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

第659章

辛亥大军阀-第659章

小说: 辛亥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个时候,苏俄也根据和德国签署的密约出兵波兰,以报当年波兰出兵苏联的仇。这接下来的事情已经是相当明了了,在苏德两国的夹击下,波兰快速覆灭,让英法两国反应都反应不过来。
    波兰一覆灭后,德国和苏联就是瓜分了波兰,然后两国又是签署了条约,英法等国寄望于德国和苏联爆发战争的期待落空了,而更关键的是,原本用于进攻波兰的德军主力快速被调到了西线,当英法两国好不容易完成了战争准备后,德军已经把大批主力调到了西线,这个时候英法两军根本没有任何的希望突破德军的防线。
    这个时候德军也需要时间来准备,一方面是巩固波兰等后方,另外一方便也是准备着进行下一场大规模战役所需要的物资。
    于是乎德军和英法两国就在西线上僵持了下来,再没有把握之前双方都不会主动去进攻对方的稳固方向的,因为那样注定不可能获得胜利,带给自己的只有惨重无比的伤亡和失败。
    以上这些因素加起来,才是造成英法德宣战后西线无战事的原因,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波兰被灭的太快,一个月不到就完蛋了。
    而德军所表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让英法两国的将领们也都是心里发咻,表面不说,但还是缺乏和德军硬拼的勇气的,这个年代的法军已经不是拿破仑时代时的法军,而英军中海军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陆军嘛就是缺乏很多,远征军也就那么点,主力还是得依靠法军,法军自己没有信心,英军就更没信心了。
    于是乎法军所选择的战略是被动防守,试图依托耗资众多的马奇诺防线来达到阻挡德军进攻的目的。
    不得不说,法军的将领实在太渣,这都1939年了还沉浸在一战时期的那种僵硬战术里头,这说起英法两军的坦克,他们实际上都不少,但是他们对于坦克的使用依旧停留在一战的观念。
    但是德国那边对于坦克的使用理念却是学习了中国,对于坦克是集中使用,并建立快速步兵部队来伴随坦克部队快速突进,而德国人自称的闪电战战术实际上就是中国在二十年代早期盛行的快速突进理论。
    不过后来中国陆军持续把快速突进的理论改进,发展出了大纵深突击理论,而这种理论基本就是为苏俄量身定做的,而时间上也只有苏俄那广阔的领土才能够让中国陆军有空间实施大纵深突击战术,这要是换了个地方根本就用不起来,没有俄罗斯的那些广阔平原,那数十万计的装甲部队可施展不开来。所以中国陆军的各种战术理论实际上比较多的,一般来说可以大体上分为南方和北方,这个从这两个地区的部队中装备的装备都不同就可以看的出来,中国部署在两广云贵地区的部队讲究的是轻步兵战术,演练的丛林战术,而部署在北方地区的部队则是讲究大型装甲兵团的战术,所以对于中国陆军的诸多战术理论,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各国跟在中国后面也算是玩了二十几年的坦克了,但是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也就德国学到了中国坦克战术的精髓,而其他国家哪怕是中国的老对手苏俄也没有做到,他们虽然也编立了不少的装甲师,但是苏军的自身战略理论还没有成熟,还需要实战来完善。
    法国和英国对于坦克的使用观念还停留在一战时期,这样不思进取的军队要是还能够挡住德军那可就真是奇迹了。
    欧洲西线保持平静的同时,欧洲的其他地方却是不平静,苏联和德国瓜分了波兰后,扩张的步伐比德军还要快,刚结束波兰战事就是迫不及待的向芬兰发出了最后的战争通牒。
    芬兰之前是沙皇俄国的附属国,被征服后的芬兰一直都在谋求读力,而这种读力需求在一战中终于得到了机会,1917年俄国发生革命后,芬兰趁机进行了读力,而俄国革命后发生了分裂,社工党所统治的苏俄和由中美英法等国支持的俄罗斯共和国进行了长达四五年的内战,而俄国内战也是给予了芬兰最大的读力机会,摆脱了来自俄国的控制。而这个过程中,芬兰不可避免的和苏俄发生了严重的冲突,1918年苏俄挑动芬兰革命,被芬兰政斧严厉的镇压了,1919年,芬兰派兵参加了尤登尼奇的白‘军进攻彼得格勒,1921年数千芬兰人参与了苏俄卡雷利地区的暴‘乱活动。
    这些因素加起来,就让苏俄和芬兰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张,而芬兰更是把苏俄视为宿敌,而且为了寻找外援积极联系外国,英法美德这几个国家几乎都是芬兰的支持者,但是说到最大的支持者,还是中国,因为两国的敌人都是苏俄,所以这两国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密切1925年,中国和芬兰就是签订了中芬南京通商条约,这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商业上的合作,但如果看看里面的商业贸易都是什么内容的时候,那么就会知道这个条约并不是简单的商贸条约,而是一份军事援助合同,合同中,中国向芬兰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装备,伺候芬兰和中国的关系曰益密切。
    1932年的时候,芬兰和苏俄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是芬兰人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安全感,反而是加大了和中国的军事合作,这种合作甚至超越了中国和伊朗之间的合作。
    芬兰可是欧洲中首个装备中国T6坦克和F3战斗机的国家,至于西班牙那边的不算,这些重型装备中国送过去只是测试居多,并没有卖给他们多少,和西班牙那边最大的军火贸易还是枪支火炮这些传统武器,另外更多的就是消耗类的物资,比如炮弹和子弹,军用罐头,医药产品等。
    基于两个国家都有着同一敌人的因素,加上芬兰的对外关系比较简单,不像波兰和匈牙利那边形势复杂,一旦插手就容易惹得一身搔,所以进入三十年代后中国对芬兰的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1935年的时候,芬兰甚至派人来要和中国签订对苏攻守同盟的条约,芬兰人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拉着中国一起对抗苏俄,准备对苏俄来个两面夹击。当时的陈敬云心里头是有这个意思的,但是陈敬云却是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转而和芬兰人签订了另外一个商贸条约,加大了对芬兰的军事援助,并且陈敬云亲口对来华的芬兰使者说:“芬兰作为一个读力的民族,任何改变这种事实的人对我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这种口头上的话基本上就可以代表陈敬云给予了芬兰的读力保证。尽管这种口头上的保证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芬兰人也是知道中国就是陈敬云的一言堂,只要能够获得陈敬云的好感和同情,那么这种口头上的保证也就和实际上的同盟条约没有太大的差别。
    南京总统府,芬兰大使一脸急色的跟在燕井邝的后头,等他们来到一个扇房门前,芬兰大使深吸了口气,平顺着自己心中的气躁,他作为芬兰的代表,他需要向陈敬云证明芬兰人是有能力抵抗苏俄的进攻的,只有这样芬兰才能够获得来自中国的支持。
    这个世界上,中国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尽管1939年时中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越了英法德三国,登上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仅次于美国之后,但是中国在国际上给其他国家的影响是远远没有第二的地位,顶多也就是第二梯队里的领头羊,第五第六的样子,人们眼中的第一梯队还是英法德苏这些强国。不过做这些判断的时候,他们都是选择姓忘记了中国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庞大陆军,拥有世界上第四大吨位的海军,单纯比较海军战斗力而言,中国海军是不是第一不好说,但是中国海军目前的这支庞大航空母舰编队,足以粉碎任何国家的舰队。
    对于芬兰来说,中国是不是最强大的国家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中国和苏俄是死对头,和芬兰拥有同一个敌人,而且两国之间还没有那怕一丁点的利益冲突。所以尽管距离远了些,但中国实际上就是芬兰的最佳盟友选择。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芬兰只是几个盟友之一,同样的国家还有伊朗,甚至俄罗斯共和国和朝鲜共和国都是类似的情况。
    现在芬兰正在面临着来自苏俄最后的战争通牒,芬兰人也是不知道中国会不会冒着和苏俄开战的风险向苏俄提出干涉,要想让中国直接出兵苏俄的可能姓太小,芬兰人暂时也没有指望这个,他们所需要的就是中国对苏俄提出威胁,迫使苏俄打消进攻芬兰的心思,如果苏俄执意要进攻芬兰的话,那么芬兰方面就希望获得来自中国的军事援助。
    门开了,芬兰大使此时已经是一脸平静面带微笑走进了陈敬云的办公室,当他看到同样面露微笑伸出手欢迎他的陈敬云时,他心中已经是平静了下来,脑海中已经开始斟酌着该用什么样的言辞来获取陈敬云的同情和帮助。
    看着进门而来的芬兰大使,陈敬云自然是知道他为什么会过来,苏俄向芬兰发出了最后的战争通牒,中国的情报部门第一时间就是传回了消息,苏芬战争在后世里也不算什么小战争了,陈敬云自然也是有所耳闻,但是他以为这个时空里的苏俄战略形势那么差,应该不会和历史上一样主动进攻芬兰啊,难道斯大林就真的不怕自己在他们打的激烈的时候,在西伯利亚上给它捅一刀吗?
    难道这些社工党人的思维就跟曰本人一样是难以理解的,这明明战略形势那么差,竟然还主动去挑起一场战争?陈敬云有些难以理解。
    他自然不知道,这个时空里的苏俄之所以战略形势会那么差,那全都是因为中国的影响,中国在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的大军就像是一把砍头大刀,无时不刻都悬在苏俄人头上,苏俄人为了在西伯利亚地区保持平衡,可是投入了大量的力量,可是三十年代后,中国在伊朗和芬兰的军事援助进一步加剧了苏俄局势的劣势,这也的确是,如果在苏俄和中国发生大战的时候,芬兰和伊朗都出兵苏俄的话,那时候苏俄就得跳脚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苏俄在这个时空里之所以还坚持进攻芬兰,为的就是打破这种战略上的劣势,西伯利亚那边改变不了,伊朗那边局势太复杂,但是芬兰可就在彼得格勒的边上,苏俄要进攻的话预计也花费不了什么力气,而把芬兰拿下来后也就能够保障苏俄的西北部国境的安全。
    所以说,这个时空里苏俄冒险进攻芬兰,至少有一本原因是中国造成的。
    面对苏俄要进攻芬兰,陈敬云自然是要跳出来大力反对的,这个和芬兰人能不能保持民族读力无关,也和他对芬兰人的同情无关,实际上这些对于芬兰人很重要的东西对于陈敬云而言屁都不是,他想的是让苏俄在芬兰那边吃的大大的苦头。
    所以在芬兰大使担忧了半天后,陈敬云就是表示中国将会对苏俄意图侵略芬兰表达最强烈的抗议,随后又表示中国会对芬兰进一步加大军事援助。
    大批军火开始从中国各大港口装船,然后将会奔赴北欧,然后交付芬兰,由于欧洲那边是战区,而且波罗的海那边也有着苏俄的海军舰队,所以这些军械武器在奔赴芬兰的时候也是配属了一支舰队进行护航,免的让那些欧洲交战国给扣留了,要知道欧洲那边战争爆发后,中国向德国运输的商船已经被扣留了数个船队的物资,虽然为了避免激怒中国英法都会按照高价收购这些被扣物资,但是这对于中国的对德贸易来说还是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得已之下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