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67章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67章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今天您就要入住慈明殿,母仪天下,为何不喜呢?”这个发式十分繁琐,翠珠边梳理边问道。
  “唉···”郑红梅叹了口气没有说话,自己生于一个小官吏之家,父亲只是个王府外官,兼经营酒肆日子也算过得去,后来自己被选入宫中,靠着勤奋努力,作了向太后的押班。皇上那时还只是端亲王,每日都要进宫请安,他好书画,喜诗文,深谙音律歌舞,精于各种游艺,两人经常见面,日久生情,向太后边将她与另一个押班王芙蓉许他为妾。
  谁能想到几年后,端亲王登基做了皇帝,那时皇上就有了四十八位妻妾,入宫之时,向太后大惊,不得不派人一一点验。论家世自己不如皇后,甚至崔德妃可自己凭着天姿国色,庄重典雅,良好的礼教修养,能博古通今,懂得琴棋书画,更加上机智活泼,入宫三年便由才人越次加封为贤妃,王芙蓉由才人越次加封为修容了。
  想到这郑红梅心中有些激动,皇上视自己为知音,先后诞下一双儿女后,又晋升为贵妃,更受到皇上的宠幸,就连奏章也常常让她代为批阅,宠冠**,就连王皇后也知趣的回避退让,家族蒙荫,父亲封为国公,一跃成为大宋的新贵,自己这十几年的奋斗容易吗,其中滋味又有谁知道?
  “娘娘,头梳好了,你看看还好吗?”翠珠花了半个时辰终于郑红梅弄好了这个朝天鬓,拿起一面铜镜放到她的脑后,让她看。
  “怎么这么黑,看不清楚,拿柽儿给我的那面象牙柄的琉璃镜!”郑红梅看看镜子中模糊的映像说道。
  “娘娘,你有了兖亲王贡来的琉璃镜,就觉得哪一面铜镜都暗了,这可是新磨的!”翠珠笑着翻出一面玻璃镜,又命一个宫女捧着左右照了照。
  “嗯,不错,更衣吧!”郑红梅看了看点点头说道。
  “伺候娘娘更衣!”翠珠喊道,一队宫女捧着皇后的冕服鱼贯而入,翠珠一件件的伺候郑红梅穿上。
  头发不好做,衣服也不是那么容易穿好的,里里外外的有十多件,这套冕服十分珍贵,皇后一只是在受册封、朝谒景灵宫、朝会等大礼节时才会穿用。其制式为深青色;所饰纹饰为织绣翟纹;翟纹按对应列为双排;共十二对。内衬亦为传统的素纱中单;并绣上黼文、朱色缘其袖口。配上与裳色相同颜色的蔽膝和随衣色的大带,同时腰间还要系上白玉双佩和各式组绶;足着青袜;乌舄(舄;为缎面鞋;鞋底加木以防泥湿)。
  穿好衣服,翠珠小心的捧着凤冠准备给郑红梅戴上,“翠珠,这凤冠是新做的吗?”郑红梅忽然问道。
  “娘娘,凤冠是按娘娘的吩咐,用旧冠改制的,您看这珠子还是原来冠上的!”翠珠回答道,这件事娘娘已经多次说过,册封大典一切从简,节约国费开支,凤冠不必做新的,只用原来贵妃的旧冠改造即可。
  “还是太奢侈啦!”郑红梅看看盘中的凤冠叹口气说道,这十二龙九凤冠,冠上饰十二龙凤,正面顶部饰一龙,中层七龙,下部五凤;背面上部一龙,下部三龙;两侧上下各一凤。龙或昂首升腾,或四足直立,或行走,姿态各异。龙下部是展翅飞翔的翠凤。龙凤均口衔珠宝串饰,龙凤下部饰珠花,每朵中心嵌宝石一块或六七九块不等,每块宝石周围绕珠串一圈或两圈。另外,在龙凤之间饰翠云九十片,翠叶七十四片。冠口金口圈之上饰珠宝带一周,边缘镶以金条,中间嵌宝石十二块。每块宝石周围饰珍珠六颗,宝石之间又以珠花相间隔。博鬓六扇,每扇饰金龙一条,珠宝花两个,珠花三个,边垂珠串饰。全冠共有宝石一百二十一块,珍珠三千五百八十八颗,凤眼共嵌小红宝石十八块。
  一套繁琐的更衣程序完毕,郑红梅站起身,走到一面落地式穿衣镜面前,黄梨木的框子,周围雕饰着牡丹和百合花,用金银贴出花瓣和花蕊,看着让人舒服,色调和造型放在自己的宫中真的很相衬。看着镜子中映出的那个雍容典雅的纤毫毕现的美人,她脸上露出了丝微笑,柽儿的贺礼还真是出奇,这面‘巨大’的琉璃镜可以说是大宋朝独一无二的珍品,那日就是皇上见了都是惊异不已,直呼神迹!
  “娘娘,册封大典就要开始了,我们走吧,百官等着朝贺呢!”翠珠催促道。
  “嗯,我再看看,哪里不合适!”郑红梅没有动,在玻璃镜前又照了照,“翠珠,你说柽儿从哪里弄来的这个镜子,把人照的这么清楚,你看每一根头发都能分得清!”
  “娘娘,您都说了好几遍啦!”翠珠忍着笑说道。
  “是吗?”郑红梅摸摸光滑的镜面,就好像轻轻的拂过儿子的面颊,今天是她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之母的日子,可是儿子却不能亲自向她祝贺,让她心中总是带着深深的遗憾。
  “娘娘,兖亲王虽然没有亲来,但是给您送来了这么贵重的礼物,我听说其它几位娘娘嫉妒的很,现在到处打听哪里可以买的到,您看官家这几日都是宿在娘娘这里,我看他也是想每日照照这琉璃镜!”翠珠笑着说。
  “走吧,柽儿为这个镜子一定花费不少,有点太奢侈了。”郑红梅对着镜子说道,就如同在教训儿子似的。
  “娘娘,这也是兖亲王的一片孝心,为了庆祝盛典他派人还送来了府里做的焰火,听黄大官说是王爷亲自设计的,我真想看看是什么样子的!”翠珠满是期待的说道。
  “这个孩子还是喜欢胡闹,心思不用在读书上,过了年要给他找个师傅了!”郑红梅嘴上埋怨着,心中却是美滋滋的,三年前的一出宫门哭灵,不但名动京师,而且化解了娘俩儿的危难,只是他过的太辛苦啦!
  ······
  夜幕已经降临,整个宫中灯火通明,箫歌阵阵,酒香弥散,册封大典的晚宴正在举行,郑红梅坐在皇上身边,频频举杯,脸上已有倦色,半天接受了百官的朝贺后,又退到**接受宫中嫔妃和内命妇的朝拜,整整一天还没有休息。
  “官家,兖亲王进贡的焰火已经准备好了,请您和娘娘移驾殿前观看!”杨戬躬身说道,又冲郑红梅媚笑着说道,他现在已经开始后悔了,自己怎么就混了头,跟他们娘俩作对。
  “红梅,我们走吧,二郎为了你的大典可是费了不少心思,我都嫉妒了!”赵佶已有几分醉意,笑着扶起她说道。
  “官家!”郑红梅娇嗔道,“明天是天宁节,柽儿送给你的那对琉璃狮子镇纸也是世间独有,不知羡煞多少人,明天庆典的用酒也都是他府中所出,那可是特制的烧酒,你可不能喝醉喽!”夫妻两个说笑着携手而出,边上的王淑妃与崔德妃虽然恨得要死,却也不敢表现出来,两人本想利用王皇后的丧礼摆人家一道,没想到到头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皇后的位子还是让郑红梅坐在了上边。
  ‘嘶···嗵···’两人刚出殿门,几道闪光带着哨音冲天而起,在三十多丈高的空中炸开,犹如飞莹满天,引起一片惊呼。
  “官家、娘娘,这是‘三献花’!”黄经臣这时早已守在殿门口,当起了解说员。
  “这是三报花!”
  “这是五子登科,下来是五龙戏珠···”
  “那是什么?”空中的还没落下,地上忽然喷起数十道火束,散发红、两种颜色,如同忽然飘了一地雪花,赵佶急忙问道。
  “启禀官家,这是‘火树银花’,兖亲王起的名!”黄经臣赶紧回答道。
  “好,贴切!”赵佶赞道。
  ‘轰轰···’一道道火龙腾空而起,在空中炸裂化作一朵朵莲花,金菊、梅花···大宋虽然也有焰火,但是却很少有这空中的品种,现在京城的空中变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宫中以及京城的百姓看得如醉如痴,喝彩声、惊叹声此起彼伏。
  “娘娘,请看这个,是王爷特意献给您和皇上的!”黄经臣很满意周围人群的表现,这虽然不是他的主意,但是现在自己能主持这个‘盛典’,还是很自豪的。
  黄经臣话音刚落,上百个亮点在空中炸开,在空中拼出了一个巨大的笑脸,“官家,柽儿在对咱们笑呢!”郑红梅指着空中的笑脸喊道。
  “我看到了,看到了,柽儿是在为你高兴呢!”赵佶也被郑红梅的情绪感染,大笑着说。
  ‘哗···’空中的笑脸还没散去,广场上一道三丈高,十丈宽的金色瀑布仿佛凭空出现,引得人们又是一阵惊呼,‘啪啪’一阵爆响,瀑布中出现了一行红字,“父皇,母后,天天快乐!”郑红梅眼泪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流下,赵佶也从兴奋中平静下来,看着几个大字慢慢变淡,消失···
  ······
  “快,告诉焰火作坊和琉璃作坊加紧生产,我们发财的机会又到了!”第二天赵柽接到黄经臣的飞鸽传书,兴奋地喊道。
  “王爷,您没发烧吧,我们的焰火作坊刚刚开始生产,谁会买我们的东西,那镜子你打算卖那么贵谁会买啊!”见喜看看如癫的王爷说道。
  “哈哈,皇上,皇后给咱们打广告,除了我谁有这么大的面子,订单马上就会大批的到了,今年又是个肥年!”赵柽大笑着说道。
  “唉,王爷真是一点亏都不吃,连皇上爹,皇后妈他都要算计!”见喜撇着嘴看着得意忘形的王爷心里暗暗说道。


第一卷 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八十六章 困难

  天已经黑下来了,赵柽鬼鬼祟祟的溜进内院,“二爷,你回来啦!”值夜的小黄门见是王爷赶紧开门行礼。
  “嘘,小点声,别让大官听到,他问起也不要说我回来了!”赵柽急忙捂住小黄门的嘴说道,小黄门使劲点点头,赵柽才满意的放开他,看看黄经臣住的冬园没有动静,才顺着墙根钻进了夏院,小黄门扭头看看王爷的样子笑了。
  自从黄经臣进京回来后,赵府就开始忙碌起来,京里那些能跟他说上话的人纷纷请托,让他无论如何也要给自己弄块镜子,大的没有小的也可,价钱都不问,而且还要给他塞个红包,‘吓’的他不敢多呆,盘恒了半个月就跑了回来。幸亏赵柽早有准备,已经给他预备好了第一批货,才算把各个宫里的娘娘,亲王家的小妾,宰辅们府里的小姐暂时打了,可那些没拿到货的都跟到了这里,就住在客栈中等着,黄经臣没办法,只能催赵柽赶紧想办法,‘吓’的赵柽一分钟都不敢在屋里待,天天在外飘着。
  “王爷,你会回来,我已经让厨房准备好饭菜了,我这就伺候您用膳!”赵柽刚进院,黄经臣就乐呵呵的迎了出来。
  “黄伯啊,你就让我歇会儿吧,下批货最少还要等到二十天以后!”赵柽苦笑着说道,他本来已经预料到皇后的宫中出现一面神奇的琉璃镜后,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古代人也是人,肯定会把领导的喜好当做自己的消费指南,但是有一点他没想到,大宋有钱人实在太多了,他觉得自己已经把镜子的价钱定到了天价,简直就可以说是按克在卖了,可是依然挡不住人们的购买热情。
  “呵呵,没关系,我把他们都留在咱们的酒楼里了,连吃带住一天要花不少钱,多住些日子咱们也不吃亏,肥水不流外人田吗!”黄经臣摆手让桂花他们出去,亲自伺候着赵柽洗漱。
  “黄伯,我现你越来越精明了,他们请你吃饭吗?要是请,你就点名喝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