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114章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114章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朱勔真是大方,一出手就是十万贯的东西”见喜眼睛发亮地说道。
  “恐怕不止,这些东西加起来不会低于二十万贯,他确实是下了本钱”黄经臣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看到这些东西也是感慨。
  “王爷,这么多钱,要是给了我,就是死也值了”赵忠看着耀眼的珠宝傻笑着说道。
  “是啊,我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金子”一个亲卫小声地说道。
  “王爷,你看这珠子多漂亮”赵信打开一个盒子眼神迷离地惊呼道。
  “既然大家喜欢就每人挑一件吧”赵柽笑笑说道。
  “真的?”赵忠不敢相信地说道,他们一直接受的是‘路有黄金不能拾,一切缴获要归功’的教育,现在王爷主动让他们拿,却是除大家的意外。
  “真的,不过每人只能拿一件珠宝,其余的金银封存运回襄邑作为军饷”赵柽说道。
  “谢王爷赏赐”亲卫们齐声道,每人上前拿了一件珠宝,当然是个个欢天喜地。
  “王爷你做什么?”突然赵信发现王爷拿起一把宝剑,拔剑在手在自己的胳膊上划了一刀,血一下涌了出来,他急忙抱住赵柽的胳膊喊道,其他都被王爷的举动吓住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没关系,我没事,只是想让自己清醒一下”赵柽还剑入鞘说道,“财帛动人心啊,看到这些金银美女我都觉得心动,京中的繁华更胜襄邑十倍,那里更有无数的财富,我怕我经受不住那些诱惑沉醉其中,忘记自己从那里来进京的目的,忘记自己当初的理想,忘记天下的兴亡、百姓的疾苦”
  “清除奸佞,保家卫国,复我幽云,雪我国耻”亲卫们听完赵柽的话,齐刷刷的单膝跪倒吼道。
  “好,我们都要记住我们的使命,不要在花花世界中软了骨头,背叛了自己的良心”赵柽拍着胸脯说道。
  “谨遵王爷教诲”亲卫们再次齐声答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数千古风流人物”夜已深,弯月如钩,朱淑真喃喃的轻念着赵柽的‘大作’,托腮静静的看着窗外的明月,思绪万千。她正是少女思春的豆蔻年华,少年王爷俊朗的面孔,嬉笑怒骂的样子已经深深的烙在她的心中。
  江南谁不知朱勔跋扈,他父亲与其同在江浙为官,见了朱勔也是战战兢兢,如同老鼠见猫,可这个王爷却不畏‘强权’,抓了他的侄子,打了他的管家,逼的他跪在门前请罪,那是何等的威风。酒后在壁上题诗,笔走龙蛇、意气风发、才情迸现,那是何等的潇洒
  “他为什么不肯与我论诗呢?是嫌我出身低微,还是文笔粗陋”赵柽的拒绝让这个少女烦恼,可心中却又被莫名的冲动萦绕,她拿起笔在这个秋夜写下一首小诗,“初合双寰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带将满抱中秋月,吩付肖郎万首诗”
  
  “二爷,朱小娘子又送来一首诗”这日黄经臣病已痊愈,他们将踏上归程,一早赵信就过来说道。
  “呵呵,这小娘子还挺有意思”赵柽看罢轻笑一声,诗中的画眉之人定是指的是她自己,在诗中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理想中的爱人形象和对未来美满婚姻的憧憬,她心中的他是一个能诗善赋、志同道合的如意郎君。定是自己那日的诗引得少女情窦初开,现在含蓄的向自己表白。
  “我的志向不是个吟诗作画的风流才子,而是跃马边关的将军,却令她失望了,赵信研磨”赵柽也有些失落,眼前的佳人的美丽才情确实让他心动,可是自己生在这个打乱将至的年代,注定无法与其风花雪月,还不若绝了她的念头,免得徒增烦恼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奈,红烛呼卢宵不寐。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赵柽写完最后一笔,心中感叹自己怎么就没好命呢,这么好的机会就白白的放过了,这可是两世为人,头一次有少女向自己示爱,可怜自己的初恋还为开始就被自己扼杀了,只是又对不起后人了,自己又剽窃了一首好词。
  “二爷,我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你了,在襄邑这么多年从未见你写过一首诗,怎么现在却诗兴大发,一首接一首呢?”赵信轻轻吹干墨迹,歪着脑袋问道。
  “诗由心生,懂吗?”赵柽擦擦手笑道,忽然发现赵信的脖子上挂着串珠子,可穿着这身衣服,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你把珠子挂上了,不怕别人抢了去”
  “哼,二爷送我的,当然要挂上了,谁要是敢抢,我就剁了他的爪子”赵信说道,“二爷,你看我戴着这串珠子好看吗?”他挺着胸脯满怀期待的又问道。
  “呵呵,好看,和你正配,简直就是给你特制的”赵柽笑着说道。
  “嘻嘻,我也觉得好看”赵信高兴的拿起信走了,他的心情好像特别的好
  吃过早饭,兖亲王归京的车队又出发了,一应送别的人群中少了那个靓丽的少女,车队中却多了几辆载满人物的马车。车队一路快马疾行,两个时辰后已经进了开封县,十里长亭一队衣甲鲜明的仪仗队已经等在那里,赵柽弃车骑马,在亲卫的簇拥下缓缓而行。午时刚过,他们已经来到汴梁城封丘门下,那里已经聚满了迎候的人群。


 第一章 郁闷

  第一卷我的地盘我做主第一章郁闷——
  第一章郁闷
  ‘啪啪’刚过五更,躺在chu…ng上的赵柽被一阵敲打铁牌的声音惊醒,“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诸佛菩萨,天气晴朗,出m…n加衣”虽然已经回京十来天了,可他对来自寺院的行者,头陀,一手执铁牌,一手用器具敲打,用他们平日练就的念佛的嗓音,大声的演讲现在的时辰,还外带天气预报的作法感到好笑。
  这些僧人起初报晓的本意是教人省睡,早起拜佛念经的,加之他们每日恪守时间准确无误,日子一久,人们便成了职业的报晓者了,当然他们也不会白忙,行者、头陀们在日间或者月末,便能够光明正大的上m…n收取斋饭和斋衬钱,现在看来他们还是很有经济头脑的。
  赵柽看看窗外,天还黑着,现在已是秋末,天已经变冷了,要是在襄邑他早就命人把地龙点着了,可是现在是在京里,什么事情都要守规矩,没到日子就把地龙点燃,会让人说你不知节俭,l…ng费纳税人的钱财。
  “王爷,醒了吗?”赵柽一动,在外屋值夜的丫鬟便听到了,轻声地问道。
  “嗯”赵柽嗯了一声,外屋马上就响起了悉悉索索声响,两个小丫鬟一个拿着点亮的烛台,一个端着没了烟气的通红火盆进了屋,准备伺候王爷起chu…ng。看着两个水灵灵,鲜嫩嫩的小丫鬟,赵柽咽了口口水。
  “哦,我自己来就行了,你们出去吧”赵柽安抚了下早勃的小dd说道,也不知道自己的老娘怎么想的,自己刚刚进入青期,就派了十多个小美女来伺候自己,换下了从襄邑带来的那些依然‘完璧’的宫女,将她们都打发回家了。
  “是,王爷”两个人答应着,却没立刻离开,而是将他的衣服用火盆烘热才离开。
  赵柽见两个丫鬟离开,才起身,“唉,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啊”他边穿衣服边叹息,可能是老娘发觉自己不懂‘人事’特地从宫里选派了个风姿绰绰,**f…it…n的shu女押班负责自己的起居,昨晚这押班不但给自己暖了被窝,还带来一本‘黄’书共读,吓的他连哄带bī的才把那个怨f…赶走,也害的他辗转半宿才睡着,可还是做了个*梦。
  “不知道,这个押班会怎么想老娘汇报,不会说我是个‘兔子’吧?”赵柽想到这又头疼了,他知道母亲派到自己身边的这个押班肯定肩负着监视自己的职责,如果长此下去,老娘肯定会当自己有病,说不准还会搞出什么闹剧来呢
  赵柽心烦意lu…n的穿好衣服,先处理了头等大事,才出m…n按惯例遛早,天现在才m…ngm…ng亮,好在今天不用上朝,按照大宋朝会的规定,他这个无权的一品亲王也要参加朔望大朝会,那就要丑时起chu…ng去m…n口候着,这大冷天的真是辛苦。不过宋朝的休息日也多,‘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中元、夏至各三日;立、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宋朝还有一个特殊规定,各级官署,每年十二月二十日“封印”停止公务,公务人员回家过年省亲,要到次年正月二十日才返回衙m…n“开印”办公。这样,他们全年的实际休假达到近百天,一点不比现在少。
  “王爷”赵柽刚出m…n,见喜早就带着两个近卫小黄m…n在m…n口候着呢,他现在可抖起来了,黄经臣回京后就官复原职,进宫就任入内sh…省都副都知,仁明殿使,到皇后身边当差去了,兖亲王府的大总管就又见喜接任了,成了王爷身边第一人
  赵柽转了两圈也没用了多少时间,跟在襄邑的王府一比,这里就跟三室一厅的卫生间差不多,也就五十多亩地,虽然也是分成三进两个跨院,可成了微缩版的了,但生活的人却一点不少,以至超过了老王府,让他不断感到气闷,好像伸不开tuǐ似的。
  “见喜,咱们能不能找块大点的地,重新建个王府啊,这地方住着太难受了,赵柽登上huā园的那座假山,像周围看了看说道。
  “王爷,这可不是咱们说了算的,王府建造是有定制的,不能随便修建”见喜苦笑着说,王爷到了京里后,就觉得哪都不舒坦,他知道王爷对这种h…n吃等死的日子还不适应。
  “见喜,你看看周围,要不是知道这里住的都是天潢贵胄们,还不把咱们这当成棚户区,挤得跟他娘的蚂蚁窝似的。”赵柽指着周围重堆叠叠的高屋大厦说道。
  “王爷,京城不比咱们在乡下的时候,这里人口众多,寸土寸金,地皮紧啊”见喜哭丧着脸说道,这里可不像襄邑,两贯钱就能买一亩地,现在他们那有十来万亩地,要是搁在京城,光卖地都能成了千万富翁。
  “唉,知道这连tuǐ都伸不开,小爷我就想办法不他娘的回来了”赵柽叹口气说道,他也知道见喜说的都是实情,自己与那些宗亲们相比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按照祖上的规矩,皇族是不能离京居住的,都要住在京城,这样一代代的传下来,人是越来越多,住的地方也就不够用了,也是几经扩建。
  在仁宗时期,建了南宅和北宅,南宅是太祖、太宗子孙的宅第,北宅是赵廷美后裔的宅第,后来因为人多又被搬迁到由宦官监管的西宅。这么又过了几十年,政fǔ不得不在太祖的林华苑为为太祖、太宗的后裔动工兴建了新的宅邸—睦亲宅,魏王一系的广亲宅、英宗二子的亲贤宅、神宗五子的棣华宅。到了赵佶登基,这十来年他的儿子更多,眼看着一个个长大了,都要出宫居住,又新修了蕃衍宅,屁股大的地住了几代上万口的人,能不挤吗?不过也有好处,大家都是亲戚,一出m…n碰到的不是叔叔大爷,就是孙子、侄子
  现在流行‘宅’,不过也比不了这些人宅,因为他们虽说都皇亲,但是不能随便出京,不能在外住宿,就是有时出m…n每天到哪都要经过宗正的批准,所以大家除了上朝就愿意在家宅着。皇亲们都封了官,可这官也没劲,封的都是虚职,大多是环卫官,上朝的时候他们站在殿廷偏南位置,所以宗室也被称为南班官。这些人的职能就是奉朝请,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