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万历中兴 >

第250章

万历中兴-第250章

小说: 万历中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非常荣幸,能够再一次在伦敦迎接大明的使者。”

    当马车缓缓停下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是别人,正是目前还在统治着这个国家的伊丽莎白一世,不过对于女王的迎接,魏忠贤也仅仅只是双手抱拳作揖而已,虽然万历一直想要强调大明并非太监外交,所以一直不认为魏忠贤算作是大使,但作为大明宫廷派遣而来的魏忠贤,依旧是代表着大明的身份的不错。

    “你们要救法兰西人,不然他们支撑不了多久。”并没有太多的客套话,魏忠贤直接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来到这里的其中一个目的,“倘若法兰西这一环节崩盘,那么所带来的悲剧则是一连串的,法兰西挡不住的敌人,尼德兰同样挡不住,德意志的那些零散的新教诸侯们更是无法同时对付西班牙和奥地利这两个敌人,一旦法兰西失败,那么哈布斯堡在整个欧罗巴大陆就没有对手了。”

    数倍于西班牙的兵力,才仅仅只能和西班牙对成个平手,这样的实力确实不小,当本来目的是为了让欧罗巴打成一窝粥的魏忠贤气的想要大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顿的时候,却被得知这种战术是大明皇帝陛下特地放出来忽悠这些宗教国家的,只能无奈地擦擦汗,想办法将更多的人给拖下水,英格兰这样游离于大陆之外,完全不插手陆地战场的国家自然就是必须要被拖下水的对象,最终当渔翁的只能是大明自己,哪怕是葡萄牙都在这场战争的算计当中,英格兰更是别想跑得掉。

    “但是我们没有太多的陆军。”伊丽莎白一世一脸难色地说道。

    “那就训练!尽快的训练!”魏忠贤坚决地说道。

    “但是我们还要防御爱尔兰人,他们虽然和我们同属在岛屿之上,但是却并不友好。”

    “将你的继承人定为你的侄子,这样的结果那些苏格兰人暂时应该会接受。”魏忠贤一个大棒一个甜枣地说道:“为此,你们将得到大明更多的贸易许可。”

    更多的贸易许可!这让伊丽莎白一世眼睛一亮,但是随后又陷入一阵纠结当中,将王位继承人定为詹姆斯?詹姆斯本人并没有问题,由于长时间生活在英格兰,所以虽然苏格兰是个天主教的国家,但是詹姆斯确更像是一个新教徒,这个人选她自然也早有意向,但是却无法下定决心,因为英格兰议会是由新教徒把持的,他们和苏格兰人并不对付。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们。”魏忠贤不紧不慢地说道:“马上能够拥有大明贸易许可证书的国家将会再多一个,在欧罗巴的东边,一个叫做俄罗斯的国家!”

    “我们马上就训练更多的陆军!”伊丽莎白一世立刻说道,同时心里不停的诅咒到,又一个抢生意的家伙!

第394章 逐利的英格兰人

    伊丽莎白一世从来都不愿意打没有利益的战争,并且倘若不能给自己的带来足够的利益,她甚至不想维持一场数量足够的军队。

    这种思想在她执政时期处处可见,并且也因此造成过许多使得英格兰陷入危机当中的问题,以至于尽管他早期执政期间给英格兰带来了许多的利益,并将她的前任玛丽执政时所欠下的三百多万英镑的债务还掉,但是到了末期,这三百多万的欠债再次出现在英格兰的国库,并在随着伊丽莎白一世去世,王位继承人从都铎王朝变成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的时候,詹姆斯一世接手的是和他母亲玛丽留给伊丽莎白一世一样的欠款。

    不需要陆军的时候养陆军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当西班牙人在康沃尔郡登陆的时候,英格兰连能可用的陆军都很难找到,以至于花了很长时间才将西班牙人赶走,因为着重利益使得这位女王在长远问题上显露出的不足非常的显著,现在想要援助法兰西人也是一样

    但是现在和过去不同了,养着一支陆军不再是一件亏本的事情,援助法兰西人反而能够给她的王国带来许多的利益,这位女王在面对利益的时候,毅然决定跳进这个火坑里去,不为别的,就为能够得到更多的贸易许可。

    能够和大明进行贸易的国家很多,大明也并不制止这样的行为,但是那是从大明的海商手里买卖,经历过大航海的欧罗巴人重新把自己的海洋路线龟缩在大西洋以内,他们仅仅从拉丁美洲和非洲南段就可以得到充足的大明商品,但这样的买卖会让大明的商人赚走一大笔收益,所以,能够进出大明的港口的贸易许可,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这种在大明依旧被称作勘合贸易许可的东西,已经彻底不再属于朝贡的范畴,转而成了某种吸引欧罗巴国家的骨头。

    从大明海商手里尽管可以买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但是海商们显然不会白白的做好事,实质上在跨越了大片的海域之后,海商手中的许多商品都涨价了许多倍,只有从大明直接进口才是最划算的生意,现在这种事情做得最多的是葡萄牙,其次就是拥有着大量私掠船的英格兰。

    “那些斯拉夫人为什么能够和大明进行贸易?”在安排了魏忠贤休息之后,伊丽莎白一世非常奇怪这个问题,“我记得我得到的情报,前几年里他们还和大明没有贸易关系,并且还与大明帝国打过一架,弗朗西斯?”

    “事实上却是没有过他们之间有贸易往来的信息。”情报工作是弗朗西斯的责任,这位华兴汉爵士实际上比魏忠贤更早地在欧罗巴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组织,并以此来随时获得哪些所有可能对伊丽莎白一世不利的消息。斯拉夫人到底有没有和大明贸易,这同样在弗朗西斯的责任范畴之内,所以他必须给自己的女王一个合理的解释,“早年的斯拉夫人确实没有和大明有过贸易,至少十多年前到现在都没有,他们的沙皇伊凡四世曾经是西班牙人的盟友,并因为领土关系和大明帝国的确发生了许多的战争。”弗朗西斯明确了伊丽莎白一世的话,抿了抿嘴之后他又继续说道:“但是最近几年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他们的新沙皇和大明之间签署了互不侵犯的条约,明确的规定了他们之间的疆域范围,但是我们的人并没有听说过他们之间有过什么贸易往来,况且他们的疆域之许多都在严寒当中,根本不适合贸易商路。”

    “大明在欺骗我们?”伊丽莎白一世皱了皱眉想到。

    “这应该不可能。”弗兰西斯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和大明做过许多的约定,这个国家似乎并没有过食言的记录,相反,他们的信誉一直非常良好。”

    “那么为什么?他们之间不该有商路?”伊丽莎白一世疑惑地问。

    按照英格兰所得到的情报,斯拉夫人和大明之间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但是那里并没有多少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斯拉夫人口中的西伯利亚和大明口中的鲜卑利亚,这片庞大的区域从地图上都可以找到,但是他们无疑也得到了非常确定的情报,那片土地并不适合居住,从那里建立贸易点的行为完全是得不偿失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英格兰曾经误以为斯拉夫人和东方有过直接的贸易往来所以建立了一个东斯拉夫公司,但当他们发现两者的交流并不充分的情况之后,这转而去寻找别到贸易通道。

    “或许他们打通了别的贸易通道。”弗朗西斯不确定的说道,如果还有别的通道可用的话,那么无疑是从中亚细亚了,但是根据波兰人的消息,那里似乎居住着许多的游牧,并且那里的游牧对东方并不怎么友好,应该不会放大明的商队过去。

    “可不管怎么说,他们获得了贸易许可已经得到了大明承认,那么很快整个欧罗巴大陆就能够从斯拉夫人手中得到他们想要的货物,假如一切都是真的,这样对我们非常不利。”弗兰西斯非常慎重地说道:“葡萄牙人在澳门有个居住区,他们掌握最多的贸易许可,斯拉夫人是和东方接壤的,他们能够从陆地上进行源源不断的贸易,现在我们英格兰虽然拥有除葡萄牙之外最多的贸易许可,但是一旦斯拉夫人的贸易通道正式稳定的开通,我们估计只能滑到第三位上去。”

    “当然,所以我们非常坚决地答应了大明的要求。”伊丽莎白一世点了点头,确定的说道:“我们不能让利益从我们手中失去,哪怕那种情况仅仅只是一种可能,所以我们必须在这种可能成为现实之前,拿到更多的贸易许可,证明我们的态度。”

    向大明证明自己的一直都是大明的好朋友,乐意更加亲密的和大明合作,这是英格兰现在必须要坚持做下去的事情。弗兰西斯点了点头,这个国家道路的规划,正是他根据手中掌握的情报为女王制定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说服那些议会成员?”弗朗西斯疑问地说道。

    “当然是实话实说。”伊丽莎白一世非常明确的说道。

第395章 议会的判断

    倘若一个国王想要和自己的敌人开战,那么他需要说服自己的议会。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实际上这个道理都行得通,甚至说东方比西方还要难才对。除了少数的皇帝他们马上获得天下,并且有着一大帮将军的支持,能够说打就打之外,大部分的时候,是否打仗都需要看朝堂的意思,倘若文官们全都不合作,那么战争真的未必能够顺利的进行,这点西方比东方要好多了。

    在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西方,国王拥护的权力之大,能够非常坚决地签署战争的命令以及征税、加税的政令,完全不用考虑什么中旨不中旨的问题,之所以要召开会议让贵族们出来说两句话的原因是因为国王没有钱,战争需要贵族们解开自己的腰包才行。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君权神授,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前,这种理由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倘若议会对国王的提议不同意又能如何?国王直接解散议会也不会有人能够说什么,想要愤怒之下把国王拉上断头台,这还要先普及一段时间的自由、平等的思想进一步传播才行,现在英格兰的资产阶级才斤斤觉得自己的女王政策非常的宽松而已,只是之后的国王没有一个能够使得英格兰能够拥有现在这样宽松的秩序才会起身决定革命。

    所以,伊丽莎白一世如果希望征召并训练陆军,现在直接就强行迫使议会通过法案也是可行的,但是她却不得不和议会商议,说服他们同意援助法兰西的计划。

    原因是什么?

    简单!当然是因为没有钱了!

    不,这么说并不恰当,伊丽莎白一世还是很有钱的,正如大明签发贸易许可证一样,这个女王同样签发这种东西,想要有资格以英格兰的名义出海贸易,同样也是需要许可的,最有名的大概就要数那个代表着伊丽莎白一世海盗王权威的私掠许可证。万历能够把勘合贸易改成现在的形式,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英格兰人的启发,只不过和英格兰不同,他的勘合贸易许可是给外国人的,而且收入归国库,而伊丽莎白一世则把许可证所赚取的钱统统囊括进自己的腰包,所以说,伊丽莎白一世没有钱的说法并不正确。

    可有钱归有钱,有钱那也是她王室的钱不是?一场战争的支出总不能只让她这个女王自己掏腰包吧?尽管议会肯定不会在意女王的慷慨和大方,但是伊丽莎白一世自己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