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为爱痴狂 >

第36章

为爱痴狂-第36章

小说: 为爱痴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啊,她甚至都没再奢望自己还能再见到他。可是,保罗都已经三十多岁了,她就更老了吧? 
   送走了保罗,卡米尔打算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回到阿塞去。在她收拾东西的时候,邻居梅拉妮小姐来了。她肉滚滚的身上总是散发着酒气,一丁点儿小事都能让她大呼小叫。她好像对什么都不在乎,整天傻呼呼地在男人堆儿里打滚。今天她不知从哪里搞来了一些报纸,特意拿来说是要给卡米尔在路上看,以打发无聊的时间。卡米尔对她没什么好感,敷衍着她,自己忙着收拾东西。梅拉妮只好坐在一边哗啦啦随便翻着报纸。 


   突然,她停住了,站起来走到卡米尔身边,带着诡秘的笑容说道:“嘿,您瞧,这个奥古斯特·罗丹先生,他不是您以前的情人吗?”卡米尔被她这么一问,愣住了。“您还不承认呀?您看,有三个大银行家已经答应贷款给他了,他现在可是大大有名了。……嚯!他要贷款建造一座博览会馆,收集他所有的作品呀!”梅拉妮以为卡米尔不相信,特意把报纸举到她的面前,把大大的标题指给她看。卡米尔的眼睛湿润了,她不想再听下去。“啧啧,真了不起啊。我跟我的朋友们说,您以前和罗丹先生……相当熟悉。他们居然还不相信我!真应该让他们来瞧瞧。……唉,如果我是您,我一定不会抛弃这样一个情人,他现在可是所有女人的梦中情人啊!每个人都想得到罗丹先生给自己画的肖像。……大家都说,他总是无偿地帮助很多女人。”梅拉妮继续说着,眼睛里充满了向往和艳羡的光芒。 
   报纸在卡米尔面前越来越模糊,她噙着眼泪,扭过头去。 
   一个美丽的天使,折断了她的翅膀。她在俗世无声地哭泣着,在痛苦中承受着爱人的抛弃。卡米尔绝望地知道,自己再也飞不起来了。她要在自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之前,再给两个人写封信。一个是她的母亲,一个是罗丹先生。 
   在给母亲的信里,她放进去了一串鸡心形的种子穿成的念珠。当地人管那些种子叫“约伯的眼泪”。她握着小小的鸡心,就像握着自己那颗远离尘世的心。 
   这是她给罗丹先生的最后一封信了吧?卡米尔平静地坐下来,慢慢地把她要告诉他的话写在纸上。素洁的信笺泛着淡淡的香味,一如她的心情,没有悲愤,没有爱恨,也没有痛苦和责备。 
   信被寄出了,她关好房门,重新坐在椅子上,让自己再次融入到无边的黑夜里去。 
   当信到达罗丹先生手里的时候,卡米尔已经走了。他知道,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在黑暗中,罗丹独自坐在桌子旁边,不知道过了多久。不管是谁,只要一踏进他的房门,就会被他暴怒地给轰出来。他拒绝一切来访,只想一个人呆着。 
   他的眼泪顺着脸颊滴落,砸在手中的信纸上。那是卡米尔寄给他的信。卡米尔寄信从来不签下自己的名字,她总是说,时间会抹去一切签名。即使在她的作品上,也很少能够看见她的签名。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罗丹对她的笔迹是那么地熟悉,特别是她所写的字母T,上面的一横总比别人的要长,还会划破信纸。所以,当这封信一拆开,罗丹先生就明白了一切。 
   他第一次感到了害怕、孤独和无助。《巴尔扎克》的成功给他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和荣誉。所有的女人都渴望着投入他的怀抱,做这个伟大的雕塑家的情人。但是他只想要她——卡米尔——陪伴在自己的身边。没有她的生活,突然变得好像一个巨大的黑洞,简直要把他的思想和情感都吸吮一空。什么计划、什么雕塑,如果没有了卡米尔,这些对他而言还有何意义呢?卡米尔今年只有三十五岁,这原本是她成就事业的韶光年华,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青铜时代》就已经轰动一时了。但是现在她却打算销声匿迹,在他步入老年的时候。 
   几年以后。 
   巴黎郊外弗勒里峡谷的布里昂别墅里,芳草迷径,花树复顶……雕塑家罗丹先生已经成为了大匠如林、名家叠出的法国艺术界马首是瞻的人物,成了天下所有女人阿谀献媚的对象,成了拥有世界上最多金钱、名誉、成功与定货合同的“超级大师”。 
   在大师的这座艺术“后宫”里,鸿儒云集,高朋满座,名姝佳丽簇拥,软玉温香环绕……“现代舞之母”邓肯不惜万里前来献舞;美仑美奂的各位夫人小姐不吝“红袖添香”,伺奉左右。大师整日适意畅怀,志高才溢,与众弟子喝着香槟酒,谈论艺术,不倦地出席自己的雕塑揭幕仪式,无愧地接受着世界性的礼赞、勋章和邀请…… 
   然而,在与大师遥相毗邻的一个穷街陋巷——布尔蓬沿河马路十九号,已届中年的卡米尔一袭粗布工装,在阴冷的屋子里干着粗坯工人的活。胶泥石膏沾了她一身满脸,她正在孤愤的工作中,发泄着自己无尽的悲恸。 
   她的凄寒简陋的雕塑室里——这简直是个奢称——没有模特儿,没有助手,甚至没有法国一般人家用以御寒的壁炉——因为女雕塑家偏执地认为,木柴价格太贵,与其用它烤火,不如用来雕塑更有价值。为了偿还房租和面包店的欠款,为了购买起码的雕塑用品,女雕塑家早已戒荤食素,仅靠一点儿可怜的土豆和白菜汤维持高智能、强劳力的雕塑创作了。 
    
第五章
折断翅膀的天使(2)
  自从那次美术展以后,她已经搬过两次家了。先是蒂雷娜大街六十六号,现在又隐退到巴黎塞纳河中央圣路易岛的一所古屋——布尔蓬沿河马路十九号。搬家一次比一次轻松,因为她几乎卖光了身边的一切。她只要带上自己——最后一件没有卖出去的艺术品,就可以从巴黎的这头搬到另一头。她对这儿的新环境很满意,高高的围墙,空空的雕塑室。四壁萧然,套间是空空的,在一些翻转过来的木箱上,放置着她的作品。石膏的,少数是铜的,以及用湿布围着的泥稿,再加上二三把椅子,这就是全部的家具。 
   此刻,她正在工作。木槌敲打的声音盖过了街上的嘈杂声。卡米尔正在工作。今年,她还不到四十岁,依然漂亮迷人,成熟女人的风韵甚至使她显得更为风姿秀逸。在这里,人们都喊她“弗洛贝尔”小姐,她不是雕塑家,也不是罗丹的情人,甚至连学生都不是,她只是一个单身女人,一个喜欢雕刻的女人。 
   回到这种久违的平静生活,卡米尔发现其实自己还有一个完整的人生——一个几乎完整的人生在前面等着他。罗丹三十五岁才有《青铜时代》,葛饰北斋花甲之年才开始真正的生活,在那之前都是艺术路上漫长的探索过程。但是,在这条探索的路上卡米尔已经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成就,她完全有资本骄傲!她敲打着木槌,发现那件露着破洞的工作服,那双几乎要变形的拖鞋,都不再让她觉得难为情了。它们都是她探索艺术之路的见证者。当爱情已经死亡,是什么给予她力量一直坚持下去?是她那横溢的才华和斗士般的姿态,是她那双一泓静水般的蓝色眼睛,但是她不知道,也真是它们,使她最终陷入孤独终老的漩涡。 
   保罗又回到中国去了。好几个月以来,他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讯。虽然他以前也很少给她写信,可至少会有首诗歌、有篇文章能报个平安。但是这一次却连只字片语都没有。没有人告诉她保罗的消息,被她问起的时候也只是支吾地说“身体挺好的……”她觉得他们有什么事在瞒着她。“我的弟弟啊,你到底在哪儿?”卡米尔在心中不停地呼唤着他。 
   终于在十一月的一个郁闷的晚上,卡米尔从法国外交官那里得知保罗将从中国回来了。她一直在等他。那天浓重的黑暗笼罩着大地,阴雨连绵不断。保罗来到她的住所,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望着他受伤的脸孔和那双近乎疯狂的眼睛,卡米尔搂着这个颤抖不止的身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她当然知道和理解保罗发生了什么事情!那种浑身的灼热,那种愤怒的表情,她终于又看到了童年时代的保罗,那个属于她的弟弟!他们姐弟俩曾经是那么的心灵相同。不需要多余的询问,更无须无聊的责骂,两颗受伤的心此刻只需要彼此的安抚。狂吻,一连串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接吻,她只能用自己温润的嘴唇去安慰这颗受伤的心灵! 
   稍稍平息之后,保罗向她讲述了那个红脸女人的故事。一见钟情、深陷爱河而不能自拔、无休止的战争、关系破裂、被人抛弃,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一件俗不可耐、平淡无奇的风流韵事,是不是?卡米尔不想知道其中的任何细节,她没有提问,更没有作出任何的评论,她的表情出奇地平静。这是对爱情的冷漠无情吗?不!恰恰相反,卡米尔对此太了解了,她深知其中每一步的惊心动魄,每一步的激|情燃烧,每一步的揪心苦痛,每一步的失落绝望……她对此太了解了,她因此用无动于衷的表情来尊重生命的秘密。但是,她的心在呐喊,她的整个生命在狂叫。难道上帝对她的惩罚还不够吗?何必再让保罗也去经历一回地狱的洗练? 
   为什么最天真无邪、最相信爱情、最尊重生命的两颗赤心却都受到最残酷锋利的宝剑的刺杀而落得鲜血淋淋?在黑暗中,她感到浑身发冷。 
   他们一起吃了晚饭,两个人都吃的不多。他不愿意见任何人,尤其不愿意见家里人。他的尊严在作最后的挣扎!那天晚上,他们紧靠着对方,在那间阴冷潮湿的房间里呆了整整一个晚上,各自舔着自己的伤口,入眠。 
   保罗走了,他把自己关在维尔纳夫,卡米尔把自己关在巴黎。 
   一个月后,保罗去了利热修道院。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甚至不打算再有信、再有牵挂。她的保罗就这样扔下她,一个人孤独地走向利热修道院。 
   卡米尔把记忆拉回来,继续自己的工作。
第六章

()免费TXT小说下载
挣扎
  终于,卡米尔发现生活并没有因为她的坚强与勇敢而放过她,她即将面对一场更加猛烈的暴风雨,而这场暴风雨的始作俑者正是她的罗丹先生。 
   倘若她不在乎与大师苟且暧昧的关系;倘若她只满足于大师为她提供的住宅、服饰、仆佣等一切寄生性生活的优裕条件;倘若她不那么生性嗜好属于男人的雕塑事业;倘若她不太顽强地坚持自我、不太固执地忤时逆众,也许卡米尔现在正过着许多人向往一生的所谓的幸福生活!但现实留给她的却是坎坷多劫的命运。也许缺乏人生的磨难和坎坷,缺乏对于焦灼、挣扎、绝望等“高峰体验”的艺术家,其作品必然趋向轻浅平庸。但是苦难过甚,以至于造成对艺术家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或之重”,亦会破坏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将他们逼上生活的绝路。 
   她无法阅读报纸,因为“罗丹”这两个可恶的字充斥着每天的各种报刊,他的照片也无处不在。所有的人都在同情他,帮助他,珍惜他。这让她感到恶心。他现在还是以前那个被《保罗的胸像》所吸引,说话腼腆,言行清高孤傲的老师吗?现在的罗丹满脸皱纹,丑陋不堪,甚至还自命不凡!她憎恨他,却找不到人来反抗他。所有的人都被他的光辉夺目的外衣所欺骗,只有卡米尔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