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

第428章

辛亥大军阀-第428章

小说: 辛亥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爽,当即问:“哦,这样赖处长你先候着,我先进去看看情况!”
    赖章星听罢这话后脸色也是缓和了些,他对燕井邝这个人向来没什么好感,当下不再说话就是原地等着了。
    燕井邝走进了办公室内,不过却是没胆子直接推开会议室的门去打扰陈敬云和郑祖荫等人的会议,他虽然对陈敬云和郑祖荫等人今天的会议内容不太清楚,但是他却是知道来参加会议的可都是政务院里的核心角色,除了政务院院长郑祖荫外,还有财政部总长安华林、工商部总长洪子泰和经济发展司马寅初。能够当上陈敬云随行秘书的人自然不笨,单单是从这参加会议的人就能够猜得出来陈敬云他们这一次应该是谈第二轮工业发展计划。对于这个第二轮工业发展计划燕井邝知道的不多,只是知道这计划还是经济发展司那边提出来的,听说是要利用欧洲战争来发展工商业,至于详细的内容他暂时也还不知道。
    燕井邝没有直接走进去,而是找到了秘书处的处长于世峰,当下就是把赖章星的话说了给于世峰听,于世峰听了后皱眉:“紧急军情?”
    燕井邝点头道:“他是这么说的!”
    于世峰沉思了会后又是那种怀表看了看:“这事交给我了,你出去吧!”
    燕井邝听罢自然是出去了,而于世峰又是等了五六分钟后,再看看手中的怀表到了十一点整时,他就是侧耳听了听会议室里面讨论声已经停了下来后,他才是慢慢的推开了会议室的门,走进去一看,会议室的长圆桌坐着陈敬云和郑祖荫等人,这会陈敬云和郑祖荫数人的会议已经持续了三个小时的时间,这会正是中场休息的时间,这个时候诸人中官位最低的马寅初正在端着茶壶给诸位添茶水呢。
    于世峰推开门走进去后,在场的诸人抬头看了看他,不过也没有太多的关注,于世峰走到陈敬云身边,然后俯身下来轻声道:“赖处长说有紧急军情汇报!”
    一听是紧急军情,陈敬云眉毛一挑然后点了点头道:“知道了,你让他在先候着,我等会就过去!”
    于世峰出去了后,陈敬云喝了口茶道:“对纺织业的规划还是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你们先讨论着,我先出去一会,等我回来了再接着谈!”
    等陈敬云出去后,洪子泰看了眼郑祖荫:“郑兄,给纺织业继续提供优惠政策是应该的,但是却也不能让纺织业脱离于管制之外,一味的追求企业利润而忽视纺织业的整体安全是不现实的,曰资企业企图收购南通纺织公司的事情,如果不是我工商部出面阻拦,恐怕整个苏北地区的生丝都要被曰资企业全部控制了。”
    郑祖荫却道:“我南京政斧历来奉行的是资本自由,再者我们正在大力吸引外资进入,如果不拿出切切实实的利益来,难道那些曰‘本人,美国人的钱就会凭空掉下来吗,再者你如何知道让曰资注入南通纺织公司不是一件好事,本来他们已经谈好曰资一旦注入,那么就同时引进曰‘本生丝行业的蚕种、缫丝厂管理等先进技术和经验,有了这些那些蚕农才能够有更大的收益,工厂的盈利也才更多,工人们的情况才会好。一旦引进了曰‘本先进的生丝行业的经验和技术,这对于我国的整个生丝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有利的大好事,生丝行业好了,出口量增加了才有足够的外汇去换取机器设备,这对于国家民族而言是大好事,怎么到了你口中就变成了出卖国家利益的事情了!”
    洪子泰却是道:“曰‘本人真的会提供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吗?是人都知道我国生丝行业的最大敌手是曰‘本生丝业,一旦我国生丝业被曰商插手,难保他们不会为了本国生丝的发展而压制我国的生丝发展!”
    郑祖荫丝毫不避让:“哼,华夏复兴的道路上本来就是充满了荆棘的,这也怕,那也怕怎么才能我国的生丝行业发展起来,难道要这样慢吞吞的发展二十年,五十年才能赶上曰‘本的生丝行业吗?现在正值特殊时期,为了曰‘本生丝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采取一些特殊手段也是无可厚非。”
    洪子泰一听,深吸一口气后不再说话,他们两个人在引进曰资进入生丝行业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完全相反,继续谈也谈不拢,还不如埋头想办法在等会的正式会议中,说服陈敬云阻止曰资财团收购南通纺织公司来的更实际一些。


第四百九十三章 南通纺织公司
    现在中国的生丝行业经过了数年的整合后,已经形成了以五家纺织企业为核心的集中化行业,不断的整合过程中也是有着大量的竞争,这里头既然要和曰‘本生丝企业竞争,也要和国内的其他纺织企业进行竞争,竞争的最直接手段就是价格战,而价格战却是让五大纺织企业损失惨重,纵然这些纺织企业背后都有着银行、钱庄的资金支撑,比如福杭纺织这个巨头就有着东南银行的直接支持,但是由于损失惨重这五大纺织企业也是难以为继了,其中资本最为弱小的南通纺织公司在两个月前就已经资不抵债,南通纺织公司是苏北和苏南地区的众多缫丝商家整合起来的一家纺织巨头,虽然排在五大纺织公司最末一名,但是也拥有好几千万的资产。
    南通纺织公司背后也是有着和东南银行差不多姓质的银行,也就是南和银行。然后南通纺织公司长期亏损导致南和银行银根紧张,也不知道怎么的走露了消息导致储户紧张兮兮的全都一起来提款,这一下子就把南和银行逼到了死路上。
    在国民军轰轰烈烈进攻青岛的时候,南和银行的数大股东相继自杀,很快南和银行就是宣布破产,南和银行破产后,南通纺织公司失去了最主要的资金支持,一方面还要和数大纺织企业进行竞争,很快就是面临破产的局面。
    作为一家控制了苏北、安徽部分生丝渠道的纺织企业,南通纺织公司身为中国五大纺织企业之一,虽然排名在最后一位但是依旧对国内生丝行业拥有重大的影响力,关系到了众多工人和更多的蚕农的生机,所以这样的一家企业生死存亡直接引起了南京共和政斧的关注。
    为了维持工厂的运转,为了向数以万计的合作蚕农支付货款,为了给缫丝厂的工人们发放工资,南通纺织公司不得不进行了一次重组,以便获取资金。由于所需资金是以千万级别计算的,所以能够参与进来的只有国内的数大银行和部分外资银行。经过激烈的竞争后,曰‘本的一家纺织企业成功竞价,仅以两百万元的代价就成功收购南通纺织公司的全部股份。表面上资产高达数千万元的南通纺织企业被两百万元就收购了全部股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实际上收购条款里却是需要出资人的这两百万元仅仅是代表着股份的价格而已,更大头的却是需要在控股南通纺织公司后,需要全额承担南通纺织的所有债务,包括对蚕农所欠的高达一百三百万的巨款,以及两百余万所属的各个工厂的那些工人的工资。所有的债务加起来高达一千七百余万,如果加上那两百万的股份收购价,那么拿下这一个南通纺织公司需要花费的资金至少也是需要两千万元,而这还只是收购价格,要让南通纺织公司继续正常运转下去,所需的资金那也是以千万计算的。
    由于所需资金庞大,而当时的国内另外四大纺织企业虽然也有心思收购南通纺织公司,但是他们自身的财务情况也不算太良好,背后的各大银行一下子要拿出这几千万来也是非常吃力的,加上还有美国、曰‘本的几家财团进行竞争,所以经过激烈的竞争后,被一家曰‘本财团成功收购。
    然而曰‘本财团的收购却是引起了经济发展司和工商部的联合反对,虽然南京共和政斧奉行的是资本自由政策,但是对于外资大规模收购本国企业事情还是保持了行政干涉的手段,工商部的洪子泰以保护本国纺织行业为理由否决了这了一收购案。
    而此举也是引起了曰方的反对,甚至也引起了郑祖荫等一批政斧高官的反对,认为此举有碍南京共和政斧资本自由之政策。
    收购案被否决之后,南通纺织公司自身已经没有资金来维持正常运转,而为了数以万户蚕农的生计,为了近万户工人家庭的生计,工商部也不能在否决了收购案后就无动于衷,洪子泰亲自先后联络了目前中国国内的三大银行分别是华夏银行和东南银行和交通银行。试图说服这三家银行为南通纺织公司提供贷款,可惜效果不太好。
    交通银行,这个银行的前身其中之一就是大清银行,也就是北洋政斧时期的中国银行,也是北洋政斧的两个央行之一,而另外北洋政斧下还有另外一个央行,也就是交通银行。这两家银行在北洋落败后,其中的由北洋政斧所掌控的官股自然也就落到了南京共和政斧手中,由于当时这两家银行为了垫付北洋政斧的军费已经坏账众多,而且管理构架也是积弊甚多,所以财政部决定对这两家银行进行合并。合并后更名为交通银行,总资产五千万。由于失去了中央银行的资格,所以所属的国家债券和发行货币的业务也就一起失去,成为了和东南银行一样的纯商业银行。
    不过财政部虽然对交通银行掌管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但是这到底是一家商业银行,而且资本也不足,真要拿出两千万去维持一家还处于亏损当中的纺织企业明显不是他们所愿意的,所以出于资本运作的缘故交通银行就是拒绝了收购南通纺织公司。
    而东南银行呢,对于他们来说吧银行业只是附属业务,东南银行的最大任务就是为了福杭纺织公司提供资金和融资,要想东南银行收购南通纺织公司的话,那么南通纺织公司就得彻底并入福杭纺织公司里头了,而这对于南通纺织公司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他们虽然已经资不抵债,但依旧是国内的五大纺织企业之一,是绝不允许被竞争对手吞并的。
    至于华夏银行,这个虽然是民营银行但是在国民军体系里头一直都是充当中央银行的作用,而华夏银行的资产也是国内最为庞大的,控股着中国国内绝大多数重工企业,其中包括所有的军工企业,固定资产甚至连陈敬云自己都是搞不清楚了。华夏银行以大量曰元、美元、英镑等外汇以及抱有的诸多金银贵金属为基础,发行了数以十亿计的华元纸币,由于华元纸币已经被规定为法定货币,以政斧收支为推广手段,几乎已经在国民军的控制区内大规模流通,而民众或者企业为了向政斧缴税,就只能用手中的金银去华夏银行里头换取纸币,如此一来华夏银行收集金银贵金属的效率是大大提高,
    为了稳定华元的汇率,中国开始实行和美元挂钩的外汇制度,以一美元兑换两华元为基础,其他外币汇率参考美元汇率。而美元是以金本位为制度,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华元实行的就是间接金本位,之所以实行和美元挂钩制度,是因为欧洲局势紧张开始,金价就开始上涨,黄金价格上涨那么银价自然就跌,而等欧洲一爆发战争后,国际市场上的银价迅速暴跌,对于之前以银本位发行的华元纸币而言,这可不是个好消息,因为中国向美国、曰‘本进口机器设备的时候,需要付出更多的白银,虽然银价贬低导致出口量增多,但是实际上中国获取的利益并不大,因为中国出口的是原材料等农产品,并不是大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