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漫长的五年 >

第255章

最漫长的五年-第255章

小说: 最漫长的五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战。
    寒暄着,几人到了办公室。唐生智看周大少团长好奇地四处打望,被这个堪称自己孙子辈的将的动作给逗笑了,道:
    “我曾经听们刘总司令,在川军中素有神仙之名。这从第二战区的山西一直打到第三战区的华中江南,是屡屡在危急时刻却有上佳战绩。
    就这次,在数十万大军尽皆溃退混乱之际,还弄出个三战三捷,消灭了日军第六师团的两支挺进追击队和第16师团的挺进支队合计竟达一万三千之众。占了我淞沪会战三个月歼敌总数六万余人的五分之一。真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老蒋这次独排众议,授予一个陆军中将倒也是实至名归。至于要调升任军委会作战组担任副组长是我提议的。自然,来南京开这个军事会议也是我推荐的。神仙,我是很看好的哟。是怎么看的?”
    周大少团长最怕唐生智提这个问题,可偏偏唐生智就提出来了。周大少团长先打马虎眼,
    “孟潇公,光请喝清茶?喊那个漂亮的女秘书也弄些南京好吃的茶点来啥。我这一路上忙着赶路,就吃了点干粮,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唐生智一笑,招呼人去准备点心给这个朋友填填肚子。也顺嘴骂道:“顾东而言西,滑头”
    两人又摆了一会儿龙门阵。起刘湘,上次专程来唐生智这里拜访。病情似乎又有加重,不住咳嗽。周大少团长叹息道:
    “劳心操神的哟。委座封他个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却不给他一兵一卒。本身的部队又在这次大溃败中折损严重。外表不,内心还是痛心疾首的。哎,孟潇公,听委座已经决定把这个第七战区作战区域定在了华北一带,这不是喊刘总司令去当敌后抗日游击军总司令嘛?”
    点心买回来了,周大少团长一见愣了一下,原来这个点心却是正宗的四川风味点心---凤尾酥。尝一口,皮酥内嫩、香甜适口,非常地道。唐生智有些得意。这家点心店的点心我也常吃,还不错吧。
    边吃着凤尾酥,两人来到窗前。唐生智望着远处的紫金山连绵的山峦和山坡、山脚上下星罗棋布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他的脸上突然有了些微笑:
    “晓舟,南京依山伴水,自古为帝王之都,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天然的军事要塞。如果有重兵把守各要点,辅以坚固的城防工事。刚才在门口问我能守多久。我想南京至少能守两、三个月吧。比起上海那种条件下防守还是有把握些。”
    周大少团长差点被唐生智这话给噎着(其实是塞了一嘴的凤尾酥所致),他连喝了好几口清茶,才叫道:
    “孟潇公,大错吔南京处在长江的弯曲突出部,其西边、北边两侧临水。这正是兵家地形所谓的‘背水一战’的绝地死地当然,在冷兵器时代,这个高山大川都是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可现在是什么年代了,陆海空立体协同作战的年代了这就跟冷兵器时代可是完全倒过来了。高山大川就成为了守军的死地。所谓的地利恰恰是南京的大弊”
    听了这话,唐生智脸色一变,走、走、走,不顾众人,把周大少团长扯到了作战室的京沪地区地形大沙盘前,唐生智道:
    “我就模拟一下中日双方的攻防部署。我倒要看看南京如何就是个绝地死地了。”
    周大少团长放下茶杯,拿起了指挥棒,先饶了几句口:
    “孙子曰:‘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胜可知而不可为。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
    唐生智听懂了,他也是久经战阵饱兵书的一员骁将。行嘛,个家伙要假扮敌人松井石根大将部署进攻南京,那我就来守
    属于唐生智的南京卫戍区部队的战斗序列是:南京卫戍区司令长官部下辖防守南京的桂永清的教导总队(最初只有三团九千余人,后来老蒋很是欣赏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的铁卫队,按照这个聘请德国人训练,引为自己的铁卫部队,至此时已经有三旅九个团,人员共计近四万人,装备精良,全为德械,也是这次防守南京的部队中最有战斗力的一支)、第78军宋希濂的第36师。第10军徐源泉之41、48师,第71军王敬久之87师、第72军孙元良之88师以及南京警备区司令谷正伦的宪兵两个团和配属的炮兵8团。
    除了桂永清的教导总队基本上还保持完整,其余部队都在淞沪会战中多次补充,老兵十不余一,有的新兵连枪实弹没打过,扔手榴弹能不拉火就扔球出去,战斗力可想而知。虽然听上去还是披着中央军德械师的唬人狼皮皮,其实跟只待宰羔羊差不多。
    唐生智在沙盘上调兵遣将,一阵忙乎:
    他将南京的防御阵地设置为复廓阵地和外围阵地两大部分。主要还是以此前大本营参谋本部的城塞组(城防要塞作战组)编制构筑的一些既设永备工事一线作为主阵地,这就是外围阵地。
    而以雨花台、紫金山、银空山、杨坊山、红土山、幕府山、乌龙山(可不是湘西哪个哈)一线作为预备阵地,由于基本上依托南京城廓而构筑,也被称为复廓线阵地。
    唐生智把教导总队这支号称老蒋的“铁卫队”的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的队伍放在了中央防守紫金山及城垣东部。左边放上了宋希濂的第36师,防守红土山、幕府山以及城北地区;右边是孙元良的第88师,负责防守雨花台及城南地区。宪兵也没放过,防守清凉山。
    外围阵地则是更加稀场合的一些从淞沪会战中溃退下来的第74军、第66军、第83军及第二军团的临时补充整训的残破不堪的队伍,以乌龙山炮台、栖霞山、句容、淳化、牛首山一线构成了半环形的外围防御阵地。总计十五个师十几万人防守南京。
    看到唐生智摆好了防守南京的部署,周大少团长用指挥棒指着还摆在苏州---嘉兴一线以东的日军华中方面军的各部队师团番号的标示,不客气地骂道:
    “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11月19日就擅自命令所属部队继续西进、直下南京,20日日军统帅部也正式废除了原先的作战限制线,众所周知了。
    这都22日了,日军各部日夜兼程气势汹汹地从几个方向上杀来。看看,这些作战组的参谋还在做春秋大梦啰,他的,这些标示地域都是昨夜黄花了日军已经攻占常熟,直逼无锡,到锡澄线了,还摆在吴福线上,啷个嘛,梦还没有醒?”
    感情好,连带着把执行部的唐主任也骂了,周大少团长胆子不。
    周大少团长大致根据记忆再加上实际的一些情况变化,摆出了松井石根大将未来的五路围攻南京的进攻部署:
    第一路,是日军第11师团、第13师团、第16师团(遭周大少团长歼灭一个旅,还剩下李青山旅和芋芷山旅)沿着京沪铁路经丹阳、镇江、句容西进。这一路是唐生智部署防御的重点,自然在他的算计中,他不动声色。
    第二路,是日军第3师团、第9师团由金坛直扑南京。也在唐生智的算计之中。
    第三路,是日军华中方面军的第114师团沿宜兴、溧阳、溧水公路前进。倒也不出唐生智的意料之外的。
    但是,当周大少团长把第四路日军所属的日军第6师团、第18师团的番号标示沿着宁国、芜湖公路向西进攻芜湖,包抄南京的中国守军沿江西向后撤退的去路的时候,唐生智脸色铁青,这基本上就算是铁壁合围了。
    哪晓得,周大少团长还继续摆弄:他娃又弄出个第五路,部署日军第五师团的国琦支队从属安徽的广德、浙江的长兴、江苏的泗安这个太湖以西的三角地带,经郎溪、太平渡口过长江,偷袭南京江北的浦口,干脆彻底把中国守军唯一的渡江北撤的最后一条退路也完全封闭了严丝合缝,无处可逃。
    唐生智见到周大少团长的进攻部署,扔下指挥棒,一钩子坐下来:南京确实是个绝地死地照周大少团长进攻部署,南京已经处在日军九个多师团、支队的二十余万人的四面合围中,连江北的浦口都不曾遗漏,竟是无路可退了。死守只有一个下场守到死
    “而且,”
    周大少团长也扔下指挥棒,继续给老唐哇凉哇凉的心肝上泼凉水,
    “孟潇公,我实话告诉吧,我来路上耽搁的三个多时,其实是去看了的复廓阵地的防御阵地工事去了。一路看下来,我是莫名惊诧,们手下‘高人’不少
    这些既设永备钢筋混凝土工事,竟然大部分没按纵深配备和侧射、斜射的交叉火力要求构筑。这也罢了,工事位置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不但不注意隐蔽,还大多选择在山顶或者棱线上。活生生的现代马谡也到是给日军强大的炮火提供了打定点目标良好的炮靶子。”
    “xxx(实在是不知道湖南人国骂怎么打出来),大本营参谋本部城塞组的人都是些白痴?”
    唐生智是气得跳起脚脚一通乱骂。是,这些唐生智还曾经一心为依托的花费了巨资构筑的钢筋混凝土永备国防工事成了摆设,除了少数尚可作为观测、指挥所使用以外,大多数球用莫得
    “还有,”
    周大少团长看来是不把唐生智气死誓不罢休的,他又指着墙上挂着的军事地图道,
    “孟潇公,负责南京防守作战,竟然还拿着十万分之一的军事地图来标定防守阵地的编成和位置图。连份大比例的阵地编成详图、要图都没有一份。日军的地图可比高上一个数量级。
    的南京防御阵地编成简图一个位置上的误差能差出去几十、百把米了。这就是纸上谈兵嘛,也得把部队的位置找准啥。到时候,一打起来,明明是三连把阵地丢了,看位置却喊二连去夺回来。哦嗬,结果是二连、三连阵地全得弄丢。不要看了这些节、细节,打起仗来是会死人的、是会误大事的”
    唐生智气得用手指着周大少团长道:
    “、、。”
    周大少团长毫不畏惧反问:
    “我啷个嘛?”
    “龟儿子啷个不早来嘛”
    老唐气得连四川话都学会了。
    (谢谢各位书友大大支持)
    
    
    
243章 家宴与淮扬菜

    
         来到南京的当晚,周大少团长被最高领袖招去亲自接见。一番鼓励后,最高领袖亲自给周大少团长授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军衔。用眼角的余光瞥着那两颗金光闪闪的将星,周大少团长不禁咧嘴傻笑。他这幅表情把身边的众人都给逗笑了:还真是一个可爱的朋友。却是中华民**史上最年轻但又最有作为的一个少年将军。
    听周大少团长简略地介绍了西撤过程中三战三捷的经过,蒋大元帅频频点头,称赞道:
    “晓舟指挥得当,手下将士用命,上下同仇敌忾,以有备待敌懈,敌锐兵挫锐,屈力殚精,其弊亦可乘,方有此佳绩”
    周大少团长一听,挺明白的嘛。看来,老蒋军事上毕竟打了多年的内战,也不是糊涂到家啥。
    “晓舟,如今用人之际,把调任军委会作战组也确实不当其时。部所在的广德、泗安、长兴之三角地区正是阻击日军西进北上之必守,失之则我保卫南京之将士就断绝了西撤江西的退路。
    我正准备将川军第23集团军六师二旅数万人布防于此地。的那个川军**旅就协防广德吧。”最高领袖道。
    “是,委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