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113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13章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史记》的时候缺乏资料,所以大凡秦军大捷,都有斩首多少的纪录,而秦军大败。则语焉不详。
    假若桓龋是惨败而归,那和今日宜安大战的结果有什么不同?狂腑率十七万大军攻打赵国河北,一番恶战之后,只剩下八万余人,其中席公的两万北军尚余一万四千多人,桓龋从南线带过来的十五万大军折损过半。激战三个多月。损失近十万军队,最后退回太原,这当然是一场败仗,而且是惨败。这时候对咸阳来说。损失十万人和损失十五万人有什么本质区别?没有,都是惨败。
    自己在河北战场竭尽了全力,最后甚至不惜舍生取义,最终也就多救了几万人而已。历史轨迹在河北战场的确发生了一点点无关紧要的偏转。但放到整个时代,放到整个秦国的政局中,这就好比向河里丢了一块石头。除了溅点水花以外,对奔腾的历史洪流没有任何作用。
    如果历史轨迹没有发生偏转,那笼罩在晋阳的云雾就遮掩不住自己的眼睛。自己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发展轨迹,但怎么做呢?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返回咸阳?待在晋阳这块地方。就如同漂浮在历史长河的支流。永远都没有改变历史的机会。
    唐仰越说越是气愤,声音不知不觉就大了。宜安决战前后,庸公一直与公子宝鼎待在一起,如今公子宝鼎受赏了,席公却要为宜安决战的巨大损失承当责任,这都是什么道理?还有没有天理啊?
    宝鼎还是不说话,颇有兴趣地打量着唐仰。唐仰三十多岁,长相很普通,因为出身寒门,依靠琴氏的帮助才得以谋个好差事,这份差事养家糊口绝对没问题,在普通人眼里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所以他很珍惜。为人做事小心谨慎。唯恐丢了这份好差事。宝鼎的思绪不知不觉回到了前世,他仿佛又看到自己正在为养家糊口而奔波,不过那时候对人生还没有感悟。整日里还在为了爱情而挣扎。不像唐仰,有家有口了,一门心思想就是为了父母妻儿,为了自己的小家庭,为此他可以理直气壮地胆可以毫不犹豫地拒绝送死。如果我还能回到前世 我也要像唐仰一样,好好活着,为父母妻儿努力工作。为此刻,算再委屈也值得。
    “公子,咸阳名义上是惩罚蹿公,实际上是变相地打击王剪上将军唐仰的确气愤,本来他立功了,可以升官晋爵的,这可以改变他一生的命运,给他的家庭带来很大变化。但结果却一无所获,空喜欢一场。所以他义愤填膺。有些晕头了。脱口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咸阳如此做法大失人心,不但让将士们失望,还会激起军中将率们的矛盾。公子是不是不信?公子以为老秦人能忍得了这口气?王剪会任由框腑打他的他的脸?这事闹大了。晋阳军方肯定要互相打起来。老秦人一旦愤怒,后果不堪设想
    宝鼎面显惊色,好象被唐仰这句话吓住了。
    公孙豹和琴唐也被唐仰这番话吸引了。公孙豹面带浅笑,抚须不语。琴唐看到唐仰过于激动,口不择言,担心他惹下祸事。急忙咳嗽了两下。提醒唐仰不要胡言乱语了。唐仰霍然惊觉。心里骤感窒息。公子宝鼎是什么人?这种事他能不知道?我在他面前胡说八道,不是自找没趣吗?
    “公子,我,”这咋瞎说,瞎说  。唐仰面红耳赤。尴尬地解释道。
    宝鼎笑笑。摇摇手。示意唐仰不要紧张。刚才唐仰那番话提醒了他。让他突然想到了咸阳此举背后所隐藏的玄机。假如历史轨迹没有变,那么在特定节点上的结果就不会变,通过这个已知的结果倒推到晋阳今天的紧张局面,不难估猜到咸阳想干什么,正在干什么
    宝鼎望着唐仰。忽然觉得他很亲近,甚至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
    宝鼎前世的记忆一直牢牢占据着他的思想和灵魂,让他一直很难适应自己的身份和地个,至于融入到这种身份并且站在这个高度去改变自己更是千难万难。他本贫贱。却非要强迫他做个贵族,做个先秦时代的贵族,拥有这吓,时代贵族的思想和灵魂。这太难了,这就好比突然让一个平民去做公爵伯爵,这咋,难度太大了。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思想和观念。从出生开始就与生俱来,刻骨铭心。非后天可以改变。比如宝鼎现在这种感觉,与平民非常亲近的感觉,就会伴随他一生,而这将对他的未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你想去咸阳吗?”宝鼎忽然问道。
    唐仰愣住了,接着心跳骤然剧烈,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改变一生命运的机会就这样突然降临了。
    公孙豹徽微皱眉。他出自行伍。以军功取爵,一个纯粹的军功贵族,他不喜欢唐仰这种耍聪明卖嘴皮子的小吏,更不喜欢在宝鼎身边看到这种猥琐小人,尤其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唐仰胆怕死,没有血性,还是一吓,说着一口鸟语的巴蜀楚人,这样的人怎能留在公子身边?公子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琴唐却是又惊又喜。公子宝鼎已经显露出他强悍的实力和诱人的前景,巴蜀人在晋阳的这步棋算是走对了,当务之急是建立与公子宝鼎的亲密关系,但仅靠一吓。假的夜郎国公主绝无可能,还需要拿出更多的东西以打动公子宝鼎,不过考虑到咸阳的局势,巴蜀人又不能做得明目张胆。这时候唐仰如果能待在公子宝鼎的身边,获得公子的信任,由他来传递消息。那巴蜀人就能掌握主动,进退有据。
    赵仪那咋,假的夜郎国公主太惹眼了,而唐仰一个小人物根本进不了咸阳大权贵的视线。公子宝鼎此复选择这样一个人放在自己身边,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大有深意啊。
    “你这小子。还愣着干什么?。琴唐笑骂道,“公子既然器重你,让你追随左右,那就不要让公子失望,更不要丢了琴氏的脸。
    唐仰心领神会,当即大礼跪拜,拍着胸脯发毒誓。
    宝鼎不以为然,他从来不信什么誓言。之所以把唐仰留在身边。纯粹一时冲动。哪里想到这其中竟然牵扯如此之多。身份地个太高。做什么事都有牵扯,一举一动都要考虑周全,远没有做普通人的自由。宝鼎目前还没有这种认识,他还是以平常心来做事,结果自然和他的本意大相径庭,甚至好心办坏事。
    “如果狂龋和王剪两位上将军大打出手。咸阳怎么办?”宝鼎待唐仰重新坐下,忽然问了一句。
    唐仰张口结舌,答不出来。
    “咸阳为什么要蓄意挑起军方的矛盾。让老秦人和楚系将率大打出手?。宝鼎又问了一句。
    唐仰苦笑,他位卑权轻,远离权力中枢。对这种事一无所知。
    就在这时,曝布冲了进来。神色紧张地说道:“公子,行辕出事了,打起来了,连军队都调动了。三个上卿和郡守已经赶赴行辕。但双方剑拔弩张,谁也不肯让步。郡守派人来,请公子即刻去一趟行辕,居中调停。”    宝鼎失声而笑。唐仰刚刚在这里预测军方要互相打起来,结果行辕那边马上就出事了,还真的灵验。
    宝鼎笑了,公孙豹也笑了起来,摇摇头。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三个上卿?他们跑去干什么?还有那个冯郡守,他跑去添什么乱?这是军方的事,和他们有什么干系?我看他们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琴唐和唐仰闭紧了嘴巴乙晋阳果然出了大事,这下子热闹了。只是没想到的是,竟然要公子宝鼎出面调停。这里面就大有名堂了。公子宝鼎在河北一战成名,在军中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但这仅仅是一种声誉。和威信没有半点关系。在军中若要建立威信,需要血淋淋的军功,需耍强悍无比的实力,但宝鼎没有,他那点军功实在拿不出手。他在军中更没有实力可言,所以这事让宝鼎出面调停,根本就是笑话。
    “开席吧,开席吧公孙豹冲着曝布挥挥手,“把白家、司马家和乌家的小子叫进来,还有几位锐士,都叫进来,一块吃酒。他们打他们的,我们吃我们的,各干各的事
    宝鼎也冲着曝布说道:“我师傅肯定不来了,赶快开席吧。怠慢贵客了,失礼失礼。”
    很快,该来的人都来了,酒菜也上来了。开怀畅饮。
    酒至中途。冯劫又派人来了,说北军将士义愤填膺,已经擂鼓集结了。而南部军队也不示弱,叫嚣者要把军队拉出来,与北军一较高下。请公子急速赶赴行辕调停。
    公孙豹生气了,冲着曝布叫道:“派个人去告诉郡守,公子不过是个戍守抬重大营的五大夫,他去行辕干什么?晋阳有两位上将军。还有一位少上造将军。军方的事当然由他们出面处置。你叫人问问他。他是不是老糊涂了,连大小尊卑都搞不清了,还做什么郡守?。
    宝鼎的脸色也阴沉下来。师傅这是干什么?这么屁大点的事情就,要我出面?你要太看不起我了吧?要我出面可以,把事情再闹大。闹得不可收拾了我就去。王剪、桓酶、滕公都不露面,任由部下闹事,这明显就是以武力威胁咸阳,你以为我不知道?可惜你们都低估咸阳了,咸阳那位大王就等着你们闹了。闹得越大越好,最好是发生激烈冲突,那大王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也就可以出面了。现在你们虚张声势。把事情闹得这么我怎么出面?我出面了还是无济于事,无法帮助我返回咸阳啊。
    !
第一第一百章 他为什么要逃
    飞波涛汹涌。众人各自忐忑,这顿酒自然吃得难受。一
    琴唐和唐仰不敢久留,酒筵刚一结束便提出告辞,宝鼎却婉言相留。琴唐和唐仰以为宝鼎只是客套,坚持要走。宝鼎犹豫了一下,忽然问道:“你们和咸阳之间一直保持联系吗?”
    琴唐迟疑了片刻,微微颌首,“如果事情紧急,三天内可以把消息送到。”
    宝鼎凝神沉思,稍许,伸手相请。琴唐下意识地以为宝鼎有什么事需要联系咸阳,但事关机密,不得已利用他们的渠道,于是跟着宝鼎走进了偏帐。唐仰却留在帐外,与乌重闲聊。这两人有共同语言,谈的都是回易之事,非常投机。
    琴唐本想拿着书信就走,谁知宝鼎进了偏帐后又陷入了沉思。眉头深皱,颇为踌躇。琴唐看他想得入神,不好打扰,只好先坐下了,等待宝鼎拿主意。
    家主离开晋阳之前,可对先生说过什么?”宝鼎坐到了琴唐的对面,低声问道。
    琴唐手抚长髯,沉吟不语。他从宝鼎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危机,显然,宝鼎要办的这件事关系重大,不是送封信这么简单,或许需要巴蜀人的帮助。
    “魂氏家主离开晋阳之前,曾到辐重营找过我,与我长谈了一次。”琴喜郑重其事地说道。“公子或许不清楚我的身份。
    在秦国我是大匠,在巴蜀琴氏,我是琴氏小家主的大父。我这一辈有十七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九。在我前面有四位兄长,如今都已作古。”
    宝鼎闻言,当即露出了笑容。琴唐这句话说得很清楚了,他在琴氏家族说话有相当的份量,之所以还留在晋阳,其实是受院氏所托,继续关注晋阳的形势,必要时候给公子宝鼎以助力。幸好魄氏做事考虑周全,否则自己今天即使想到了破解晋阳局势的办法。也因为距离咸阳太过遥远,鞭长莫及而错失良机。
    “先生,瑰氏能否影响楚系的决策?”宝鼎又问道。
    琴唐白眉紧皱,犹豫了片刻问道:“公子要办的事是否与今日晋阳局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