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831章

晚唐-第831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再敢动秦藩有半点想法了。而李璟呢,带着一支大军,杀向渤海,估计联军现在根本就还不知道李璟已经在路上了。等他们还迷糊的时候,李璟突然出现渤海战场,估计部族联军要吃大亏。”
    李存璋有些不解:“向来都是攘外必先安内,李璟为何不直接对成德下手,反而跑到数千里之外的渤海去打仗?”
    “那是你没有搞清楚,对于李璟和秦藩来说哪个是内哪个是外。现阶段对秦藩来讲,他们真正的中心之地是在黄河以北,具体讲是环渤海圈。因此,成德,实际上是这个环渤海核心圈的外,而辽东辽西是这个圈子的内,或者说是后。成德镇根本没实力对李璟造成真正的威胁,但部落联军却是在真正威胁着李璟的东北后方,一旦部落突破了渤海这道防线,就能冲入辽东辽西,直接威胁到他的核心圈。因此,李璟选择先对付部落联军,正是攘外必先安内这一策略。”安金俊缓缓说道。
    李克用点了点头,明显也并不认为李璟的策略有什么对错。事有轻重缓急,李璟这些年都一直是在胡人手里抢地盘,他们之间恩怨极大,早到了不死不休的决战的阶段了,如今不是李璟要不要打胡人,而是胡人非要和李璟死磕,李璟不应战也不行。胡人都逼到这份上了,李璟若是还不把趁机跟胡人决一胜负,永绝后患,那才是脑子有问题。
    可李璟的策略是对的,那对他们来说就决非什么好事了。若是李璟打赢这一战,那他就真正的再无后顾之忧了,那时整个东北都再无势力能干扰到李璟。李璟就可以真正放心的南下,到时,没有了牵制的李璟,谁挡的住?
    “也许我们可以趁李璟亲征渤海之机,做点什么!”(未完待续。)


第925章 抢关
    (感谢督骑校尉、小白楼霸二位的支持,谢谢!)
    率宾府,华州。
    这里是即是后来**人的乌苏里斯克城,也是中国的双城子城,就建立在绥芬河畔。刚开始回暖的华州,依然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城里的人都躲藏在家中猫冬。城中,这里有三千靺鞨人驻军,不过却并非什么精锐,只是一群老头和少年组成的杂牌子兵。统领他们的千骑长铁手赫里,铁手赫里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年轻的时候猎过远的熊豹虎狼,因此后来也一样成为最优秀的部族战士。
    如今的渤海人曾经也是靺鞨人,只是那时他们还叫涑沫水靺鞨人,后来他们替中原北朝作战,替高句丽作战,替契丹人作战,直至他们最终与契丹人分道扬镳,自己建立了渤海,渐渐的,他们只称自己渤海人,而靺鞨人则成了更东北的黑水部落联盟靺鞨人的称呼。渤海人一直试图征服统一所有的靺鞨人,不过黑水部落一直在抵抗。
    铁手赫里就是在与渤海军的一次战斗中丢掉了一只左手,那时他已经是一名千骑长了,那次受伤让他受到了很大打击,但最后他给自己装了一只铁手,并从此算是退役了,毕竟那时他已经五十岁了,他的孙子都已经在部族兵册上记了名字。
    他当初并不曾想到,在十五年之后,当他六十五岁年纪的时候,他依然会被部族首领请求出来带兵。虽然交给他的五千兵基本上都是如他这般的老头,或者如他曾孙一般的年青小伙,可他最后依然重新穿上了那件保养的极好的铠甲,带着他的弓,骑着马出征了。十五年过去,他当初的三百斤强弓换成了一石的弓,可他的经验却依然丰富,头脑依然清醒。
    一路南下,他没有显露半点老态,反而带着他那只杂牌老弱打了几次很漂亮的仗,把渤海军打的落花流水。正因如此,最后铁手赫里被派到了率宾府来,带着他的五千人马,最后居然独当一面,一人负责着联军右路军的最右翼。
    六十五岁的铁手赫里,虽然开的弓变小了,但却依然一顿能吃上三斤肉,两斤酒。甚至隔个几天,还能玩几个渤海娘们。不过从前天开始,铁手赫里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
    这几天,他总有股不好的预感,心里充满着担忧,这是种猎人的警觉。
    外出的巡逻部好久没有消息返回了,他又派了一支出去,可这支新的巡逻队如前一支一样,一踏出城外,进入冰天雪地之中,就完全没有消息,好像被冻结在了外面。建州城那里的那个千骑驻军,昨曰准时的送来了消息。可是海参崴那边,却没有半点消息。按约定,每十天,率宾府其它两个千人队都要派人来送信息报平安。可现在,海参崴那边已经十多天没有消息过来了。
    而就在昨天,有一些华州城外的百姓前来报告,说是阿穆尔半岛上出现了很多唐人,甚至有人报告说海参崴附近海上看到了许多巨大的船只。一开始,铁手老赫里是根本不相信的,可这样的报告越接越多,已经有了十几起,这就让他开始不由的怀疑起来。
    也许东京那边的秦军派人来搔扰了。
    但对于有人说来的唐人无边无际,船只摭住海岸这样的说辞,他是坚决不信的。
    早在一年多前,秦人的水师舰队就已经大部份撤回了本土,东京那边确实还有一支舰队,不过却是以渤海的商船等武装起来的,也就百来条船。他们已经一年多没离开过龙河港了,哪还有胆子这个时候突然来这边。而说是唐人和唐人的舰队,就更不可能了。现在海上的冰还刚在化呢,上万时的海路,他们要是出现在这里,起码得是年后就开始出发了。他就不相信,秦军的舰队敢在这样的季节里大举出动冒险前来。
    不过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他自己的想法也开始在动摇。
    他已经又派出了三支探马,可依然没有半点消息回来。也许,秦军真的来了。
    下半夜,起风了,然后飘飘洒洒的下起了雪,这雪让人步履惟艰。
    前军常胜军团的前锋,秦王十三太保之一的杨师厚看着五千名默不作声的飞骑军将士们整齐的排列在雪地里,仿佛一群冰雪雕琢的塑像。寒风掀动裹在他们身上的白色伪装披风,犹如一面面飘扬的旗帜。每张脸都被暖和的脖套连头带颈的包了起来,然后外面还扣了一顶带护耳的皮帽子,再在外面扣一顶狼头盖盔,整个头部只留了口鼻露出,呼出袅袅白烟热气。
    微弱的火光中,一团一团的雪花围着他们飞舞,不一会就在他们的肩膀和帽子外的白披风上积雪厚厚一层,但无人去拍打一下。
    杨天雄心中不觉得冷,只觉得热血沸腾,奔腾着一股难以言述的慷慨激昂,炙热而澎湃,激动的他都几乎流泪。这次他们将是对胡人的决战,这一战将拉开决战的序幕。身为秦王的门徒,他渴望如刘寻和李存孝一样封国任升军团长。而这次就是机会,如秦王所说,他们与胡人们这近十年来的恩恩怨怨,这次要一笔了结。从此,整个东北,再无胡人能对他们产生威胁,整个东北,都将彻底的纳入他们的治下。
    这非当初唐朝的羁縻州县,而是彻彻底底的开疆拓土,把整个东北第一次真正纳入中原的控制之中,从此以后,青史将永远记录这一天。
    汉唐两代开拓经营西域,可最终还是失败了,通往西域只有一条河西走廊,左边是吐蕃高原,右面却是大草原,而吐蕃高原和大草原却难以真正征服,因此西域这块地,也只能是飞地。可东北不同,茫茫的大海就是无数条通道,而契丹、奚、鞑靼等被破后,秦军可以一直推到塞外高原的群山口。移民、修路、建城,这里从此就完全属于秦军了。更主要的是,东北虽然寒冷,可却有着肥沃的黑土地,有着超过河北山东的巨大平原,是个大粮仓,只要有人,就能开发。
    而如今,他们飞骑军就将是这片疆土的开拓者。他们将是未来大秦帝国的开拓者!
    “出发!”杨天雄大喊一声。
    十个骑兵营闻令,几乎是一齐移步转向,翻身上马,跟着一面面的白色双翅飞马旗军旗,一骑接着一骑走进风雪交加的黑夜中。
    从阿穆尔到华州的路并不难走,因为这里属于三江平原的西南部的湄沱湖平原之一,绥芬河与湄沱河的几条出口河一直冲击流向大海,冲击出了一片平坦的平原,一直往北,巨大的湄沱河以及他的北部,是更大的平原。这块巨大的平原,也就是后来的北大荒。就算在这时,湄沱湖平原,也是渤海国的农业产粮区,加上这里直通着海参崴港口,因此沿着绥芬河这是一条平坦的大路。而此时季节,飞骑军甚至可以直接在更平坦的河冰面上行走。
    他们的目标就是华州,华州的位置很特殊,并不是建立在平坦的平原上,而是刚好建在湄沱河南面平原的通往海口河流冲击平原上的山口,刚好堵在绥芬河的那条孔道上。很有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秦军要想去渤州,这里是必经之路。
    当迎着风雪艰难跋涉走到山前,依稀可以看见山口那戍堡摇曳微弱的灯火时,疲惫的飞骑军将士顿时又一个个精神抖擞了起来。
    “快,下马!”
    山口就如同一道长城,把湄沱湖南部平原,和下游的河流冲击平原拦截分割开来。渤海人早就在山口修建了关城,在两侧上修建了堡垒箭楼,以守卫山口。骑兵在这里并没什么优势,要想拿下在山口北面二十里的华州城,就必须先把这座军事隘口先拿下。
    凛冽的寒风中,一个接一个的骑兵开始下马,他们全都穿着白色的伪装披风,下了马后,就几乎与雪地融为一色。大家寂静无声,默默不语,抱紧自己的刀枪。
    这里离关城还有数里地,道路开始变的狭窄,飞骑军们开始以三人为一组,结成战斗小组呈三角形向前悄然前进。
    一个接一个的营开始下马前进,杨师厚在小声的道:“保持安静,悄悄的摸过去,不要暴露,狼崽子们还不知道我们已经来了,这是个极好的机会,绝不能惊动敌人。”
    在率宾府建州通往华州的南下路上,一支骑兵也正在乘夜飞驰,他们正是铁手赫里,以及他带着的两千骑兵。最终,他还是带着人马向华州来了,他在建州实在是坐立难安,不亲自来一趟,他实在是无法放心。若真的秦军出现了,那半岛可以早已经丢了,而仅凭华州那千人,就算守着极为险要的关隘,也是很难挡的住敌人的。
    宁肯白跑一趟,也不能冒险。华州的关城是整个率宾府最险要的关城,一旦秦军真的来了,且突破了那里,那后面就没什么可打的了。他不能冒这个险,做为一个精明的猎人,出色的将军,他很清楚这一点。(未完待续。)


第926章 带路党
    (感谢半把刀zsz、Zjm3246两位支持,十分感谢!)
    铁手赫里领二千靺鞨雪夜南下,眼看将近华州不远,天将黎明之时,前锋却忽报夜到华州败兵。他策马赶到前见,正撞见探路前锋把败兵带回,其中败兵首领却正是华州千夫长沙利,乃是他的赫里的第三子,此时狼狈万分,丢盔弃甲,在雪地里逃了许久,冻的瑟瑟发抖。
    “发生了什么事情?”老赫里大惊,他前后生了八个儿子,个个都传承了他的勇猛,而他尤其喜欢这第三子,因为这第三子最像他,也最勇猛,四十余岁,正是最壮年之时,已经是靺鞨部族骑兵中的千夫长,手下带着一个千人队骑兵。这次他赫里镇守率宾府,便特别让第三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