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一切安好 >

第160章

重生之一切安好-第160章

小说: 重生之一切安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亲事农桑,或亲自指挥河工修筑……。”

康熙道:“你的意思是,朕今后该冲杀沙场,该亲事农桑,该亲自修建河工吗?”

安好道:“皇阿玛,清婉不是这个意思,清婉想说的,清婉认为,一个真正的明君应该能够胸怀苍生,对苍生疾苦心怀怜悯,而非带着贵族式的居高临下的冷漠,皇阿玛,原谅清婉的愚钝,清婉同皇阿玛相处的时日也不短,但清婉没能很真实的感觉到皇阿玛真的把天下苍生放在了首位。皇阿玛的心中装了太多的东西,其中爱新觉罗的既得利益在皇阿玛的心中高于一切。皇阿玛心中江山的位置,可比百姓的位置重多了。”

康熙道:“接着说。”

安好道:“皇阿玛,容清婉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这江山不可能永远姓爱新觉罗。”

康熙怒喝道:“清婉,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安好道:“我知道我在说什么。皇阿玛,你史书比我读的多,想来,皇阿玛你一定比我懂历史。那么皇阿玛,请问,这几千年的历史,这江山换了几次姓了?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康熙道:“别问朕,朕知道你心中已经有结论了。你接着说。”

安好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哪个不是雄才大略?他们哪个不是曾经创下了盛世,他们为了让皇位能传子子孙孙,可谓是煞费苦心,秦始皇修建长城防止外敌威胁他的子孙坐稳江山;汉武帝为了不让外戚威胁他儿子的地位,临死前,几乎将后宫所有的娘娘都赐死了,宋太祖为了不让武将威胁宋氏的统治,而杯酒释兵权。还有朱元璋,他为了让他的儿孙坐稳江山,是杀尽了功臣。可是最终呢?最终他们的儿孙都没能保住江山,他们的儿孙有多少是身死何处都不知道的。”

康熙道:“那么你认为这些个朝代消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安好道:“很简单子孙不孝。”

康熙道:“这朕知道,所以朕让朕的儿孙,从小就开始接受比以往历代皇子都严格的课业。”

安好道:“可是,皇阿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康熙道:“朕的阿哥都不安逸,宫里头的朝廷上的争斗永无止息。”

安好道:“不错,可是哪朝哪代的皇子不是生活在宫廷朝堂的斗争中呢?可不还是照样亡国灭族了,我所说的‘忧患’,指的是忧国忧民。‘安逸’指的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唯我独尊的感受。”

康熙道:“忧国忧民?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安好道:“不错,皇阿玛,想当皇帝的皇子不少,可是皇子们想当皇上,绝大多数是为了追求那种唯我独尊的感受。而不是因为说他当上了皇上,坐在最高的位置上,可以实行自己的抱负,可以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为百姓造就更美好的生活。只有忧国忧民的君王,才可能对政事兢兢业业,才会殚精竭虑地为百姓造就更好的生活。而相反凡是为了追求唯我独尊的感受,而坐上宝座的君王,当上了皇上之后,多半之后追求穷奢极欲的生活,为了保全自己唯我独尊的地位,而整天想着怎么把可能的威胁给消灭掉,而花在治理国家上的时间,却少的可怜。”

康熙道:“那么如果不把威胁到自己帝位的人消灭掉,如何能够保全自己?又何来的治理江山一说。”

安好道:“皇上,多行不义必自毙。”

康熙道:“清婉好胸怀,你要是个男子,明朝恐怕复辟在即啊。”

安好道:“不,皇阿玛,如果我是男儿身,我也无意于帝位,清婉喜欢天高海阔的生活,喜欢那种接近人烟的生活。不想过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日子,不想总是生活在那看是人声鼎沸,实则每个人都孤单恐惧的地方吗,还有,我想过平凡人的生活,只想和自己倾心的人,携手到老,而不想有太多我不爱的人掺在我们中间,然后彼此伤害。”

☆、第二百三十七章 巅峰对决4

康熙的眼睛如同鹰鹫般的直直地盯着安好的眼睛,试图从安好的眼中看出安好所说的是否是心声。

至始至终康熙都没能看出安好的眼神有丝毫的闪躲,安好的眼睛至始至终都是那样的清明诚挚。安好那双清澈干净的明眸,似乎可以清晰地倒映出人世间的一切,安好的眼睛太过清澈,清澈到似乎可以倒映出人心的荒芜丑恶,康熙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一种自行惭愧的感觉。

安好已经停止说话好长一段时间了,康熙也没接话,这位历史上果断狠绝的帝王,这一刻却似乎有些走神了。

林成见康熙久久地不答话,就道:“皇上,今天我和安好说的都是真心话,希望您能够相信,我和安好绝不会夺您的江山,皇上国事缠身的,还是别再浪费心思对付我们了。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想来皇上又该操心农桑之事了,春汛期到了,按照惯例,有些地方又有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了,有些地方也许正面临着雨雪冰冻灾害的威胁,有些地方也许已经有春旱的迹象了等等,皇上该忙着部署如何预防和救治可能发生的灾害了。而皇上的时间如此之宝贵,花在对付我和安好身上就太浪费了。”

康熙道:“林成,你在诅咒大清天灾不断,朕好没闲功夫处理你?”

林成道:“皇上,天地可鉴林成纵使心再黑,也不敢诅咒大清天灾不断,不敢拿百姓的生命开玩笑。林成之所以建议皇上做好预防和救治可能发生灾害的准备。是因为纵观几千年的历史,偌大的神州大地。没有哪一年能不发生点天灾的。皇上,天灾是一定会有的。”

康熙道:“可是天意不可违,天灾的发生是避无可避的。”

林成道:“皇上,凡事有备无患,皇上根据以往的历史情况,大致可以判断哪些地方可能会发生哪些灾害,皇上可让各地方官员做好相应的灾害隐患排查,提前制定人员避险转移的各项准备;制定好如果灾情发生,该用何种途径报送灾情和救灾信息的方案。皇上可以提前制定好倘若灾害发生,如何确保在第一时间救灾人员救灾物资和救灾款到位的方案。可以提前做好责任落实工作。这样一旦灾害发生,就可以将损失尽最大可能地降低。”

安好道:“是啊,皇阿玛,大灾之后往往伴随着大的瘟疫,皇阿玛,几千年的历史情况都是这样的,那么皇阿玛为何不安排人员研究为什么大灾之后会发生瘟疫呢?要怎样才能避免大灾之后瘟疫的爆发呢?如果瘟疫已经发生了,又该如何救治呢?而不是简单地将得了瘟疫的人烧死。如果皇阿玛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该可以挽救多少人的生命啊。皇阿玛这才是千秋功业啊。还有皇阿玛。各种各样的灾害每年都在不停地发生,可每次灾害发生之后,有人活下来了。而有些人却遇难了,皇阿玛何不派人去收集一下,那些在天灾之后还能活下来的人,是如何避难的呢?然后整理出来,修订成册,发给各地方官员,组织百姓学习在灾害中自救逃生的方法。”

康熙听着林成和安好的建议,心中震撼不已,有哪个君王不想留下千秋功业彪炳史册的呢?为了立下千秋功业,历朝历代的君王有开疆扩土的,有想办法整顿官场的,有费尽心机改革科举制度的,可是却鲜有君王,想过从减灾救灾防疫方面去建下功业的,的确如果自己做到了,那么这功业绝对会被千世万世地传颂下去。

林成道:“皇上,历朝历代的君王建功立业的方式很多,但是他们的功业,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承认,甚至有时会被人全盘否定。历史上汉武帝通过开疆扩土来建立功业,可是许多人却认为那是穷兵黩武。朱元璋铁血戍清吏治,却在史书上留下了残酷的污痕,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唯有上古帝王通过农桑,通过河工来建立的功业,一直被歌颂着,而历史上对此也没杂音。而救灾减灾防疫是完全关系到天下苍生切身利益的,如果皇阿玛能够在这方面开创先河,那么皇阿玛的功业将可以同上古明君相提并论。”

康熙道:“你们说的不错,朕听着也有点动心,不过问题是,救灾减灾防疫是个困扰了几千年的问题,朕也许耗费尽余年的生命都不会有任何进展,那么朕不就白费功夫了吗?”

林成道:“如果皇上信得过我们的话,我们可以给您提供方案,我和安好几年前的周游,已经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并已经整理好了,我们可以交给皇阿玛,并且决口不对外面说,是我们提供给皇上的。”

康熙道:“你们有收集?”

林成道:“不错,当然有些是我们自己猜想可以使用的在灾害中自救的方法,皇上可以组织人去试试看方法是否可行。大灾之后瘟疫的预防和治疗的相关方法,我们这些年也通过拜访隐士名人,阅读大量医术和历史记载的方法,得出了一些方法。皇阿玛可以让太医院的看看可不可行,最好是确实地去检验一下。”

康熙沉默了良久道:“好,清婉,林成,如果你们提供给朕的那些方案确实可行,那么朕可以考虑相信你们真的志不在皇位。”

两天之后,林成和安好将他们这些年来,通过回忆现代的防灾救灾防疫的方法和结合清朝的实际情况整理出的资料,交给了康熙。

康熙翻看完之后,内心震撼不已。

那一刻康熙也终于信了林成和安好他们无心于夺取江山,因为那厚厚的几百页装订而成的书中,密密麻麻而又清清楚楚地标列出的一条条的救灾防灾防疫的建议,分明可以看出林成和安好对天下苍生的同情关切之情,如此关爱民间疾苦,对百姓苦难心怀悲悯的人,怎么可能为了夺取权势,而不惜发动暴乱,至无辜的百姓于战争的硝烟之中呢?

就在林成和安好将资料提交给康熙的第二天晚上,康熙在书房里单独召见了林成和安好。

康熙道:“这些年,朕委屈你们了。”

安好和林成道:“皇阿玛言重了。”

康熙道:“你们之后的周游之旅,朕不会在给予为难了。你们可以尽情的过你们想过的生活,如果你们想要什么帮助的话,可以随时向朕提,朕尽可能的满足你们。”

安好道:“皇阿玛,您日理万机的,清婉如果连自己的小事都拿来烦您的话,就有些说不过去了,皇阿玛放心吧,我和林成哥哥会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的。”

康熙道:“是啊,你们俩才智过人的,想来需要朕帮忙的时候不多,倒是朕也许今后还得经常让你们帮朕处理一下事情啊,不知道到时候你们可愿意?”

安好和林成心想,敢说不愿意吗?

安好道:“能替皇阿玛分忧,是清婉和林成哥哥的荣幸。”

康熙道:“好,清婉,这话说的好,那么今后你们无论去哪儿,记得把你们的去向告诉朕,这样 朕万一有什么需要你们帮忙的地方,也好找到你们。”

安好心里嘀咕着,这不是变相的监控吗?

但安好还是很理智地回答道:“是,皇阿玛。”

康熙见安好这么配合,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另外,皇阿玛有个不情之请,希望你们能够答应。”

这会儿连林成都嘀咕上了,这康熙还有什么要求?

安好道:“皇阿玛请说。”

康熙道:“朕希望,你们能够把制作热气球和手枪的工艺告诉朕?”

其实林成和安好本就没打算隐瞒康熙制作这手枪和热气球的工艺,但是林成和安好知道,如果直接告诉康熙制作的工艺,那么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