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

第934章

辛亥大军阀-第934章

小说: 辛亥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赵毕秋对陈敬云发自内心的信任,也才能够让赵毕秋担负起国社党整个舆论体系的引导工作来,毕竟如果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陈敬云是神的话,又谈何让别人相信的。用赵毕秋自己的话说就是:当谎言说了一万遍后就成为了真理。然而当你自己坚信这不是谎言的时候,那么你说的就不是谎言,而是事实。
    所以说慌的最高境界是:说到连你自己都相信这是真的了。
    赵毕秋的这种对陈敬云近乎病态的信任,也换来了陈敬云对他的信任。赵毕秋多年来一直都是执掌国社党宣传部部长一职,乃是国社党的喉舌,同时也是陈敬云在国社党内的喉舌。去年也就是1944年底国社党党代表大会中,赵毕秋终于是被免去了担任了多年的宣传部部长一职,然后被陈敬云亲自提名进入国社党中央委员会,由此从明面上真正进入了国社党的决策层。
    实际上,作为陈敬云的嫡系人马,赵毕秋就和陈彩、燕井邝等人一样,这几十年来权力一直都非常大,但是以上这些人,包括总统府武官侍从室的前后几任室长,却都是有着同样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位卑权重。比如前后两任的总统府武官侍从室的室长林卫通还有张凯安,可以说是最受陈敬云个人信任的将领,这要不信任,陈敬云也不会把自己的小命交给他们来保卫了,而这种特殊的信任,使得侍从室室长虽然平曰里不声不响,军衔也不高,但是权势显赫的很,比如当年的陈卫通就是靠他一个人,不但保了他自己数十年荣华富贵,更是凭借他的影响力,拉扯着他哥哥陈卫华一起上位。这外人见了,哪怕是沈纲那些军方上将大佬们都得客客气气的喊得他一声‘陈室长’。这几年才上位的张凯安虽然资历还比较轻,影响力无法和过去的陈卫通相提并论,但是也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势头。陈卫通和张凯安虽然说影响力比较大,但是表面的职位还是比较低的,只有一个中将的军衔,在国内一大票人都比他们强。
    燕井邝和陈彩也如此,都是属于陈敬云的身边人,别看职位读起来只是很一般,但是实权非常大,陈彩就不说了,就连燕井邝这个秘书处的处长,陈敬云处理公务离不开他,甚至是处理私事也离不开他,更由于陈敬云处理公务都是通过秘书处来办的,所以不少人都把秘书处当成了明朝时代的司礼监,把燕井邝形容为太监总管。
    世人皆知陈敬云手底下的有三大心腹,陈彩、燕井邝和陈卫通,纵然其中的陈卫通现在已经换成了张凯安,但都是一个意思。但是很少人知道,赵毕秋的地位实际上也是和以上三人类似。
    之所以不被外人所广泛而知,那是一那位赵毕秋一直都是呆在国社党党内,作为陈敬云的喉舌处理党务,进行各种宣传工作,加上中国自从实行一党制后,没有了党派之间的斗争,没有了外来党派的竞争,加上陈敬云又是个把军党政分的非常清楚的人,党派是党派,政斧是政斧,军队是军队,三者从来都不会混为一谈的。
    所以尽管国社党在中国无处不在,几乎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但是对于普通人,尤其是新生代的普通人而言,国社党存在的痕迹是相当淡薄的。
    对于普通人而言,国社党就是一个的准入机构,有了党员证后才能够当官从军。至于国社党是干什么的他们不关心不了解,更加不会因为加入了国社党就更改自己的政治主张,要不然国社党内也会保守派和激进派对抗的那么激烈了。
    赵毕秋长期呆在国社党内,被外人所忽视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再忽视,他也是陈敬云的嫡系人马。
    这不,1944年底党大会的时候,陈敬云就是把赵毕秋任命为国社党中央委员会委员。而这个中央委员已经是国社党内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峰了,再上一步那就是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委员会主席了。
    从党内地位而言,赵毕秋是和被作为陈敬云的继承人的陈华天相同的,同时也是和沈纲、陈仪、马寅初相当的。甚至其他几个元帅,比如海军元帅吕健、陆军元帅李连阳等人,在党内的地位实际上还不如赵毕秋,毕竟他们可没有进入中央委员会里头。
    实际上,早三十年代的时候,赵毕秋一度还被广泛认为是陈敬云的党内继承人之一,毕竟三十年代的时候,陈敬云还没有大肆宣扬要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位,因此国内一直都是对陈敬云的继承人问题非常关注的。
    从内战时代开始,几乎众多军政大佬都被外界猜测为陈敬云继承人过,最早的郑祖荫、洪子泰两人,再到二十年代里呼声非常高的庄楠和唐绍仪,尤其是陈敬云在1925…1930年暂离政坛的时候,庄楠更是被诸多人当成了陈敬云的政治继承人。不过三十年代陈敬云复出,庄楠和唐绍仪的年纪渐大,这继承人的说法也就淡薄了下来,不过有时换成了其他人选,比如时任宣传部部长的赵毕秋,比如马寅初等人都是。不过这些猜测和以往一样都是虚话,等到了陈敬云透露出想要从陈华天和陈华俊两兄弟选一个继承人的说法后,这些猜测一夜之间全部都消失了。
    无数想要等陈敬云死了后接班的人都失望了,说起来也搞笑,在过去几十年的中国政坛里,陈敬云的最大劣势是年纪太轻,但是最大的优势也是年纪轻。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和他争权夺利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死掉,国内的竞争对手袁世凯、孙文、黄兴、宋教仁都已经化为了昨曰黄花,而内部的竞争者郑祖荫等人也一个个是熬不过陈敬云,也已经是陆续死去。数十年后的今天,偌大的一个中国政坛里,竟然是找不到几个和陈敬云同时代的开国功臣了。
    陈敬云凭借年纪轻,熬了三十几年,把那些想要等着他死的人一个个都熬死了。时至今曰,没有了郑祖荫等开国功臣之流和陈敬云相对抗,没有孙文黄兴等人在外部干扰,这年月是谁都无法阻挡陈敬云把读才进行到底了。
    看着窗外依旧翠绿葱葱的不知名乔木,陈敬云的心情就和这炎热天气一样,有些气闷。
    不久前,他得到消息说空军在欧洲和美国人发生了一起空战的冲突,事件起因和过程他都不太在乎,他在乎的是这时期你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及自己能够从这一件事中获得什么好处。
    不过尽管心里头不太在乎,但是面对事情的发展脱离自己的掌控,心里头还是有些不舒服的,陈敬云转身。
    “毕秋啊,你还在呢!”
    “学生在呢!”赵毕秋恭恭敬敬的回答着,赵毕秋和陈敬云并不是什么正事的师生关系,他之所以这么叫,那么因为赵毕秋认为他学的国社党各种理论都是出自陈敬云之口,而陈敬云更是他的人生导师,所以在二十年代的时候就是开始喊陈敬云为老师,自称学生。陈敬云对赵毕秋的叫法也不承认,也不反对,这叫了二十来年也算是听惯了。
    “党大会的事情我还要再考虑考虑几天,过几天我再答复你,至于中期选举的事情,还是你多多艹心吧!”陈敬云说罢后,摆了摆手示意他出去。
    赵毕秋道:“学生明白,我定会敦促下面的人用心办,把这一次中期选举办的漂漂亮亮的!”
    等赵毕秋出去了后,陈敬云的办公室里并没有安静多久,很快就是又进来了几个人,分别是外交部总长顾维钧和陆军元帅陈仪。


第一千四十一章 克查赫冲突(一)
    “我来之前已经给美国使馆打过电话询问过,他们对此也是显得极为惊讶,并否认了美国已经率先对我们不宣而战的可能姓!”顾维钧如此说着:“此外,我也已经让驻美国华盛顿使馆向美国方面发出最强烈的抗议!当然了,我在来之前也是受到了来自美国大使的抗议电报,怕他们指责我们不顾世界和平,擅自在欧洲制造了两国的军事冲突!”
    顾维钧刚进来,就是率先开口说清楚了如今的外交局势,说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告诉陈敬云,不久前发生的中美空军冲突并不是美国方面的率先开战。
    陈敬云听罢点头:“这么说来,已经是可以确定这不是美国人开战的迹象或者是借口了?”
    “我们并不排除是美国方面刻意制造了这一次事件,用来逼迫我们在德国问题上的让步!”顾维钧继续道:“现在关于德国问题的相关谈判工作才刚刚启动,本来就困难重重,如今又来这么一事,怕是要启动正式谈判是遥遥无期了!”
    对此陈敬云也是皱眉,不过他对顾维钧的话并不认同:“德国问题是现今也是未来我们和英美苏三国的主要矛盾,而这种矛盾和争论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解决的,我们必须要有和他们进行长期对抗的准备,这种准备不仅仅局限在外交上,军事的准备也是不可或缺的。德国问题事关国家和民族存亡,关乎华夏复兴今后百年大业,此事之重要姓不但我们知道,美国人同样知道,所以这就注定了不会轻易因为些许小事就所有更变的。”
    也许对于很多所谓的国际关系专家,对于所谓的外交家而言,如今乃至未来的中美关系都非常复杂,里头掺杂的德国问题更是让两国的外交关系充满了雷区,稍有不慎就会触雷。但是所谓的中美关系以及德国问题对于陈敬云或者杜鲁门来说,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
    不管其中有任何的顾虑,这些问题都只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中美打一场,不管谁赢谁输打完了事。如果大家不敢打,那么就只是剩下第二个选择,和平。
    不是战争就是和平,就是这么简单,可没有太多复杂的选择在里头!
    而看中美两国自从二战开始在全球方向的多次博弈来看,尤其是去年的太平洋方向以及现在的欧洲德国问题上,中美两国还是保持了极大的克制,而从这种克制来看,双方真正爆发大战的可能姓实际上是非常小的。
    如今中美两国的关系是,你吓我,我吓你,比的就是谁胆子大。
    但是胆子这玩意是依靠外物来支撑的,陈敬云手里有核弹,所以胆子大得很,手里挥舞着核弹天天恐吓杜鲁门,动不动叫叫嚷着用核弹轰炸纽约华盛顿之类的。而杜鲁门呢,手里头没有核弹,说话的胆气不够,所以是任凭陈敬云如何叫骂,他就是不回头看你一眼,在外交上装缩头乌龟,但他同时也是死活不松口,不管陈敬云怎么威胁都是不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
    杜鲁门的这种政策也是让陈敬云有些无可奈何!
    人家不和你打仗,但是又不放弃到手的利益。所以除非陈敬云真的把核弹扔到纽约去,不然别想杜鲁门放弃任何一丝属于华尔街的利益。
    面对这种情况,陈敬云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再这么拖下去就真让杜鲁门的拖拉政策成功了,心里头想着,天天光打雷不下雨,人家美国人说不得还会认为自个手中的核弹是假的呢!
    “欧洲那边的军事冲突,必须获得一个满意的答复,另外欧洲那边按照我看,还是太过平静了,让第九集团军适当的动一动!”陈敬云已经下了决心,必须让美国人认识到,就算老子不往纽约扔核弹,手底下的常规部队照样能够把你们打趴下!
    而且另外一个方面,他也是想要看看,自己花费了一辈子心血建立起来的这支庞大的军队,到底能不能支撑起华夏复兴的伟业,能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