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

第358章

辛亥大军阀-第358章

小说: 辛亥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袁世凯这么说,他还是要恭恭敬敬的说在会敦促徐树铮接应出第二军来的。
    实际上,第二军的情况比后方的袁世凯和段祺瑞的想象还要糟糕许多,自从解家庄和乌衣镇相继失守后,国民军已经是完成了整体上的链接,把整条战线都链接了起来并在江北地区汇集国民军的绝大部分主力部队,包括国民军第一军的第一师、第二师、第四师、第七师、第十六混成旅、第十七混成旅。国民军第二军的第五师、第八师、第九师、第五混成旅残部。另外还有警卫师、读力骑兵团、读力炮兵团。
    国民军的兵力虽然在历次作战有有所损失,但是有着后续兵员持续补充,加上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战败的情况所以大体上还是保持了战斗力,损失最严重的应该是第五混成旅、第六师和第八师了,这三支部队由于遭遇过苦战导致损失不小,其中的第五混成旅现在更是连一个团都编不满。
    但是总体上来说,国民军依旧保持了较为完整的编制,武器装备虽然也损失了一部分,但是同时补充了不少,也缴获了一部分北洋军的武器装备,尤其是炮兵更是在江北地区缴获了众多北洋军的火炮,甚至使得国民军的火炮数量比开战前还要多出一大截。
    这高达十余万的部队在江北附近,而冯国璋率领的第二军残部要逃出去可不是一个轻易的事情。
    实际上,现在冯国璋的第二军残部已经致剩下三万多人而已,第七师在泰州、扬州、''的数场战役中已经损失惨重,最后残部在解家庄中更是被国民军包围了,除了王汝贤等少数高级将领跑了外,余部都是投降了,所以说从建制上来说北洋军第七师已经是被全歼,甚至比当初的张勋第八师还惨,当初的张勋第八师好歹逃出去了近千人呢,张勋还能够依靠这近千人的底子重新恢复实力。而王汝贤的第七师则是除了少数高级军官外,其他的一个不剩的都留在了江北。
    第五师原本有一万五千人的部队,但是前后损失极大,断后的一个团被国民军全歼,现在只剩下不过八千余的部队北撤而已,第五师的部队损失主要是发生在这几天的撤退大奔溃中,第五师在三天前还是接近满编呢,但是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就是遭到了国民军优势兵力的打击,加上又陆续派出了部队断后,导致损失极大,甚至一个团都被全歼。
    第二混成旅的损失则是要小一些,六千多人现在还剩了四千多,基本上还保持了主力。
    唐天喜的第十师情况好很多,虽然在武岗和国民军拉锯了几个月,但是因为没有发生过激烈的包围战,加上唐天喜这个人比王汝贤能力强多了,所以前后作战损失不大,加上在乌衣镇又摆了潘矩楹一道,自己先撤走了,所以就让第十师现在还保持了上万人的规模,基本主力并没有丧失,甚至其他北洋部队大量丢失的重武器比如火炮、重机枪这些武器第十师都还保持了较为完整的建制,不像第五师一个炮兵团现在连一个炮兵营都凑不齐了。
    而被唐天喜摆了一道的潘矩楹第二十师主力则是被成建制的消灭,实际上在滁州的时候第二十师的七千多人就被打剩下了三千多人,在乌衣镇的时候又被消灭了一部分,剩下的也都全部投降了,不但部队投降就连潘矩楹个人也是向国民军投降。
    如此算起来,加上第二军的其他一些零散部队冯国璋手底下就只剩下差不多三万了!而在开战前冯国璋的手下可是有着六七万的部队,一场江北战役过后就只剩下一半了,而且重武器装备损失众多。而这样的一群残兵败将要如何才能够在十余万国民军的追击下顺利跑掉很是个问题。
    不过国民军参谋部里的人显然是低估了北洋军的逃跑决心,当接到命令紧急北上追击的第二师轻装行军一天后,竟然发现和前方的北洋军距离越拉越大,从开始的五公里到七八公里以上,这让一大群的国民军将领惊叹不已。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第二师已经放弃了辎重和重武器而选择了轻装行军,速度上比平曰的行军可是快了一倍不止,可是北洋跑的竟然比兔子还快,愣是让后面的国民军一路猛追也是没赶上。
    眼见追击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国民军的第九师以及第五师掉头北上沙河镇,准备击溃徐树铮的第十一师然后北上,一方面是为了向蚌埠进军,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切断冯国璋第二军利用津浦线快速北逃的打算。
    双方在江北地区投入十余万兵力激战数个月后,江北战役以国民军大胜而告终!
    此役的意义远超之前的巢湖战役、合肥战役的意义,之前的这些战役胜利虽然也重要但是起不到关键作用,而江北战役,则是彻底分出了双方在安徽、江苏地区进行的决战胜负。
    国民军在这场决战中取得了胜利,同样也宣告中国民军在国内战场上已经占据了主动权,下一步人们已经是可以猜测到国民军会继续北上进攻,一举击溃北洋军的剩余兵力,攻占山东、河南甚至燕京。


第四百一十六章 热烈反响
    辛亥大军阀416_辛亥大军阀_
    北洋军在江北战败的消息很快就大范围的流传了起来,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固有消息传递渠道的流通,但是更重要的是南京共和政斧对江北大捷进行了及时而大范围的宣传。
    根据报喜不报忧的原则,当初国民军第五混成旅在明光遭遇惨败的时候,国民军上下对这个消息进行了封锁,非但没有外传而且就连国民军内部的中下层军官也只是第五混成旅遭遇了一定失利,但是具体损失怎么样是不知道,而国民军的普通士兵们则是半点都不知道,更别说普通人了。虽然说北洋方面也对所谓的明光大捷进行了一定的宣传,但是北洋军可是没有南京共和政斧那样有着完整的宣传部门并且有着新闻检查等手段掌控了辖地的媒体,所以北洋很少会主动的对战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有也只是仅限于北洋军内部的通报。
    而陈敬云为了营造南京共和政斧强势的印象,为了扩大影响力很早就选择姓的进行的宣传活动,而对于大型的军事胜利更是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除了宣扬国民军的赫赫武功外,更重要的自然是为了提升国民对南京共和政斧的支持,为了提升民众对他陈敬云个人的支持,而且更是希望用国民军的节节胜利来获取更多工商阶层支持。
    国民军不断的宣传,把前线的胜仗进行了扩大化宣传,让国民军统治区内的民众对国民军更抱有信心,增加陈敬云统一中国的信心。而这样的好处自然是好处处多多的,首先第一个点就是应征来当兵的人数在这段时间内急速上涨。
    这个年代的士兵是一个职业,不管是国民军还是北洋军可都不是什么义务兵制度,而是募兵制,国民军现在可做不到强制农民子弟来当兵,拉壮丁这种事情更是不可能办到,不是陈敬云不想弄义务兵制度,而是因为国民军在南方诸省的统治基础还是极为薄弱的,现在能够把税收集中起来并实行军政分离就已经是极为难得了,对基础地区的控制力度并不强,所以拉壮丁,强行摊派抽丁这种事情还办不到。如此情况下要吸引壮丁来当兵,除了高额的军饷和良好的伙食供应外,国民军的胜利也是至关重要的。
    毕竟很多人还是很怕死的,就算是能够吃饱饭和有着高额的军饷可拿,但是很多人还是有所犹豫不敢去当兵的,毕竟现在是战争年代一旦去当了兵那就是把脑袋别在了裤裆上,随时都能丢掉小命。别看现在国民军成立才不过两年多时间,但是战事频繁,中高级军官们一个个是春风得意持续升官,但是一将成万骨枯,从福州起义到现在,累积起来国民军的伤亡人数没有十万也是有五六万的,去年的一场苏南战事就是伤亡了两三万人,而今年的江北战役中,别看各个国民军部队依旧保持了大体上的编制,但是有些部队的士兵都已经换了一遍了,以身为国民军绝对主力的第九师为例,从巢湖战事开始已经累计伤亡高达五千余人,参谋部陆续为第九师补充了四千人的新兵才让第九师持续保持着完整编制和战斗力。而第五混成旅这几个月的累计伤亡也是高达四千余人,第八师也有五千人。
    从七月份开始,国民军已经从各省设立的新兵训练营中为各支部队输送了高达六万多人的新兵,其中部分是为了扩编四个混成旅而补充的兵员空缺,而剩下的全都是用于补充各部队的战斗损失。
    从发起芜湖渡江战役到现在,国民军已经累计在安徽、江苏两省的战场上伤亡了高达三万人,而且阵亡的比例相当高。本来当场阵亡是没有那么多的,但是由于国民军和北洋军乃至其他军阀部队一样,卫生系统及其薄弱,虽然国民军已经竭尽全力为伤兵们提供治疗,包括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各大医院里几乎是注满了伤兵,然而伤兵的生还率依旧不高。后方医院毕竟不能及时为前线受伤的士兵提供治疗,而国民军部队自身的医疗系统极为薄弱,军队的医生基本只配备到了营一级,甚至有时候一个营只有几个经过匆匆培训的医务兵而已,相对比医生的缺乏,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抗感染药物,不过这一点不管是国民军还是列强其他军队都是差不多的,大批重伤士兵在前线受伤后几乎无生还可能姓,一旦被感染就是被宣判了死刑,在抗生素被发明出来之前,伤兵的死亡率一直是居高不下的。
    现在打仗这么危险,所以就算是有着高额军饷但是很多人也是不愿意去当兵的。
    当国民军连接不断取得胜利,并且在江北地区击败了北洋军主力后,这对征兵起到了极好的宣传作用,因为在人们的观念里,打了胜仗的部队自然是伤亡不大的,至少现在是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相信哪怕是国民军在江北击败了北洋,但是只看伤亡比例的话,顶多也就是二比一,如果加上安徽省陆军三个师的话,这个比例会攀升到三比一。
    但是人们不看这些的,人们知现在国民军现在是大胜特胜,现在去当兵的话也就没有那么危险了,打顺风仗可是要比打苦战好很多。所以很多人在这段时间里涌向了征兵站,拿给家人十五块的安家费后就是走进了国民军设立在各省的新兵训练营。
    其实说起来,北洋军之所以会在江北地区惨败于国民军,很大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部队兵力损失后无法及时的得到新兵的补充,北洋军里由于没有系统的新兵训练,各部队的兵员补充都是靠自己招收、自己训练、自己发军饷,平时没战事的时候还好可以有时间来招兵和训练,但是遇上大规模战事的时候,部队在前线激战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还继续招兵和训练新兵,这迟迟得不到兵员补充就是人越打越少。而反观国民军呢,虽然自身伤亡也不小,但是各主力部队却是一直得到了经过三个月训练的新兵补充,持续战斗中并没有让部队越打越少。
    国民军在江北的大胜经过了大肆宣传后,大批人走进了征兵站当兵。除了普通士兵外,福州军校也迎来了一番报考热潮,这些报考军校的年轻人除了那些怀抱理想为中华复习而投军的高觉悟青年外,也有一部分是为了找一个出路。毕竟现在这年头虽然当普通士兵就是炮灰的命,但是普通士兵和军官是两码事,不管是国民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