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546章

贞观攻略-第546章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笑什么?本帅不惩罚你是因为你不是军中士兵,也没有喝醉,明日还要谈判,这才放过你,你可别以为自己是什么角色,入了军营,就是军中人,军中只有军令,没有皇命!你可明白?”李世绩黑着一张脸,惩罚的人的身份比较敏感,所以多打自己儿子十军棍,堵住其他几个老家伙的嘴。
    苏宁连忙陪着笑脸道:“是是是,大帅说的是,大帅说的是。”
    李世绩哼了一声转过身去坐到了杜如晦身边,生着闷气,杜如晦见状笑道:“终究还是年轻人,老夫年轻的时候也没少做这些事情,现在老了,做不了了,只能羡慕,呵呵呵,三明啊,他们四个都喝醉了,怎么就你没喝醉呢?你一来,应该是四对一才对,怎么他们四个醉成那副德行,你却安然无恙?”
    李世绩竖起耳朵听着,苏宁暗笑道:“要说打架,他们四个的确可以揍我一顿,但是要论到这方面,他们四个团一块儿都不是我对手,略施小计,他们就窝里斗了,那还顾得上我?喝了几杯有些醉意了就开始争论谁杀的敌人更多谁的武艺更厉害谁的军功最大,我不就安全了吗?然后煽风点火,等他们反应过来,哈哈哈,全醉了!”
    看着苏宁一脸奸笑,杜如晦苦笑着摇摇头,说道:“这小子,要说阴谋诡计,大唐能和你作对的屈指可数,你啊!多读读书,修修德行才是!”
    李世绩倒是有些感叹,原本以为自己的儿子可以多像自己一些,走智将而非猛将的道路,谁知道还是远远不如苏宁,一句话就让四个人开始窝里斗,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不过还好,和他是朋友而不是敌人,就算自己不在了,有他在的话,李家也是安全的,当初的决定还是正确的啊!
    苏宁对着杜如晦陪笑脸,而后问道:“杜相,方才是不是吐蕃的那个将军,叫什么禄东赞的来过?”
    杜如晦好奇的点头道:“是啊,来喝了几杯,你怎么知道?你好像没有见过他吧?”
    李世绩也好奇的看着苏宁,苏宁笑道:“没什么,逃跑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他了,看了一眼,看他是吐蕃人的打扮,感觉能在大唐军营里面安之若素的也只有他那种人了,这家伙不简单,照面相上来说,有鹰视狼顾之相,还特别有才,感觉就和司马懿一样。
    吐蕃的头头没有识人之明啊,这种人怎么能放出来带兵呢?要是我是吐蕃头头,宁可杀了也不能用,曹操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杀司马懿,诸葛亮也没那么厉害吧?嗯,倒是把周不疑给杀了,真不知道曹操是怎么想的,周不疑比司马懿还要厉害?”
    杜如晦和李世绩对视一眼,纷纷感觉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只是看一眼,就看出了这么多,懂面相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能分析出这么多东西的,实在不多,这小子,还真是惊才绝艳啊
    反正苏宁的确知道松赞干布死了以后,禄东赞的家族就全面上位了,几个儿子把持了吐蕃全国的兵权和政权,直接把松赞干布的孙子给架空了,后来还是另一个赞普发动政变才夺回了权力,要说这禄东赞是忠臣,苏宁打死也不信,只是他有司马懿的能耐,他的后代却没有司马师司马昭和司马炎的能耐,被赞普家族翻了身,灭了族,惨兮兮的。
    但是即使如此,禄东赞仍然是一个不好对付的人,明日的会谈,可真要小心呢(未完待续。。)u

六百零五 宗教的用处
    会谈是在大唐的军营里面展开的,作为胜利者和这块土地的拥有者,大唐以主人的身份招待了以禄东赞为代表的吐蕃代表团,以杜如晦为首的大唐代表团热情招待了吐蕃代表团,双方展开了亲切而热烈的双边会谈,会议就多项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双方不断取得共识,气氛融洽,感觉良好。
    “那么,吐蕃国每年向大唐朝贡的物品数量和种类就这样定下来了,禄东赞将军没有意见吧?”杜如晦笑眯眯地将一张写满了字的纸递给了禄东赞,禄东赞接了过来,感叹大唐这种纸张的优良品质,看了看上面的汉字,然后点点头:“我们没有意见。”
    杜如晦点头,然后提起毛笔在自己身前的一张白纸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按了手印,并且取出李二陛下交给他的代表皇帝意见的玉玺盖了上去,递给了禄东赞:“请禄东赞将军按照老夫的方式在那张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按手印,然后盖上代表吐蕃国主的印玺,之后交给老夫保管。
    写有老夫姓名和手印以及印玺的这份条约由吐蕃国保存,而这份条约则由大唐代为保存,以后的一切相关事宜都将以这份条约作为对照基准,完全按照条约实行,这是最后一份,加上之前的所有条约,一共三十五份条款,咱们这份约定也就签署完毕了。”
    禄东赞点点头,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然后取出松赞干布交给他的印玺盖了上去,话说吐蕃之前是没有印玺的,结果听说会谈要用上印玺,松赞干布连夜命令最厉害的雕刻师傅雕刻出一份代表吐蕃赞普的印玺,送到了禄东赞手上,让他看着办。
    禄东赞盖完了印玺,将手中的纸递给了杜如晦,杜如晦接过了合约,略微扫了扫,也就对此表示满意,大唐和吐蕃国之间的第一份条约《吐谷浑条约》就这样签署完毕了。
    吐蕃国正式向大唐表示臣服,并且承诺每年向大唐朝贡,保证大唐周边的安宁,双方的边境线划分完毕,士兵不得越界一步,大唐将在吐蕃国内设立大唐的通商机构,也就是代表性的大唐驻吐蕃使馆,另外附上驻军五百名,用以保护使馆和吐蕃境内所有大唐子民。
    在大唐设立西域都护府的问题上,吐蕃要与大唐保持步调一致,大唐如有需要,对于大唐提出的出兵两万以下的要求不得违抗,必须执行,大唐赐给吐蕃赞普一枚“吐蕃国主”金印,今后吐蕃国与大唐的一切文书往来没有金印是不可以被认同的,同时,为了表彰吐蕃在吐谷浑问题上的优异表现,大唐将赏赐吐蕃黄金一千斤,以示表彰。
    最后的最后,双方互相在属于本国的条约封面上签上自己的代表者姓名,按上手印,然后交换签署,最后再交换回来,表示条约正式签署完毕,《吐谷浑条约》从现在开始就将成为大唐和吐蕃交往过程中的最高准则,双方都不得违背。
    正式议题的环节终于结束了,禄东赞稍微松了一口气,大唐没有提出什么太过分的要求,没有要钱财和物品的补偿,反而还给了吐蕃一千斤黄金作为赏赐,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是对于财政不充裕的吐蕃国而言,这一千斤黄金的用途真的很大,当然,前提是这黄金没有被那些祭司给夺走,该死的,这黄金一定不能落到那些祭司的手中!
    一念至此,禄东赞开口道:“杜相,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杜相答应!”
    杜如晦说道:“何事?你说吧。”
    禄东赞说道:“想来杜相不太了解我吐蕃国内部的一些问题,吐蕃有一群祭司,以祭司神明的名义占据了大义的名分,而吐蕃民众大多迷信之,将吐蕃大部分的粮食与钱财都献给他们,供他们挥霍,有些时候他们为了祭司神明宁愿把事物都烧掉,也不会给快要饿死的人吃,甚至还会拿活人祭祀,吐蕃被他们折腾的奄奄一息。
    在下每每看到这些人,都非常痛恨他们,但是苦于没有办法对付他们,他们的存在就算是赞普也没有办法撼动,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民众饿死,而无可奈何,而这一次大唐赏赐给吐蕃的黄金一旦被他们得知,一定又会用各种手段将之夺走,到时候吐蕃不知道又要有多少民众被饿死,还请杜相帮帮吐蕃,不要再让吐蕃民众活生生饿死!”
    禄东赞说的动情不已,眼睛一红,一拜及地,杜如晦的眼中闪过一丝警觉,瞟了身边的苏宁一眼,而后站起来,故作匆忙的将禄东赞扶起:“哎呀呀,禄东赞将军这是何苦呢?真是想不到,吐蕃国内居然还有这等草菅人命之人,真是想不到啊,这件事情,老夫一定会过问,你放心吧!”
    禄东赞心中一喜,又挤出了几滴眼泪,抬起头刚要对杜如晦表示感谢,就看到杜如晦身边的苏宁站了起来说道:“杜相,这件事情,在下以为,大唐不宜插手才是。”
    禄东赞心中一惊,苏宁从方才合约开始谈判之时就一言不发,禄东赞还以为这苏宁只是徒有其表,或者只擅长军略,不擅长其他的事情,所以就有些忽略他,结果他此时站了出来,这却是为什么?他拿什么反驳自己?
    杜如晦心中有些淡淡的喜悦,但是面色上非常严肃,说道:“苏副使此言何意?大唐乃礼仪之邦,最重的就是礼仪和天理,那些吐蕃祭司明明有粮食,却不思分发给百姓,甚至还要拿百姓作为祭祀品去祭祀所谓神明,中原之地早就废除活人祭祀的规矩,吃活人的生命那叫神明吗?那是厉鬼!
    陛下最看重的就是人命,每每说起古时候拿活人祭祀陪葬或是不顾人死活而只专注祭祀之事,都是痛恨不已,明言大唐境内不允许发生这种事情,如今吐蕃已经向大唐称臣,这种事情,老夫身为大唐的右仆射自然要管,草菅人命者,杀无赦!”
    禄东赞心中更为惊喜,以为这事十拿九稳,结果苏宁却是面带犹豫的说道:“杜相,此话虽然有道理,但是,那些祭司毕竟是吐蕃人,吐蕃尚且是为国家,并非大唐国土,也不是大唐州县,虽然向大唐称臣,但是,条约中并没有规定大唐可以涉及吐蕃内务。
    大唐周边番属国也很多,但是大唐从未涉及过其国内政,这些事情虽然听起来不仁不义,可这终究不是大唐的内政,而是吐蕃自己的事情,大唐确实不方便插手啊,要是插手了,周边诸国会如何看待大唐?所以,在下以为,此事不妥。”
    禄东赞简直想把苏宁给撕了,因为他所说的正是一个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他昨天思考了一整晚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给大唐这个权利吧,就怕大唐会有些别的想法,但是要是没有这份权利,大唐搞不好还就真的不会理睬那些祭司的胡作非为,到时候要是没办法掌控好那些商人,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
    禄东赞焦急地看着杜如晦,这一看心就沉底了,杜如晦露出了思索的表情,然后叹道:“唉,天不助我啊,禄东赞将军,不是老夫不愿意帮忙,只是此事事关大唐的声誉和周边诸国的看法,大唐不是只有吐蕃一个藩属国,也不知只有吐蕃一个国家有问题,但是大唐的承诺就是不敢于藩属国内务,否则,大唐会被如何看待?
    此时若是老夫插手,老夫的身份又太特殊,肯定会被周围藩属国所注意,所误解,所以,此事当真不适合大唐插手,大唐也只能对此事表示遗憾了,唉,老夫愧对吐蕃民众啊!”杜如晦满脸的失望与遗憾,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让所有不知情的人都感到心中有些堵塞
    禄东赞的心中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当他快要作出决定的时候,苏宁却突然开口了:“杜相,禄东赞将军,在下以为,大唐虽然不能插手吐蕃内政,但是,却也不是没有办法啊,若是换个方法,就算大唐不直接插手,还是可以有些作用的。”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感兴趣了,就算是杜如晦昨夜和苏宁彻夜商讨今日会谈细节的时候苏宁也没有说,倒不是苏宁不愿意说,而是他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