都投到了他的身上,忙对着太上皇行礼道:“奴才参见太上皇。”|

安好和林成都惊诧的在心里想原来野史中盛传的顺治帝出家的事情是真的。

太上皇道:“清婉,你不来见过爷爷。”

安好心头一惊忙站起来,忙疾速前往顺治帝的跟前,对着一身和尚打扮的顺治帝行礼道:“清婉见过皇爷爷。”

林成和黑子也随后行礼道:“参见…。。”

林成和黑子这么说到这,忽然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眼前的顺治帝,于是卡壳了。

文斌忙提醒道:“太上皇,林少爷和黑子他不清楚您的身份,还请您恕罪。”

林成一边想着,这顺治帝不是出家了吗?怎么就成了太上皇了呢?一边再次行礼道:“参见太上皇。”

顺治帝道:“都起吧,坐下吃饭吧。”

于是八个人沿桌坐着。

伙计打开门的一瞬间,看见厢房里多出现了三个和尚和一个道士。还以为自己走错地了。边弯腰道歉,边转身离去,安好叫住他道:“小二哥,你没走错地,你帮我们把这桌上的荤菜撤了吧,然后尽快帮我们送些素菜上来。谢谢”

伙计忙撤了饭桌上荤菜,然后就离开了。

太上皇道:“清婉,这是云中子真人,这两位是皇上前些年派来给我的侍卫,现在也出家成了我的弟子,法号分别为虚竹和信玄。”

安好道:“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