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漫长的五年 >

第306章

最漫长的五年-第306章

小说: 最漫长的五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才有周至柔上将的探访,随即唐生智上将、刘兴将军、周娴将军等原南京警备军(唐生智率领南京警备军撤回武汉后,随即被最高领袖撤销番号,所余残部打散编入整训的武汉地区的中央军各部。唐与几个中高级将领又变成了无兵无权的闲职,得荣誉若干罢了)的七八位与周大少团长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的将军们也来了。
    面对着趴在大桌子上有些惊讶的周大少团长,这些百战余生的将军们在知道,在这个时刻,这个可谓有些神奇的少年将军并没有多替自己的前途安危着想,却是在为沙湾村的老乡们谋求致富之道的情况后,都有些动容了。七八个将星闪烁的中年将军们,认真地向年轻的甚至只能做他们的孙子辈的这个少年人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把周大少团长整黄了,忙鞠躬回礼(宣城诈降后,周大少团长终其一生再未穿过军服)。
    “唉,南京警备军的结局自是早已经能判断的。孟潇公(唐生智的字孟潇),从委座哪里受教这种事可是不少诸位不必沮丧,终究会有让大家重新驰骋抗战杀敌战场的机会的。南来北往休便休,白萍吹尽楚江秋。诸君不是悲秋客,一任青山相对愁嘛”
    周大少团长倒是对诸位的前景乐观的很。因为他知道,38年随着武汉会战的开始,这些拥有对日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们那就成了最高领袖的香饽饽了,危难之时方显忠臣良将啥。
    众人心情好了许多,唐生智又对周大少团长讲了正由他牵头联络众多军界高层,极力为周大少团长。在表示了衷心地感谢之后,周大少团长道:
    “人生百年,就算是漫长了,但在洪荒中却如一刻瞬息。来路短,去路长。我历来行事只认一条:
    做人做事须循天理良心,心术再多不可得罪于天地。
    红尘滚滚,天意无常,不遂我心也不勉强,诸位对于晓舟的心意心领了。至于最终结局,随它去吧。想起一年多前,我在嵩山少林寺曾与主持方丈闲谈,其曰:
    ‘欲害有德之人,如仰面吐沫,终自唾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要加害有道理的人,就好像仰起脸对天吐口水一样,这唾沫子还是要落到他自己的脸上的”
    自然这话当晚就到了最高领袖这里,差点把老蒋鼻子气歪:
    嘿,他个四川的三寸丁,刺头屡次抗命不遵、截抢友军的军需物资等他还成了有“德”之士。我整肃军纪对他这般处理,还成了那个对着天吐口水的自唾之人?
    娘希匹,问题是还真不好杀他娃了,这话一出,我再杀了他,那就坐实了那个对天吐口水的人角色。
    下面周大少团长的几句话,却又使老蒋美滋滋地,
    “委员长对我的处置,不论如何,我感激之因为委座是真心为抗战大局着想,是为我好啷个这么呢,禅经中曾:
    ‘凡是有益于人的就是善,有利于己的就是恶。凡是益于人,就是打人骂人关人杀人都是善;有利于己,就是敬人礼人尊人宠人都是恶。’
    孟潇公,们诸位,委座对于我这个戴罪之身是不是算是个大善人?”(周大少团长眨着眼得,众人心里笑开了花,却在一旁看守的面前,一本正经连连称是。反话正,周大忽悠煞费苦心)
    唐生智等人走后,又是曾经受惠于周大少团长的那些诸如“周鱼头火锅”等的来探访看望之人是一波接着一波。
    最终把周大少团长弄烦了,坚决要求看守他的军法执行处的乔少校一伙人,
    “乔老爷们给我把人挡住老子口都干了,腰都鞠酸了,还他的做不做米粉了?(乔少校一伙人没听懂)”
    “周将军,这次实在是挡不住”
    乔少校进来无可奈何地对周大少团长道。
    这个时候,都已经是5日的晚上十点钟了。之前,来探访看望的七八波,挡在沙湾村外的还有十几波。闹了一阵,干脆在沙湾村外安营扎寨了。
    “啷个,又是哪位中将、上将?”
    周大少团长忙着图纸头也不抬地问道。
    “这倒不是,这回是穆桂英挂帅,是周将军的三位夫人大驾光临”
    乔少校。
    “我,嗨,乔老爷这个挡啥子挡嘛,直接把人往我这领呗”
    周大少团长没好气地道。
    “周腊梅、家欣哥、晓舟”
    不用,自是林雪儿、兰兰妹妹、童湘对心上人周大少团长的各自爱称。三个风尘仆仆的女娃子一进屋里,直接扑到一路牵心挂肠的心上人怀里,就哭开了。
    周大少团长尽力(要不然他娃身板子搂不住)搂着三个如花似玉、梨花带雨更显娇艳的家人,对着仍呆在屋里盯梢的不知趣的看守瞪圆了眼珠子,怒吼道:
    “猪?尼玛的,天大地大夫妻事大些龟孙子还杵在这里干啥子,都给老子爬哟”
    看守们退出去了,下了楼。
    安抚着众人,等人稍微平静了,周大少团长却劈头就问那些交待的食品加工机械带来了莫得。泪水未干的林雪儿等三个女娃子,交换了一下眼色。上去就两个人扯耳朵一人夹鼻子,把猝不及防的周大少团长弄得叫唤起来,
    “哎、哎,翻天啦扯耳朵拉鼻子们制造大相公嘛?”
    众姐妹这才松了手,破涕为笑起来:耳朵真扯大了,鼻子拉长点,可不是大相公
    周大少团长简略了这事的前因后果,对于林雪儿和童湘为营救他所做的努力(一获悉周大少团长在武汉被老蒋扣押,林汤圆和童凯华两个老丈杆子,在一西一东以工商界大佬身份分别策动两地工商界,以上交中央财税为要挟,以避免老蒋对他们的女婿很快下毒手)深至感激。周大少团长对三人道:
    “们理解我,使我非常感动。我的这事,们是明白的,那个蒋光头和军委会高层其实也是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的。至于现在有些不明真相的舆论和普通民众骂我,这没有啥子关系,他们爱国的动机是纯洁的。
    而且,们也不必过分担心老蒋会很快像杀韩复榘一样对我下毒手。川军的情况不同于已经分崩离析的东北军、西北军,刘老总虽病重但未身死,川军还是形散实聚的一大坨子,在保卫自己的老巢方面的利益是一致的。
    老蒋也怕杀掉我,川军真受激成变,弄出事,那就糟了。到时他连个退路都不得安稳,毕竟大西南已经成为了老蒋坚持最后抗战的堡垒和不可或缺的基地。们看我现在在沙湾村的境遇,也能大概看出个端倪,否则们不可能见到我了。
    当然世事难测,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周家欣既然来到这个乱世,当以有生之年,以热血生命报效家国,报答知遇。纵然受冤身死,或长陷傫索,也算是得其所吧。
    今天众姐妹理解我,在这个时刻仍愿意追随我,成全我,使晓舟感激涕零”
    周大少团长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言出至诚,激动而凄婉,更使林雪儿等三人大受感动,泪流满面。周大少团长眼里也不禁噙满了泪花。
    三位周大少团长的红颜知己已暗在内心里下定了决心,愿陪伴着这个少年共同进退。
    “今夜,我们想成为的新嫁娘”
    面对林雪儿等姐妹的大胆的表白。倒把还在感动的周大少团长吓了一大跳不是不愿意,可也不是这个情形之下?最终三人一句:
    “夫君可以无畏生死,但也请给我们姐妹们留下一个念想”
    击垮了周大少团长。
    夜色深沉,春意无边。云中仙周大少团长徜徉在凄凄芳草之间,流连于桃源仙洞里,与仙女们在虚无缥缈的云端之上飘荡遨游直至最高
    不得不承认哈,周大少团长真是个神勇无比的少年将军,杀敌战场上如此,在做人方面更是了得半夜驰骋,竟是三位佳人都暗结珠胎。真不愧于神之美誉,谱写了一个周大少版的三枪拍案惊奇。
    谢谢各位书友大大支持)
    287章三枪拍案惊奇(周大少
    
    
288章 武汉三镇的PK赛

    
         288章武汉三镇的PK赛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周大少团长一改被扣押以后的睡懒觉的作法,一大早就从软香温玉的美人堆里溜了出来。
    干啥子?牵挂他那些食品加工机械要去做米粉去也。把一大早就要看守他娃的军法执行处的两个弟兄气得半死:
    直娘贼的,娃折腾半宿,还一大早上就起来了,还让人活不?(这就属于典型的皇帝不累太监倒累)
    到做米粉,似乎并不难嘛。但周大少团长那也是只吃过没有做过(不过来自四川绵阳的大学同学蒋泽辉家里倒是开米粉店的,倒也听他简略吹起过),有些过经过脉的地方那是需要亲自试一下的。
    揉着惺忪的睡眼,万朵花等几个昨天陪同林大姐等三人过来的护卫被兴致勃勃的周大少团长从村里借宿的老乡家里的萨拉热被窝中提溜出来,见是自己的老板子,几个人倒不敢发起床风,只得背的背,抬得抬,把那些死笨的食品加工机械给老板子弄到软禁他的那间院落的后面的大厨房里。
    要做米粉,那必须先做米粉面团,就是米粉磨细加水调制的面团。由于米粉品质的不同(如分糯米粉、籼米粉、粳米粉等),磨粉工艺的不同(如干磨、湿磨、水磨等),以及调制方法的不同(如冷水调制、热水调制等),因而做出来的米粉面团也就各有特性。
    像大家熟悉的四川人最常用的米粉面团是吊浆粉,也就是俗称的汤圆面。而周大少团长要弄得广元、绵阳、安县等川西北一带的鲜米粉类似于一种用糯米、籼米混合一定比例制成的米粉面团压轧而成。
    这个流程周大少团长是不知道的,直到把从沈英姑娘那里买的二百斤江汉大米都折腾光了,才使周大少团长摸到了一定门道。所以中国这种师父手把手传授的传统真是害死人,把咱老祖宗很多的好东西都给弄失传了。搞得每一次都要后人重新费老大劲从头弄过。笔者今天不怕挨骂,把制造米粉过经过脉的关键节点给大家。
    原来,由于米的品质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地方米粉很好吃,有的地方却完全不行),其制成的米粉面团的成品的粘性、硬度和口感是截然不同的。如武汉的江汉大米,品质优良,属于糯米性质多一点,因而粘性大、硬度低、口感软糯,是制作优良米粉的不错的材质。
    但是却不能全用江汉大米,否则一加热水调制,那就会断成截截,而且很容易塌了,并不好吃,没有周大少团长印象中的那种川西北米粉的爽滑筋道的口感。
    结果周大少团长又喊人去买了籼米、粳米回来一一试过,还是不行。做出来的米粉倒不断成截截了,也不塌了,但口感硬扎,特别是用粳米做成的米粉,拉很长都扯不断,嚼起来的他的硬的像是铁丝,这也太劲道了吧?用热水调制后这些米粉面团也不变形发涨,气得周大少团长把这些硬铁丝米粉一盆子全扔球了
    一个成都坝子上的常吃叶儿粑的王姓弟兄突然想起了一个事情,对周大少团长道:
    “老团长,好像没有搞对哟?我啷个记得四川人做叶儿粑都要把米先用清水浸泡一天(夏季时间稍短点,冬季时间稍长点,时间千万要控制好。短了不行,长了易发热酸败,变味变质。这是一个关键节点),还要中间换三次清水。具体标准是把米泡至无硬心心了,用手轻轻一捻就能捻碎才算合格。”
    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是米粉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