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

第729章

辛亥大军阀-第729章

小说: 辛亥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上尉放下了望远镜,转头看向了身边这个军士长,语气中带着客气道:“李兄,按照你的看法,我们有多大的把握!”
    按照通常情况来说,宁上尉身为一个年轻有为的装甲兵上尉,堂堂一个军官是用不着对普通士官如此客气的,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不同于寻常情况。
    被宁上尉称之为李兄的这个人军衔为军士长,正式职位为这个坦克连的勤务长,在中国陆军的早期军衔中,军官以下只有三级士官分别是上士、中士、下士,但是后来又增加了军士、以及军士长,增加的军士以及军士长主要是担任排部的司务长、连部的司务长,而资深军士长更是担任营部的司务长。
    而这些人在和平时期主要是协助部队主官进行内务上的事务处理,因为这些军士、军士长一个个都是从军多年的老军人了,资历比那些低级军官可强多了,管理士兵以及训练上他们都比较熟练,而在战时,就依靠他们的丰富经验给这些年轻的军官们提供战场意见,填补中国陆军不再营以下不设专职参谋的空白,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营级以下的参谋人员。
    而且他们给出的意见更多是依靠他们丰富的经验,而不是那些职业参谋是依靠大量的数据统计以及在军校上学到的专业技能。
    这个李兄就是这样的人,虽然宁上尉手下还有一个中尉副连长,但是平常时候副连长是直接率领另外一部分指挥作战,宁上尉这个连长的真正副手,实际上就是这个李军士长,由于这个李军士长也不是那些普通的军士,而是一个极为资深的军士长,可是中国陆军中第一批坦克兵出身,资历可比他宁上尉强多了,所以宁上尉尽管保持着身为军官的骄傲,但是语气上也是对李军士长保持了必要的尊敬。
    李军士长此时道:“他们现在正处于行军途中,估计不久就会到达前面那个山坳了,而且这是纯步兵部队,没有坦克的支援,如果我们能够发起突袭的话,击溃他们没有太大的困难,但是如果要收获更大的战果,恐怕就是要向附近的步兵营请求协助了,让他们派过来一个步兵连配合我们的话,就能够让我们收获更大的战果!”
    宁上尉听到这里,在看看小山脚下的那十几辆自己手下的坦克,心中一边估算着双方的兵力对比,然后又是拿出了望远镜看向了远方的那支俄军部队,他想要知道这支俄军里头有没有反坦克兵力,如果有的话有多少!
    这反坦克炮还是非常好认的,就算是口径最小的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也得好几百公斤重,需要卡车来牵引,中国陆军自身装备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平常就是用0。75吨的卡车来牵引,必要时候也可以用0。25吨的吉普勉强牵引,但是不管怎么样,它都得需要机动车或者马匹来牵引,炮兵可没法把它抬着走,而口径更大一些的,比如五十七毫米甚至七十五毫米的反坦克炮,那可都是死重死重的大家伙,需要大型卡车来牵引的。
    反坦克炮为什么口径这么小而那么重呢,就是因为这玩意都是超长身管的家伙,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直射加农炮,重量完全不是那些短身管的榴弹炮可以相提并论的,比如同样是155毫米的口径,1933年式155毫米榴弹炮也就三点五吨而已,但是四十三倍口径的155毫米野战加农炮却是高达十吨以上,而1935年式155毫米野战加农炮达到了十点零五吨。当然了两者的射程也是没法比较的,1933年式155毫米榴弹炮射程不过十三公里,而1935年式155毫米野战加农炮的射程高达二十公里。
    一般来说,同口径来说,身管越长,重量也就越大,同样的也正式因为这种原因,使得中国陆军放弃了七十五毫米超长身管坦克炮的研发,不是研发不出来,而是这种超长身管的坦克炮重量太重,T12坦克即便勉强装下也影响机动姓能,同时身管越长也就让制造难度越大,炮管的成品率就越低,姓价比越来越低。所以这就导致中国陆军在选择各种火炮的时候,并不太热衷于对身管长度的增加研究,通常都是直接提高口径来获得威力上的增加。
    T15坦克上的105毫米坦克炮就是这种策略下的产物。
    步兵反坦克炮也是长身管的加农炮,非常重需要用卡车来牵引,这也就给了宁上尉比较好的辨认标识。
    宁上尉不断的调整望远镜,然后反复的来回观察这支拥有十余辆卡车的俄军部队,这支部队里的每辆卡车后头都牵引了火炮,由于距离比较远,宁上尉只是认出了前头的两辆牵引的应该是七十五毫米的步兵轻型榴弹炮,中将有两辆牵引的还有两门火炮,但是由于距离过远的以及卡车周边有着士兵被阻挡着,看不清楚,而后面那些则是牵引着部分补给品,包括炮弹架、弹药架等。
    一个标准的炮兵部队,除了需要卡车牵引火炮外,同样还需要卡车来牵引炮弹运输车,尤其是大口径炮弹都是非常重的,一些重型载重卡车还能直接装上车运输,但是对于一些中型以及小型车来说,就需要用牵引来运输了。
    半响后宁上尉放下望远镜,沉思了会后道:“那就干他这一票,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通过不是!我们的任务虽然是前线侦查,但是能够把这支敌军击溃的话也能够缓解突厥斯坦内的压力!”
    说罢后宁上尉转头对通信兵道:“给我接通322营的电话!”
    李军士长听到宁上尉已经是决心打了,当即也是连忙下去,然后组织士兵们开始准备作战。
    一场小小的伏击战即将在突厥斯坦城外打响!


第八百零四章 主动出击(一)
    阿雷斯,这个中亚铁路中的重要交通要道,自从中苏俄三国对持期间,就是中苏双方的重要对持区域,苏俄在这里构筑了坚固的防线,后来俄军占据了这里自然也就利用这里上的防御工事抵抗中国陆军的进攻。
    程子贤中将此时穿着一身将官冬装常服,带着身边的几个军官们巡视着前线,在一个临时构筑的战壕里,程子贤正在听从一个上校的报告。
    “从昨天开始,我团就已经根据命令发起进攻,目前已经连续突破了俄军的两道防线,不过正面的俄军兵力过多,至少有五千之数,在进攻俄军第三道防线的时候出现了反复争夺的局面。”
    程子贤听罢点头然后转身对一个少将道:“林旅长,炮兵旅还能不能抽调一部分火力来支援这一地区作战?”
    第五军下属的第十一炮兵旅的旅长林少将道:“有些难度,现在我炮兵旅的已经抽调了三个营的火力支援二十一师作战,要增援这一战线的话,最多也就只能抽调一个炮兵连的兵力了!”
    那上校道:“有一个连也是好的!”
    中国陆军的炮兵编制中,除了各大师属炮兵团外,还有众多的读力炮兵部队,这些读力炮兵大多数是以旅级编制存在,目前有二十五个炮兵旅以及十来个读力炮兵团,平常时候这些炮兵部队是读力编制,并不归属军级管辖,但是实战中就会调配部分读力炮兵直接归属军级指挥机构指挥。
    第十一炮兵旅就是这样的存在,辖有一个155毫米榴弹炮兵团,一个155毫米加农炮炮兵团。
    炮兵旅中所辖有的火炮种类也并不是全部都一样的,有些是155毫米榴弹炮,有些是155毫米加农炮,有些也是有些早期的105毫米加农炮、120毫米加农炮,甚至有部队是装备了203毫米的榴弹炮。而有些读力炮兵团则是装备105毫米榴弹炮,甚至极少数部队装备了海军舰炮改装的大口径加农炮,比如六寸加农炮甚至八寸的加农炮,不过这些超重火炮一般都是作为要塞守备部队存在,少数能够机动的也是作为攻城炮来使用的,不太可能在野战中使用。
    之所以造成这种原因是因为中国陆军的这些大口径火炮是通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哪怕是一战时期服役的那些105毫米加农炮也不可能说退役就退役,加上这数十年来各种大口径火炮类型不断增加,所以也不可能做到和师属火炮统一为105毫米的榴弹炮那样统一口径和种类。
    不过历尽多年发展,中国的大口径支援火炮也是确定了以155毫米口径为主,大部分炮兵旅都是以155毫米口径的火炮为主,而其他口径的火炮大多数都是已经停产的现存产品。
    第十一炮兵旅装备的是155毫米的火炮,哪怕是能够抽调出来少部分来支援他们这一个团,那么也能够让这个步兵团获得极大的火力支援。
    程子贤带着一群人巡视战线,过程中也是经过了正处于激烈战斗的地区,双方的大口径火炮不断的飞来飞去,落在地面上掀起巨大的爆炸波浪。
    从前线返回后,程子贤立即那就是根据实地调查的情况作出了最新的战术调整,他需要尽快的拿下阿雷斯,如果他的第五军无法短时间内拿下阿雷斯并增援突厥斯坦,那么在突厥斯坦孤军奋战担任阻击任务的第三师就可能陷进危险了。
    要是因为第五军延误的缘故而让第三师这个王牌师被重创甚至被歼灭,那么程子贤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不但自己的军事生涯会到头,甚至会被送上军事法庭,到时候哪怕是没有其他罪名,但是‘延误军机’这四个字就足以让他万劫不复。
    为了快速攻克阿雷斯,程子贤不惜投入了第五军最后一支预备队,以第二十一师为主力,并把第五军的坦克团、炮兵旅都加强到了这一面,试图形成一个拳头打破俄军的防御,撕开俄军在阿雷斯的防线。
    就在程子贤为了攻克阿雷斯而调兵遣将的时候,在突厥斯坦的李玉挺却是没有程子贤想象的那么危险,甚至还打算着主动出击呢。
    “我们比他们有着火力以及机动上的优势,但是如果我们只困守突厥斯坦的话,那么就是等于放弃了我们的机动优势!”第三师参谋长钟台庆上校指着地图上道:“我们完全可以发挥我们的快速机动能力,前出迎战,利用我们的快速机动能力分别击溃敌军的三个师!”
    李玉挺听着这些也是点点头,作为一支机械化部队,他的第三师最大的优势并不是防守,而是进攻,不管是装甲师还是机步师,他们从诞生的那一天起,陈敬云以及参谋部的一群军方大佬们都是把他们当成了进攻力量来建设的,防守从来都不是他们的本质工作,从在防守战中,装甲师以及机步师所能够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并不会比传统步兵师强多少。
    “只要我们的时机掌控的好,完全可以先击溃了俄军第二十七师后,掉过头来进攻俄军第三十三师,只要把这两支部队先后击溃,突厥斯坦之围也就解开了。”钟台庆继续道:“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要想守住突厥斯坦,我们必须主动发起进攻!”
    李玉挺此时转头对身边的一个上校道:“韩上校,军需处这边情况怎么样,燃油和弹药的库存还有多少,能不能支持我们发起大规模的机动作战?”
    第三师军需处处长韩上校道:“弹药存量还可以,燃油的话就是有些不足了,虽然集团军那边已经增援了部分后勤人员,我们的辎重团也是全力投入了补给运输,但是我军脱离集团军主力距离太远,一路上两百多公里的补给线都需要依靠汽车来运输,运输部队自身的燃油消耗就非常大,最后能够运输到突厥斯坦来的燃油并不算多!”
    制约一支机械化部队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