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289章

血火河山-第289章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傲慢的英国人愤怒了,军官们咆哮着组织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反而让自身的伤亡越来越大。无计可施地英国军官苦思冥想了很久,终于决定派出一支7000人的部队饶过正面防线,从侧翼攻击土耳其人的阵地。

英国人的想法很好,这也是凯末尔最为担心的。但是当英法联军从侧翼绕行,准备包围9师地时候。突然在他们的两翼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奥斯曼帝国的第18师突然出现在了联军的周围一带。漫山遍野的强盛、叫声,让联军的士兵失魂落魄,纷纷扔下枪支就往回跑。

而这时凯末尔的,9师也接到了反击地命令,土耳其的士兵们纷纷跳出了战壕。对英法联军的部队反起了冲锋,仅仅两个小时,联军才占领的阵地又重新回到了土耳其人的手中。

站在阵地上的凯末尔长长松了一口气,到此他不得不承认中国军官卓越的指挥能力,但同时他的心里也起了隐隐的担忧。

“杰尔古特先生。您对中国军官是什么样的看法?”凯末尔问他的参谋长道。

杰尔古特思考了一下后说道:“他们实在太了不起了,看起来无能的布阵,却一举粉碎了英法联军的进攻,我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凯末尔赞成的点了点头:“所以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让中国人呆在我们的土地上,这实在是太可怕的事情,杰尔古特先生,也许土耳其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上。土耳其的强大也将由我们来完成,好好把握历史赋予我们的机会吧,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而一起奋斗!”

联军在遭到失败后,在第二天发动了更加疯狂的进攻。但是在奥斯曼帝国集中起来的火力杀伤下死伤惨重。英法联军的主要兵力和辅助兵力在两天的战斗中就损失了惊人的1。8万人,而只夺取了纵深不过1。5公里的登陆场,为了扩大登陆场,英国统帅部决定实施第二批登陆兵登陆。英国从本土向加利波利半岛增调了约12。7万人。8月初,军队增至12个师。

联军于8月6日夜间以一万人的兵力在苏夫拉湾实施登陆后,英法联军转入进攻。到8月10日,奥斯曼帝国的14个师阻止了英法联军的进攻。战斗中,英法联军损失约45万人。

在达达尼尔一线激烈交战的时候,世界局势也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1915年5月,从来都是反复无常的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大利军队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

同盟国虽然损失了意大利这样一个盟友,但不是没有好消息,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而英法联军在8月份的失利,很大程度上促使了保加利亚决定与德国结盟参战由于德奥联军和保加利亚军队在巴尔干战区顺利进攻,塞尔维亚军队被击溃,以及出现了希腊倒向德国一方的威胁,迫使盟军停止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将军队14。5万人,1。5万匹军马和400门火炮撤到希腊,以加强萨洛尼卡远征军。

争夺达达尼尔海峡的斗争持续了259天。参加战役的有英军48万人、法军8万人、奥斯曼帝国的军队70万人。在战斗过程中,英国伤亡和失踪11。97万人,法国2。65万人,土耳其18。6万人。英法联合舰队损失战列舰6艘,土耳其损失1艘。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失利看起来似乎是由于英法统帅部的错误造成的,他们不按约定与俄国陆海军实施协同动作,而企图独自夺取两海峡和土耳其首都,但实际上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战役最初企图,英国的设想是仅用舰队兵力夺取达达尼尔海峡和君士坦丁堡,其本身就欠妥当。英法联军统帅部低估了奥斯曼帝国的防御能力,忽视了战役准备的隐蔽性和第一批登陆兵登陆的突然性。而当第二批登陆兵登陆时候又显得过于迟缓,使奥斯曼帝国在此之前建立了强有力的防御。中德土三方指挥部巧妙使用陆军、海岸炮兵和抗登陆水雷障碍,以及德国舰队在海上交通线上的有效作战,都造成了英法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失利的主要原因。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失败,让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被迫辞去了首相的职务,而与他一起辞职的还有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

本来丘吉尔是拒绝辞职的,但他的一份电报的泄露却激怒了英国的民众。

战争才爆发的时候,当英法联军主要以海军战舰攻击之时,丘吉尔认为伤亡不大表明战场上缺乏勇敢精神,不愿冒必要的风险去争取突破。3月11日,他打电报给卡登:“我们不想在你的判断之外催促你,但是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你行动的某一阶段你必须强迫执行决议,我们希望知道你是否认为那一点已经达到了。”

这份电报间接造成了英法联军对达达尼尔海峡的强攻,也造成了英法联军十余万人惨重而且巨大的伤亡,电报一出英国民间典论哗然。

但丘吉尔不认为这次的失败是他造成的,他甚至不愿意为此而承担任何责任,在他看来前线的将领才应该负主要的责任。

议会里同情丘吉尔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只有黑格将军却总是对达达尼尔海峡战役英法联军的惨败而耿耿于怀,从他内心的想法,前海军大臣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第三百六十三章 … 动荡

达达尼尔海峡的胜利,是腐朽落后的奥斯曼帝国难得一见“的胜利,也让这个即将崩溃的国家获得了芶延残喘的机会。

但是在战争中获利最大的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德国人,而是凯末尔,他的功绩被无限放大,被奥斯曼帝国的民众称为“伊斯坦布尔的救星”。

官衔也一跃升为了准将,还获得“帕夏”的荣誉称号。而真正让奥斯曼帝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中国军官周天成中将,还有德国的曼。冯。德斯上将被完全忽视了,土耳其人象是一下子完全忘记了他们为这个国家所做出多么巨大的贡献。

周天成对此并没有说什么,但德国人却是愤愤不平的,正直的桑德斯上将几次找到了穆罕默德五世和他的兄弟奥斯曼帝国的实际掌权者马哈茂德,但都被他们以各种理由推托了过去,最后仅仅是怜悯般的给了周天成一份嘉奖。

“周将军,这个国家实在是没有救了。”桑德斯上将推了推单片眼镜,有些怒气地说道:“真正的功臣完全被忽视了,而一个个仅仅在执行命令的上校却得到了本不该属于他的荣耀,这是对高贵的中国军人和德国军人的羞辱,抗议,必须通过我们的政府向他们提出抗议!”

周天成笑着将桑德斯上将请了了坐位上:“上将,我们每个人都对这样的事情感到愤怒,但这个国家本身就是这样的,我想我们应该心平气和的好好想想问题究竟出在了什么地方。既然土耳其人不愿意解决它,那么就让中国和德国一起来帮助它解决。”

桑德斯上将愣了一下,没有领悟到周天成话里的意思:“请恕我直言,您的意思是什么我无法很好地捕捉到。”

“这位是我的参谋罗玮先生。”周天成将罗玮介绍给了桑德斯:“他会告诉您想知道的一切地。”

罗玮向德国上将微微笑了笑:“将军阁下。虽然奥斯曼帝国已经加入了同盟国,但他们的实际掌权者马哈茂德心里还是偏向英国的,只是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先生傲慢无礼的举动刺激到了他。但是现在丘吉尔和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已经从各自的位置上辞职了,一旦新继任的英国政府向奥斯曼帝国示好,有可能在这里出现第二个意大利,我无法想像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结果。还有那个土耳其地英雄穆斯塔法。凯末尔上校,不,应该叫他准将了,他本身就是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他一心想把给于土耳其巨大帮助地中国人和德国人赶出去,为此他不惜破坏同盟国的稳定。将同盟国从胜利引向失败,这是我们大家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仔细体味着中国人的话,桑德斯上将频频点头,现在地奥斯曼帝国沉浸在他们所取得的“胜利”之中。为他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而欢呼,在这样狂热的气氛下,的确任何事忭都有叮能发生,如果真地如罗玮所说的那样,那将是空前可怕的事情。

最好的办法就是废除马哈茂德和逮捕或者驱逐凯末尔。但这样做同样存在着隐患,将可能会遭受奥斯曼帝国国内另一场更加大的动荡,想到这桑德斯上将这位纯粹的职业军人禁不住皱起了眉头。

“我想我懂你的意思了。”桑德斯上将犹豫着说道:“但是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件事情?武力,还是通过谈判?”

“都不用,静静的等待。”罗玮微笑着说道:“请相信我,土耳其地天空很快就会下一场暴雨,把一切冲洗得干干净净,我们要做的。只是让掌控好自己可以掌控的军队,加通中德双方的联系,应付一切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

对于中国人晦涩难懂的话,桑德斯上将无奈地耸了耸肩,既然中国人那么有信心解决这次的危机,那么只能完全地信赖他们,不过中国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表现出了高人一头的准备判断力和预察力。

“我想请问一下,现在完全忠于穆罕默德五世,以及完全服从中德军官指挥的部队有多少?”罗玮这时候问道:“我需要知道准确的数字。”

“第11步兵师和第14口步兵师。”桑德斯想了一下后说道:“这两个师中的德籍军官最多,忠诚方面我想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其中14步兵师是新组建的师,战斗力怎么样我就无法给于什么保证了。”

周天成随后说道:“我的部队中完全由中国方面武装起来的第7军虽然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被打残,但依然拥有一定的战斗力,而且部队中现在营以上的军官全部由中国的军官担任,第7军的士兵也对中国抱有充分的好感。”

“那么就第7军。”听两位将军说完,罗玮这时说道:“将第7军调向伊斯坦布尔,负责伊斯坦布尔一带的安全,我相信要不了多少时候,奥斯曼帝国就会发生一场剧烈的动荡。”

桑德斯上将和周天成中将相互看了一眼,同时耸了耸肩,他们只是真正的军人,在战场上他们能够应对任何突发的事件,但对于阴谋和政治,他们就有心无力了。但愿一切都能向罗玮所说的顺利解决,否则对同盟国的战争影响就实在太大了。

其实这时候被胜利光环笼罩的奥斯曼帝国的政权是非常不稳定的,帝国领土内的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黑海沿岸的希腊人都隐藏着分离的野心,而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的势力都在纷纷向这些地方渗透,尤其是英国人,一心想要让古老的奥斯曼帝国崩溃,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国家。

而在1909年登基的奥斯曼帝国第三十五任苏丹,穆罕默德。拉沙德。强本。阿卜杜勒“。麦吉德。本。马哈茂德,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

1909年。在其兄阿卜杜勒。哈米德被废黜后即位。时值奥斯曼帝国第二次立宪运动正在兴起,政府实权为青年土耳其党组织的统一和进步委员会所控制,穆罕默德成为该党建立君主立宪制地理想人选。被拥立为新苏丹,在宣誓遵守修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