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151章

贞观攻略-第151章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就是苏宁很希望可以弄出一种烟雾弹,类似于日本忍者所用的武器。万一事情不好就扔下一颗烟雾弹然后成功遁走,这可以增加特种部队的生存率,毕竟他们所需要做的事情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而且训练起来极为不容易,这让苏宁非常的担忧,还有就是受伤的治疗问题,这个问题更重要。
    这几天面瘫小哥王辉精选了五个人作为第一批根的成员开始集训。苏宁打算先按照王辉的训练方法训练诡道武艺,至于其他的东西等装备齐全了再来训练,配合武艺和装备,特种部队的战斗力会非常可怕,结果苏宁没有预料到的是,训练第一天。就因为王辉的训练非常凶险而使得五个人里面三个人受了伤。
    这五个人也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估计也是王辉在训练前就对他们做出了警告,告诉他们这条路非常艰险,非常的容易受伤,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受伤了就随便拿布包裹一下,结果被苏宁一顿臭骂赶到了医药铺子里面找医生治疗了。秦琼就是这些家伙的前车之鉴,他们还需要进行更凶险的训练和濒死的任务,身体还要承受更大的负担,要是不能细细治疗,是想早死吗?
    但是这也让苏宁对大唐的医疗业产生了忧虑,据苏宁的了解,古代战争当中真正战死的人并不多,战场上真正战死的人估计只能占到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而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都是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之后得不到好的治疗和护理而死。
    也就是说,大部分军人的死不是因为战斗,而是因为伤病,受伤得不到好的治疗,药物缺乏,或者干脆就没有药物,天冷还好,天一热一发炎,几乎就是必死无疑了,医生少,医疗也不发达,相当的落后,基本上随军的军医和军队比例能达到一比数千,如何能治疗得了那么多伤兵?
    伤兵治愈归队之后不仅仅是对军队战斗力的提升,还有气势和精神的提升,建立完善的强大的后勤医疗体系,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事情,大唐战事频繁,战死者甚多,但是战伤而死者更多,大唐的人口本来就少,壮丁更少,死一个少一个,现在没有战事还好,一旦出了什么战事,肯定要死很多人,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伤口上,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
    大唐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精锐的医疗兵体系!不能让那些精锐的战士死在病床上,那是对战士的侮辱,对军人的侮辱!
    或许自己在训练军队和带兵打仗这一方面还非常不足,李靖一直都希望自己可以抽一些时间去他府上和李伯瑶一起学习兵法,只是苏宁一直以来都很忙碌,难得有些空闲时间却还想休息,所以就一直没有去,本来想这酒楼搞定之后就去李靖府上学习兵法,谁知道又出了这么档子事儿,学习兵法的事情只好再度延后。
    虽然兵事上面苏宁很是不足,但是见识方面,苏宁绝对不会属于大唐的任何一位名臣名将!有句话叫做关键不是看你怎么说,而是怎么做!所以苏宁当场就做!立刻挥笔写了一份奏折,详细的诉说了医疗兵对于大唐军队的重要意义,洋洋洒洒近千字的奏折就完成了,接着苏宁立刻带着钢铁组合向皇宫进发,趁早把这个事情告诉李二陛下,备个案,让朝臣们商量去。
    轻车熟路的来到皇宫,门卫都已经认识苏宁了,笑着打个招呼,苏宁就进了皇宫,至于李二陛下的书房更加熟悉,反正下午李二陛下不是在皇宫里面闲逛就是在书房里面处理政务,找就是了,这一回李二陛下没有在书房,书房的卫士告诉苏宁李二陛下今日去了后花园游玩,一扫前些日子的阴霾,貌似还挺高兴的,苏宁顿时就感觉这个小卫兵挺有眼力界儿的,笑眯眯的拍了拍这个小兵的肩膀,虽然这个小兵比苏宁还高了半个头。
    不过这并不妨碍这个小兵满脸的兴奋和激动。
    高兴?为什么高兴?知道了什么事情?还是发现了什么线索?因为得了李二陛下的命令可以随时找到他,所以苏宁正巧看到了几个小内侍低头走过,就含住那些小内侍让他们带着自己去后花园,无视这些小内侍惊恐的眼神。
    苏宁也不知道这些内侍和宫女为什么很怕他,貌似从自己和李愔闹了矛盾之后就这样了,为了那个事儿李二陛下好像还血洗了李愔的宫殿,来了一个大换血,可是,总不至于那些内侍和宫女以为是自己干的吧?算了,不管了。
    几个内侍战战兢兢的为苏宁带路,头也不敢抬一下,话也不敢说一句,这让苏宁有些郁闷,老子有那么可怕吗?当然这种情况也就只能发生在唐玄宗之前的时代,唐玄宗之后宦官乱政的现象就非常严重了,外臣反而还要巴结宦官,奶奶的,这可不能放纵,得好好儿的请李二陛下立个规矩,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宦官干政。
    来到了后花园门口,那些卫士也是李二陛下往日的卫士,都认识苏宁,知道李二陛下的规矩,只是行了一礼,就没有说话了,意思是你可以进去了,苏宁笑了笑,拔腿进入了后花园。

一百六十八 医护兵
    苏宁觉得,后花园可能是李二陛下在宫中唯一的休闲娱乐场所了,平常除了嘿咻嘿咻,李二陛下估计也没什么娱乐的方式,生活挺单调的,但是谁让他是皇帝呢?倒霉催的要当皇帝,还干掉了自己的大哥和四弟,皇帝是那么好当的吗?
    撇撇嘴,苏宁快步走入后花园,也就一条通道,旁边都是树木,不过这大冬天的,苏宁也实在不明白光秃秃的后花园有什么好玩的,除了随处可见的梅花之外,几乎就没有活着的花儿了,不过雪景倒是不错,昨日下了一场雪,李二陛下是在这里赏雪吗?大冬天的来这儿也不嫌冷。
    不过这雪景到底还是挺不错的,苏宁一边走这一边看着,倒也觉得心旷神怡,一股股美化的香味迎面扑来,当真不负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雪天在梅园漫步,倒也别有一番风味,走着走着苏宁就看到了披着袍子的李二陛下坐在一张石凳上,背对着自己,不知在做些什么,周围一票低着头的太监,头头王德看见了自己,只是点点头,没说什么,苏宁也就笑笑,然后朝着李二陛下行了一礼:“臣苏宁,参见陛下!”
    可谁知苏宁这一句话貌似把李二陛下给吓得不轻,李二陛下浑身一震,让后手忙脚乱一通,看的苏宁和王德都是大为不解,这是怎么了?李二陛下一个转身,看到了苏宁,先是松了一口气,然后恶狠狠地说道:“为何进来不通传?!”然后又转向了王德:“你怎么也不和我说一声?!”
    王德有些委屈般说道:“陛下。是您说三原侯来了不用通传的”
    李二陛下愣了一愣,难得的老脸一红。然后对着苏宁恶狠狠道:“那是在书房!不是这里!处理正事的时候可以不用通传,这里是后花园!要通传的!”
    苏宁仔细瞧了瞧李二陛下,看到他胸口有一处地方鼓鼓的,貌似还在动,突然想起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典故,但是,那好像是面对魏征的时候吧?真是的,难道李二陛下是被魏征这个大喷子给喷怕了?条件反射?自己玩耍的时候就害怕给人看见?这皇帝当的
    笑了笑。苏宁说道:“陛下,臣又不是那些古板的大臣,您还是把您胸口的那什么拿出来吧,看着挺可怜的,到时候给闷死了陛下还要怪罪臣,处理政务处理累了也是该歇歇,要不然迟早得给累出病来。”说完怪笑了一下。李二陛下一愣,然后看了看自己胸口的凸起处,额,貌似谁都看得出来啊,怎么就想起来放在胸口处藏着呢?太慌乱了,要是用袍子遮挡一下也不错啊
    咳了两声。李二陛下把手伸进怀里面,掏出了一只五颜六色的小鸟儿,嘿,这小鸟儿倒是奇怪哈!苏宁对动物没什么了解,只见过五颜六色的鹦鹉。也就知道这一个,这又是什么玩意儿?挺有意思的哈!
    李二陛下颇为怜爱的摸了摸这小鸟儿的头。小鸟儿倒也很温顺的任由李二陛下抚摸,一点儿都不反感,也丝毫不害怕,还主动往李二陛下的大手底下钻,小脑袋左摇右晃的摩擦着李二陛下的手,着实讨人喜爱,连李二陛下这种铁血真汉子都笑眯眯的,一张老脸充满了欢乐,苏宁瞧着那小鸟儿倒也的确是可爱,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抚摸了一会儿,李二陛下看着苏宁说道:“若是每个臣子都像你这般想法,我倒也不用藏着掖着了,唉!这是外邦进贡的鸟儿,大冬天的也不怕冷,还五颜六色的,很是可爱,我也就带它出来透透气,你怎么过来了?有什么事吗?还是有什么进展?”
    苏宁说道:“那事儿暂时还没有什么进展,主要是有些重要的东西还没有查到,可能还需要些时日,臣此来,是有一些别的事情要和陛下商量,此事若是办成,对于大唐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恳请陛下细细斟酌。”
    说着苏宁就把怀中的奏折拿了出来,递给了走上前的王德,王德接过奏折就把奏折递给了李二陛下,李二陛下左手拿着奏折,右手还在抚摸着小鸟儿不愿意放开,正有些愣神儿,谁知那小鸟儿直接就飞到了李二陛下的肩膀上,嘿!这鸟儿成精了!
    李二陛下颇为愉悦的哈哈大笑,又摸了一下小鸟儿,然后打开奏折看了起来,看了一眼就抬起头笑道:“你这书法又有进步了,比起前些时日更加有力,若是每个大臣都能把字写到这份儿上,我看奏折也就不会觉得累了,可是,太少了啊!以后,你可要多写一些奏折给我调剂调剂。”
    苏宁翻了翻白眼儿,得,这么大一事儿给您老人家说成调剂了
    李二陛下接着看下去,没看几个字又抬起头:“医护兵?你这是什么意思?军营里面有军医,这医护兵又是什么?”
    苏宁说道:“臣写得很清楚,这军医军营里面的确是有,但是,陛下可知万人大军军营中有多少军医?”
    李二陛下皱皱眉头说道:“人数倒也不多,主要是医者难以培训,培训出来愿意上战场的也少。”
    苏宁说道:“正是因为如此,万人大军军中军医尚不足十人,也就是说一千名将士也摊不到一名军医诊治,大军征战,伤者何止数千?就是臣上一回夜袭阴山,五百铁骑也是人人带伤,却没有一名军医可以治疗,冷天儿还好,伤口不会恶化,也难以发炎,可万一是夏日,天气炎热,伤口若是得不到诊治就会得炎症,那几乎便是必死无疑,一名将士没有战死于沙场,却病死于病床,这是何等讽刺?
    而且据臣观察,一场大战下来。战死者最多不过总伤亡者的四成,也就是说。每一千名死去的将士,就有六百人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伤口得不到治疗上,陛下,一名伤愈归队的老兵,他的战斗力,绝对比一名新招募的新兵要强悍,而训练一名新兵。所耗费用也不一定就比诊治一名伤兵要少,或许那伤兵只是被敌人用刀划了一下,只需要用些草药包扎一下就能活下来,但是却没有医者,结果得了炎症而亡。
    大唐人口本就不多,壮丁更少,但是这些士兵却有六成是死于伤病而非战场。陛下,咱们过去以为死去的士兵只是战死,其实六成都是病死的,陛下试想,若是那些伤兵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那么一千伤亡就可以挽回六百人的生命。这六百人伤愈归队之后的战斗力不会弱于原先的一千人,更是高于新招募的一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