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559章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559章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打算制造混乱,扰乱军心以阻止南下。幸亏及时灭火。捕捉谋乱之人才未酿成大祸
  这天副元帅汪伯彦、副元帅宗泽、知信德府梁杨祖、统制官张俊、苗傅、杨沂中、田师中等众人齐集于赵构的大元帅府商议如何进兵入援之事。
  “直驱开德府,然后进逼金人下寨。以解开封之围。”宗泽首先越众而出,建议道,众文武一听都是沉默不语。
  “皇上诏命是要我们移兵近甸,不可轻动。”赵构摇头叹息一脸无奈的说道。
  “此诏决不可信!金虏贪残凶暴,诡计多端,岂有城破而敛兵不下之理?曹辅等人有可能是被金兵俘获了家属,被迫来传假诏!”宗泽坚持自己的看法说道,“金人狡猾奸诈,这分明是在用计阻我进军。东京城中,皇上盼望援兵,必定是望眼欲穿。现在应迅速引军取道开德府增援京城。”
  “金人数十万之众刘聚开封城下,京畿四地要塞也有重兵屯防,前日派出军兵打探,女真军把汴梁城围的水泄不通,而在北京的宋军才几万人马,除了要留下精锐部分保卫大元帅之外,才有一万多人马,其中还有一半是新招募的民兵,作战力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就这样去勤王的话,结果就不言自明了。”汪伯彦说道。
  “凡事须量力而行,如今解围之事紧要,如何护得大元帅万无一失更为重要。最好的办法就是寻一处安全所在屯扎,等待各地勤王之师大至,然后相约共举,那时京师之围可解!”说到这里,汪伯彦他见宗泽面红耳赤,康王嘉许地点头微笑,
  两个副元帅意见发生分歧,该由赵构来做决断了,但年仅十九岁的赵构长在深宫,既无兵法韬略,又无实战经验,这个决断他迟迟下不了。汪伯彦见赵构迟疑不决,建议请宗副元帅领所部人马为先锋,先去东京勤王。而康王继续坐镇大名府,一面探明金兵虚实,一面传檄招天下之兵,待兵士稍众,再挥师京城。
  公允的讲,汪伯彦这番言语并无不是之处,确是老成持重之语。虽然救兵如救火,但是杯水车薪,只怕是无济于事。冒冒失失地进兵,赔了夫人又折兵是必然的结局。宗泽是明白人,听汪伯彦的分析说的中肯,又见康王身边近臣耿南仲、耿延禧父子和高世则随声附和,众人也异口同声称是,也就不敢再固执己见。
  赵构觉得这办法不错,两全其美,于是将前军统制刘浩等部千人调归宗副元帅指挥,令他打着自己的旗帜,并声言他就在军中前往开德府,宗泽立刻整军出发前往开德府
  第二天,汪伯彦去见赵构。赵构也是心事重重,正好想找人问计,见汪伯彦来了,忙问他对下一步行动有何打算,什么时候去和宗泽会合。
  汪伯彦认为金人数十万之众包围京城,又分兵把守京城四周的要害之地。从开德府南四十里的卫南县到东京一路都是金兵扎下的连珠寨,把京城围得水泄不通。凡事须量力而行。以现在的力量根本无法解得了京城之围。
  如今重要的是先将自己安排稳当,然后待天下勤王之师会合。方可再议解围之事。如今金兵频繁往来于黄河之上,开德府不是安全的去处。大名府离黄河也不过咫尺之遥也不可久住 ,应去东平府暂避一时!
  “那不是离京城越来越远么?皇上密诏是命我们移兵于东京近甸,以便缓急之间可以救援。”
  “在下必须将大王安置于万全之地,只有保证了大王的安全,才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大王若有半点差池,等到天下勤王兵马都兼程赶来之时,谁又能号令三军?届时群龙无首,又岂能解得了东京之围?”
  “勤王之师什么时候才能会齐?实在等得让人心焦。”
  “唉!”汪伯彦叹了一口气,指了指门外漫天飞舞的大雪:“这是天意啊!平地积雪数尺。各路兵士举步维艰,军器也极难运送。想等到天晴化雪,再等到路干,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是天意啊!”
  再与众将商议也正如汪伯彦所料,梁杨祖、张俊、苗傅等人也认为兵力不足,去东京解围无异于以卵击石。他们还担心曹辅回京后,如果被金帅逼问拷打,万一招出赵构在大名府,恐怕金兵会派一支劲旅前来。因此。秘密开赴东平府可以避开强敌,保存实力。
  赵构见众口一辞,也就决定先去东平府,如此一来。驻地距离汴京更远,也把安全系数增高了数分,他如此这般做与出质金营的他真是判若两人。而他的这些变化除了对皇兄的薄情不满外,还与他这些日子的‘奇遇’有关
  前些日子赵构打算离开相州前往大名时。请营中的阴阳官卜卦选择黄道吉日,当时选定日子后。他却没有采纳,而是先于几日便离开了相州,而阴阳官选定的日子却恰恰是女真人铁骑兵临城下之时,冥冥之中让他躲过了女真人的围捕。
  再一个是大军渡黄河时,黄河居然开化,让他们无法渡河,在赵构的向天祈求之后次日天气再次转寒,黄河结了冰,于是乎,除了几辆因为超载而陷入河中的粮车之外,三军尽数过河。
  还有一次更为惊险,来大名府的路上,一日赵构早起贪玩远离了大营,只带着几个扈从出游,正当他们打尖的时刻,附近突然出现了女真人的侦骑。赵构发现后迅速逃回了大营,与女真人擦肩而过,若是慢点就成了金军的俘虏了。
  经历了这几次的巧合之事,赵构在心中更加深信自己真的是吉人天相,冥冥中上苍在暗示着什么。昭示着天不灭赵,有德之人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而种种‘吉兆’仿佛预示着自己就是那个将要中兴大宋的那个人,而过去只敢想想却从不敢觊觎的至尊之位似乎离自己已经不甚遥远了,而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先保住自己的有用之身
  为隐蔽行军意图,大元帅府众将商议,先派前军统制刘浩率部前出至浚州、滑州。作为疑兵,吸引住金军,掩护赵构率主力东行,宗泽一路大张旗鼓,摆出一副欲从浚州渡黄河南下救援东京的架势。
  金国重兵屯集在东京城下,从大名府到开德府没有主力。宗泽率领一万兵士,杀开一条血路,进军开德府,宗泽命人在开德府的四面城墙上树起了河北兵马大元帅的“赵”字大旗,扬言康王大元帅驻跸于此,号召四方勤王之师。女真人为了寻找赵构落足之处,派出军兵往山东方向打探,却被驻濮州、曹州等地的宋军杀退。
  宗泽此举立即把附近的金兵招引到了城下,宗翰闻听赵构到了开德府,立刻出了最精锐的骑兵攻打,别的州郡他可以暂时不管,但康王赵构决不能漏网。 一队金国铁骑押着大宋中书舍人到了开德府城下,他手持诏书向城上喊话,让赵构出来接旨。
  宗泽当然不肯让他进来,张澂便在城下高声宣读圣旨,结果惹得其大怒令弓箭手放箭,射杀这个背弃君父的逆臣贼子, 城上的弓箭手闻令一齐开弓,密集的箭雨向城下疾射了过去。城下的金兵一面举起盾牌遮挡密集飞来的利箭,一面护着张澂退了下去。
  为了扬军威、振士气,宗泽决定亲自选择武艺高强的士卒主动出城挑战, 前军统制刘浩推荐岳飞战,他果然不负所望,战阵之上左右开弓射杀了两名金军掌旗手,随后持枪率众冲阵,枪挑十数名敌军,勇不可挡!
  “此人乃是良将之材!”宗泽上下打量了一番站在自己面前这个精壮的汉子赞叹道,论功行赏擢升岳飞为修武郎(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如此君臣

  守臣拒不奉诏 拒不接旨的不止是宗泽一人、开德府一处。 除石州守臣奉诏出降之外,河北、河东各州郡的守臣、军民全都抗旨,拒不交割城池。
  奉命去深州(今河北深县南)办理割地的欧阳珣传旨的方式更是让金兵大为光火。 欧阳珣一到深州城下就放声痛哭,对城上的将士大声呼喊道:“朝廷为奸臣所误,落到这步境地。我今天不过是一死而已,你们一定要忠义报国,誓死守卫国家疆土”
  金人大怒,把欧阳珣掀翻在地一顿暴打,欧阳珣被打得口鼻鲜血直涌,被拖走时还在向城上大喊:“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与人”
  完颜粘罕闻报之后,既感到意外又觉得恼火。他下令将欧阳珣烧死,以警效尤。又命兵士先放了石州守臣的家属,对河北、河东另外三十五位守臣的家属严加拷打折磨,让他们知道抗命的下场。
  赵构刚刚率军从大名府出发,就有快马送来了宗泽的军情奏报:宗泽已率部到达开德府,离金兵扎寨驻守的卫南县仅四十里之遥。宗泽建议赵构立即率全军开赴开德府,主持大局,并传檄河北、河东、淮北、淮南、陕西诸路勤王之师直接向东京靠扰。
  赵构问计汪伯彦如何回复宗泽,汪伯彦道:“大王,可回复说必须等诸路兵马会合之后方可南下,还是让宗泽先直接打出大元帅的旗帜,声言大王现在已在开德府。”
  “那金兵会不会集结重兵先攻击宗泽?”赵构问。
  “宗泽自会应付,大王不必担忧。”汪伯彦风轻云淡地说了一句。他心里暗想只要金兵以为康王在开德府,我们这里就安全多了。宗泽自不量力。天天喊打喊杀,就让他和金兵去较量!
  赵构想了想也是。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要保住自己以图大业,未来的大宋还需要自己!
  
  赵恒心里非常清楚,一千万匹绢帛可以凑足,但誓书上承诺的一百万锭黄金,五百万锭白银是无论如何凑不齐的。他原以为只要倾京城之所有输送到金营,表示了足够的诚意,金国二帅多少会通情达理,允许他在日后补齐。
  于是赵桓派人到金营解释,可何栗向金国二帅哀告。乞求减少金银的数目。完颜粘罕勃然大怒,把何栗给吼了出来。接着又派出使者到开封府责问王时雍、徐秉哲:讫今为止交纳的金银与议定的数目相比百不及一,是否故意拖延推诿,又想背信弃义?
  赵桓一看,完颜粘罕和完颜斡离不恐怕是不取足金银就决不退兵,金兵再这样围困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当日下午开封府又贴出一道榜文——继续根括金银。上至皇后、皇太子,中至各级臣僚、富贵之家。下至黎民百姓,一律交出金银,如敢藏匿,军法处置!
  此榜一出。京城人心惶惶。以王时雍、徐秉哲为首的根括官奉命全城收刮。官差们挨家挨户地逼交金银,他们怀疑谁藏匿了金银,就捆绑起来当众拷打;有的官宦富豪之家隐留不交。被奴婢告发,官差们在他们家里挖出窖藏。把他们抓入大狱;有的人实在交不出来,被逼得悬梁投水自尽。京城里到处是悲戚愁叹、哭号哀告之声
  几日来。朝廷动用数万军民搬运绢匹,已经快交齐一千万匹之数,完颜粘罕又突然传令:“只收上好的货色,其余的一律用墨水染渍记号,命他们搬走,重新送好的来。如果他们有怨言,就告诉他们我与二太子已甚为愤怒,问问他们:是不是我大军尚在城下,就想背盟失信?”
  宗翰的脾气随着宋人的一再妥协也越来越大,那些被他人“请”出城来的宋人络绎不绝,女真军兵仔细搜检,于随身行李中又发现了金银等物。而城内负责搜刮的宋官早就声称实在是已经搜刮干净。
  户部尚书梅执礼、开封府尹程抿、礼部侍郎安扶、工部侍郎陈知至充任东南西北四壁根括官,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