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问鼎天下 >

第35章

问鼎天下-第35章

小说: 问鼎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六一 排场

求票,求收藏!须生拜谢各位书友!

郑裕见父母理解其中的难处,便不再打扰,请安之后便告辞离开,自回营帐。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大早,赵平便分派人手先行前往济北城中购买粮草等物,自己带领着众人也拔营启程,直奔济北而去。

一路之上倒是颇为顺利,虽然遇上了几伙盗匪,却都是失去田地,无法生活的流民所聚,根本不敢攻击郑家这一行人。

一路所过之处民生凋敝,倒也未能补充粮草等物,无奈之下,众人也只好继续前行,这一日来到临邑,自临邑城外的临淄渡花了两天的时间总算的渡过了黄河,只是渡资甚巨,不过也算是物有所值,无人会去计较这种细枝末节。

按照事先的安排,大队人马渡过黄河后,稍作休整,便沿着官道经阳平郡的莘县直奔魏郡。如果一路顺利,多则一个月,少则二十天便可到达魏郡。在魏郡稍作休整,再有半个月的路程便可到达壶关。只要能平安到达壶关便宣告此番艰难的跋涉告一段落了,毕竟壶关已经是并州的辖地,安全问题便不需担心了。

不过这一行人要想一路平安的到达壶关必须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对此赵平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却也是小心谨慎,生怕自己一时疏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若要问这些人当中压力最大的一个,当然非赵平莫属!郑氏兄弟与自己交情莫逆,如此信任自己,自己当然要对得起这份交情与信任,因此自己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平安的将郑氏一家人护送到晋阳,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在所不惜!

这一番的行程颇快,刚过未时,莘县便已然在望了,如果一切顺利,莘县县令不做留难的话,离开莘县后还能再行,到晚上扎营时起码可再行十里左右。赵平骑在马上,一马当先的走在最前,密切的关注着四下情况的同时,心中也在暗暗思量着。

赵平目光忽然一凝,飞身而起,立在马鞍之上,仔细的观察着,却是一片骤然扬起的尘土,虽离此甚远却瞒不不过赵平的如电神目。赵平的行动让众人心中一紧,马车上郑氏父母、郑裕以及郑若兮纷纷挑起车帘,注视着赵平,郑裕正要询问,却被赵平止住。

得到想要的情报的赵平重新骑在马上,低声吩咐身旁的郑锐道:“原地结阵!三百士兵护住马车,分出三十名运送军需,不得有误!”郑锐领命,一催战马离开前阵,按照赵平的吩咐将百多辆马车围成圆阵,郑氏父母等人被紧紧的护在中间,又亲率三百名士兵将马车护住。

郑锐布阵的同时赵平也迅速作出了安排,将剩下二百士兵分出一百名交由施义带领,加上施义手下的五十名郑家武士共一百五十人,被赵平排成方阵,离郑锐的圆阵约有五十步,算是第二道防线。

由于郑行和许彬以及另五十名郑家武士已经被赵平一大早派到莘县城中购买粮草等物,倒也无法再次分兵,构筑第三道防线,因此赵平也不再分兵,率领剩下的一百军士缓缓的向前推进。

可以看出这五百来自雁门的军士堪称精锐,一个个面色沉凝,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毫无忐忑不安的惧意,杀气腾腾,步履坚定。方才布阵之时赵平更是仔细的观察了一番,动作迅捷标准,丝毫不见散乱。

须知判断士兵是否精锐的标准之一便是临阵之时阵型的变化,若是那等军心涣散、军纪不严的乌合之众是万万做不成的。

赵平看的不仅暗暗点头,不愧是雁门的百战之师,士卒悍勇,令行禁止,实可算天下少有的精锐。在离施义的方阵约有一百步时,赵平把手一举,示意众兵士停下。赵平策马前行几步后勒住马缰,低喝一声:“守!”众士兵阵型立即一散,相互错落,一手持弩,一手举盾,严阵以待。

不大功夫只听蹄声大作,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尘土飞扬中旌旗隐现。只看那遮天蔽日的尘土便可断定来人不少,至少有两千余骑。

赵平面色如常,丝毫不为所动,有道是“兵是将之胆,将是兵之魂”,看到赵平平静如常,他身后的士兵也是如此,一个个只是凝神戒备,丝毫不见慌乱。

转眼间敌军已来到近前,赵平凝目观去,只见为首之人骑了一匹高头大马,此马极为神骏,即使比军中的健马也高出将近一尺,竟然装备了并不常见的具装铠,露在甲外的四蹄如雪。

马上之人头戴白缨兜鏊,身穿镀成银色的明光铠,胸前的两块掩心镜锃明瓦亮,倒提了长枪在手中,倒也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

这人身后十几名执旗的士兵也是一身镀成银色的盔甲,胯下白马。往后看去,两千余骑竟是一色的白盔白马。

看来这首领竟是个好排场之人,而且地位必定不低,须知幽并冀三州虽地处盛产马匹的北方河套地区,但军中步骑兵的比例一般也仅是三比一。

而眼前之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却带了两千多骑兵出战。赵心念一转,便知道了来人是谁。“此人竟被丁绍派到莘县?”赵平心中暗笑,不禁对丁绍的用人大为摇头。不过如此一来倒也无甚危险,倒是空紧张了一番。

原来此人姓姜名元,字志德。冀州人称“草包将军”,平生极好排场,素喜夸夸其谈,初时丁绍未识其人,因此封他为魏郡太守,牵制并伺机剿灭袁七。

不想此君徒有其表,被袁七杀得大败亏输,不过凭借其女是丁绍的宠姬,因此丁绍也不好杀他,只得胡乱封了个闲职,不知如今走的什么运气,竟然被封了个实缺。

姜志德见赵平独自一人立于阵前,一袭白衣胜雪,手中更无兵刃。不由勒住缰绳,把手一挥,止住了队伍的前行之势。

看着一袭白衣的赵平,嘴角不由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手中的长枪一指赵平,喝道:“来人通名,本将军枪下不死无名之鬼!”话音刚落,他身后的两千士卒更是一齐大喝,声势极为浩大!

赵平看的暗暗好笑,脸上却不露声色,淡淡的应道:“晋阳赵平,诸位敢与某一战否?”

姜志德听了心头火起,怒声问道:“那位将军愿为吾斩杀此人?”

他身后的几位校尉倒是听说过赵平的大名,只不过不知此赵平是否便是彼赵平,因此倒也谨慎,齐声谏曰:“将军何须理会与他?敌方不过区区数百人,只需将军号令一声,大军齐上,不费吹灰之力便可破之!”

姜志德闻言却是不听,眉头一皱,不悦的哼道:“诸位岂不闻堂堂之师乎?他既然敢于叫阵,本将军若不应战,岂不是怕他,诸位欲陷我于不义乎?”

正文 六二 凤鹰

几位校尉不由无言,愣愣的看着姜志德,却不出言应战。

姜志德见状心中更增恼怒!恨声说道:“待本将军生擒此人后再与汝等计较!”言罢大喝一声,策马挺枪,直奔赵平杀去,赵平等的便是他,当下毫不迟疑,拍马相迎。

两军相距不过百余步,姜志德马快,眨眼间便冲到赵平面前,在身后士兵的呐喊助威之下,更是信心暴增,那会将一副书生模样的赵平放在眼里?手中的长枪挽起几朵枪花,朝赵平当胸便刺!

赵平轻轻一侧身,便闪了过去,姜志德收势不住,已经无暇带回战马,只得顺势前冲,眨眼间两马相错,趁此空当,赵平猿臂轻舒,只一挟,便将姜志德生擒。姜志德的战马也被赵平身后的士兵顺势扯住缰绳。

只一个照面主将便被生擒活捉,姜志德手下的那几名校尉目瞪口呆之余,不由面面相觑,却是相顾无言。失败来的如此突然,那些的莘县士兵甚至来不及停下口中的呐喊。

须知姜志德为人虽然好空言,但一身武功却也不弱,却被赵平仅用了一个照面便生擒,这几人心中早已怯了。

赵平放缓马速,来到莘县军阵前,不温不火的说道:“诸位将军,请让路吧。”

看了一眼被赵平提在手中不知真晕还是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索性装晕的姜志德一眼,那几名校尉无可奈何的乖乖缴械,吩咐士兵让路。毕竟姜志德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抛开这个不论,姜志德还有一个便宜女婿丁绍撑腰呢,他们自然不敢置姜志德的生死于不顾,因此只有乖乖缴械投降一途。

由于有人质在手,赵平等人也不怕他们耍花样,因此不徐不疾的往莘县县城而去。对于赵平的表现,郑裕等人自然是钦佩异常,当然免不了夸赞一番。赵平对此看的极淡,只是随意的应付了几句,便不再多言。心中却在思索如何利用姜志德,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此时姜志德已经无法再晕下去,只好与他手下的一干都被缴械的校尉、士兵垂头丧气的被押解而行。马匹、兵器等物赵平自然也不会与他客气,一例全收,看的姜志德心痛如绞。

其它的倒还罢了,姜志德最为心疼的是那两千余匹白马,这可是他借着便宜女婿丁绍的名头,使尽了各种手段才凑起来的,都是鲜卑的纯种名马,比起中原军中的用马不论是速度还是耐力都优胜一筹!这样的马匹即使在鲜卑也只有最精锐的部队才能装备;特别是他所骑那匹,名唤凤鹰,更是极为难得的宝马。

据说鲜卑皇帝拓跋宏的御马监中收藏了拓跋宏倾全国之力,历时十二年才收集起来的四种宝马,分别是凤鹰、麟身、朱鬣、五色,这凤鹰便排在首位!

这匹凤鹰可是姜志德以精铁一千斤、上好绸缎三百匹、细盐五百斤在一鲜卑商人处换来的,如今只有十个月大,端的是他的心头肉。如今却凭空便宜了赵平,被赵平理所当然的据为己有。

赵平虽从不以武人自居,但从小被自己的祖父、师父等长辈教导的最多的便是武艺与军略,虽然他兴趣广泛,期间博览群书,很多方面都有着不俗的造诣,但一些东西却是融入血液,无法改变的。

论武艺,就算他不认为自己是个武人,但年纪轻轻便成为天道高手却是不争的事实;论军略,他更有深入敌后,纵横千里不败的骄人战绩。可能他自己都不了解,其实他的骨子里还是尚武的。

因此一见姜志德的坐骑是难得一见的宝马良驹,便见猎心喜,毫不客气的据为己有,这正是他骨子里的那股尚武精神作祟。

新得宝马,赵平自然把心思都用在了马上。须知凡马皆有灵性,否则也不可能与骑士达到人马合一的无上境界。

如凤鹰这等宝马灵性自然更大,“良马比君子”,如果宝马认主,不论是何种原因都无法再换主人。也是赵平幸运,这匹凤鹰姜志德也是刚刚得到,并未驯服,只是不抗拒姜志德乘骑而已,而那鲜卑商人却是拥宝自重,待价而沽,自然更不会去驯服。

由于师门武艺的缘故,赵平的功法注重心境的修炼,因此自然有一股让人平和、亲近的魅力,凤鹰这等灵物对于这种感觉又是特别敏锐,因此不大功夫便和赵平混熟了,加上赵平又为他除去了身上的具装铠,少了束缚,对赵平也便更加亲近起来。如此发展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认赵平为主。

正行走间,遇上了郑行等一行人,原来在城中采买的郑行等人忽然听人议论,说是城守大人出城剿匪去了。郑行等人大惊,也顾不上买东西,急匆匆的便往外赶。待看到被生擒的姜志德,以及那一众垂头丧气的士兵,郑行等人这才放下心来。

自众人口中了解到具体情况的郑行不由大为懊恼,对自己错过了一展所学的好机会大感可惜,便将火气发泄在了不会挑时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