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广东大荡匪 >

第47章

广东大荡匪-第47章

小说: 广东大荡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免费电子书下载
  剿匪作战有它特殊的规律。各剿匪部队根据土匪熟悉地形、善于利用有利地形和各种社会条件,开展游击战这一新情况,采取以下不同的作战手段和形式:一是对股匪集中重点地区,以集中对集中,采取严密包围与设伏堵击的部署,形成对股匪具有强大纵深的包围圈。在包围圈形成后,再采取多路突袭,缩小包围圈,对股匪以歼灭性打击;二是在大规模军事进剿的基础上,将部队相对分散,由军事进剿转入对分散活动的小股匪和散匪进行分区驻剿,采取点面结合,分片包干的方法,反复进剿,拉网梳篦;三是各驻剿部队在统一指挥下与地方武装及民兵相结合,实行军事联防,使土匪无处藏身。
  其五,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开展剿匪斗争,是剿匪作战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剿匪战斗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军事与政治任务,只有坚决贯彻军事打击、政治瓦解、发动群众三者相结合的方针,才能获得全胜。各剿匪部队不论是在军事进剿阶段,还是在驻剿以及清匪阶段,都把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的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深入农村,进行艰苦细致的发动工作,向群众大力宣传剿匪斗争的重大意义和方针政策。同时,组织群众开展反霸斗争,解除反动地主武装,实行退租退押,发展生产,建立民主政权,成立农会等各种群众组织。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加剿匪斗争的热情。
  3。 一个长治久安、旭日东升的崭新时代翩然而至
  秋风夏雨,冬去春来。
  一句著名的话语叩击人们的心门: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是令人心醉的画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北江地区的剿匪斗争随着春天的脚步,画上圆满的句号。
  土地改革的浪潮扑面而来,它拍打着青山高耸、绿野绵延的北江两岸。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我曾经读过这样的评述:“波澜壮阔的剿匪斗争,是伟大的人民战争在广东地区的继续和深入,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的一个重要战役。”
  广东剿匪既是激烈残酷的军事斗争,又是艰苦复杂的###和社会斗争。
  旌旗猎猎,金戈铁马。
  历时三年多的广东地区剿匪斗争宣告胜利结束了。
  南粤大地的百年匪患正式终结,一个长治久安、旭日东升的崭新时代在万众振臂的欢呼声中翩然而至……
  后  记
  第一次捧读《林海雪原》,是在我老家祖居的小阁楼上,那时我刚上小学三年级,我是连猜带估地“读”完这部40万字的长篇小说的。
  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以三年级的识字能力,开始闯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杨子荣、少剑波、刘勋苍、孙达得、李勇奇、姜青山、高坡、小白茹等传奇般的剿匪英雄,成了我童年时代的精神翅膀,我一遍又一遍放飞心中的梦想,在只有一种声音的世界里,还有如此妙不可言的精彩故事!
  书包 网 。com 想看书来
尾  声(3)
几十年过去了,世事纷纭,许多记忆已被淡忘,但杨子荣独闯威虎山的战斗场景,还历历在目。他那敏锐的目光,连腮的大胡子,斑斓的虎皮背心和乌黑闪亮的二十响驳壳枪,不时萦绕在我的脑际;讲着杨子荣“天王盖地虎”的黑话,挥动着刘勋苍的“日本关东战刀”,成了我当年在小玩伴中最得意的“游戏”。
  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萌生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
  十多年前,我成了新闻人,成了作家,我和朋友写的第一个长篇就是反映“中共南委事件”的《南岭黑风》,周恩来派来的特派员03那神出鬼没的身影,像不解的“心魔”贯注于作品的始终;写五岭地区游击队征战史的《五岭鏖战》,神枪手刘黑仔、“孤胆司令”冯光等游击英雄是我们的“倾情之作”。
  几年前,我应邀写作一本建国初期广东剿匪的长篇纪实时,我首先想搜集的是杨子荣式的剿匪英雄素材,但几经努力都没有找到。
  一些参加过当年剿匪的老同志告诉我,在他们身边没有十全十美的杨子荣,但杨子荣身上的气质和胆气,不难找到,在革命部队里,军人们都有着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和耿耿忠心,每个军人身上都有着充满诱惑力的传奇。
  历史告诉我们,建国初期那场浩大的剿匪战役为保卫年轻的共和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如果说,四年的解放战争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领导地位,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那么,建国初期的剿匪则是保卫政权、巩固政权的正义之战。她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说起剿匪,人们自然会想起东北大剿匪、湘西大剿匪。
  红色经典《林海雪原》将东北大剿匪的剿匪英雄壮举、英雄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作者曲波一书成名,东北大剿匪也让人们耳熟能详;
  湘西大剿匪名震天下,得益于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剿匪英雄“东北虎”刘玉堂与土匪头子“钻山豹”的斗智斗勇,殊死搏斗,令人荡气回肠。

()免费电子书下载
  尽管文艺作品比史实更加完美和吸引眼球。
  广东大剿匪,对于年轻的共和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如果说,东北大剿匪和解放战争的进程一起推进,是解放战争的一部分,那么,广东大剿匪则是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消灭中国大陆的最后一股残匪。
  一北一南,虽然时间有所不同,却有着相同的政治意义,相同的历史使命。
  广东省当时是我国最南端的一个省份,广州是华南大都市。
  国民党将它当做最后的堡垒,以抵抗人民解放军风卷残云的进军。
  共产党也要把它当做大华南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这颗明珠,毗邻香港、澳门和越南,背靠闽、赣、湘、桂,南临浩瀚广阔的南海,300多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
  1949年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和行政院迁至广州;同年4月,国民党总统府也迁来广州。继而,平、津、沪、宁、闽、赣等地南逃的国民党军政要员、残兵败将、军统中统特务机关大量云集至此。
  这特殊的政治、地理环境,造成了广东特务多、土匪多、黑社会组织多,社会治安极端失衡和混乱。作为国民党在大陆最后一个重要据点,广东成了各种矛盾斗争和各种势力活动的聚焦点。
  广州解放以后,这座南国之都没有片刻的安宁与平静。潜流暗涌,危机四伏。
  流散在城内外的十余万支黑枪,足以将广州变成一座血染的城市,当它们掌握在坏人手里,向无辜者射出罪恶的子弹时,无疑成了共产党红色政权的心腹之患。
  国民党当局绝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命运,在撤离广州前,他们处心积虑地进行了半年时间的准备和布置,确定了“中上层露面的均撤退,中下层大部潜伏”的方针,采取“化整为零、不离辖区、个人负责、单线领导、多线发展、职业掩护、重点布置”的方式方法,与“广大黑社会团体结合起来,进行破坏扰乱”。
  
尾  声(4)
他们还召集了1000多名流氓土匪与散兵游勇,准备在“真空时间”及解放军占领广州后,施行一系列抢劫破坏活动,把广州的和平日子变成乱世之秋……
  刚挂起五星红旗的广州,一派市不安业,民不安居,物业萧条、动荡不安的凄凉景象……
  南国大都市,急盼市旺民安。
  广州的红旗没有倒下,旗手是毛泽东慧眼相中的叶剑英。
  铁腕挽危局,歼顽匪,抓敌特,荡涤一切污泥浊水。
  举旗兴盛世,一座了无生气的死城变成百业兴旺的大都市。
  国民党特务组织一次又一次地下达对叶剑英的密杀令。
  叶剑英也一次次躲过匪特分子的子弹。
  敌人的阴谋行刺,并没有阻止叶剑英沉着的脚步。
  他是广州市的大脑神经,每时每刻都在高速运转,每时每刻都要把决策变为行动。
  他深信人民的力量是无敌的。
  只要群众觉醒起来,参与斗争,敌人的任何阴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越秀山下召开的群众大会上,在中山纪念堂举行的报告会里,人民群众看到了尊敬的叶剑英市长那魁伟的身躯,听到了他那客家普通话洪亮的声音……
  人们从叶剑英身上看到了一个大无畏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备受鼓舞,更坚定地投入到保卫广州、建设广州的行列中去。
  叶剑英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了然于胸,淡然一笑。


  正是基于这种大局势,广东剿匪的意义显得更为紧迫而又深远。
  东北剿匪与广东剿匪虽然相隔几年时间,但中国革命的进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的党更加成熟了,我们的军队更加骁勇善战了,我们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具有一定的阶级觉悟。
  就剿匪而言,广东的剿匪并没有走多少弯路,广东军民按照华南分局的战略部署,采取了“分区包剿,重点驻剿、清剿”的方式方法掀开了广东剿匪气壮山河的大幕。
  广东地区大规模的剿匪作战,从1949年12月至1953年9月基本结束,历时三年多,这期间,我人民解放军动用野战军九个师、两广纵队和广东军区全部地方武装力量,共歼灭土匪和武装特务18万人。
  广东大剿匪可能比不上东北大剿匪、湘西大剿匪那样的规模和惨烈,但一次次的土匪暴乱,一场场的正义与邪恶的激战,足可以将这段风云岁月写进近代史册。
  广东匪患百年,清政府和国民党都出兵清剿过,但土匪越剿越多,而共产党用了几年时间就将这百年之患,彻底根治;这无疑是彪炳千秋的伟绩。
  参加广东剿匪作战的广大指战员在复杂、激烈的斗争中,表现了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为后人所崇敬,为万世所记忆!
  毫不夸张地说,广东大剿匪与东北大剿匪、湘西大剿匪具有同等的历史价值和深远影响。
  在这本书的写作中,我参考和引用了大量的正面资料,搜集了各种各样的素材,无非是将解放军在剿匪战斗中的英勇无畏,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的伟大力量,以及土匪的狡诈凶残,最大限度地突现出来。
  但在这场剿匪战役中,也作祟着一批特务、内奸和变节分子,使剿匪付出血的代价,显得异常艰巨。他们有的是暗藏的敌特分子,假装积极而混进革命队伍,成为了一颗危险的定时炸弹;有的在土匪的袭扰中,卑躬屈膝,可耻地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我力图寻找这样的例证加以深度揭示,因为一手资料的欠缺,而成为一种遗憾。
  更值得反思的是,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剿匪过程中,某些地区存在着“清匪扩大化”的左倾急进做法,一些帮助过共产党的“边缘人”也受到莫大的委屈,甚至掉了脑袋;“株连九族”和使用封建朝代的极刑,在一些穷乡僻壤时有所闻……而这些并不是我写这部作品的初衷,我没有着墨于此,史学家们会为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作出理性的描述。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尾  声(5)
在这部书里,我试图用纪实性的笔调,有选择地对建国初期广东大剿匪作出感性而又全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