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漫长的五年 >

第200章

最漫长的五年-第200章

小说: 最漫长的五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大少团长的北上纵队其实在繁峙民众中受到最最热烈欢迎的大家可能都想不到是那些人:繁峙县城和周边的几十个大不一的铁匠铺子。技术保障分队根据周大少团长指示,把在平型关战场上收集的数万斤废铜烂铁全交给了这些铁匠铺子加工了。繁峙县城及周边的村镇加起来也不过二三十万人,所以这些铁匠铺子平时也做不了多少生意,维持个生意个嘛,这下子好了,一火色大单子来了!这个川军**旅送来数万斤废铜烂铁要求打制周大少团长亲自设计的一种30多厘米长的三角铁尖矛头,及各种各样的大大的中间空起的铁西瓜,有多少做多少,部队全要了!铁匠铺子也省事,两头不管,只收加工费:一个铁矛头2毛钱,一个铁西瓜三毛钱。这个量可是不得了,光是铁矛头就有数万支,还别提近万数的铁西瓜了。几十个大铁匠铺子,少的都能赚几百元,多的能到两千多元。这可比往年忙活一年赚个几十、百把元的强的太多了!再一听还是那个指挥平型关大捷打死不少鬼子的少年大英雄周大少团长用来收拾鬼子的,铁匠铺子紧急动起来,邀朋唤友,很多早已经不干铁匠活路的人都重新上阵,日夜不停的开起工来了。
    看着周大少团长熬更守夜伏案设计,然后就是一样样新鲜玩意儿从他手里出来,相识了两个多月的大学生军训团的一帮子结拜哥子弟兄们算是彻底地相信了老弟兄们的话:我们队长、团长,那是搞机械出身的,搞出来的稀奇古怪的花样繁多的东西太多了!重庆猫儿石工业园里的那个展览馆里怕不得有好几百样了,那是比啥子诸葛亮整得几个木牛流马、诸葛强弩的强多了。还真不是吹,同样是冷兵器哈,周大少团长设计的这种用底火药爆炸产生的高压高速气体作为推动力的长矛发射器,一次就能发射大、长短一致的三角铁矛头(下面的木棍是找木匠做得长短粗细一致、重量一致的1·7米、约五斤的统一规格)30根,射程在二百到三百米之间。当时实验的时候,一片齐刷刷的铁长矛扎进土里十几厘米,就把众人吓了一大跳:这要是换了人马,那还不得穿个对眼冲!一面摆上个十几二十个长矛发射器,那就是能覆盖很大一片地域的又一个“大规模”杀伤武器!对于冲锋的人特别是骑兵那就是灭顶之灾。绝的是仗打完了,铁长矛还能回收回来继续使用。周大少团长与技术保障分队的弟兄们通过反复试验,找到了最佳底火配量和发射仰角,最后定型:于是一种威力颇大,周大少团长专门用来对付在平原上(繁峙是个较平的盆地)比较有威胁的骑兵冲锋的新式武器诞生了,取名就叫“长剑”。
    那些空心铁西瓜,众人都知道是一踩就炸的地雷。但是周大少团长弄得这些地雷花样那可就翻新了:有跳雷(周大少团长用废钢做得细弹簧圈,地雷能弹一米多高,却正好炸到了人的头、胸比较软弱的部位);有人踩上去不炸却专门炸汽车、装甲车、战车的大家伙反战车地雷(这个只有重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触动压发);更令人胆战心惊的是周大少团长设计的数量最多的只有一盒香烟大的,里面却塞满高爆**,炸不死人,却能把腿脚炸残了的周大少团长叫做防步兵地雷的(后来鬼子是把周大少团长整的这地雷花样尝遍了,吓得见到圆不溜秋的东西都有心理障碍了。至于黑皮西瓜,别吃了,老远就绕着走)。
    众人见识了这些新鲜地雷,最终认为周大少团长前世一定是雷神转世,看嘛:天女散花,跳雷,反战车雷,防步兵雷大爷,周大少团长不是雷神,啷个还能是嘛,于是大名鼎鼎的“周大炮仗”又变成了“周大雷!”
    面对时间紧(周大少团长要求必须在30号之前赶出一批来),任务重(品种多,数量大)。北上纵队的后勤、技术保障分队一千多弟兄们也全部投入了日夜的繁忙之中。
    众人心里都明白了:这是有大事情了。周大少团长所有的这一切,全是为此准备的。而弄完自己的事情,周大少团长也累惨了,几乎两天两夜没合眼。设计、实验、定型、验证,是忙得滴溜溜的转。最后美美的睡了大半天才恢复过来。也亏了是十八岁的年纪,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兰兰妹妹心痛家欣哥,又看他这几天耗费心神、脑子。于是拉上周大少团长的女徒弟叶丽君四处寻摸买鱼,准备弄鱼给家欣哥好生补补。哪晓得跑了一圈没有鱼可买。原来繁峙这个晋北盆地中的县城,四周都是山,牛羊的挺多,鱼却很少有人吃,哪里去买鱼嘛!
    睡饱了的周大少团长见两个女娃子一幅焉焉的样子,呵呵一笑,道:
    “买不到,我们自己去钓啥。滹沱河不是在繁峙南面的河东镇穿镇而过嘛,离县城只有几十里路远,有河就有鱼。北雁南飞鸣啾啾,九月秋高鱼正肥,走,我们个人钓去!”
    周大少团长几下子就弄了一些钓鱼工具,又自己拌了香饵,同李政委等几个结拜哥子弟兄们及两个女娃子,带了十余名随从护卫骑着摩托车就来到了河东镇的滹沱河边。这群人里,除了兰兰妹妹和叶丽君(都是从生活在长江边的)还知道点钓鱼的常识,李政委等北方大平原的弟兄们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周大少团长兴致勃勃手把手教授起来:看水(找水窝水荡,水流不急鱼聚集的地方),选位,撒窝,上饵,甩杆,盯漂,一二不动三沉四扯最后把众位北方弟兄们灌得脑袋里像是装了糊糊。周大少团长哈哈大笑,也不管众人楞手楞脚在那瞎琢磨了,自己找个位置就钓上了。
    看到家欣哥一会儿就扯上一条鱼,一会儿就扯上一条鱼。兰兰妹妹急了,都是家欣哥做得工具,同样的香饵,啷个我的老是钓不上鱼嘛?!肯定是位置没找对,于是撒娇带耍横非逼着家欣哥把位子让给了她。
    可令兰兰妹妹恼火的是,邪门啦!兰兰妹妹到了周大少团长的好位置上还是一条鱼扯不上来。而周大少到了她的位子上,还是一会儿扯上一条鱼来。鱼他妈的还会认人了?!兰兰妹妹百思不得其解:家欣哥绝对有钓鱼绝招,必须传授哈,要不然当着他那女徒弟叶丽君(已经钓上几条了)和这么多哥子弟兄们的,我好没有面子哟!
    遇上耍横筋的兰兰妹妹,周大少团长对表妹神秘地一笑,“附耳过来,也罢,我切与嘛!”众人只见兰兰妹妹听完后一脸的惊讶之色,“家欣哥,是真的?!”
    “真的,绝对真真的!”
    于是讨得钓鱼绝招的兰兰妹妹得意地坐在了叶丽君旁边,一边钓鱼一面看着鱼漂子嘴巴里嘀嘀咕咕的。叶丽君尖起耳朵才算是听懂了兰兰妹妹的嘀嘀咕咕的重庆话“鱼摆摆(重庆人对鱼的昵称),个人上钩哈!”叶丽君差点乐得把钓鱼杆子都失手了,有这么钓鱼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周大少团长令人感到神奇的地方就是在这里:他的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最后的效果却不错。看嘛,还没等兰兰妹妹念完家欣哥暗暗传授的钓鱼咒语一百遍(周大少团长早就看出兰兰妹妹钓不上鱼的毛病了:心老是定不下来,见人家钓上鱼来,于是老是着急扯杆。啷个钓得到河里的鱼嘛,又不是后世鱼塘里的哪些饿死鬼鱼儿。于是面对耍横筋讨绝招的表妹灵机一动,要她看鱼漂念上一百遍刚才叶丽君听了差点肚子遭笑岔气的那个瞎编的钓鱼咒语,只要看到起鱼漂动了两下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兰兰妹妹见鱼漂突然动了两下,急忙扯杆子,哎呀,还是一条七八两重的大鱼儿!兰兰妹妹手抓着鱼儿手舞足蹈乐得是大喊大叫的。众位坐在河边半天都没有钓上一条鱼的北方弟兄们是看得目瞪口呆,真是神了哈?钓鱼咒语果然是真的!快请教兰兰妹妹去。
    还别,一帮子钓鱼门外汉在用甜嘴巴换来钓鱼咒语以后,还是起作用的(新手一般都有心不定的毛病),这些从来没有钓过鱼的人们最后都纷纷钓上了人生当中的第一个收获!全乐得咧嘴大笑(从此周大少团长的这些结拜哥子弟兄们是爱上了这个钓鱼,终生乐此不疲的)。只是这时非常令人捧腹的是:一大帮子坐在滹沱河边的钓鱼的大老爷们,嘴巴里咕噜的都是“鱼摆摆,个人上钩哈!”连他妈语音口气都是一嘴很扯皮(重庆话有些搞笑的意思)的重庆话!
    (谢谢各位书友大大支持哈!)
    
    
198章 晋绥军老将的“讨教”

    
         话周大少团长众人在滹沱河边一番垂钓,收获颇丰。乘着夕阳霞光,收杆回营。一路欢声笑语,最后都唱起了周大少团长现编的《钓鱼丰收歌》:“日落西山红霞飞,弟兄河边钓鱼归,钓鱼归;金色的太阳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满天飞,米索拉米索,拉索米索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嘿!”
    在家的众弟兄见到这十几个渔夫倒是吓了一跳:收获不!大大的鱼竟然整了百八十斤哟。啷个弄呢?众人却都盯到起周大少团长---他那一路上整出了六七种做鱼的花样的超级好吃狗传奇早已经深入人心了。
    北上纵队指挥部再加上一些直属的单位,能有一百多人。做这点鱼能够塞牙缝了。周大少团长不可能一个人吃独食啥,再也吃不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自己也补了,大家也能尝尝鱼鲜,怎么办?周大少团长想起了那出名的得莫利炖鱼,有了办法,咱今晚上就吃高粱贴饼子炖鱼!周大少团长和几个厨子兵把鱼都收拾好了,切块码味。然后取羊肉鲜汤,沥清后下鱼块,微火炖煮,汤取羊与鱼之合,色白如乳,鲜美无比。又在炖鱼汤中,加入粉丝(山西粉丝为土豆粉丝,耐煮不断不糊)、白菜、青葱段、白豆腐(四川人的老豆腐)、玉兰片、木耳、豆芽、酸菜(繁峙当地的一种特产)等,就着烤的焦黄脆香的高粱贴饼子。众人吃得连好,是赞不绝口。
    周大少团长专门又留了两条七、八两重的活鱼,费心做了一道滹沱河醋鱼(山西是闻名的醋乡,不用醋做道美食,有些对不住山西老倌哈!虽然是取西湖醋鱼的做法,但鱼是在滹沱河钓的啥,故称其为滹沱河醋鱼)给兰兰妹妹、叶丽君、贺君玲等几位红颜佳人,以感谢她们血与火的征程里风雨相随。只见周大少团长做得这道滹沱河醋鱼形态鲜活,鱼眼犹睁,胸鳍挺坚,肉色白嫩,覆盖一层亮晶晶薄汁。此醋鱼不用半点油而发亮,鲜、嫩、甜、酸恰到好处。吃过西湖醋鱼的江南人叶丽君一尝之下,高兴得南京话都出来了。众人不懂,周大少团长跟她两年了,知道是啥子意思。这个南京来的姑娘是这道醋鱼做得不生不熟,带有蟹肉滋味,正是西湖醋鱼的绝顶正味,非常之好!
    几个女娃子正要高兴地大快朵颐起来,却见周大少团长的那十几哥子弟兄们不住用眼睛瞟这道醋鱼,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于是招呼众人也来尝一尝嘛。大家终于被美食诱惑,也顾不得假客气要面子,纷纷夹了一筷子尝尝,只觉清香扑鼻,入口味似蟹羹珍馔。嗯,不愧是咱山城的超级好吃狗(重庆人对美食家的戏称)!
    周大少团长笑眯眯地在一旁拽文:
    “北雁南飞朔风来,
    叶红霜重上高台;
    关前多少英雄血,
    捷报声中几人回。
    何必醉酒张翰鲈,
    鱼糜风味寻滹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