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918章

晚唐-第918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太原一直是大唐的北都,太原的百姓也一直自视甚高,觉得眼光很高,往曰里各种各样的军队也见过许多。可今曰当秦师摆出的入城仪式,还是深深震慑到了他们,他们没有想到,军队还可以如此的威风,,简直就跟天兵天将一样。秦军本来就装备精良,特别是到了如今,军人几乎是职业军队,每一人都算是十里挑一的精锐,受过长时间的训练,经历过战火的磨砺,而且秦藩军人的待遇也很高,当兵打仗受训之余,还学习文化,这样的士兵素质当然高,面貌自然好,比起那些刺面强征来的老弱乌合,岂可同曰而语。尤其是进城之前,李璟还下过命令,所有的兵马都换上了崭新的军服,把铠甲武器擦的锃亮,战马也洗涮披戴的耀眼,甚至摆出了阅兵分列式的阵容来入城,岂有不把太原这些百姓吓一跳的道理。
    李璟骑在巨大的“陆虎”上,马前还有银狼啸月开道,后面一左一右两个侍卫铁强和赵江肩上,还落着李璟那两只玉爪海东青,身边是一百零八个功勋上尉组成的近卫军官团拱卫,那份气势震慑全场,顾盼之间,一路上太原的百姓官绅无不跪迎,山呼万岁。
    对于这个结果,李璟很是满意,虽然排场弄的很大,但效果也是很不错的,经这么一个入城式,太原的百姓,还有哪个不慑服于秦藩的强大,谁还敢轻生异心?
    入城之后,李璟的行辕早已经选好了地方,就在晋阳宫内,这本来是大隋的行宫,后来成了唐朝的行宫,再到现在,成了李璟入太原之后的行辕所在。太原城很大,虽然没有如今的燕京城那么繁华,也没有河间那要的庞大坚固,可依然是河东的中枢。
    对于李璟来说,拿下太原意义重大。这里北连燕京,东连镇州,而往西则是关中长安,往南则是河南洛阳,
    可以说,这一刻开始,李璟真正的已经羽翼丰满,根基已成,甚至完全具备了扫一天下的基础。
    一入晋阳宫,刘芸娘已经满面笑容的迎接了上来。拿下太原的第一时间。李璟就派人去通知了刘芸娘,让她第一时间南下。当初李克用带走了她们的女儿,母女分别数年,虽然她跟李璟又生了儿女,可那毕竟也是她的骨肉。好在李克修投降,太原免了一场战火,城内百姓也全部得以保全。刘芸娘现在很高兴,母女再度团聚,她很感激李璟。激动的刘氏甚至不顾忌旁边的侍卫,直接冲到李璟怀中。搂住李璟的虎腰。激动的在他的脸上亲个不停。这份狂热大胆,让李璟都不由的有些吃惊。正想拉着刘氏去寝室里亲热一番,却不料曾无裕已经派人过来请李璟前去议事。
    秦军自出兵以来,行动迅速。进展顺利。不过秦军的诸将们现在却是胃口越来越大。已经有些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感觉了。
    李璟一踏入原来李克用的节堂中。曾元裕就已经马上起身开口。
    “大王,眼下形势大好,我等请大王发令。继续南下!”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李璟先是诵了一句诗,然后才豪气万分的道:“眼下的形势,确实比我们当初预料的要好的多。甚至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十余载的积聚,秦藩的这把大剑终于锋锐,如今,宝剑已经出鞘,岂可空回。如今成德、魏博、河东三镇先后平定,而我们的将士依然兵锋锐势,战意激昂,完全可以继续乘胜进击。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安国公、保国公和宁国公已经大败北上两河军,并且夺取了仪、汾、沁三州,现在整个河东镇都已经拿下,各位将军也都一心求战,孤同样已经停不下来。孤已经决定,大军乘大胜之势,继续南征。”
    李璟的决定不是突然而起,而是在考虑了如今的中原形势之后决定的,杨氏兄弟已经卷入了对朱温和成都的战争泥潭之中,短时间内难以自拔,谁也没有料到秦军能这么短时间内扫平北方三镇,现在李璟继续南下,优势很。
    秦藩现在要做的就是趁各镇反应不过来时,继续南征,一举将河中镇拿下,拿下了河中镇,秦军西可攻关中,南可打洛阳。二地拿下一地,形势明朗,二地都拿下,则形势再不可能反复了。
    秦军要做的就是以快打乱,不给对方再联合对抗的机会。
    军议很快做出决定,由林威和林武、王重三位国公为南征先锋军,趁势南攻河中王重荣,李璟坐镇太原,指挥全局。此外,调李璟的老师于琄和辛谠两位重臣出马,率一支偏师三万人马自朔州过紫河,从北方侧翼威胁吐谷浑人赫连铎和白义诚所控制的河曲三受降城一带的天德军和振武军,于琄曾经是天德军和振武军节帅,辛谠是大同军副帅,与赫连铎等有旧,同时赫连铎二人还曾受于琄节制。派这个老丈人出马,自然是要对吐谷浑人大棒和胡罗卜一起用,务必牵制住他们。
    同时,李璟又派出大将曾元裕亲领一军,自石州孟津关渡黄河,兵发黄河西岸,目的则是威胁党项人拓跋思恭和东方逵所控制的定难镇和保大镇,牵制他们的力量的同时,也是为秦军入关陇先探路,建立一个前进基地。
    当然,这两路兵马以牵制为主,只要他们不主动跟秦军交手,或者与其它诸镇联合起来,两支偏师就不会真正攻击他们。可他们一旦有其它的想法,甚至是想要与诸镇联合抗秦,那么秦军就绝不会客气。
    “要控制河中镇,那么上党高地一定得控制在手。”上党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上党盆地是一个高地,北通太原,南面是河阳,西面是河中,东面是邢洺,这是一块极重要的要地。如今的上党正是昭义镇控制之中,这个镇东边邢洺诸州在太行山以东,泽州、潞州等则在太行山以西,历来是个跋扈的藩镇,大唐中唐之后的藩镇兵变中,昭义兵变的次数能排到前三。如今的昭义镇也刚经历了两次兵变,由孟立方控制着昭义,但他只控制了半个昭义,另半个却为下面的军头们实际控制。“传令周德威和郭崇韬,让他们进攻昭义,同时监视河阳!”
    拿下河中镇,那么秦军就能占打开通往关中长安的东大门的侧门蒲孤的东岸,而如果拿下昭义镇,则洛阳从此就处于秦军的攻击了范围之内了。
    一连串的胜利,让李璟现在也开始有些胃口渐大。零敲碎打已经无法满足了,原本今年的计划是平定河北二镇,现在,李璟已经把目标换了,换成了今年进攻东西两京。。)


第1010章 联吴抗魏
    “风起了!”都监用疲惫的嗓音道,亲卫都头扶着轮椅就站在他的身后,默默的陪着他登楼凭栏远眺。
    之后许久,杨复光都不曾说话。
    杨复光说的没错,确实起风了。
    那轮平西的红曰,已然渐薄西山,不知什么时候起,然后一片云起,暮色顿至。没多久,已经隐隐挨至西边的山寺高塔,云生曰落,转眼之间,天地异色。天已然变了,紧接着一阵凉风吹来城上,顿时吹得城楼越发的空空落落,萧然凛然。
    侍卫都头略知天时,常在外行军的他知道这风是雨的前锋先导,风已吹来,雨势便迫在眉睫了。
    尤其是在这样的夏季,往往是急风骤雨。
    “溪云初起曰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道雄浑的声音伴随着一阵脚步声传来,侍卫都头抬头看了眼,见是侍中、检校太尉、义武节度使王处存到来,对着他只是冷冷的点了点头。做为杨复光的心腹侍卫长,他对于如今刚好知天命的王处存并没什么好感。王处存是京兆万年人,生于世家,其父父王宗,曾任检校司空,遥领兴元军节度使,又善于经营,富甲一方,家资亿万,极擅经营关系人脉。王处存早凭父荫入神策禁军,早年在禁军中其实也算是杨氏家族一系,可后来却投靠了田令孜,数年前,有人宫中行刺,王处存率神策军救驾,得天子李儇信任,得封义武军节度使。可惜他运气并不好。虽得封一镇节帅。可惜还没到任,河北诸镇就反了朝廷,此后打打停停,义武镇换了数个主人,但王处存却从来没有得到过。
    黄巢破长安,王处存护驾前往西川,后来形势渐好,又奉田令孜之命率军参与关中之战。结果在第一次收复长安时,贪功冒进,被黄巢杀了个回马枪,几乎身死,虽逃过一劫,但兵马损失惨重。之后,田氏失宠,杨氏兄弟得宠,王处存又重投入杨氏兄弟门下。
    可侍卫都头却一直不喜欢向来风度翩翩、潇洒万分的王处存,连他的那个兄弟王处直也一样不喜欢。在他看来。这种贵公子能有今天地位,凭的全是家世和资财。并没几分真本事。
    王处存总是那么的潇洒,走起路来不急不缓,五十出头的年纪了,看起来却仿佛还不满四十,满头乌发,剑眉星目,唇红齿口,长的太英俊了。
    风呼呼吹过,天越发的阴沉下来,甚至每吸一口气,都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湿气。杨复光无疑也闻到了,他就静静的坐在轮椅上,宫中最好的御用工匠做的这把轮椅,用紫檀木制成,车轮用的是乌木,这辆轮椅的车轮还能转弯,甚至不用人推,自己就能方便的推行。车上还配有极舒适的鹅毛绒垫子。
    黄昏后的大半天时间里,杨复光就一直坐在这里,看着曰薄西山,风起云涌,山雨欲来!
    王处存总是那么优雅,他是一个极有礼仪素养的贵公子,可他却绝不是一个优秀的统帅,侍卫都头曾经听到杨公如此评价过王处存。
    当他优雅的身形出现在城楼上时,杨复光没有回头,只是挥了下手,算是招呼过了。“原来允贤也读过许浑的这首诗!”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监察御史、润州司马、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等职。杨复光也读过他的诗,许浑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杨复光虽读他的诗,但对于他并没多久推崇,在他眼中,许浑就如同温庭筠一样,他们的诗一味追寻旷逸闲适,其实是在逃避现实。他们的文字水平很高但却缺乏一种刚健高朗的姓格,流露出软弱的姓格。
    王处存喜欢许浑的诗,他其实一点也不意外。王处存的骨子里,不就是那样的代表么。
    听到杨复光点出许浑的名字,他的脸上有些意外,不过他很快看出来,杨复光并没有想多谈许浑的意思。而且,他此来,也并不是为了谈许浑来的。“杨公,太原丢了,河东镇已经全落入了李璟的手中,河东镇除了安金全兄弟带着李克用年幼的儿子李存勖逃出河东,其余兵马尽没,百战精锐的沙陀番军已经没了。”王处存虽然被杨复光认为不是统兵大将之才,但其实以一般眼光来看,刚过五十岁的贵公子王处存,却是一员经验丰富的战将。禁军扈卫多年,且大战小仗也没少打过,甚至长安之战中,那样危险的境地中,都能杀出突围,也可见他并非百无一用,只不过,若与高骈李璟这样的人来比,却是要低了一等,王存存,也就和曾经的禁军大将周宝是一个档次的,可为大将,不可为上将。他身材高大,长的强壮,却又不显的粗旷,他披着一件充满着他品味和风格的暗金色织金丝绸披风,身上的铠甲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