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763章

晚唐-第763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陀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是没有半点掉以轻心的本钱的。否则,不但会被李璟这样的强劲对手歼灭,甚至会被自己身边的那些蛮夷们从内部颠覆。就如当初,沙陀三部落,这个制度一开始不错,把不是沙陀的粟特萨葛安庆二族也纳入沙陀中,极大增强了沙陀的实力。但当初同化的还不够,内部对非真正沙陀人还有着极大的界线,这才导致了后来他们的背叛。而现在,李克用必须要加强同化的策略,就如李璟一直在关外做的那样,把那些高句丽人,新罗人,渤海人,契丹人,甚至他们的沙陀人,通通同化掉,最终成为秦人。
    千万秦藩人口,其实有半数是蕃人,可蕃汉问题,却从没有成为李璟的麻烦。李璟同化的工作做的极好,这是他们沙陀人需要学习的。想想曾经强大的突厥、铁勒、回鹘等强大部族的覆灭,实际上就是被身边未同化的小部落灭掉的。
    但是,要实现这一长期的远景,前提必须得是他们得撑过眼下李璟的进攻,必须得保住沙陀人的根基,若连代北都丢了,那等不到他们去同化那些边地蕃汉百姓,他们自己就要被李璟给同化了。
    “郑老匹夫已经一心要跟我们死磕了,有他在,我们绝无可能北返!”安金俊皱眉,“除非。。。”
    “除非什么?”李克用心里不得不承认,郑从谠一文弱老者,可现在却对他和沙陀族的命运,有着致命的威胁。哪怕他什么也不做,可只要他看住了沙陀无法北返,那就等于是最致命的威胁。
    安金俊笑道:“郑从谠此人,几乎和所有汉人大儒一样,最重视的就是君臣之道。正因此,哪怕郑从谠与我们关系极差,旧怨极深,可只要李唐天子一赦免我们的先前的反叛,他就只能忍气吞声,保留意见。因此,哪怕天子封大王为晋王,却只封他为荥阳郡王,他也没有半点意见。因此,要对付这种老古板,其实也并非没有办法。关键就是通过天子来对付他,只要是天子的圣旨,就算郑从谠再有意见,也一样会遵守。相信如果晋王能让天子下旨,让郑从谠将河中节度使之位让与晋王,只怕他也只能照办。”
    让天子下旨给郑从谠,让出河东节度使之位。
    这本来只是安金俊的一个比方,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克用却是记在心中。这种策略,对付李璟这样的人物没有半分效果,可若是对付郑从谠,郑畋这样的老家伙,简直是量身定做。
    唯一关键的是,要如何才能让天子下旨,让郑从谠把河东节帅之位让与他。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毕竟天子虽年青,可也不是一个那么好糊弄的角色。李克用摸着下巴,陷入沉思。
    郑从谠帅帐,振武节帅赫连铎和天德节帅白义诚这两个党项人节度使充满担忧的道:“令公,某只觉得这独眼狼不是省油的灯啊,他手上现在可是有着五万沙陀兵,而且还有十万青壮民夫,另外,河中节帅王重荣不但是他的结义兄弟,他们还是儿女亲家。那王重荣也是兵变夺位,还降过黄巢的无耻之辈,这两人蛇鼠一窝,咱们跟他们并肩作战,心里可是难以踏实啊。‘
    白义诚也道:“是啊,郑公,李克用此人,反复无信,叛服不常。对这种人,最好是永除后患。有他在,咱们这些做邻居的就别想安生。依某看,如今秦王伐代北,直捣其老巢,咱们正好响应秦王,先下手为强,直接在此一举歼灭独眼狼和他的五万狼崽子,一劳永逸。”
    郑从谠沉思许久,最后缓缓摇头,“只要李克用不擅自率兵北返,那么他就还是大唐天子册封的晋王,雁门节度使,如此,本帅便不能无故而擅自发兵攻打他。”
    赫连铎和白义诚两个党项节帅闻言都不由的面露失望之色,心中暗叹郑从谠过于迂腐,如今都什么时侯了,居然还想着这些。两人心中一阵长叹,却也是沉默不再说话。他们都清楚,这个老令公,一旦下定决心的事情,却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未完待续。)


第859章 不死
    (第五更到,一万七千字奉上!求票票!)
    夜幕再次降临,李金全率领着五百精骑组成前军,替突围部队打头阵。
    他的任务便是不惜一切代价正面出塞,冲出一道口子,替大军杀出一条生路来。这是九死而一生的任务,五百骑替大军直冲起码三万人的胡骑包围!临上马前,李金全回头看了一眼站在山寨箭楼上的李嗣源。那是他的主人,他李金全只是李嗣源家族中的奴仆,世代的奴仆。他曾经跟随着李嗣源的父亲为马前卒,如今,以奴仆之身,担任着李嗣源最信任倚重的横冲都的一营兵马使。现在,大家围困于此,别无出路,唯有奋力突围。
    他主动请缨为大军前锋,愿为死士。
    高高的箭楼上,李嗣源的身影显得孤独而又有傲然,夜幕笼罩在他身上,看不清他此时的神色。
    李金全向着那个身影躬身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看着自己身后的袍泽,他们就如同暴风雨中的大海中孤立的一块礁石。这些人明知出击就是必死,却依然骄傲的挺身而出,矗立在那里。
    在雁门,在朔州,在云州,无数的人背叛了李嗣源,可他们却始终跟随着那个年轻的少帅。
    五百骑,在这个夜色下显得是那么的孤独与单薄,但每个人都神色坚定。
    李金全抹了一把脸上不知是泪水还是汗水的液体,朝着地下狠狠的啐了一口,飞身上马,举起手中的冷艳锯狂吼一声:“沙陀不死!”
    “沙陀不死!”
    “沙陀不死!”
    吼声四起,响彻夜空。
    这是他们的意志,是他的决心,他们并不认为跟随着李嗣源就是背叛沙陀。相反,他们认为如今的沙陀,更应当由李嗣源来带领。这一声怒吼,是他们一直在征战,从未被征服的不屈呐喊。
    沙陀不死,这是他们的骄傲,从西域到东土,南征北战,血洒疆场,沙陀永远不败,他们是不败的沙陀,不死的沙陀!
    五百骑兵排成一个锋矢阵形,凭着一往无前的勇气,视死如归的士气,向着早已经选好的那个寨墙豁口冲去。
    既然是在黑夜里,只凭着那依稀的火把与寥落的星光,人们也能感觉到那种万马奔腾的震动与决然。
    外面围攻了沙陀人两天两夜的胡人们立即发现了这支想要突围的部队,但他们似乎有点反应迟钝。
    在那个方向,李金全他们人人披着双甲,犹如山崩海啸般的一路前冲,前进的路上,他的部下不断有人落马,有人是中了冷箭,更多的人却是在黑夜中因为遍地堆积的胡人尸体而落马,他们几乎没有受到多少的攻击,因为胡人根本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这支围的跟铁桶一样的沙陀兵,居然还敢当场冲击数倍于他们的围阵。
    横冲都死士营上下都燃起了一线希望,一批批的骑兵追随着李金全向不断坍塌的缺口冲去。
    胡人终于醒过来了,也愤怒起来了。
    区区几百沙陀骑兵,居然敢直冲三万人的包围阵,是他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还是他们太不把他们放在眼中了!
    冲在后面的沙陀骑兵不断的落马战死,甚至还有人直接就被密集的仰望射成了马蜂窝,可没有人畏缩。的确,对于横部都来说,即使只是李嗣源的一句话,那也值得他们战死而不退。不过此时一切都不再重要,什么都不重要,因为他们只知道袍泽他都在战斗,少帅在后面注视着他们!
    每个人都高喊着‘沙陀不死!’然后义无反顾的冲上去,赴死,视死如归。他们捍卫的,是身为横部都那面旗帜的荣耀与骄傲!
    山寨中,骑将米德威在李嗣源亲自搀扶下跨上战马,光只是一个上马的动作,已经让他疼的直吸冷气,但脸上却依然带着一抹微笑。
    “郡王,不要为我们难过,沙陀不死,十六年后,就又是一群沙陀好男儿。”
    “沙陀不死!”在米德威的身后,一片黑鸦鸦的沙陀士兵高声响应。
    “反正我们都身带重伤,就算不死在这,活着也是残疾,倒不如让我们为少帅做最后一件事情,让我们替少帅引开这些胡兵的注意,好为少帅争取一个突围的机会!”米德威目光坚毅。
    李嗣源右手死死的牵着米德威的战马缰绳,久久不肯松开。他眼睛血红,声音低沉的道:“一起走,跟他们拼个鱼死网破,沙陀男儿从不独自逃生,丢弃同伴!”
    “不值得,没这个必要。现在外面有三万胡人,继续耽误下去,只会引来更多的胡人。带上我们也是累赘,更何况,我们这个样子,不如痛痛快快的战死沙场。少帅,你要活下去,带着其余的弟兄们活下去,然后,用事实证明,李克用是错的,沙陀的未来,需要你来指引!”说完,米德威猛的攥过缰绳,双腿用力一夹马腹,大喝一声,“沙陀不死!”
    “沙陀不死!”
    数曰生死撕杀下来,所有稍重些的伤员都在这里,足足有两千余人,都已经骑在马上,有断手的,有断腿的,甚至还有瞎了的,聋了的,总之,他们都挣扎着上了战马,然后激昂的喊叫着,咆哮着,凭着最后的一丝意志,策马奔腾,顺着李金全他们五百骑死士打开的通道,奔驰而去。
    看着战马如风而去,李嗣源不禁泪水长流,他转头瞪了一盯秦军联络参谋杨林,“三千袍泽兄弟,因你一言而尽,三千条姓命,你欠我的。若是剩下的兄弟们再不能突围,到时我第一个先斩了你的人头祭祀他们,然后自刎!”
    杨林脸色有些惨白,却不是因为李嗣源的这翻话,而是受伤后连续不眠不休的作战,疲惫不堪。他惨笑了笑,“准备冲出去再说吧,若是冲不出去,不需你来杀某,某早已经死于乱军之中了。时间宝贵,下令突围吧!”
    “上马!”
    李嗣源一声咆哮,决然而又凄凉。
    剩下的五千沙陀骑兵纷纷上马,为了今晚的突围,他们每个人都饱餐了一顿敌人的血肉,真正的敌人血肉。连吃了几天的敌兵人肉,他们已经吃的眼睛血花,分不清是人肉的作用还是愤怒或疲惫的缘故。
    三万敌军包围,这还只是这两天赶到的,后面还只会有越来越多的敌兵赶来。因此要突围只能趁早,越早越好。但要想从三万人的包围中突围出去,却变体容易。最后还是杨林提出了一个计划,选出五百精锐打头阵突围,出其不意的杀出去,然后再把所有的伤兵都派出去假冒全军突围,引起敌兵注意。等敌军去围攻拦截这两支兵马时,这时剩下的人再选反方向突围。
    派一支精锐去打头阵,是因为若只让伤兵突围,伤兵战斗力不佳,容易露出破绽。
    而全军突围,甚至是分头突围,要么会被全部拦截下来,要么有可能大部份被拦截。与其如此,不如将士断腕,把本来就难有逃生希望的伤兵们放出去做诱饵,掩护其余有希望的人突围。
    这个提议一说出来,杨林立即被李彪和康彦章猛揍了一顿,若非李嗣源阻止,老命早没有了。
    李嗣源拒绝了这个提议,因为他虽然心里也认同这可能是唯一能突围的计划了。但他不能那样做,他不能把两千受伤的兄弟拿去做诱饵,他做不出来。这里每一个人,都是他的兄弟。他们从雁门跟随他到朔州,从朔州追随他到云州,然后从白水泺忠心不二的跟随到了这里,他们并肩撕杀,同袍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