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157章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157章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着尊古敬贤的原则,赵柽叫亲卫们找来笤帚抹布,一边动手打扫祭堂,一边听老师讲故事,这才知道季子的事迹季札是周朝吴国人,因受封于延陵一代,又称“延陵季子”他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也十个牛人,曾经被孔子赞美为“至德”之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继承人,但父亲太王,有意传位给幼子季历以及孙子昌于是泰伯就主动把王位让了出来,自己则以采药为名,逃到荒芜的荆蛮之地,建立了吴国
  数代后,其后寿梦继承了吴国王位他的四个儿子当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给他季札的兄长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季札的德行才干,最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哥哥哥哥诸樊觉得自己的德能,远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国的重任托付给他,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他们如同众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成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才彻底打消了吴人的这个念头
  他哥吴王诸樊也是个执拗的性子,一直到过世之前,都还念念不忘弟弟季札他留下遗训,让后人将王位依次传给几位弟弟,这样最终就能传到幼弟季札的手里,以满先王寿梦生前的遗愿继位的吴王夷昧临终前,要把王位传给季札,但被季札再一次拒绝了为了表明自己坚定的决心,他再度归隐而去
  “王爷为维护大义,将储位拱手让出,在京中整治失德官员,士人中的败类,无良的道士,让世风一,代圣上出巡又一路铁腕惩处那些欺君罔上,蛊huò圣上的官吏,现在颇受朝中,士林之中有识之士赞誉”何去非与赵柽将祭台打扫干净,点上蜡烛,焚香祭拜后说道
  听了何去非的话,赵柽脸难得的又红了,不过心中还有的沾沾自喜,怎么说自己在群众心中有了点地位可自己让位的目的绝谈不上老师说的那么高尚,当然也不排除其中包含着自己为国为民之心,但怎么说把自己和那位具有高尚节cào的季子先生相提并论,还是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他也可能是天生洒脱,不愿为王当个自由人呢?’赵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暗暗的想,如果自己不是生在这民族危亡的时代,他愿意做个逍遥王爷,绝不会为此远避隐居
  何去非接下来的话让赵柽汗颜,自己和他除了都是男人外,他实在找不出与他的相似之处那季札不但德行无可挑剔,而且还堪称为一位杰出的家,一年楚国名将子期进攻陈国,吴王派季札救援陈国,季札传言给子期,明确表达自己的反战态度,经季札三言两语的调停,平息了一场战luàn又一年季札奉命出使鲁、齐、郑、卫、晋五国,他同齐国的晏婴,郑国的子产及鲁、卫、晋等国的重要政治家会晤,高谈政事,评论时势,使中原国家了解并通好吴国,结成了友好国家同时季札又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艺评论家,奉命通好北方诸侯时,在鲁国欣赏了周代的经典音乐、诗歌、舞蹈,他当场结合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作了精辟的分析和评价
  季札还是重信守义的模范,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待出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shì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
  “多谢老师教诲,自后老师再不要拿我与圣贤相提并论了,我的德行与之相去甚远”赵柽对何去非深施一礼说道“瞧人家这事情做的,一把剑、一句话就把全天下的人感动了,这就是神啊赵柽此时已经不只是汗颜了,那是瀑布汗,这季札可谓礼乐的化身,他身上体现的和谐、诚信、礼让、睿智正是中华千年的道德标准,大家学习的典范,自己刚才那点沾沾自喜早就飞出银河系了,与其相比自己两世加起来也不敢跟他比呀
  “王爷不必自谦”何去非和黄经臣相视一笑道,“季札内心想要将剑送给徐君,但是他并没有言语上的承诺,何况当时徐君已经过世了然而他仍然信守着内心的诺言,挂剑而去,并且说道我的心中有过对徐君的许诺,怎么能够因为朋友的离去,而背弃曾有的诚信呢?这落落数言、掷地有声,信义的精神确已传扬万古不朽”
  “王爷,人心善,行为就善;心恶,行为自然偏颇,我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王爷做事手段乖张,多用奇谋,虽也是做得为国为民之事,但还应学习先贤,不要被某些事门g住心”黄经臣也说道
  “雨师懂了”赵柽这回明白了他们的苦心,两个老头是变着法的劝谏自己呢,想想自己这些年所做的事情,却如他们所说自己做事未达目的往往不择手段,为了庄子的发展,他不惜敲诈勒索,虽然蔡攸和陈汤也不是什么好人;为了获得一直合法的武装力量他制造假案,门g蔽皇上;与赵楷的争斗中,为了削弱他,自己装乖nòng巧,搬nòng是非,取信皇上,手段说不上光明;就是何去非都是他暗施诡计给骗来的两位前辈是怕自己日久走入极端,失去本心啊
  第五十五章榜样季子


 第五十六章 若无其事

  e^看「域名请大家熟知」第五十六章若无其事
  朱勔不愧是个老油子,将人心mō的很透,他一到立刻上门请安,不等赵柽开口,已经将肇事的纲卒送到门前请赵柽发落,撞坏的船他也是立刻安排人修理重装修,当然所huā费用一字不提,只是将修理‘发票’交给了见喜王爷的吃喝拉撒他都要亲自过问,简直是无微不至,安排的妥妥当当跟随王爷出行的上到属官,下到水手,朱勔都送上红包,以示慰问,上街吃喝玩乐,甚至找小姐的费用全部由他买单,几天功夫下来,钦差随行人员上下人等没有不说朱大人好的
  赵柽在常州住了五天,船已经修理完毕,重粉刷一,从驿馆到码头短短一段路,已是堵得风雨不透,码头上也是人山人海,常州知府率大小官员,城中士绅、耄老夹道欢送,他们是送钦差移驾苏州,不过赵柽知道这一切又都是出自朱勔之手
  “诸位请回”赵柽上了船站在甲板上挥手向送行的人群告别
  “恭送燕亲王”随着礼官的吼声,码头上的人跪倒一片,高高在上的赵柽忽然有种飘飘yù仙的感觉,不过他很快清醒过来,心中感叹怪不得有点权力的人都愿意站在前边训话,检阅仪仗队,没有主席台的也要搬把椅子站在上头,这种君临天下的味道太让人着mí了
  在水手的号子声中,船缓慢驶离码头,升帆起航,船队中又多了两艘高大的客船,这回开路的变成了常州知府的座船,朱勔的座船在后,随州观察使,提举江南应奉局的‘朱’字大旗迎风飘舞真是人的名树的影,江上的所有船不论官民,只看到立刻远远的靠边停船,沿途州县也是派人迎送,到了地方就换一拨,就像交接替似的,那架势皇上出巡可能也不过如此
  船行半日,远远一支船队飞迎了上来,旌旗招展,甲板上站满了甲兵,刀枪锃亮,闪着寒光耀人眼,“王爷,前边来船载满全副武装的纲卒”无事欣赏江景的见喜说道
  赵柽拿过见喜递给他的望远镜向舱外观察,前方出现的船头低尾高,前大后小,船舷两侧都置有起平衡作用的浮板,如同水鸟的双翼,整条船看起来就像一只贴水滑行的海鹘这是海鹘战船,赵柽立刻从船的样子上做出了判断,这种船的样子他在《武经总要》上看到过
  海鹘战船最早出现于唐朝,宋代对他进行了改革,船的两侧加装了铁板,船首加装了犀利的撞角,用来撞击敌舰,船长十丈,宽一丈八尺,深八尺五寸,有水密舱分割两边有橹各五支,可载士兵一百零八人,水手四十二人,属于中小型战船,江海通用,是种结构结实,战斗力强的战船,在这大江中可算的上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船上设置的观察哨也早就发现了兵船,可他们却没有像其他船只一样避让,而是让过朱勔的座船,直愣愣的冲他们过来了,他立刻发出了警报随即哨声响起,并发旗语告知后船,几息的功夫,两艘船上的亲卫除有任务的人外,已经全副武装的冲出船舱在甲板上集结说话间四艘海鹘战船在江面上掉过头,分成两列雁翅排开占据了两翼,将钦差座船夹在了中间
  虽然不知道来船是哪方面的,也不知道是何意图,但是亲卫们不敢懈怠,立刻按照事先的计划占据各自的位置,警惕的看着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兵船也不报号,只是随着船队同行,船上的兵卒却刀枪出鞘,不时齐声击打护盾呼喝,有艘兵船仗着船小度快还几次闯进船队中,靠近钦差座船,每次都是眼看着两船就要相撞的时候,他们突然又立刻转舵离开,不像是想登船,却像是在没事找事
  “报告都头,现已查明来船乃是苏州应奉局的兵船,他们声称是来护送钦差座船的”传令兵几经用旗语联络,对方才做出了回应,他向这次的安保总指挥赵勇报告说
  “哼,他们这些家伙是在向咱们示威”赵勇知道王爷与朱家素有恩怨,看对方这架势就是想给他们个下马威,“命令,所有亲卫甲板列队,拿出点气势来,谁要是草jī了,回去我饿他三天”
  “是”传令兵立刻传达了赵勇命令,列队站舷水兵站舷的要求和陆军站军姿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船在水面上行驶是不断的晃动的,而站舷却要求水手们在没有任何依靠的情况下,像一根根钉子死死的钉在船舷上程僖绶常在海上跑,怎么会看不出门道,知道对方是想仗着人多船多压自己这边一头,他马上命令船上除了舵手,桨手和必要的值守,其余的人也全到上甲板上站帮
  亲卫们穿着银灰sè的军服,束着半身皮甲,腰里扎着巴掌宽的武装带,身后背着横刀,头上裹着大红头巾,双手背后跨立,带着bī人的威势程僖绶的水手们虽然没有军装,但是却都是一sè的白sè丝绸坎肩,皂sè长kù,身后背着扶桑长刀,大红束腰上斜chā一把短刀,威风丝毫不弱于亲卫们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看到钦差座船上的兵卒水手忽然列队杀气腾腾的站在两舷,坐在战船上朱汝功惊奇地问道他昨日就接到朱勔的命令,让他派船迎接钦差,这小子前些天刚挨了训斥,心中有气,想着正好给钦差个下马威,于是在sī兵中点起五百精锐,分成四艘战船‘迎接’来了
  “大少爷,他们是在戒备,可怎么又一声不吭,好像不怕咱们似的?”同船的sī兵头领看了看,也拿不准
  “切,让咱们的儿郎们都给我站好,别让这群北边来的旱鸭子比下去,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能撑多久”朱汝功看着钦差座船上的昂首tǐngxiōng,端庄肃立的兵丁们心里十分不舒服,仿佛有什么东西压在xiōng口上
  两边的人就这么较上了劲儿,赵柽这边的亲卫队站军姿从入伍的第一天就开始训练,到现在也是每日的必训科目,他们在船上生活了两个来月啦,已经适应了船上的生活,这种晃动基本上对他们没影响而应奉局的纲卒们大都是生在水上,长在船上,船就是他们的家,自然不惧可船舱中的两个大佬却如同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