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元首的愤怒 >

第259章

元首的愤怒-第259章

小说: 元首的愤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南北攻击群开始发动全面的进攻,北线莫德尔将军的第9集团军也开始了行动。但由于需要突破的地段被朱可夫判断为德军的主攻方向,苏军已经将第13集团军(114000人)和第50集团军(96000人)的投入到了阵地;而在它们的后方是315000人和84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组成的第二梯队,另外还有185000人和390辆坦克组成的预备队。更远一点的后方还有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更为强大的预备队在等待着莫德尔的部队。

 第466章 合拢之战

  北线德军于5月14日拂晓开始进攻,比南部晚十二小时。德军首先轰炸了苏联第13集团军的炮兵阵地,让苏军中央方面军炮兵损失惨重。早晨刚过5时,坦克和装甲步兵就对苏军普霍夫的第13集团军及其毗邻的罗曼年科第48集团军和加拉宁第50集团军的翼侧发起了进攻。
  这次进攻还得到了坦克扫雷分队和携载炸药的哥利亚小型遥控坦克的支援。三小时后,在豹式坦克和裴迪南式坦克歼击车的支援下又在较狭窄的正面上恢复了进攻。起初,苏军抵抗微弱,空军似乎决心不大,莫德尔的进展是令人满意的,因为他在二十英里宽的正面上打开了一个纵深约六英里的缺口,突破了第一道防线。接着苏军迅速加强了抵抗。德国步兵对村庄、灌木林和树林进行了清剿,遭到惨重伤亡,一上午就死伤三千余人。
  由北面实施进攻的德军把突破口正面扩大到将近50公里,向纵深推进了60公里,威胁到整个奥廖尔苏军突出部的补给线。由东面进攻的德军也已紧逼到奥廖尔。苏军已经无法扼守几处同时被突破的奥廖尔突出部,德军攻击的猛烈程度达到了顶点,其各集团军的实力在交战即将达到顶点时,已增加到82个步兵师、24个坦克师、12个炮兵师和大量独立坦克部队。
  苏军向东突出地段似乎快守不住了,其正面也不只一次处于被突破的边缘。尽管苏军也得到了部分补充部队。但仍然无法阻挡德军潮水般的攻势,随后北部苏军只能节节后退。
  莫德尔将军依仗强大优势兵力进攻,把苏军逼退到第聂伯河,苏军虽然早于去年10月初就在第聂伯河构筑了一条新防线。但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最后在力量对比悬殊的德军的追击之下,苏军被迫撤出了第聂伯河地区。
  因为局势的突然骤变,莫德尔收到了李默的最新命令,那就是投入所有力量,在本月十六日前合围库尔斯克地区,莫德尔按照李默的命令。把所有的预备队拿出来。十多个装甲师排山倒海地对着苏军的真谛碾压而去,他们的头上随时都有超过两百架的飞机在盘旋,什么ju87,do17。bf109等等。最让买的高兴和喜欢的两款武器。莫过于一款叫着rpg和fa223直升机。
  rpg打苏军的坦克那才叫一个爽,四百米的射程,两百五十毫米的破甲能力。苏军坦克连正面都扛不住,一发火箭弹就是一辆燃烧的钢铁篝火。
  另外就是加装了能挡住12。7毫米高射机枪弹的fa223直升机,现在的fa223直升机的空载已经达到三吨,比原来提高了一吨,这些载重量完全可以把fa223的关键部队安装上防护装甲。
  这两款武器都是李默第一大规模使用,这下苏军可是凄惨了,上面是直升机携带的火箭弹加高射机枪,下面是无数的坦克和步兵,高空还是有ju87的俯冲轰炸机,就算是苏联人的防线在坚固,也是挡不住德军的进攻的,只是苏军的地雷,炸毁了一些德军的坦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这些坦克大多数可以修复使用。
  莫德尔的突击开始顺利起来,南方攻击群也是同样的顺利,李默是把压箱底的武器和兵力一次性用上了,成败就在此一举。包围圈的合拢口距离越来越小,到中午一点的时候,德军两个攻击群的距离已经不足三十公里了,苏军的抵抗也越来越激烈。
  而德军之所以可以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能如此顺利,是因为李默知道怎样很好地配合使用所有的重型武器,坦克战术运用的较为得当和地空部队的协同组织得很好。在此次战役中德军坦克部队成“楔”形队形行动。这种队形事实证明是很有效的。“楔”的顶部是重型坦克,豹式坦克对付苏军纵深配置地对坦克防御是很得力的。
  坦克突击在配合上直升机,那更加无敌,这种战术要到1991连海湾战争才会大规模运用结果被李默搬到了1941年,这整整提前了五十年,苏联焉能不败。
  苏军只能利用工事进行最后的抵抗,使得德军的最后合拢战进展有点缓慢,但德军依然在一步一步的合拢。此后德军的攻势遂变成一种硬向前推的行动,完全依赖优势的重量以压迫苏军后退。那是一种代价很高的努力,但由于有fa223直升机的帮助,所以也就有了很大的帮助,苏军的命运已经不可逆转。
  由于苏军不断将剩余的坦克部队投入到反冲锋,德军每每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才可能占领一个据点,下午四时,和合拢口的距离只有十公里去了。
  斯大林命令增加的预备队必须不分昼夜的抽调上去,哪怕是天上有如乌鸦一般的德国飞机。苏军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开进前线,进而顽强地坚守这十公里的防线。
  南线: 此时德军在南部的攻势更加势如破竹,南方攻击群首先在奥廖尔以北突破了苏军的防线,从而动摇了苏军的整个防御体系。
  托尔布欣的苏军南方方面军和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南方面军分别以一定的兵力在距奥廖尔大约三百英里的东南方向上渡过米乌斯河和伊久姆附近的顿涅次河中游实施了试探性的进攻。
  这些进攻的矛头直指马肯森的第1装甲集团军和新建的霍利德特的第6集团军。德军将相当于两个装甲军的强大装甲部队,让尝试进攻的苏军受到了当头一棒的教训。
  而再此之后,由于苏军在南线聚集了最多的精锐部队,反击的狂潮几乎一浪高过一浪,去年9月,苏军抵达了基辅和大河弯地区,夺得了通到第聂伯河的好几个据点。而苏军由于的严重损失,已经无法坚守哈尔科夫和别耳哥罗德,因此只能选择不断的退却。
  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的作战中,德军表明自己在任何方面都不比苏联人逊色。他们在战术上显示了无可争议的优越性,进攻和退却行动进行得十分迅速和有条不紊。
  南方集团军群的士气和重武器更多,更加是苏军所不能阻挡的,特别的fs223直升机配合上坦克,rpg,装甲履带车,基本上对苏军的防线就是碾压的效果,虽然苏军的拼死反击,也阻挡不住德军的进攻,但德军的损失不小,苏军的结局依然不可改变。
  (未完待续。。)


 第467章 英美联军

  1941年5月17日中午2点,德军南北攻击群正式会师,库尔斯克地区被德军彻底包围,被包围在库尔斯克地区的苏军大约有一百八十万人左右。
  希特勒接到李默的命令,那是惊喜又愤怒,这克虏伯家的小子就是这样任性,现在好了,这包围的苏军是不得不消灭,送上门的菜希特勒不吃也得吃,可是根本英英国送来的情报分析,英美很可能就在本月的某个时间登陆,这可是288万英美联军,一万多辆坦克,一万多架飞机,其他重武器更是不计其数。
  怎么办,这下希特勒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包围圈的苏军肯定要消灭,法国那边也要防备英美联军的登陆作战,希特勒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破解的办法,只要又一次把李默从前线召回柏林问策。
  
  历史上的库尔斯克会战,从德军最初的计划我们可以看出德军追求的是在苏联实施有限的进攻,继而取得迅速而辉煌的胜利,用以恢复德军的声誉和其他轴心国的信任。在这场战役中尽管德军曾一度击溃4倍于己的苏军,尽管胜利的天平曾一度倾向德国,但最后的结局仍令人沮丧,自此之后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完全转移到苏军手中。
  总体来说,历史上的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原因很多,首先是德军对于这个计划本身的考虑并不全面,同时进攻时间推迟的太久也丧失了战役的先机,因此最后这个攻击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同时根据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经验。无论德军有多么强大,攻打预有良好防御阵地的强敌也是很不明智的。德军最高统帅部犯了如同1942年夏季战役时的错误,命令他们最后的精锐装甲部队去强攻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的库尔斯克,而当战役进行至关键时刻希特勒的决心又产生了动摇,导致战役功亏一篑,最终得不偿失。
  这两种情况,德军都丧失了发挥机动作战特点的条件,而是在苏军选好的地点与其交锋。1941和1942年的战争经验已经证明,如果德军让他们的坦克部队在苏联的辽阔大地上纵横驰骋,事实上是所向无敌的。而在1943年。本来德军应当实施的是战略退却。或在一些有把握取胜的地段实施突然袭击,为机动作战创造条件。
  但这一切也都随着库尔斯克进攻战役的进行与失败而成为了不可能了,更为可怕的是——德军刚刚完成的东线战场部队的再编组和再装备的工作,却因为这次进攻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而这是1943年一年中的产量所无法补充的。
  事实上德军德国1943年新战车的产量应该是用来成立西线战场上的机动总预备队。以应对盟军将来可能的登陆。但为了这次准备仓促的攻势。德军却消耗了他最后的战略预备力量。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前后的表现,就可以发现,整个1943年期间德国失败的原因事实上与他们在1942年失败的原因一样。仍然是:武器装备,特别是摩托车辆与油料不足;希特勒仍然顽固推行专守防御战略,上述原因促使德军既丧失了战略主动权的同时又丧失了战术主动权。
  那么如果德军没有执行“堡垒”的进攻计划,他们将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战略?这里笔者认为,德军还是可能遵循一种机动防御策略。1943年期间,德国兵力损失严重,尤为严重的是,有作战经验的初级军官的伤亡增多了。
  但是,这种损失还决不是致命的,从占人口的百分比来看德国要比苏联所遭受的损失小得多。1943年的苏军显然也不能再承受如同战争初期那样巨大的损失了,可以说此时他们的人力资源也已经接近极限了。所以,为了缩短战线、加强预备队,德军就应该立即撤出库尔斯克地域,然后将军队撤至第聂伯河、斯摩棱斯克一线。
  然后采取一种机动防御策略,争取保持战役和战术上的主动性,通过有限的战役行动消耗对手的有生力量,最后使得苏联人感到难以承受,那么德国仍有可能使东线的战争打成平局。但最终英、美在欧洲大陆的介入很可能将是决定德国命运的重要因素。
  从战略上讲,库尔斯克战役的初衷是可行的,它是德军在一种适宜的条件下,选择的一条比较可行的路线,但战局的发展却不可能再给德军这种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讲德军的确是在战术甚至部分战役程度上取得了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但由于苏军军力和物资储备上的巨大优势,以至于德军很难取得战役上尤其是战略上的完全胜利。
  
  李默又一次从前线返回柏林,库尔斯克包围圈的苏军那是插翅难逃,苏军虽然组织了大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