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盗墓之蛊墓杂记 >

第77章

盗墓之蛊墓杂记-第77章

小说: 盗墓之蛊墓杂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一落一起,前后不过几分钟时间,可是外面那块地方竟已发生了巨变。
    原本中央凹陷下去的地方竟一下子上升数米,超过了四周的地面形成一座突起的高台。四面台阶也倒了过来,变成从上往下的排列方式。
    八卦形的空间,中央的一座高台。
    这情景顿时让我想起了什么。
    一瞬间,我仿佛捕捉到了那潜藏在迷雾深处的真相,焚香炉第一次抱我时问的那句话,在这一刻重新浮上脑海,如斯清晰,如斯彻骨。
    “拖油瓶,你会不会介意我曾与人有过夜夜欢爱,那时候我虽然是没有选择的,但的确是做了的……”
    已然长命到活了两百多年的齐明王为什么还要到处掘墓去寻找“凤凰涅槃”?
    涅槃的拓样明明就刻在墓中石壁上,说明他已然得到了。前后岂不是矛盾?
    沈千九不过是个堪舆司户,王爷凭什么信任他?
    如果焚香炉就是沈千九的徒弟,他们后来又是因为什么而分道扬镳的?
    发生在几百年以前,那个原本只是被沈二拿来给我做写作参考的故事,如今却清晰得如同巨幕电影出现在我眼前,一个个疑点背后的真实破茧而出。
    京城华街,车水马龙。
    沈千九应邀至酒楼看戏,两个徒弟陪同,请他喝酒的是当今圣上跟前的红人——齐王爷。
    酒过三巡,戏台子上刚演了出武戏,此时又来了段文戏,同一个旦角,方才还惊才绝艳,引得整个酒楼里人人叫绝,然演起煽情戏来却颇显得生涩了。
    齐王爷酒意酣然,横在雅座凉席上,忍不住道:“演花旦的小生,功夫是了得,可惜还嫩着。”
    沈千九在帘外,意味深长的笑着,忙作揖:“这个小生乃是下官门徒,今日特客串一场,给王爷庆生。”
    “呵呵呵,沈司户不亏为当朝第一堪舆大师,本王以为你只看风看水,原来还会看人。”
    沈千九自是连声说不敢,齐王接着把话一转:“改日到府上来坐,本王再请你吃酒。”
    于是那一日,沈千九拜访齐王府时只带了一个小徒弟,齐王一见那小徒弟就是演旦角的小生,眉梢一挑,称心满意的笑了:“沈司户,你这是带你的得意门徒来我这儿取经呢?”
    沈千九寒暄几句,让小徒弟给王爷磕头。
    那小徒弟面貌端秀清雅,却又无一丝媚气,眼底清清冷冷,跪在地上不卑不亢,那风骨、那神韵确实叫齐王喜上眉头。
    齐王便道:“沈司户,你知道得太多,本王理应将你铲除,可是如若这样做了,世间便又少了个能与本王谈心,开解烦闷的人。但凡活人都难与本王亲近,你,恐怕是唯一一个。”
    齐王的话里说得很明白,沈千九是唯一与他亲近的活人。
    所以小徒弟不是。
    齐王活了两百多岁,不能与人亲近,也没有一个说话的人,虽锦衣玉食,却是令人绝望的孤独。
    小徒弟特殊的体质使得他能亲近齐王,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留在王府中侍奉齐王,一个男人总有需要解决的事。
    早在我与焚香炉第一次办事的时候就察觉到,他是个老手。
    小徒弟就是焚香炉,他与花景兰是有名无实,与王爷却是同床共枕,实实在在过的。
    证据就是那颗含在齐明王口中的血玉。
    曾经在云南鬼森,我亲眼所见白泽鬼对焚香炉下跪,邪灵恶鬼都怕焚香炉,而血玉曾保我在前往沈家古宅的路上,途径坟道不受鬼魅纠缠,和焚香炉有同样的功效。
    况且它能长年保住齐王尸身不腐不烂,我已然能想见,那是焚香炉在齐王宾天之前,长期将玉含在口中以养玉聚气,再到入殓之时,亲自喂入齐王口腹。
    封建社会如此迷信,丧葬制度严格,能与王爷的遗体亲近甚至触碰之人,必定是至亲至爱的侍宠。
    虽然我不愿承认,但他与王爷床帏之中声嘶力竭的画面总是在我脑中浮现。
    星夜寂寥,烛影朦胧。
    在那垂落的重重帐幔中,他们搂抱在一起厮磨喘息,彼此有着相同悲哀和孤独的共鸣,也总会有那么一两句半真半假的情话……
    让我嫉妒得发狂。
    焚香炉说明王墓是齐明王参照古人墓中的设计建造,我忽然开始怀疑,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
    山峦深处一片与世隔绝的尘土,隐秘而庞大的王墓,地下的六十四卦阵,掩人耳目的空椁,还有那碧玉棺前的青铜机关台,而这一切最终都淹没在山水之中,再无人能窥探。
    能做到这样精心的安排,不是沈千九,那必然就是焚香炉亲自督建。
    当时,沈千九不在。
    他以焚香炉与王爷交换,得到紫檀木匣中的秘密,然后前往西土千年皇墓。
    他带去的人中,恐怕并没有焚香炉。
    焚香炉作为齐王的侍宠,必然要陪葬,同王爷一起下土。
    我怀疑,那个捧着八只羊脂玉盒躺在地下棺椁中的人,就是他。他守着那座墓几百年,熟悉到不用点灯就能行走自如。他日,如果有人盗墓,深入到地下椁室,被掘出来的就是替代齐王躺在棺中的他。他不老不死,随时都会醒来,然后把闯墓者杀掉,保住王墓的秘密,真正的齐王就可以永眠地下。
    好一座明王墓。
    好一个焚香炉。
    好一段不能说的过去,难怪他千辛万苦的隐瞒。
    我蹲在墓道里,捏住血玉呆了很久。白大褂喊了我好几声,我都没听见,心里不但乱,而且很害怕。
    我不知道焚香炉还有多少秘密是我不知道的,我更不知道是该把这些压抑在心里,还是去向他求证。
    如果他不说实话,我该怎么办?

    84鬼道

    “小哥!人命关天,你别在这发呆啊!”
    白大褂见我一直没反应,终于是急得在那猛跺脚。我看他六神无主,只想把我扛着带走的表情,忙双手拍拍脸让自己镇定下来。
    “别、别急,让我想想!”我脑子里一团乱,根本就静不下心来。
    白大褂见我婆婆妈妈,怒了:“他娘的,要么你继续在这想,老子先去救人了!反正咱们当家的命你也不在乎是吧!”
    他这是纯粹拿话来激我,我忙拉住他,无奈道:“别扯什么在乎不在乎的,人肯定要救,但是这里不能再走了。”
    “为啥?”
    那人——姑且先当他就是沈千九——和张睿一起消失在我们面前,白大褂自然而然想到这地方一定还有别的机关通道,不然沈千九带着张睿是怎么离开这里的?
    白大褂想走出墓道去找机关,我当然不得不阻止他去送死的行为:“这个八卦形的空间我曾经见过,这里很可能是一个六十四卦阵,地上的每一块砖都牵动着弩箭的机关,我们不知道正确的路线,走错一步就可能被乱箭射死。”
    白大褂脸色一僵,纠结地看着墓道外:“那这……这可怎么办?”
    我抿了抿嘴,心里难过得恨不得就这样一步跨出去被万箭穿心,一了百了。
    怎么办?我也想能有个人告诉我接下来该怎么办!
    为什么焚香炉把我丢在这?他受了伤,一个人又能跑到哪里去?万一姜五爷他们顺着洞摸出去碰上他,一定会为刚才的事一雪前耻,那必然又是一番恶斗。焚香炉伤的不轻,还能从他们手中逃脱么?
    想到最后,最令我放心不下的还是他,不禁觉得自己窝囊。
    妈的,李琅玉,你就能这么没原则地爱一个人吗?还是说,其实你心里非常不甘心,本来你以为焚香炉只爱你一个,没想到在你之前其实还有别人,有人捷足先登不说,而且还他妈的是个死了几百年的王爷!你压根就没机会跟他争!
    我不自觉地捏起拳头往墓墙上一砸,白大褂看了我的举动,又莫名又吃惊:“小哥,你不会被鬼附身了吧,表情那么狰狞……”
    “附身你个头!”我心情烦躁,免不了语气也暴躁起来,“我问你,你要是突然有一天发现你老伴以前有个老情人,但他从来没跟你提过,你怎么想?”
    白大褂茫然地看着我:“怎么突然问这个?”
    “问问不行啊,快回答!”我龇牙。
    “这……”白大褂为难道,“那也是以前的事了吧,过去了还计较它干什么?”
    “呵,”我心想,这根本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你就不在意他心里会不会还惦记着那个人?你就不会去想,他是爱那个人多一点,还是爱你多一点?你就不怕他跟你寻欢作乐时,有那么一瞬间会想起以前?都说初恋往往是最难忘的,人总是会很难忘记那个独占你第一次的人,万一那就是他的初恋呢?……”
    “嗯……”白大褂点了根烟,忧虑地看着我,“小哥,什么人让你这么羡慕嫉妒恨啊?”
    我苦笑,总不能说是那具在明王墓里躺着的干尸吧?
    白大褂忽然又跳跃地问:“那你跟……是不是你的初恋?”
    我咬牙,妈的,还真是!
    白大褂看了我的反应,啧啧有声说:“果然纯情啊,小哥,咱们当家没吃到你这块嫩豆腐,真是太遗憾了。”
    我郁闷地瞪了白大褂一眼,他意识到玩笑开过火了,摸摸脖子嘀咕:“唉,所以说纯情的跟纯情的成不了气候啊,到底输在了经验上,怪不得你们都看不出龙小爷火候。话说回来,龙小爷要真是他娘的活了一千年没跟人好好办过床事,这火头上来的时候就靠自己一只手,那孤单寂寞的日子怎么熬啊,老子想想也难受!要么他是个太监,不然哪个爷们不需要解决解决那档子事。”
    我一下子哑然。确实要求焚香炉一千年当个圣人,守身如玉不开荤,这也太苛刻了点。只吃素的男人,那还是正常的男人么?就是我自己,那么漫长的日子,恐怕也熬不住。
    但想到他曾怀里抱着别人,我心里终究不太舒服:“话虽然这么说……”
    “话虽然这么说,不过,”白大褂话又一转,“龙小爷好像的确有什么事不想你知道。”
    我心头微微一紧:“什么意思?”
    白大褂抓抓头:“这事有机会你问我们当家吧,龙小爷跟他说过什么事,但我也只听当家提过,具体详情不了解。”
    我纳闷,焚香炉会告诉张睿什么事?这两人水火不容,三句话就刀光剑影,焚香炉有什么事可以告诉张睿,却不能对我说?
    我越想越一头雾水,越想越心惊胆战,不敢去想。
    忽然,姜五爷他们走的那个门洞里传出一阵惊乱声,我和白大褂对视一眼,心叫不能再在此地发傻,不约而同往洞里钻去。
    洞壁湿滑,不便行走,所以尽管洞并不长,我们却走了十多分钟才到出口。
    期间杂声不断从另一头传过来,等我们钻出洞去,只见外面一片混乱。
    我们的面前有一个挖的四四方方的深坑,坑壁上修葺栈道,姜五爷他们显然跟我们一样,一出洞就看见了那些栈道成螺旋状通向一片黑暗的坑底。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柱状坑洞,而如果要到对岸去,要么是从坑的四周绕过去,要么是从栈道过去,栈道有一段恰巧是通往对岸的。
    坑的四周只余留两尺左右宽度,要过去必须贴着墓室墙壁侧身一步一步挪过去,一不小心就可能坠入无底洞中。
    可以想见,姜五爷他们一见这情形,立即就选择了从栈道过去。
    于是,我和白大褂就看见,此时他们分散在栈道前前后后,有许多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