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漫长的五年 >

第322章

最漫长的五年-第322章

小说: 最漫长的五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可以预见的武汉会战和长期抗战起见,最高领袖迁都重庆都是英明之举,我要再次大声疾呼,到重庆去!
    这次规模空前的西迁,是中国对外战争史可以最后一次战略大撤退现在不了,战争打起来没有前后方多大的区别。我们知道,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当中,中华民族曾经多次遭受异族的野蛮侵略。
    对于这些来自北方的外患,汉民族传统的国防战略向来是由北而南,由“守塞”长城而“守河”黄河,而“守淮”淮河,直至“守江”长江。
    也就是以耗费了巨大人力筑成的万里长城和横亘在华夏大地的三条大江大河作为屏障,抗击着外敌的入侵,逐次后撤抵抗,以大片土地为代价,消耗着强大的敌人的力量,以求得自己民族的生存和保存后来反攻的元气。这样的战略大撤退在中国历史有过多次,元朝最为明显。古代的中国士大夫形象地称之为“衣冠南渡”。
    然而到了这个20世纪的30年代,传统的战略态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着从海入侵的日本侵略者,中华民族不再是由北而南,而是由东而西逐次抵抗、逐次撤退。
    不再是凭借横亘国土的几条大江大河,而主要是凭借中国自然地形形成的三级台阶中的第二级台阶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东南山地的崇山峻岭,逐次抗击着凶恶的日本侵略者。
    所以,传统的“衣冠南渡”就变成了如今的“衣冠西迁”。如果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这一历史性的战略大撤退,就是眼下响遍大江南北、中华大地的一句口号:到重庆去!
    如果我们从军事战略意义来,就是牺牲空间,赢得时间。倚峙中国广阔的地域与比我们实力强许多的日本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是弱者对付强敌的唯一选择。我们一定要以我们中华民族的惊人的民族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顽强意志,完成向战时首都,向反攻根据地,向大西南的高重庆的战略大转移、大撤退!
    照这样子,那重庆不是一样受到鬼子的威胁嘛?错了,鬼子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他们已经没有多大的办法了。大家看看,从1937年的7月到如今,十个月过去了,鬼子是占了中国的华北大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大片土地,占领了海、北平、天津、太原、南京等大城市,据鬼子自吹自擂歼灭和击溃了中队的数量何止百万实际也差不了多少。
    可是,我们仍然在顽强的战斗着:
    中国实在是太大了,我们还有几百万的国土可以作为抗战的基地;中国人更是多,我们还有几百万的枕戈待旦的战士随时准备出击杀鬼子。虽然日本已经投入了百万之巨的兵力,但是仍然是捉襟见肘、不敷使用。
    再,现在鬼子即将面临的,不是水、沼泽、河流湖泊纵横密布的江汉大平原,便是崎岖险峻的大西南、东南地区的崇山峻岭。这些地方可不适合鬼子的机械化师团和大兵团作战,鬼子将面对比以前困难得多的局面,将付出令他们不堪忍受的巨大代价。
    目前,鬼子唯一可以做得,就是集中最后的力量,拿下武汉,妄图以最后一击打垮最高领袖领导的全民抗战,迫使我们投降。呸,真是痴心妄想!武汉以后,我们还有重庆,还有西昌
    鬼子还敢深入中国大西南腹地,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因为鬼子已经在中国战场投入了二十四个师团,他那个鸟不拉屎的岛甚至只剩下了一个近卫师团!再也无力打了,也就是,鬼子对我进攻未能达到歼灭中队的主力的任何战略企图就已经几乎到了极限了,维持不易,还打个卵蛋?!
    “写得好!我《新华日报》当予以刊出。”
    汉口界限路的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社内,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对这篇笔名叫着“珞珈山菜农”写的时局评论脱口称赞道,并吩咐特科人员迅速查明最近名声大噪的“珞珈山菜农”是何方高人。
    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自从南京办事处的人员撤并后,扩大了不少。由领导人周恩来、秦邦宪博古、项英、董必武、叶剑英、陈绍禹王明等组成的代表团也住在办事处,进行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有关统一战线的工作。
    作为特科的顶头司,周恩来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最近风头很盛的“珞珈山菜农”的真实身份,却是又好笑又诧异:
    又是这个武汉三镇的大名人!这个川军的一个旅长,一个地方军阀,战略眼光非同寻常、异常犀利。写得文章完全就不可能是一个岁的毛头伙子能写出来的:那是一个饱经沧桑的站在一个很高的历史高度的人俯瞰而作。还真是有些神仙的味道哟!
    “剑英,不妨以军事探讨的名义与这个菜农将军接触接触。蒋委员长把这么一个可称军政天才的年轻人弄到珞珈山下种菜喂鸭子,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嘛。”
    在菜园子辛勤劳作的周大少菜农没有想到要人已然盯了他。
    应陈诚政治部盛情邀请到武汉进行抗战宣传的百花艺术团乘空隙时间,在兰兰妹妹和叶丽君带领下,前来看望他们的总指导。
    周大少团长的女徒弟叶丽君乍一见到师父满身泥土的菜农形象,刚想笑,却鼻子一酸,止不住眼圈就红了:一个曾经率领千军万马叱咤沙场的少年大英雄,竟然落到了这般境地,怎么不令人唏嘘不已。一群百花艺术团的姑娘伙见到他们崇拜尊敬的总指导变成了这番模样,也是黯然神伤。
    周大少团长劝慰大家道:
    “嗨,好不容易不拼死拼命了,闲下来当几天菜农还不好?大家逗笑了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溪清菜蔬青,悠然珞珈山嘛!老子做一田园翁郎还差不多,还翁?!,不也乐乎?
    好了,好了,们来得真好,附近菜农大哥正给我送了一大堆的新鲜豆荚,我就弄些时鲜菜给大家尝尝,也就算是慰劳慰劳咱们的百花们这一段时间的辛苦哈。”
    兰兰妹妹见到周大少团长忙碌一番摆来的菜肴不禁大笑了起来,大家忙问为什么。兰兰妹妹一指满桌子的菜,道:
    “全是豆,家欣哥好豆哟!川渝方言很是吝啬的意思”
    众人仔细一瞧,哄然大笑,可不是:
    鱼香蚕豆,椿芽蚕豆,糖醋蚕豆,肉碎青豆,姜汁蚕豆,盐水蚕豆林林总总七八个。
    周大少团长也乐了,笑道:
    “四川人不是常:豆豆酒,好朋嘛!
    主要是们来早了点,五月份来嘛我那个蔬菜大棚里的不少新鲜蔬菜就出来了,现在这个时令也只有豌豆、蚕豆啥子的。这不还有一些山野菜啥,拌折耳根就是鱼腥草、野葱子、马齿苋,红油春菇”
    一大群姑娘伙一尝,却是纷纷好吃。怪了,这段时间里这些初春豆类也是吃过的,但啷个总指导做得就这样子的清香淡雅,鲜嫩爽口,耙软合适,味道纯正,别有一番豆子的清香。
    周大少团长介绍道:
    “其实出来不值一提,们刚才也是出了力的。
    吃这些个蚕豆、豌豆的,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之下,取豆荚现剥出的嫩豆子制作菜肴最好了。比如这个椿芽蚕豆,如用光蚕豆剥出豆瓣就不及现从蚕豆荚中剥出的蚕豆好。这是因为蚕豆在蚕豆荚中逝水缓慢,含原汁水分重,相应的就嫩气得多,做出来的菜品才鲜嫩细腻。
    还有一点,豆瓣入锅煮断生即可,不宜久煮。
    另外,做冷盘的鱼香味、糖醋味时,辣椒、姜蒜米等还是以下锅煸香后起锅再与其它盐、白糖等味料调和为好,如此才能得到味正醇和的鱼香味、糖醋味”
    别一帮子姑娘伙了,就是跟着吃莫合的军法执行处的乔少校几人也是在心里感叹,这就是一个食神投胎来的,一个豆子硬是吃出来一方天地来了!
    “走在乡间的,牧童的短笛在吹响”兰兰妹妹、叶丽君领着一帮子百花艺术团的姑娘伙唱着歌谣涌出了农家院落去春天的田野中撒欢去了,乔少校几个也被周大少团长打发去护卫着,几个军法执行处的弟兄们巴心不得,也跟去了。陪着如云美女那是比守着周大少团长好啥。
    喧闹的农家院落顿时清净了下来,只留下周大少团长和一个自告奋勇要帮忙收拾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可别瞧了,是周大少团长绝密的军情处秘密人员。
    其实就在这个年轻人暗地向周大少团长亮出左手腕的那个军情处人员独有的黑三角标示时,周大少团长就明白了:军情处武汉特工组杨晓云有急事联络通报他。于是支开了众人,自己收拾好了再去找众人玩,年轻人也找个帮忙的理由留下来。两人便在厨房里忙着,边轻声的谈起来。
    “团长,日军年后发起的晋南战役已经基本结束了。现在鬼子抢修一月的运城前线机场已经完工。并于4月23日,首次出动第15飞行战斗队的十二架九七式重型轰炸机和第97飞行战斗队的十架伊型重型轰炸机,飞越大巴山脉,从东北面对重庆进行了空袭轰炸!”
    这个叫郑向方的年轻人轻声道。
    就此进入了第三部分,更多精彩回馈们,多谢们的厚爱和支持
    
    
306章 中苏空军显英豪 达瓦里希哈勒少!

    
         郑向方轻声道山西的运城日军前线野战机场经一月抢修,已经完工。并于4月23日,出动了日本陆军航空兵第15飞行战斗队的十二架九七式重型轰炸机群,第97飞行战斗队的十架伊型重型轰炸机群,飞越大巴山脉,从重庆的东北方向首次对重庆进行了空袭轰炸。
    郑向方的声音很轻,但听在周大少团长的耳朵里却是轰隆作响!鬼子的持续了五六年的战略大轰炸由此开始了!周大少团长拿着碗的手不禁抖了一下,定下神急忙问道:
    “这么大规模的空袭轰炸,重庆有啥子重大损失莫得?!啷个我在新闻媒体看不到一丝消息披露,毫无反应呢?”
    “团长,这就是我们感到万分奇怪的地方?!
    鬼子首次出动二十余架重型轰炸机群对重庆的空袭轰炸,直到日机全部投完弹返回山西运城野战机场了,重庆方面亲自坐镇的赵辉处长传来的消息是事后丝毫不知晓鬼子在何时何处空袭轰炸了重庆?!赵处长调了不少人在重庆附近四处都寻觅了,还是没有发现鬼子此次大轰炸的一点痕迹,嗨真是够邪门的?
    但日军陆军航空兵的第15飞行战斗队和第97飞行战斗队出动二十余架重型轰炸机群对重庆进行空袭轰炸,是由活动在运城附近的申、刘两司令的山川抗日游击纵队打进日军运城野战机场的潜伏人员提供的确切情报,而且鬼子的轰炸机飞行编队起飞返航该潜伏人员那是亲眼所见,他最后还证实鬼子还为首次空袭轰炸重庆的揭幕战‘胜利完成’举行了庆贺,他都还去喝了酒的,这不会有错”
    周大少团长饶是聪明过人,想了半天也是想不出个头绪,日机去了,航弹投了,但重庆啥子异常没有?!不但所有人对此次鬼子的大轰炸毫不知晓,连知道内情的军情处事后到处寻觅日机大轰炸的痕迹竟然也是找不到一丝半爪,真真是奇了怪了哈?!
    从潜伏人员提供的情报知道,鬼子这些重型轰炸机,为了轰炸重庆那都是做了特别的配备:
    通常的几十公斤重的航空炸弹,全部换成了硕大无朋的大家伙!
    九七式重型轰炸机携带了两颗各重250公斤的航空大炸弹。一个此类航空大炸弹比一个半大孩子体型还要大,威力惊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