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621章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621章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又解释不清,“斜也的死因调查清楚了吗,是不是有人谋害栽赃?”他意识到只有先查清死因,才能解释清楚,因此派银术可专门调查此事。
  “儿臣问过了,银术可也对其府中的家仆、杂役严加讯问,他们只说当rì斜也jīng神尚好,突然来了兴致让陛下赏下的美姬侍寝,半夜间突然听到侍寝的美姬惊叫,其他人冲进屋中,发现斜也已经不行了,在他们请人医治的慌乱间,那美姬在偏屋中悬梁自尽了,而据儿臣所知,斜也因为身体不好,多年前边不再近美sè,想是一时间纵yù过度而亡!”完颜宗本撇嘴轻笑道。
  “嗯,这事情是不是有些反常呢,他为何突然要人侍寝,又是谁匆忙间处理的尸体呢?”吴乞买点头又问道。
  “禀父皇,斜也暴毙府中之人一时都没了主意,丧事也是由他的亲兵都统勿古鲁cāo办的,可能觉得此事不大光彩,另一个是也没有什么可疑的,便按照规矩先将尸体火化了!”完颜宗本说道。
  “勿古鲁这人不过是一个统领,未经上奏便敢擅自做主处理,他为何有这么大的胆子?”吴乞买好似自言自语地说道。
  “勿古鲁此人原是斜也手下的一个步军统领,在征伐西京时恰逢大败,他一直护卫在斜也身边,被提拔为亲军统领,这人虽然有些贪财好sè,但是胆子并不大,一向忠心。事前也曾向治丧使禀明,且查验过,并不妥!”完颜宗本说道。
  “这人还是可疑,去查查他最近与何人交往,见过那些人!”吴乞买还是疑窦难消


 第一百六十七章 幕后之人

      斜也之死持续发酵,现在紧张的不仅是阿骨打一系,便是朝臣们也深感自危,纷纷想办法自保,坊间更是谣言四起,盛传着皇帝要改祖上传位旧制,放弃自己当初传位于阿骨打子孙的誓言,改立自己的子孙。
  三人成虎,事情越传越邪乎也越有鼻子有眼儿,称阿骨打的儿子们已经做好准备一旦皇帝毁诺便要发动兵变,推翻吴乞买,另立新君。
  事实上也是如此,宗干等人认为既然吴乞买的弟弟中间已经没能合适的人选,那么吴乞买就应当将谙班勃极烈的人选范围确定在自己父亲阿骨打的后代之中。毕竟阿骨打才是金国的公认的头号英雄,当初阿骨打肯将皇位传给吴乞买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慷慨行为,现在应该是吴乞买将皇位归还给阿骨打的后代们了。
  但看到吴乞买迟迟不肯确定谙班勃烈的人选,宗干和宗辅就开始疑虑了,为了防止吴乞买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做出不利于他们的选择,他们决定主动采取行动向吴乞买发起挑战。种种迹象也似乎表明内斗随时可能发生,吴乞买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下旨由完颜宗本接替斜也任内外都统军,然后以他的名义调集大军屯于上京城外以应变。
  宗干和宗辅在行动之前,为了确保能挑战成功,决定和另外两位重量级人物商量一下。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阿骨打”派集体向老大吴乞买发出通牒,要求尽快推举谙班勃极烈的人选。
  一位就是金国的军事强人宗翰,他一直担任金国的军事统帅,尤其是在吴乞买继位后,便成了攻打北宋和南宋的主要军事统帅。是金事方面的一股重要力量。虽然其不属于阿骨打的后代,但他自小就跟随阿骨打南征北战,对女真族的头号英雄阿骨打有着天生的崇敬之情,和他们虽有争执,却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另一位重量级人物便是完颜希尹。如果从血统上推算,他应该和阿骨打的亲戚关系比应该较遥远,但这位自从阿骨打反辽开始便一直在金国担任重要职务,受到重用,是阿骨打的智囊之一,当然他也对阿骨打感恩戴德。双方关系一直良好,相信他在立嗣这件事上会坚决地站在这一边。
  会开了一整天,对于又阿骨打派即位,完颜希尹和宗翰如所料表示支持。可宗翰却对采取这么激烈的方法‘逼宫’持有异议,他认为如果这么做很可能引起完颜家族的分裂,那么不仅会被其他人所乘。南朝还可能趁内乱之机发动进攻,到时国破家亡,即使当了皇帝又能如何,不如先借斜也之死之事发难,查明真相,如果其真是死于吴乞买之手,那么再提立储之事就顺利成章。
  此议一提。宗干等人认为有理,其实他们是麻杆打狼两头怕,谁也清楚撕破脸的后果,并不想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可大家缺少的是沟通,又缺个借口和台阶。现在宗翰给大家顺了把梯子,而皇帝也没有公开表明态度不传位于他们,完颜宗干等兄弟便顺坡下驴同意了宗翰的建议。
  于是就在双方就在剑拔弩张的时刻,宗翰站了出来上奏,为了消除谣言。解除误会,他请皇帝下旨彻查斜也之死的种种疑点,以免国家陷入动荡,为外族所趁,解决此事越早越好。吴乞买也想缓和关系。立刻准奏,成立以老臣完颜习古乃为首的调查小组,成员有完颜兀术和完颜希尹及完颜宗翰等人,为了以示公正他没有派自家人参与。
  圣旨一下,双方都松了口气,局势也随之缓和下来,而宗翰的表现让大家都很感激。在他的建议下,两边又都撤了‘刀枪’,把注意力放到了清查斜也死亡真相上边。这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查出了事情,原来斜也这么多年来都‘服用’神丹,而神丹这东西在大金国并无人炼制,全是来自南朝。
  再查之下,情况更令人震惊,神丹不仅是来自南朝,渠道似乎和赵二也隐约有些瓜葛。想想斜也的言行、态度一向是倾向于赵二,而其这次出兵,己方的大军在攻下汴京后处处受制于赵二,而其好像神仙似的对己方的调动了如指掌,每每被其料敌于先,也许就是斜也暗中通曲之故
  “秦先生,此事多亏你的计策,才让我摆脱了困境!”宗翰回到府中,坐到榻上笑着对恭立在边上的一个汉人说道。
  “为大王尽心,是小人应该做的!”那汉人连忙蹲下替宗翰脱靴笑着答道。
  “秦先生怎么知道那金丹的事情的?”宗翰对他的恭谨很满意,往后仰了下身子又问道。
  “大王,小人在南朝之时,见过风云一时的道士林灵素,其法术高强,但是却被当年还是个王爷的赵二整治的不轻,对他是服服帖帖,从此不敢冒犯。林老道曾在他人面前提起从赵二手中得到了神丹,价值千贯,一些人又从他手中得到,吃了后便兴奋不已,百病皆消,飘飘yù仙,但是一旦不能按时吃了,便会生不如死。我观都统军的模样与那林老道相似,又从其府中人口中得知,其常常服用神丹,便想到了!”那汉人说道。
  “呵呵,想的好!不过你如何知道神丹吃得多了会死人的?”宗翰又问道。
  “小人想那金丹吃了马上便可让人兴奋不已,必是虎狼之药,吃多了必然会而都统军骤然又得到美姬,怎么能自制,可他早就病入膏肓,如何消受的了!”那汉人轻笑着说道,“不过事情已经到此,那勿古鲁已经没了用处,还是早些处理了的..八道,恐怕会对大王不利!”
  “嗯,秦先生此言有理,我即刻命人去办,不过他一死,事情也就查不清了,对我们下一步的计划会不会有影响呢?”宗翰点头道,可又觉有些不妥。
  “大王,这事情如果真揭开了反而对大王不利,还是糊涂些好!”那汉人摆手道。
  “此话怎讲?”宗翰有些纳闷地问道。
  “大王,如果此事揭开,真相大白,也只能说明斜也与南朝有勾结,只能将出师不利的事情推到他身上,可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皇帝对大王的看法,更不能让宗干等人充分信任大王!”那汉人言道。
  “你的意思是这事情就到这里,即让皇帝无法洗脱杀了斜也的罪名,也无法让宗干他们轻易得到储位,让他们心存芥蒂,而我!”宗翰想了想说道。
  “大王英明,不过下来大王还有文章可做,让您成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权臣!”那汉人微微一笑道。
  “哦,这又怎讲?”宗翰听了坐直了说道。
  “大王,下来可以这样,即让皇帝暂时摆脱当前的窘境,又可满足宗干等人,那么大王又可以得到双方的信任,将来”那汉人在宗翰耳边轻语了一番。
  “哈哈,秦先生果然非同凡人,我没看错你!”宗翰听罢大笑道,“你从今rì就不要再与那些奴仆们住在一起了,府中还有个院子你搬过去,以后就当个参议!”
  “多谢大王,小人定尽心竭力以报大王之恩!”那汉人立刻跪倒谢道。
  
  秦桧搬进了宗翰府中的一个小跨院,这里虽然不比自己在汴京的府邸,但是能在这异国得到这么一个住处,却让他百感交集,自己终于熬了过来!大宋的皇室宗亲被押解到燕山府后,金国女真人怕赵宋宗室人多势众,难以对付,便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命一部分人留在燕山府,按人口配给粮食,监视很严,使宗室之死甚众。
  废帝赵桓以及其余的人,都被押送至金国的上京会宁府,当成了阶下囚时,一切都得俯首听命,任人摆布。被迫穿着素服去跪拜金太祖庙,又到乾元殿去叩见金帝,封了赵桓为重昏侯。这种封与被封之间,意味着君主与臣属的关系,而这封号,对他们更是莫大的讽刺。
  在备受凌辱之后,赵桓被移居韩州,部分宗室也徙至韩州同处。女真人对他们不仅在政治上百般凌辱,而且在生活上也极为苛虐,仅给田十五顷,令种莳以自养。而在在当时的宋朝俘虏中,只有秦桧是唯一能享受特殊待遇的人物,不但没有被流放,反而攀上了宗翰这棵大树。
  而秦桧能从数千俘虏中‘脱颖而出’说是偶然,也是必然。他出身不高,父亲只是坐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并没有给他什么助力。但是他天资狡险,小时候碰到了个好老师。
  汪伯彦未中进士时,曾接受徽州祁门县令王本的聘请,到当地开馆教学,秦桧和他的兄弟都拜汪伯彦为师,在汪伯彦的门下读书。早早跟着老师学会了一套玩弄权术、搞yīn谋诡计的本领,走上一条异于常人的歧路。。)
  ..
  ..


 第一百六十八章 造化弄人

  奇人必有奇相,秦桧生得脚长如竿,眼有夜光,常嚼齿动腮,谓之马啖。相者谓得此相者可以杀人,意思就是说定能手握权柄。他早在太学游学之时,便也表现了出了过人之处,在同学之中他也算是当时的青年精英,博闻强记,擅写文章,尤其长于处理‘俗物’,为人圆滑,每每举办什么活动,都是交由他一手奔走操办,赢得了‘秦长脚’的美名。
  按说就这么一个喜欢为人解忧,跑前跑后的优秀学生干部、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受到大家的喜欢,但事情恰恰相反,同学们却都瞧不起他,因为其爱耍两面三刀,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好听的是精于人情世故,难听点便是个‘两面派’,阴一套阳一套的小人!
  秦桧二十五岁中了进士,开始出仕,凭借其过人的‘才能’,到了靖康年间官为御史中丞。此时金军围城,主战派明显处于弱势,秦桧看见文武百官的反对态度,也听到属下马伸等人的慷慨陈词,自己作为御史台的长官,当然也不能不有所表示,于是就独自写了一纸状文送到金营。这时他也在赌,将宝压在了金军无法破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