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网王 海子 >

第38章

网王 海子-第38章

小说: 网王 海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白,我饿了。”
                  
第三卷
魏晋
  “在我看来,现在整个社会都是病态的。当然你不能否认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伴随着这一些的势利者和巨富到处都在雨后春笋般的滋生,但我们这个社会似乎只有暴发户而没有贵族,只有奢侈而没有享受,只有嗜好而没有审美,我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时代的倒退。”
  
  “真正懂得人生的应当只属于中国历史上的魏晋,那是一个文风蔚然的时代,也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时代;那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也是一个风雨飘零的时代。若真要拿一个比喻的话,那么魏晋就是一个懂得美,懂得感情,也很懂得包装的上层贵妇形象,她悠闲、雍容、风情万种,可以尽情地装扮自己,以充分展示一个女人的天性……”
  
  不端不正坐在一张金漆交椅上,一条腿勾住椅子的扶手,织金拖鞋荡悠悠地吊在脚趾尖,随时可能啪的一声掉下来,一手还抱着一小罐梅花清酒,两颊艳红,还是那个惫懒无赖的样子,可是更生的眼睛熠熠生辉,你真无法想象上述那番洋洋洒洒的话是从她嘴里说出来的。
  每当你以为看清了她一点,下一秒,她又会给你一个绝妙的惊喜。有些人喜爱她,有些人不屑她,她的脑子里永远藏着一个潘多拉盒子,稀奇古怪的言论、点子层出不穷,让人招架不住。是要接触得足够久的人才会体悟:说到底,她不过是个贪玩的孩子。
  重阳懒洋洋地躺在他那张心爱的花梨木躺椅上看书,闻言只是抬了抬眼皮,“你想做什么?”
  不愧是相处十多年的双胞胎,只要一看见更生那比往常亮好几倍的眸子,就知道她的脑子里又有了什么主意,而且这主意绝对不会小。别看更生那一副乖巧胆小的模样,她的心野着哩。
  更生朝着重阳故意摇了摇手指,红唇轻吐:“秘密!”
  “切!”重阳不屑地哼了声,继续埋首书中。
  更生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手指啪嗒一下弹在重阳小弟的额头,然后笑嘻嘻地跳着跑远了。
  
  更生心里确实有个大计划。小时候跟着叶老太太学中国古典文学,学到《世说新语》,深深为里面的俊秀人物,风流姿态折服,所谓“魏晋风度”,正是那种极度崇尚个体价值和精神愉悦的生活方式。后来再看金庸的《射雕》,更觉里面的黄药师生错了年代,他哪里该生在抱残守旧的宋朝,分明应该与竹林七贤为友,对酒当歌,弹琴奏萧,这真是一个误会。
  更生当然不可能回到魏晋,却可以再创造一个“魏晋”。
  他们那个无良老妈既然送了那么一份大礼给他们,她又怎忍心辜负?
  
  更生将那家店铺取名“魏晋”,用中国隶书书写刻了匾挂在外面,也不像其他的店铺那样挂了幡。说来说去,她并不是真的要开店,只想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魏晋”在京都三条通的小巷里,古古旧旧的样子,没有豪华的门面,灰蒙蒙暗淡淡。外观很日式,挂着蓝布帘。低矮而不起眼。
  入口至玄关是一排石板小径,湿漉漉的,脚踩上去有点打滑,好像刚用水洒过,这是更生故意洒的,是为了让一颗在外风尘仆仆的心放下亢奋的情绪,感受到平和安静的气氛。
  幸村和柳生对视一眼,各自压下内心的惊叹。
  “魏晋”是栋两层楼的纯木结构,环着一个不大的雅致庭院。庭院虽小,但那些日式小景却都齐全:古树、石灯、小巧的植物,充盈整个庭院。
  糊着白纸的移门并没有关上,所以一眼就可以看见那个趴在地上画画的女孩。
  这一星期来,她一心扑在“魏晋”的装修问题上,绝不要任何人插手。对她来说,“魏晋”就是她的一个孩子,它要亲手缔造它的成长,看它在她手里完成。
  这个小女孩儿,心确实蛮大,你除了惊叹和无奈,别无他法。
  她喜欢洛阳,喜爱它的唐朝的繁华与奢靡,于是她要在“魏晋”的三面墙上都亲手绘上洛阳牡丹,那种雍容艳丽,国色天香,真让人仿佛置身那个醉生梦死的盛唐。更奢侈的是,每朵牡丹都用了最纯正的金粉描线,烧钱烧得眼睛都不眨一下。
  可这还没完。若只是这样,她也就只算得上是大手笔的范儿,这个小女孩儿,她鬼着哩,她既要雍容华贵,又要清脱超拔。这些盛开的牡丹够奢靡了吧,可她偏偏要用十几张细竹帘挡在上面,于是一下子,繁华隐没,世界安静下来,整个房间充盈着一种简朴的美。午后的阳光穿透门栏,洒在竹帘上,明暗交错,所有的喧嚣,都在这一片暖阳中,瞬间缓解了。
  只是隐约的,你能窥见竹帘后的风情,那是一种欲拒还迎,欲语还休的诱惑。墙角随意摆放的盆栽荷花,屋檐下的驼铃,碎花蓝布的门帘……
  可是女孩儿还不满足,此时她正趴在地板上专心致志地画最后一幅牡丹,她要用真正的金钿镶刻其中。古人说“步步金莲”,说的是一个人舞步美妙,脚底仿佛盛开莲花,可是她现在就要应证什么叫真正的“步步金莲”。
  女孩儿很专心,连有人到访都不曾察觉,阳光就照在她低垂着的粉颈和光着的脚丫子上,一瞬间,会让人怦然心动。
  柳生的眼神有点迷离,许久,仿佛喃喃自语:“也许,她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也说不定……”
  是的,这个女孩不美。美是凛然的东西,有拒绝的意思,有打击的意思,就像这上流社会的那些妆容精致举止文雅骄傲自负的千金小姐。她只是好看,好看和美是不同的。好看是温和的,厚道的,还有一点善解的,是另一种“美”。
  可是她对自己的这种“美”是完全不自知的,就是这样,才更显贵重。
  天分、天性,从来不需要发言和解释。
  幸村仿佛根本没有听到他说的话,只是看着那个专心致志的女孩儿,慢慢地扯起一个有点自嘲的笑——
  “每次看到她那副自得其乐、心满意足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很想伤害她,想看看她露出仇恨、憎恶、绝望的表情。”这样说着,自己的眼里却渐渐露出悲伤的情绪,一种深不见底的嫉妒和委屈。
  柳生看着这样的幸村,一颗心慢慢地往下掉往下掉往下掉……
  两个人谁也没有再说话,不约而同地转身走出“魏晋”,谁也不知道他们曾来过这里,看到过什么。
  
  “啧,小叶子,不赖嘛。”懒洋洋的关西腔。
  更生惊讶地从画中转过头,就看见忍足侑士、凤长太郎等人从外面进来,好奇地四处打量周围的摆设,尤其是三面墙的壁画,啧啧称奇。
  “诶,你们怎么来了?”
  也难怪更生惊讶,向日岳人跟着泷跑去非洲拍纪录片去了,连期末考都没参加。大概那里通讯不方面,除了七天前打过一个电话,讲了不到十分钟就断了,之后再也打不通了,至今没有任何联系。
  向日岳人不在,更生和忍足他们基本上也没联系了。况且这地方,除了风鸟院本来就知情的人,她谁也没告诉过,所以对他们的到来实在惊讶。
  “来看看你啊。”忍足说得理所当然,脸上依然挂着不正经的笑,“岳人不在,你就归我们照看了。”
  更生嘟着嘴腹诽:什么嘛,她又不是小孩子。
  好好先生凤温和地笑道:“听岳人前辈说你在捣鼓一家店,所以我们过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是了,那次电话里她仿佛隐约跟他提过,“他跟你们联系了吗?”
  忍足仿佛看透她似的,一拍她的脑袋笑道:“别吃醋啦,他们现在大概已经进入纳米比亚地区,那里通讯很差,我们也是通过他家的GPS定位仪才大概知道他们在哪儿。通电话还是一星期以前的事儿,我们知道的并不比你多。”
  “谁吃醋啦?”更生不服气地喊起来。
  “哈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来来,来看看我们给你挑的礼物,算是贺新店开张吧。”
  忍足催促着他们打开包裹——
  真的很美。
  这是一块大概两米见方的布,花鸟虫鱼,构成完整的图案。这是一块友禅染的布。
  日本人的印染技法——扎染、型染、绞染、云染、段染大多是从外国学习到的。只有友禅染是日本特有的染色技巧。友禅染色时,对水的品质要求很高。因为京都是名水之都,所以染成的布料,质量也特别好。友禅染透出来的是古代的那一种微妙的颜色。
  传统的友禅染,日本人用一种叫露草的植物。这是一种带着水汽和诗意的植物。在清晨带着露珠开花,至中午凋谢。把露草的花瓣,轻轻一捻,会有一点点粘稠的汁液。这一抹粘汁就是极好的染料。日本人用友禅染的技法做和服的话,一定用露草青花纸泡出来的颜色画图样。
  传统的友禅染从手描到完成,需要经过26个工序,成品绚烂豪华。在现在,要得到一块从面料到图案完全手工制作,且一块布就是一幅完整的图画的友禅染,真的可算是奢侈到极点了。
  更生讷讷说不出话。他们这帮男孩儿虽然个个家世不凡,可毕竟还年纪小,玩得再疯也有家里管着。再宠着他们,经济上毕竟不自由,不会让他们拿着钱烧着玩儿。这样贵重的礼物,就因为她是向日岳人的女朋友,她实在有点儿受不起。
  忍足看出她的犹豫,拍拍她的肩,“收下吧,这就是我们一点儿心意,你也别不好意思。”
  更生抚摸着那块华贵的友禅染布,她是真喜欢这礼物,可又觉着吧,收下真有点儿不合适,说到底,她也不过是向日岳人的女朋友,不是老婆,以后怎么样,谁也不能保证。这样贵重的东西,拿着总有点儿心虚,还是不能要啊——
  更生刚想开口拒绝,忍足先一步褪下了脸上一贯不正经的表情,认真地对她说:“小叶子,我们送你这东西不仅仅是因为岳人,主要是我们真的喜欢你。小叶子,你人缘儿好,我们身边来来去去的女孩儿这么多,可谁真放在心上。可我们都愿意和你在一起。送你这东西,是因为我们觉得你适合,觉得你会喜欢,这是我们自愿的。”
  更生的眼眶有点儿热,有点不好意思,看看他们一张张微笑的诚挚的脸,真心地说:“谢谢!”
  她想她也更生上辈子也不知积了什么福,得人家这样的厚爱。
  吸了吸鼻子,逼退就要掉下来的眼泪,更生展开一个大大的笑容,“好吧,既然你们送了我这么好的礼物,礼尚往来,我请你们喝酒。”
                  情挑
  酒是好酒,五十年陈的绍兴正宗花雕,用江南上好的白米酿成,一般是二十度以上,在中国酒中算是极温和的,不过对于喝惯了日本清酒的人来说,劲头依然蛮大。
  更生既然要开店,总要卖点什么吧。她也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唯一的嗜好就是喝点小酒,干脆也学学那卓文君,来个“当垆卖酒”。她要卖酒,也只凭自己心性,什么时候开店什么时候关门,全没个定数,而且她卖酒只以“碗”计数——
  “私以为,饮者也分几个档次——酒仙,酒徒,酒鬼。李白自称酒仙,从唐代自今天,没有任何人敢提出异议。小女子我再狂也不敢与大诗人比肩,勉强称个酒徒。至于那些‘灌黄汤’的酒鬼属最末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