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百炼焚仙 >

第169章

百炼焚仙-第169章

小说: 百炼焚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种取巧而成的次丹,也并不一定威力就差了;并非意味着结成次丹的金丹期大修士,实力就一定要比走正途的金丹期大修士差。



甚至一些魔门妖门的秘法,使得结成次丹的这些修士,有着更加诡谲莫测的神通运用当然,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不过,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修炼之道,在一处取了巧,就必然要在以后的道路上,做出弥补。



结丹这一步当然也是如此成就次丹的修士,由于对天地灵气的理解和运用不足,所以想从金丹期,再突破到元婴期,要么就必须再走取巧的路子,继续走“岔道”;要么就必须回头,重新去感悟天地灵气,来弥补筑基时候取巧留下的缺陷。



还不只这些,由于结成次丹的修士,毕竟不是正途,所以在寿数上,也根本无法增加。



甚至这种取巧法子,只会比循规蹈矩的结丹,要更加危险……



也因此,这种取巧成丹的办法,诸如万象门齐云宗等等这些道门宗门,对此素来不屑,极少会采用这种方法



当然,即便结成的是次丹,但毕竟是绕过了这道关卡,实力大有增进而实力的增加,未必没有办法来延寿,避开寿数不足的弊端;也未必没有其他取巧办法,继续突破成就元婴;或者未必没有弥补结丹时候取巧的办法……



归根结底,不论道门的所谓正途,结成的金丹大道;还是魔门妖门的所谓歧途,取巧而成的次丹;其实都只是为了长生为了大逍遥的一种途径而已。



自然就难说孰优孰劣。



道门修士,若是终生被困在筑基十层,始终无法突破,含恨而终,岂非多年苦修,尽数白费?



而魔门妖门的取巧路子,毕竟是偷了巧,在日后少不得要付出双倍甚至多倍的努力,才能弥补之前的取巧也即在日后的道路上会艰难许多,哪如道门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妥?



……



万象门,冯和师兄结丹,自然是走得道门正途。



东脉所有的筑基期弟子中,素来以冯和师兄和殷雅师姐,被认为最有望结丹。



而其中,殷雅师姐,更是早冯和师兄多年,便步入了筑基十层却不料,十余年过去,反而是冯和师兄,率先结成金丹。



当真是世事难料。



不过当然,殷雅师姐虽然比冯和师兄年纪要大一些,但也远没有到肉身衰老的年纪,未必没有结丹的消



这也是凌萧听闻冯和师兄结丹的消息,从洞府中结束闭关出来的时候,脑中掠过的一些杂念……



冯和师兄或者现在应该改口称为冯和师叔,既然已经成功结成金丹,凌萧也算是与冯和师叔相熟的弟子,自然少不得要去拜见恭贺一番所以他才不得不出关来,驾驭遁光,直奔着冯和师叔的烟云峰过去。



凌萧一面飞遁过去,一面心里也忍不住感慨万分。



虽然早在他刚入万象门的时候,就知道冯和师叔,是最有望结丹的弟子之一。



但真的到这一天,冯和师叔成功结丹,要从“师兄”,改口称为“师叔”,他心底还是难免觉得好生别扭不过坦白说,即便冯和师叔破例,让凌萧以同辈相称,只怕他也是没这个胆子的……



筑基十层和结丹,莫看只有一步之遥,修为实力可是天差地别。



也所以那些魔门妖门的修士,才会明知道有种种弊端,却依然会有人选择采取的路子。



从烟尘谷到烟云峰本就不远,以凌萧此时的遁速,当然根本没有花了多长时间,便赶了过来,在烟云峰的洞府前降下遁光。



洞府前有些空荡荡的,虽然心底有些奇怪,不过凌萧也并未太过在意。



他是这里的常客了,所以便打算直接进入洞府,但却忽然听到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



“伏师叔!”



声音颇有些熟悉,凌萧不由回头一看,却赫然是分别十年的丁咛,俏生生地站在那里;接触到凌萧瞥过去的目光,还微微把头垂下一些。



没想到一别十年后,竟在这里重新见到丁咛,凌萧也不觉颇为欢喜,正打算迎上去跟她招呼,却忽然眼一凝,不由惊喜道:“丁咛师妹,你已经成功筑基了?而且——还步入筑基三层了?”



丁咛笑靥如花,“伏师叔好眼力!”



凌萧掩饰住心中惊讶,只笑道:“丁咛师妹,怎么还称我为师叔?”



丁咛这才醒觉,俏脸登时抹上一层浅浅的红霞,微微有些赧然地道:“习惯了——”



凌萧也并未在意,一笑岔开话题,去问她这些年的经历十年前分别的时候,丁咛还只是个练气十层的弟子,正在紫雾湖中,努力锤炼肉身,苦苦修炼想要跨过筑基这道卡却不料一晃十年,后者竟然不但成功筑基,而且一路突飞猛进,步入到筑基三层?这份修炼速度,可堪称惊艳了。



丁咛没有对凌萧隐瞒什么,把这些年经历,一一都解释了原来她在紫雾湖待了两年之后,便成功筑基;然后回到宗门,成为内门弟子,又用三年时间,突破到筑基二层;接着五年时间,步入筑基三层……



确实修炼速度不慢,她也颇为惊讶,不过这当然是好事。



凌萧自然也替她欢喜。



修炼一道,原本就难说的很虽然练气期时候花得时间多些,筑基之后修炼速度反而加快的可也不在少数



凌萧便又问起景文他们这十年他以闭关为主,来往的也只寥寥几人,对景文丁咛他们的消息,自然就所知不多了。



丁咛一笑道:“伏师叔——师兄潜心修炼,这些琐事当然不知”



她显然对“伏师叔”这个称呼,比“伏师兄”要熟悉多了,一时仍有些改不过来。



稍顿一顿,才接着说起景文他们景文在丁咛筑基成功回来后,也大受刺激,终于下定决心,奔赴紫雾湖,去锤炼肉身,尝试筑基不过至今尚未回来,想来应该还没有成功。



其他还有与丁咛景文相熟的,也是当年同在烟尘谷的四人之一,曹念丁咛提及她也筑基成功了,但更详细的,丁咛却有忌讳一样,避开不愿多说。



凌萧几乎都要忘了曹念此人,当然并不在意,又问起宗门的其他情况。



丁咛这才想起什么似的,脸一红,讷讷道:“只顾着跟师兄说话,倒是把正事忘了冯和师叔,现在没在这里”



凌萧不由惊讶,连忙追问原因。



丁咛笑道:“这却是荣辅宗主顾虑烟云峰太小了一些,而来为冯和师叔道贺的修士却多,的烟云峰接纳不了这么多修士,所以特意转到了宗主所在的藏龙殿,那里就要宽广许多了而且弟子也多,也好迎来送往”



凌萧这才恍然对荣辅师兄,他也是有印象的荣辅处事圆融,待人亲善,所以凌萧虽然跟荣辅交情不深,但对他也颇有好感。



便又笑着问丁咛道:“那师妹你在这里作甚?”



丁咛脸又一红,“也没什么事,我们一道去藏龙峰吧?”



凌萧虽觉丁咛反应有些奇怪,但他与丁咛十年未见,自然也不敢说对她有多熟悉便按捺下这些心事,跟丁咛一起,驾驭遁光,奔赴藏龙峰过去。



第二百一十四章两脉相见



结丹可是一件大事。



对万象门而言,也是如此。



想想万象门不知多少练气期筑基期弟子,但真正走正途结成金丹的,却只有三十来人而东脉这一支,更只有七人。



当然,冯和师叔成功结丹之后,便是八人了。



从年岁最长的无垢子长老,到刚刚结丹的冯和师叔,中间跨度足有三百余年也即意味着,三百余年间,东脉足有二三百人还多的筑基期内门弟子中,仅有八人结成金丹这个比例有多鞋可想而知了。



即便放眼到整个万象门四支,也才三十来个所以可想而知,冯和师叔结成金丹,自然有不少弟子来贺。



何况结丹时候会引动天地异象,方圆数百里内都清晰可见,这是瞒不过旁人的所以其他支脉的弟子与万象门关系稍近些的散修修仙世家小宗门,自然少不得也都会蜂拥而来,一则固然是道贺,二则也是瞻仰一下新晋的长老,曲意结好一番。



这样想来,冯和师叔的烟云峰那里,地方狭小不说;冯和师叔还素来喜欢清静,几乎没什么人手适合接纳来客的地方,这时候自然就显得有些失礼了。



荣辅宗主能提前顾虑到这些,把接待地方换到藏龙峰来,确实是最合适的办法了。



这也可以看出,荣辅师兄手段的圆滑老练了。



……



凌萧和丁咛很快便飞遁到藏龙峰。



但见藏龙峰上,无关的弟子先都打发走了,然后又安排了许多弟子,四散开在这里负责接纳一切处理地井井有条。



凌萧和丁咛刚刚降下遁光,立刻就有弟子迎了上来,竟还是个筑基一层的弟子。



就见他迎上来之后,未语先笑道:“这不是丁咛师姐么?也是来向冯和师叔道贺的?”先向丁咛招呼过后,才望着凌萧笑道:“不知这位师兄是?”



丁咛像是与他颇为相熟,笑道:“康宏师弟,你居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我可是跟着他来的”



康宏先怔了一怔,然后立刻恍然,“是伏一师兄吧?还请快快进去,方才荣辅宗主殷雅师姐还在念叨着师兄,说怎么还不过来荣辅宗主都说准备派人,去把师兄你抓过来不料倒是师弟我运气,先迎见了师兄”



丁咛在一旁笑道:“好你个康宏,是不是只我来的话,就要被你拦下了?”



康宏一笑,只道:“今儿有些例外……”



话虽没有挑明,但言外之意已经很明显了不过丁咛也知道,冯和师叔结成金丹,得到消息过来的人绝不会少了即便藏龙峰再大,也不可能容纳下所有人的,少不得要让他们这些弟子,在外面稍稍阻拦一下。



所以丁咛也没有揪着不放,岔开话题,“荣辅师兄和殷雅师姐他们在哪儿?去主殿内见冯和师叔了?”



康宏一面带着他们向内走去,一面笑道:“长老们到了好几位,冯和师叔正陪着他们荣辅师兄和殷雅师姐都在侧殿,接待着来访的那些师兄弟”



丁咛和凌萧自然都明白,康宏口中的长老师兄弟,自然都是指的其他支脉的平潮候,倒也不避讳直接说出,“其他支脉”等等这样的字眼来不过今天较为特殊,过来的修士众多,还不只是万象门弟子,所以在这些措词上,少不得就要注意一些了。



然后丁咛就笑道:“那我们自己过去就是了,你尽管去忙你们的吧”



康宏却道:“无妨无妨,自然要送师兄和师姐过去”



坚持着非要领着他们过去侧殿凌萧和丁咛顿时明白,他必是还有什么话要说,所以丁咛便也没有再开口



果然,康宏一面带路,一面低声把一些情况,简单介绍了一番。



万象门之外,都来了哪些散修小家族小宗门的人;万象门的其他三支,都来了哪些弟子……一一都向凌萧他们解说了一番。



凌萧和丁咛也知道他的意思,万象门东脉和南脉不合,其实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不过毕竟没有摆到台面上来,这时候少不得要顾忌克制一些,莫要在这样的场合下起了争端徒惹旁人笑话。



当然,一般是没有人故意生事的,只是怕万一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