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七界之河山晚照 >

第169章

七界之河山晚照-第169章

小说: 七界之河山晚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本是一个完全没有必要与意义的问题,滟昊泠选在这个时候相询,已是没有别的办法,带有浓烈的无可奈何。是以,烈熠维持着沉默。短暂的靠近之后,他也不愿再重复针锋相对,以示安慰的在他的肩头拍了拍。

  滟昊泠苦笑,由于他们两人着实太近,低沉若斯的笑声也全然钻进烈熠的耳中,久久不散。“熠想的不错,我不说是算准了你会反对。然而就算你反对,我也无法罢手了。因为这个计划在我当初为了传国玉玺去往景阳之后,已经开始。”

  烈熠的肩膀微微震动一下,动作可谓细微至极,但是也已经泄露了他心中的惊骇。烈熠素来内敛,面对许多令天下镇静的事件时也不会有如此反应。因为那些大事往往都是有迹可循,在真正发生之前烈熠多少已经有所预料,所以当然不会意外。可是眼下这一件,是完完全全的超脱了他的想象。

  当初景阳一行究竟暗藏了多少凶险已是笔墨难以形容,传国玉玺背后的操纵者竟然是风族圣地的看守者风紫,为了对付滟昊泠,风紫甚至使用风族的神秘力量设下封印溯水之力的结界。滟昊泠归来之后,一身严重的伤势已经证明了当时的情形是如何九死一生。

  如今滟昊泠却说,在那样的条件之下他已经开始了针对景阳的计划——这是如何的深谋远虑?

  烈熠思虑前因后果,忽然发现了一处矛盾。“既然是早已实施的计划,为何当时还要专程留下燕归愁?”既然那时还在商讨,既是说计划尚不完整。不完整的计划就有罢手的余地,滟昊泠的说法着实矛盾。

  滟昊泠又何尝不知自己前言不搭后语,事到如今,是否对烈熠坦诚整个计划已经没有任何区别,到了这个地步既是他什么都不做,计划还是会一丝不苟的进行,非任何人力可以转圈。然而私心里,滟昊泠还是不想说,多隐瞒一刻算是一刻,原来他也会如此自欺欺人。

  “那一日我只是给燕归愁下了命令,让他动用在景阳的暗街力量,有计划的在全城收购一批药材。”在这一点上,滟昊泠没有再多加掩饰,包括哪些药材的名称都一一说给烈熠知晓。

  烈熠只是默默听着,以他的博学强记,只是听过一遍的药名也能记的清清楚楚。以烈熠对药材的熟知,能够判断都是些清热解毒的药材,十分普通,也寻常可见并不珍贵。滟昊泠命燕归愁收购,自然不是因为汐蓝紧缺这些药材,为何他还要下达这样一个怪异的命令?

  思来想去,只剩下唯一一种可能——滟昊泠想要将景阳现存的这数味药材一购而空。

  

  第十九章 亡国隐患

  景阳战败的消息在最大程度上被加以封锁,当有关情报被传回景阳王城之时,已经是近一个月之后。

  景阳的王上景宣将手中的奏折翻看了无数遍,饶是一场华贵而坚韧的纸张,也几乎在这样反复的翻折之中断裂成几片。但是景宣尤自不满意,还在持续着同样的动作,因为对他而言,这条情报简直荒谬到了极点。“瑞儿战败了?”

  御书房内没有别人,事关重大,为了避免战败的消息流传出去引起国内恐慌,情报送来之时已经清场。除了景阳王上以外,就只有一个书记官沈飞。情报是由沈飞呈上,同时也是景宣最信任之人,才得以随侍在一旁。

  但是此刻,沈飞倒是希望自己不在此地的。在七界之中,执掌政权的一国之君中,景阳的王上应该是年纪最长的一位,不过有一句话恰好叫做“姜还是老的辣”,只有身为心腹才能真正了解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此刻他还是王上心中最信任之人,很有可能下一刻就已经身首异处。

  “回答本王,你是不是也认为瑞儿战败了?”对于书记官的沉默以对,景宣并不满意,非要逼迫他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不可。

  “情报所载,此处获胜的是汐蓝一方。”既然非回答不可,沈飞就选择一种最聪明的答案。即使两种说法表达的结果并无分别,但是带给人的感觉还是有所不同。

  “你认为汐蓝是如何获胜的?瑞儿又是如何失败的?”姑且不论这条情报的真假,景宣问出这个问题也是理所当然。

  军情皆为大事,任何的变化都需要及时上报,景华瑞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事实上在天回军驻扎柔蓝的某荒原为止,一直都有定期的军报传回。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定期军报戛然而止,时隔二十多日,就收到了战败的消息。

  没有任何过程,仿佛战争就是一瞬间的事,根本不需要过程。荒谬至此的事,试问景宣如何能够相信?况且还事关他最宠爱的孩儿的性命,要接受就更加艰难。

  “带回情报的是天回军一名死里逃生的士兵,他的样子并不像是说谎。”事到如今,沈飞也只能实话实说。从他个人的角度,已经相信了这条不幸的消息,只是尚且无力说服王上。说到底他也只是身份卑微,要影响王上的看法,谈何容易。

  “死里逃生的士兵?”景宣冷笑着反问,从他的口吻中已经可以听说,他对这个所谓士兵的身份抱有相当大的怀疑。既然是一场惨败,为何还有士兵能够逃回国内通风报信?

  沈飞不知该如何替那名士兵开脱,实际上他也没有替他开脱的义务,于是建议道,“王上可要召见这名士兵亲自询问?”

  景宣考虑一二,决定先进一步了解情况。到底是在王座之上呆了数十年,面临如此大的变故,这一份镇静已经值得世上很多人钦佩。“那一场战事过程到底如何,这名士兵可曾知道?”

  沈飞心中暗叹,虽然自己自始至终从未提及此事,王上还是已然肯定他已经面见过那名士兵。“回王上,按照这名士兵的说法,他虽然看见过程,却不十分清楚。”

  这又是相当违背常理的情形,作为一名参与战斗的士兵,整个过程他应该是亲身经历,而不该只是单纯的看见。除非,这是一名逃兵。如果真是逃兵,他的话就完全不值得相信了。

  沈飞跟随景阳王上已经多年,多少也能猜到王上正在置疑些什么,也不敢再多做耽误,将询问得知的前因后果复述了一遍。

  说来也是十分巧合,也是那名士兵命不该绝。当时在景华瑞下令加快行军之后,才跑了几步,他就狠狠摔了一跤。这一跤摔的相当严重,右边小腿骨头当场折断,他的上司极有恻隐心,看上去多有不忍,于是命他原地休息,准备去请军医来为他医治。

  就是在这个空隙之间,变故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快速的令那名士兵根本来不及反应,直到身下传来可怕震动,原本坚固无比的地面开始冰裂,求生的本能占了上风,他开始手足并用朝相对安全的一面爬去。最幸运之处就在于,他的所在离冰城的中心最远,所以也成了天回军之中唯一一个逃出生天的人。

  沈飞的叙述十分简洁,少了那些亲生经历的惊心动魄,只是将听说的内容转述出来。之后又补充一句,“属下已经让御医检查过那名士兵的伤势,他的右腿确实已经骨折。据御医诊断,他在骨折之后还进行了剧烈的行动,那条腿已经彻底废了。”

  沈飞做事已经实属谨慎,前来向景宣呈报之前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御医的诊断或许不能完全证实一切,不过已是相当可信的旁证,至少那士兵的伤势状况与他叙述相符。

  沈飞虽然没有直接说明自己的观点,但是意思已经暗示的相当清楚——没有一个人会为了假情报而付出不能行走的代价。那名士兵在如此的身体条件之下还能将消息送回,行为已是十分值得赞赏。

  景宣尚在犹豫,即使内心里已经承认属下的分析不无道理,他还是免不了犹豫。战败的不仅仅是倾尽全国之力组建的军队,还有他的亲生儿子,换了任何一个父亲,都不见得能够那般容易接受这个事实。

  “假设汐蓝已经获胜,为何不善加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反而封锁消息,这是何故?”景宣是在难以想通,如果他是滟昊泠,一定会利用手中的人质向景宣交涉。别的俘虏先不说,景华瑞这位二王子的价值,还是大有可以利用之处。

  沈飞回答不出,他不是滟昊泠,自然无法揣摩滟昊泠正在想些什么。“天回军一连数日没有任何消息传回,相比情形已经十分不乐观。”

  不乐观的说法已经是相当可观,景宣再如何抗拒也不得不接受。他可以完全不相信那名士兵的说辞,却是不能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近一个月没有收到天回军的任何消息,这是不争的事实。尚且无法判断究竟是什么状况造成这个结果,能够肯定的是天回军的近况已经严重到连传递消息都无能为力的地步。

  “本王会考虑对策。”这几个字从景宣口中说出时,已是无比干涩,令人听起来十分不舒服。

  沈飞很想再劝说两句,眼下的情景已经远远超出了考虑对策的时刻,景阳应该动用所有剩下的武力拱卫王城,再晚只怕就来不及了。但是当沈飞看见对方的神色之后,还是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谏言虽然是他的职责,不过他也不想为此送命。

  “还有什么别的事需要上奏?”这已经是很明显的逐客令,要不是念在沈飞是自己心腹多年衷心的份上,景宣早已拂袖而去。

  还有一件事,说是要紧,摆在景阳军战败的消息面前,又确实什么都算不上。但要说不要紧,偏偏沈飞又难以摆脱不好的预感。在说与不说之间挣扎许久,沈飞决定还是提上一题。“王城最近突发疾病,正在逐步蔓延。”

  “疾病?”时值夏末暑热未退,真是各种疾病流传的高峰期。在历史中,甚至有一些城市在疾病的肆掠下瞬间变成死城。景宣心中一紧,连忙追问,“可是天花疟疾之类?”

  “王上请宽心,从传染速度来看应该不是这一类的猛症。加强防范应该能确保无虞。”

  景宣点点头,既然算不得严重,他也没有多余的心力放在这上面。比起正在蔓延的无名病症,他自然更加挂念柔蓝的战事。君王之私正是在此处,千万平民的生死,也比不上下人王储一人的安危。

  “这类事情该怎么应对用不着本王教你,就由你全权处理。”命令一下,也代表此事到此为止。

  沈飞领命。类似的事情他在过去也处理过,无非就是组织医者调运药材之类,虽然繁琐,不过还不至于束手无策。况且从病症蔓延的速度来看,完全算不上猛烈,沈飞又十二分的把握能够完美控制一切。

  然而就是这么一件看似简单的事,在不久之后,令沈飞乃至于景宣感到了深切的后悔不迭。正是这一场看上去并不严重的病症,埋下了景阳亡国的隐患。

  

  第二十章 见死不救

  “沈飞,这些奏报是怎么回事?”景宣彻底失去了一国之君的平和与淡然,过盛的怒气侵占了他的全部理智,一张本来尚算英挺的脸庞变的格外狰狞。

  任由厚厚一叠奏折砸在脸上,沈飞吭也不敢吭一声,更不敢为自己辩驳半句。如今的结果虽然不是他一人之错,但也与他脱不了干系。不过才过去了数日,情况的恶化已经超出了人力能够控制的范围。

  造成今日苦果,他的轻率也是原因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