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大长今 >

第37章

大长今-第37章

小说: 大长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什么事……这是上次就准备还给你的书。”

政浩双手接过书来,眼睛却始终盯住长今的脸。

“哦,大人……可不可以再借我一本书?”

“你说吧。”

“《眩麻集书》。”

“现在你竟然看起了医书?”

政浩笑着走在前面。

长今跟在政浩身后向校书阁走去。阳光强烈,风声响彻耳边。树枝随风摇曳,仿佛要把最后的叶子震落。落叶任意飞舞,最后列队跟在二人身后。天地渐渐褪色,只有走在天地之间的两个人,服装格外鲜明。政浩穿的是蓝色衣冠,长今则是红色发带,两人都分外耀眼。

在校书阁前接过《眩麻集书》,长今转过身去,政浩一句话也没说,只有目光充满了温柔。两人之间对话的减少,反倒说明彼此心中堆积了更多想说而不能说的话。

“该药益于胃肠,多在腹泻、消化不良时服用。精油、油可治疗慢性风湿痛,但因含有大量油性成分,过度食用容易导致身体僵硬。容易导致身体僵硬……”

长今正在阅读《眩麻集书》中有关肉豆蔻油的部分,注意到了“容易导致身体僵硬”。德九之所以被带走,就是因为元子身体麻痹,麻痹不就是身体僵硬吗?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仍然没有答案,《眩麻集书》说的是“过度食用”,医女说得明明白白:只服用了少量。

“容易导致身体僵硬……容易导致身体僵硬……”

连生原本正在铺被褥,这时候也停了下来,呆呆地望着长今。

“你呀你,我真想钻进你的身体,看看你到底在想什么。”

“怎么突然说这种鬼话?”

“你都到这个地步了,还有力气去管别人的事情?”

“这不是别人的事情,弄不好还可能被赐死药呢。这可是关系到德九大叔生命的大事!”

“别提什么死药不死药的,听着就感觉浑身发毛。”

“……死药……是的,死药!”

突然,长今好像被赐死药的人一样猛跑出去。连生靠着透风的门,大声喊叫。

“长今!你要去哪里?”

“熟手料理间!我要去做试验!”

连生本来也想跟着出去,但她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念头,长长地叹了口气,没有人能阻拦长今。连生左等右等,等着等着也就睡着了,起来解手时发现长今仍然没有回来,她有些担心了。长今本来就容易惹事,而且连续几天滴水不沾,现在晕倒在哪个角落里也是有可能的。想到这里,连生便坐起来穿衣服。

赶到熟手料理间一看,长今果然晕倒了,四肢僵硬动弹不得。只是不知道她为什么如此兴奋,脸上竟然洋溢着笑容。长今到底还是病倒了,连生想到这里,顿时觉得心往下沉。

韩尚宫正在最高尚宫的执务室里。连生带领两位尚宫来到熟手料理间时,长今的麻痹仍然没有缓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嬷嬷!我查清楚了。是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原理。”

“相生相克原理!那你说是什么食物之间产生了这样的作用?”

“肉豆蔻和人参!”

“我也听说元子服用了肉豆蔻,不过据医官说只是很少的量,而且中国也经常使用这种处方。”

“问题出在人参。人参不仅是恢复元气的最佳材料,而且产生效果最快。虫鸟全鸭汤里的人参眨眼间就提升了肉豆蔻的功效,所以引起了麻痹症状。”

“对!为了缩短痛苦,有时会在赐死药里放人参啊。可是你又怎么证明服用肉豆蔻和人参,能够导致身体麻痹的事实呢?”

最高尚宫附和完了长今的推论,随后提出了疑问。

“嬷嬷!我就是证据啊。”

“什么?”

“我亲自食用了肉豆蔻和人参,结果产生了麻痹症状。”

“你见过这么执著的孩子吗?现在我马上就去东宫殿,韩尚宫你赶紧把长今送到医女那儿。”

最高尚宫急匆匆地跑开了。

“嬷嬷,德九大叔现在可以放出来了吧?”

麻痹越发严重,然而长今心里只惦记着德九。韩尚宫嗔怒似的瞪了长今一眼。这么多天以来就知道惹事的孩子,真是拿她没办法了。

元子的麻痹消除了,大王特意赏赐牛肉给亲身试验肉豆蔻与人参相克原理的长今。

德九终于获得释放,没等迈进大门就叫起了老婆。

“老婆!”

德九媳妇匆忙中穿着袜子就跑了出来,用她锅盖般的大手捶打着德九的后背。

“哎哟,哎哟,你这个冤家!不是说要蹲十年大牢吗?”

“哎呀,老婆啊,我好疼啊!怎么还打我,这里已经挨过打了?”

“有没有伤着啊?”

“当然有!”

“哪里?”

“胆……我的胆都快吓破了。”

“都这个样子了,还敢跟我胡言乱语?还不快走。”

“我刚回来,又要去哪儿?”

“到司饔院去见长今一面。”

夫妻二人去了司饔院。长今没来,韩尚宫替她来领材料。韩尚宫见到德九,轻轻地用眼神打了个招呼。

“辛苦您了。”

“我始终相信,早晚有一天事情会真相大白……”

“嬷嬷,长今呢?”

“她身体还不大好,医女正在给她针灸。她的麻痹慢慢就会好了,您不用担心。”

“那么请您转告长今,从今往后,每月从俸禄里扣除的白米减到一半。”

“您说什么?”

“您转告她就行了,长今一听就会明白的。”

德九媳妇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正想说“我们走吧”,不料德九正色迷迷地看着韩尚宫。德九媳妇在德九腰上用力掐了一把,德九一声不吭,慢慢地流下了眼泪。他就像煮过的鹿皮,尽管被妻子拖着往前走,却还是边走边回头张望,嘴里不停地吧嗒着。

“可惜呀,可惜,这么美貌就枯萎了……” 

第二十八章 丧失

提调尚宫的生日临近了。按照惯例,御膳房里的每位尚宫都要献上一种贵重的食物,最高尚宫决定准备一道杂拌拼盘。最高尚宫的病情日益恶化,现在就连站立都有困难了。医女说,这不是年老所致的关节炎,而是肾虚的缘故。所以问题相当严重,不是休息几天就能好的。宫女生病之后就要被驱逐出宫,如果年轻,则还有父母兄弟姐妹欢迎自己回家,但是对于在宫里度过大半辈子的年老宫女来说,所谓的家不过就是供自己安息的坟墓罢了。

而且对于最高尚宫来说,现在这段时期至关重要,她绝对不能退缩,不能把整个御膳房拱手交给与提调尚宫沆瀣一气的崔家。

正好长今也做不了什么吃力活儿,韩尚宫便嘱咐她一刻不离地协助最高尚宫。为了减轻最高尚宫的痛苦,长今毫不吝惜自己的身体。

提调尚宫生日宴会那天,尚宫祝葫大院的帐篷前面从一大早就排起了送礼的长队。

针房尚宫用最上等的绸缎做衣服,崔尚宫不仅有人参瘦肉,还送来了首饰盒,就连户曹判书也送来了松口蘑。上到吴兼护,下到大殿别监莫介,凡是想拉拢关系的人,无不带来丰厚的礼品。连生竟然问道,提调尚宫的生日,那些朝廷大臣为什么要送礼物呢。

“我也不知道,你去问问天上飞过的乌鸦吧。”

这好象不仅仅是开玩笑,说完之后,最高尚宫的脸上泛起了苦涩的微笑。

问题是最高尚宫所献的杂烩拼盘,提调尚宫刚刚尝了一口,便厉声喝道。

“你现在就让我吃这个吗?”

刹那间,场内仿佛冷水掠地般寂静无声。最高尚宫却是理直气壮,她似乎早就预感到提调尚宫会鸡蛋里挑骨头。

从那天开始,提调尚宫和吴兼护,还有崔氏家族,以御膳房最高尚宫的料理手艺越来越差为借口,展开了他们凌厉的阴谋。

长今也多了个新的烦恼。全身麻痹的症状消除了,可是味觉却没有恢复。麻痹的舌头分辨不出白糖、食盐、醋和酱油的味道。酸、甜、苦、辣,所有的味道都分辨不出来。

最初还以为很快就会好的。尽管心里不怎么在意,当发现自己味觉没有恢复时,长今还是去找了医女施然。施然说,长今服用得太多,所以舌部的微细感觉麻痹了,过一段时间自然会好的。在此之前,她会每天都给长今针灸,不会让别人知道这件事。对此,长今深为感激。接受针灸期间,食物完全是凭本事做出来的,此外别无他法。

时间一长,长今开始着急了。御膳房内人失去味觉,无异于将军没了双腿。施然劝她再等几天看看,但长今实在等不下去了,心急如焚。

她决定再找政浩帮忙。一想到自己只在无助的时候才会去找政浩,长今心里也是无比内疚,不过仔细想想,如果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根本就不敢去找他。

政浩脸色阴沉,总是示人以笑的他今天竟是满腹忧虑的表情。

“大人,您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

“不是。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借医书,听说你治好了元子的病?”

“没想到事情那么容易就解决了。”

“而且我还听说你亲自做了试验?”

“我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那样。哦,大人,我想再借一本医书。”

“什么书……”

“最好能把患者的症状和处方都写得详细点儿。”

政浩让长今等在外面,自己进去找书,说完就消失在校书阁里。声音不如以前响亮,回答也不太痛快。

几位内人从长今身边走过,眼睛直往这边瞟。长今不知道往哪儿看才好,匆忙间发现了黄色的菊花。沿着校书阁后墙,几朵菊花正在悄悄地盛开。长今以为是山菊花,然而叶子后面密密麻麻的都是绒毛,看来应该是脑香菊。历经冰霜仍不退缩,依旧顽强展现自我的风采,真是神奇。

“很可爱吧?”

不知不觉中,政浩已经站到了她的身后。

“据说,战国时代的屈原每天早晨都要喝木莲花上的露水,傍晚要吃落地的菊花。”

“听说常吃菊花,能消除眩晕症,还能明目清心。”

“……徐内人是高高在上的御膳房内人,屈原是借菊花歌颂生活艰难而品质高贵的诗人,对于徐内人来说,菊花不过是一种料理的材料罢了。”

“……不敢当。”

“这是《伤寒论》和《金柜要略》。我不知道你要找什么内容,先拿这些看看吧,总共有好几本呢。”

“再次感谢您。”

长今没有勇气正视政浩失去笑容的眼睛,低着头转过身去。走出两三步的时候,她听见后面传来政浩的声音。

“不管多么重要的事,再也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几乎让她流泪。长今头也没回,继续走路。

最高尚宫的病情日益恶化。有一天,提调尚宫煎了一服药并派服侍尚宫送过来。最高尚宫表面上千恩万谢地接受下来,待服侍尚宫离开后,她思考了很久。

第二天,最高尚宫穿衣服的时候花费了很长时间很多心思,她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了,头发也比平时梳理得更用心。最高尚宫亲手做好早膳去了大殿,长番内侍、提调尚宫、崔尚宫、韩尚宫等人都在。

跟往常一样,御膳桌上并不丰盛。与样式相比,更重视食用方便;与色泽相比,更重视实用性。谦恭和养生是朝鲜王朝一贯的饮食哲学,即使大王的御膳,也仅摆到手臂够得着的范围之内。盘碟摆放的位置也完全考虑便利和营养,酱碟放在米饭前面,这样食用起来更方便,热食和新鲜食物也放在面前,便于最先吃到。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放在视线和筷子容易到达的右侧;吃亦可,不吃亦可的食物总是放在左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