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漫长的五年 >

第94章

最漫长的五年-第94章

小说: 最漫长的五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接江海轮的跳板前,二、三十个汉口渔民正抬着几大筐胖头鱼欲抬上江海轮。一些西南服务团的警卫正极力地劝阻他们。场面比此时在大街上游行的队伍还要热闹。渔民们看见前几天见过的周团长过来了,纷纷乱糟糟地喊:
    “周团长,我们给送鱼来了!的炮艇太好了,这几天都在旁边护着我们。没有见过这样子的队伍,对我们穷渔民们这么好。收下吧,现在天冷了,鱼打得不多,一点心意哈!”
    周家欣先没话,只是端端走到众渔民面前,立正敬了个军礼。汉口的老百姓好。能够让他们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地求生活,就满足了,就很感激。
    “渔民弟兄们,万分感谢们的真情厚意!这几天,江防大队的炮艇护着们在平日里外**舰横行霸道的几个鱼荡(冬季鱼聚集的洄水涡子,多在靠近武汉各外国租界码头附近,平常渔民几乎靠近就被驱赶了)里整点生活,莫得啥子得,咱江防大队,不护着咱中国老百姓护着谁?们都是我们的父老乡亲嘛!
    这样吧,鱼我收下了。但是必须得给钱,我不能带头破坏了自己给队伍制定的规矩,渔民弟兄们体谅哈。另外,我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大伙今天中午,都得留下,我请大家吃鱼头火锅!好不好?”
    大家轰然叫好。
    为啥子周大少想起弄鱼头火锅了呢?这就要到汉口渔民们抬来的几筐胖头鱼。这长江的冬季,鱼通常在秋里吃了个滚圆,冬季就浮在长江的下层河床猫着,以待春暖花开时交配产卵,所以冬季的鱼非常肥美鲜嫩。有宁吃一冬鱼,不羡三秋羊的法。
    至于这胖头鱼,正是长江中下游武汉一带的出产(由于长江进入江汉平原,河道很宽,水流变缓,鱼多大宽,不似川江时水流较急,鱼一般尖瘦),头大身短,俗称胖头鱼,鱼身没有几两肉,但鱼头肉质细腻味美。
    武汉长江段的几个胖头鱼冬季爱聚集的鱼荡往年因为外**舰的驱离,渔民们也只能望鱼兴叹。这回周大少听到起几个来参观周大少团长威风凛凛的超级刺猬炮艇的渔老大起这事。顿时火了,
    “老子中国的内河长江,还成了禁区了。老子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渔民弟兄们尽管驾船去打,放心,我派超级刺猬给们护着,这回老子看哪个不长眼的王八蛋敢惹老子!”
    于是这超级刺猬护卫着几十艘大渔船浩浩荡荡就开到几个鱼荡,在外**舰的鼻子底下大摇大摆开始撒打渔。也奇了怪了,往年气势汹汹的来驱离渔民的外**舰这回都不动弹了。原来,周大少团长的超级刺猬炮艇大队这回在武汉可算是打出了威风。各个外国租界的军舰都知道,汉口日租界的最大的千吨级驱逐舰“秋田丸”号竟被周大少的江防大队的超级刺猬揍得毫无还手之力。哪个现在还敢去惹这些浑身是刺的东西嘛,别扎上一身刺!
    汉口的渔民那个高兴哟:今年冬天算是大丰收了,也终于能过个肥年了!光是胖头鱼都打了二、三千斤。于是众人一合计,就给周大少团长抬来几筐,没有周大少团长哪来的今年的大丰收嘛。
    武汉人处理这胖头鱼:通常拿鱼的大脑壳炖汤,鱼身没有多少肉,难得整。莼菜炖胖头鱼鱼头汤也是武汉的一道名菜。今天周大少要弄啥子鱼头火锅,大家都有些期待。特别是一直跟随他的最早的十几个人。上回周大少弄得毛肚火锅的美味,现在一想起来都还直吞口水。
    汉口的渔民们七手八脚地给周大少团长帮厨。要不然他一个人光是剁下几大筐的胖头鱼的大鱼头都要他娃身板的命!周大少手上忙着,边和渔民弟兄们吹牛摆条:
    “们跟到我学会这道菜,咳,算了,干脆我拿点钱给们这一带的渔民弟兄们整个鱼庄吧。们打渔,鱼庄收鱼卖鱼,免得弟兄们一天到黑累死累活,还是苦哈哈的!”
    “周团长,我们都是粗汉莽人,字都认不到。给我们开个鱼庄,怕不亏了?再走了,鱼庄我们怎么弄嘛?”
    周大少团长放下屠刀,对大家:
    “既然是给大家开的鱼庄,我想让大家都参股鱼庄,这不就成了大伙的鱼庄了嘛。们只管打渔,交给鱼庄就行了。开鱼庄的钱我出,鱼庄的经营我也会找人负责。
    这样哈,渔民弟兄们的干股占70%,鱼庄占个30%。们的70%,下来再按每人每月的打鱼量来摊算分红。这既能调动大伙的积极性又公平合理,谁这个月打鱼多占得股份就多,分到的红利就多啥。大伙也就有了个稳定的依靠了。咱打渔就安安心心打渔,后面的全交给鱼庄,这样子好不好?”
    不是好,是太好了!渔民弟兄们大喜过望:大家不出一分钱,就占鱼庄70%的干份子,也成了老板了哈;再是自己的鱼庄,哪个不想多打鱼,打好鱼,齐心协力把鱼庄生意做好了,大家也能多分些好处。
    汉口的渔民弟兄们抬了几筐胖头鱼抬出个自己当老板的鱼庄来,全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周鱼头火锅一端上来,大家首先就被这香气刺激得唾沫子直吞,周大少调制的这鱼头火锅的汤料太香了!再看鱼头火锅:两种,一为红汤,一为清汤。红则色泽鲜亮,醇香诱人;清则色白似奶,味纯汁美。这硕大的胖鱼头,使人奇怪的是不知周大少用了啥子绝招,不管是清汤、红汤,味道都沁入了胖鱼头的鱼肉中。
    大家再细细品尝胖鱼头的颔肉、眼下肉、鱼髓等,俱是如此。胖鱼头的鱼头肉特别的细嫩,再加上沁入的或香醇或鲜美的汤汁味道。真是好吃!连吃鱼吃烦了的渔民弟兄们都丢下筷子,也不顾有些烫,捞出胖鱼头就用手掰着吃。大家一看,还讲啥子斯文哟,抢吧!后来就算最矜持的林大姐、兰兰妹妹也由筷子派变成了手抓派,要不然胖鱼头都要遭大伙抢光了。
    再就着清、红汤中的鱼丸(周大少把武汉人瞧不上的几两鱼身肉都细细捶茸了,混上豆面挤成珍珠圆子),莼菜,粉丝,黄花,木耳等尽得鱼头火锅的味之精髓的配菜下饭,那是一个霸道!幸亏二胖司务长不在,否则他又要喊煮饭都煮不赢了。
    周大少团长问吃高兴了的渔民弟兄们,们看这鱼头火锅生意做不做得?
    也许是吃鱼头聪明了,渔民弟兄们难得的幽默一回:“做不得!周团长这个鱼头火锅做起来,我们打渔的不得遭累死!”
    大家全大笑起来。
    两月后,紧靠汉口码头的汉口镇繁华大街上,一个名叫“周鱼头火锅”的鱼庄开张大吉,一炮走红武汉,声震三镇!甚爱吃鱼的武汉市民众口相传,蜂拥而来。“周鱼头火锅”开张一月,扩了两次,仍是不能满足广大的武汉市民的要求,搞得要像重庆的海棠泉水鸡一样了:每天要提前预定,晚了只能望鱼头火锅兴叹!
    占了“周鱼头火锅”70%干份子的汉口数百渔民弟兄们第一次觉得这辈子当渔民对了。历来在人们眼中苦哈哈的打渔人家,现在每人每月比在武汉市府衙门里的一般老爷们都拿的多,打得都不是鱼了,全是在江里捞钱!
    俗话:“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聪明顽强,爱憎分明,地跨两条大江的武汉人尤甚。汉口的渔民弟兄们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生活、好日子,怎么能够忘得了带给他们这一切的周大少团长嘛。于是众渔民兄弟找了一个号称是武汉三镇手下笔杆子最了得的卖字匠,七嘴八舌终于凑了一句“新生活全靠团长,好日子不忘周鱼头”,写成条幅给早已回到重庆的周大少团长寄了去。
    周大少团长接到这幅字,非常高兴。这是周家欣数不清的外号中最自鸣得意的一个。周鱼头,周鱼头,我周家欣也成了渔民弟兄们的头领了哈!视而不见,这鱼不是那渔,原来应该是长江里鱼儿们的头才对啥。
    这些后话不摆了,再周大少等人送走了乐呵呵的众渔民兄弟,刚回到舱室里坐下来,屁股还没有坐热,又来了,对,又有人来了。吃得有些撑了在外面晃荡消食的勤务兵万朵花又跑了进来,还没有开腔通报。只听笑声中传来熟悉的四川音:
    “老弟,啷个嘛,武大的一顿饭都不吃就拔脚跑了,有点不像话哈!”
    随着笑声话音落,走进一中年人,身材中等稍瘦,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头发梳得溜光铮亮,穿着合身的高档西服,风流倜傥,翩翩儒雅,好一个郭大才子!(可不是点秋香里的演唐伯虎的郭大才子)原来是创办武大出力甚多的武大的著名大教授---郭沫若先生。
    郭沫若的才情自是不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少年时即文采出众,各种文章体裁俱是了得,又相貌清秀,是真名士自风流,红颜知己不少。老婆都娶了离,离了娶的整了好几个,甚至于逃婚逃到日本,最后也拐了一个日本女子回来当老婆。
    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郭大才子名动天下,不知道他的人还真是不多。至于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成为了御用闲人的郭大才子,没啥子闪光的才情表现,也可以理解。单凭他不停笔一气呵成《棠棣之花》足矣!
    刚从外地回到武汉,还没回武大的郭沫若,被大街上青年学生们的爱国大游行惊动。细打听之下,还是由自己的武大学生们挑头组织的。其唱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据是一个上午到武大演讲的川军军阀团长在演讲时所教唱的:“哪个愿臣虏自认,岂让国土再遭践踏,个个须负起使命,这睡狮已渐已醒!”郭沫若在一边仔细听完,连连赞好!这首歌简直写到现在爱国的中国人心里去了,怪不得青年学生们热血沸腾上街游行了。走,去拜拜这个川军团长!
    (老鹰要飞翔,全靠帮忙;不求米和粟,一点荐和藏!)
    
    
107章 武大演讲后续之郭沫若来访

    
         郭沫若兴冲冲跑回武大,一听刘秘书周大少一众人连午饭都未吃就回去了,忙打听了地址,郭沫若也顾不得吃午饭了,追了过来。
    周大少跑了几个月总算在武汉遇到了一个四川人,还是个大才子,分外亲切。忙招呼林雪儿给郭沫若上自己最爱的下关沱茶。郭沫若的老家---乐山,古称嘉州,虽在川南,离成都很近,受成都影响大些,但饮食上却属麻辣类(现今闻名全国的紫燕百味鸡就是乐山的),喜欢吃沱茶,倒与重庆有几分相似。乐山叫山,其实水更多,三条江,是三江合抱。三江合抱处的天下第一坐佛---乐山大佛闻名遐迩。另,沙湾牛肉和乐山豆腐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周老弟,喊人弄点吃的啥,我少午饭(川渝方言中午饭的意思)都还没有吃哟!”郭沫若道。
    “咳,郭先生不早来,我们团长中午弄得胖头鱼火锅好吃惨了!”林雪儿颇有些替郭沫若惋惜,差了点口福。
    “尚有剩余否?将就一顿算了。”郭沫若在四川老乡面前也不拘束,那就不麻烦了,随便整点胖头鱼火锅的剩菜剩饭罢了。
    “嘿,嘿,嘿,鱼倒还剩了一大堆杀完鱼后的鱼骨头渣渣。胖鱼头火锅就别提鱼了,连配菜都捞求干净了!”旁边的万朵花忍不住笑起来道,口无遮掩,把周大少、林雪儿弄得有些尴尬。周大少团长悄悄瞪了一眼万朵花,示意他娃快闭嘴。
    “这,”没想到慌忙火气跑到周大少这个四川老乡这里,连残羹剩菜都捞不到,郭大才子不干了,叫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