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510章

晚唐-第510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粮,特别是现在崔安潜率兵追击草贼,却因粮草问题,连贼影都追不到,只能看着草贼攻破一个又一个的城池,却无能为力。继续这样下去,崔安潜的招讨副使位置难保,特别是他还得罪过田令孜的情况下。
    朝廷里田令孜一直卡着粮草供应,忠武镇自身粮草无力供给,唯有向李璟借粮。李璟倒是愿意借,可却提出了留下他的附加条件。
    赵犨最初知道这件事情时,觉得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李璟也太看的起他了。
    杨复光看到赵犨终于答应留下,心中也是一阵轻松。崔安潜要向李璟借粮,杨复光同样也想向李璟借粮。围剿草贼的军队可不只忠武军一家,其它的各镇军队没有粮草拔付,都不肯也无法离开本镇追击草贼。眼看草贼越闹越大,他这个副使兼都监军使一样压力巨大。如果事情闹到不可开交,那么不但他会被田令孜问罪,弄不好还将连累到杨复恭。
    崔安潜用赵氏一族为附加条件,向李璟买了十万石粮。虽然不多,可却足够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原本崔安潜是打算借,不过李璟却不愿意借,原因在于这借了不知道何时能还。因此最后让忠武镇买,每石粮以六贯的价格卖给忠武镇,比镇''买的每石高出一贯。十万石粮六十万贯钱,忠武镇可以用各种东西支付,钱、帛、布等等,甚至是忠武各州中的房产商铺,也可以做价。反正除了打借条不接受外,李璟其它的来者不拒。
    杨复光也要借粮,以诸道行营的名义借。李璟最后同意卖给他三十万石粮,同样不借而是卖。杨复光倒是很想把秦宗权、孙儒等卖给李璟,奈何李璟却并没有这样的意思。最后,只好约定拿各种战利品等来换取,甚至把一批随军的工匠给转调给李璟了。
    除了崔安潜和杨复光两人买了一笔高价粮外,李璟最后又答应了东都的杜慆、天平康承诲、泰宁崔芸卿三人每家二十万石粮。
    李璟向诸将都给了一张名单,讨要各帅麾下的将领幕僚。不过要的并不是什么有名的大将,都是一些不太有名的小校。
    如向天平军节帅康承诲讨要朱瑄、朱瑾、朱琼、朱裕、朱罕五兄弟,还有向其它几镇讨要了一些幕僚。
    各镇看到李璟这副吃相,都有些惊讶。
    镇''有粮,而且也愿意卖粮,只是这粮食价太高,一石要六贯不说,还得各镇自己前来领取运输。另外最让各镇退却的还是李璟的各种各样的附加条件,有的是讨要镇中部下幕僚武将,有的则是索要工匠,还有诸多种种要求,让他们都只得放弃了向李璟买粮之事。
    不过,其它各镇退却了,张泰代表着天子却还是没有走,等着李璟的答复。
    张泰开的口实在是太大了,一开口就要五百万石粮。李璟清楚这是田令孜从中做鬼,但他也不能完全拒绝。想来想去之后,李璟最后拿出了一个方案,镇''向朝廷输送一百万石粮,但粮食需要朝廷自己来运。同时,镇''向朝廷进贡价值两百万贯的玻璃,当然,这是李璟以最高价格计算的,如果出售给那些商人,也就百万贯左右。另外,李璟还进贡登州盐五十万石,另有一批酒、茶、香水、千里镜、战马等少量珍贵之物。
    李璟将这批物资计算标价为一千万贯,可以称的是上历来进贡最多的一次了。不过李璟肯拿出这么多钱粮来,也不是白给的。首先要求田令孜将莱州刺史之位交给李璟兼任,并将莱州划归到镇''下,原莱州刺史薛崇死于黄巢之手,李璟也打算这一次把莱州给吞并。莱州紧邻登州,拥有掖县、胶水、昌阳、即墨四县,州城掖县被李璟实际控制,剩下三县现在王敬武的占据下几乎成了废墟。
    虽然莱州如今人口凋敝,田地荒芜,但镇''如果能借此机会从田令孜手上占据,意义也是很大的。拥有莱州,就能给登州一个更好的屏障,而且莱州多金矿,土地也不少,能接纳安置更多的百姓。
    李璟只要莱州,而没有索要淄青其它的地盘,也是不想太触动田令孜,让他太过防范。
    到了六月底,贺礼宾客多数已经返回,崔安潜等节帅也已经派人前来运粮。长安的田令孜最后也同意了李璟的提议,李璟兼任莱州刺史。
    办了一场盛大的婚宴,收的礼不少,可李璟也被迫卖了二百万石粮食,让他肉痛不已。
    二百万石粮食卖的价虽高,可那不能李璟稍减肉痛,真正让李璟好过一些的,还是把赵犨一族给留在了登州,另外又弄来了朱瑄朱瑾兄弟,再有就是从田令孜手上拿下了莱州。
    镇''一下子完全占有的州有了四个,莱州、登州、金州、平州,还有淄青镇的十五县之地,镇''的地盘已经越来越大,初步有了一个强藩的底子,拥有了三十个县。
    七月初,夏收结束。
    今年镇''的夏收获得了丰收,有了水利之便,再加上优选好的种子,产量大增。
    大面积种植的高产占城稻,亩产达到了惊人的三石多,另外麦子和粟也收获惊人。除了薯药和芋头得更晚收获,初步统计,镇''今年夏收收获了七百万石粮食。
    另外捕鱼队也是不断的捕鱼,制成了大量的罐头和咸鱼、熏鱼。养殖场的收获也是巨大,而李维在契丹也是收获良多。
    这段时间镇''也是源源不断的从新罗、东南、安南之地购进粮食。镇''虽然刚卖掉两百万石粮食,但储量依然丰富,不减反增。
    而去年推迟到现在的出兵计划,现在也正式提上议程。
    这一年来,镇''和平卢军也经过了最初的整合,在一年的训练中,显露出有索的训练。特别让李璟满意的是,经过不断的整合微调,镇''和平卢军已经不再那么界线分明,两支军队虽然还保持着各自的军号,但却已经不分彼此,真正掌控到了手中。比起一年前,镇''的战斗力飙升。可以说,李璟现在已经不怕打真正的硬仗大仗了。
    而团结军和乡军的训练也十分不错,团结军具备了预备军的条件,乡军也初具战斗力。
    辽南的道路已经修建完成,十丈宽的大道,可以让军队迅速的北上。另外一左一右的复州河与碧流河也都疏通完毕,水军和造船厂,打造了大批的平底运输船。而在巍霸山城等前线城池,一座座仓库,已经全部填满了自登州、辽南运来的各种战备物资。
    一切准备妥当,只等李璟传下出兵军令。(未完待续。)


第589章 集结号
    夏收之时,整个镇''下各州县的所有学校都放了半个月的农忙假。
    镇''下的各个学校自已也都有校属公田,而且粮田还不少。校田平时有一些校工耕种,学生们每周也都会有半天的劳动课,轮流帮助耕种。到了夏收秋收时,更是会停课抢收。学校的校田种植着蔬菜和水稻、粟米、麦子,土地产出多是供给老师和学生食用。
    登州军校拥有一万名学生,算是规模最大的几个学校,因此他们也拥有一块极大的校属田地。郭涛等学生休课下地夏收,一直忙碌了差不多十天的时间,才完成了夏收和随后的第二季作物的种植。虽然比较累,不过倒没有人偷懒。
    等忙完一切后,半月的农忙假还剩下了五天时间,校长和军代表宣布放学生们回家休息,等假期满后再回校开课。
    这天正好是周末,郭涛寄养家的义兄义姐们也都会一起回家,按照惯例,吃一顿团圆饭。就在大帅的那盛大热闹的婚宴前一个月,郭涛的长兄郭威正式迎娶了上司队头的女儿刘氏入门。说起来,刘氏今年刚二十,刘队头以前老家在徐州,和养父刘大眼原籍倒是同乡。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刘队头最后把已经双十年华,但却很是贤惠的女儿嫁给了下属伍长郭威。
    郭涛很是喜欢这个嫂子,平时总是微笑着,而且十分手脚勤快,一天到晚总是忙个不停。嫂子算不上太漂亮,但却有着让所有人称赞的孝顺贤惠以及勤俭持家。
    听说嫂子以前是在登州医院做事,眼下婚后暂时还没去上班,听养母说大哥打算先让大嫂生个孩子先。因此,这段时间大嫂便一直在家做家务。
    他回到家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香味。等看到煤球炉上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大砂锅里翻滚着的肉汤,郭涛立即听到自己的肚子一起咕嘟咕嘟的响了起来。忍不住就伸手拿起旁边的勺子,舀了一勺汤,用力的吹了几口,也等不及凉,一口就喝了下去。
    “哎呀,小涛回来了啊,肚子饿的话,有刚煮好的薯药粥,要是你喜欢吃芋泥也有。爹娘他们可能还要晚点回来,你先吃点垫下肚子吧。”大嫂刘氏从院子里走了过来,有些溺爱的冲他笑了笑,就如同是对待她娘家的弟弟妹妹一样。郭涛见过大嫂家的人,刘队头四十出头,大嫂是最大的孩子,下面还有三女三子,都是十多岁,最小的儿子还穿着开裆裤。
    郭涛有些不太好意思和大嫂单独相处,他已经是个十二岁的初级童军了,正是对男女之事懵懂的时候。
    “不了,我还是等大家一起回来吧。”
    “小涛已经是大人了呢,我都忘记你可是中队长呢,手下管着一百号人呢,咱家就你官最大。你大哥才是伍长,你二哥只是二等兵,将来你肯定更有出息。”刘氏一边围着围裙,一边笑着说道。
    “嫂子说笑了,我们那是童军,和正规军是不一样的。离毕业,我还得上六年学呢,到时毕业后进入镇''中,也只是一个下士而已。大哥现在就是下士了,等六年后,可能已经越过士官,成为军官了。”
    刘氏脸上笑意更浓,“你大哥虽然现在是下士,可比不得你,他吃亏在以前没识过字。现在军中虽然天天晚上学字,可年纪大了,学不进去。”
    郭涛也放了书包,挽起袖子帮忙洗菜烧火,半个时辰之后,郭涛的养母王氏和两位义姐也一起回来了。登州工坊的女工们傍晚一般都要比男工们早一刻钟放工,就是让他们早点回家做晚饭。
    三人回家后,也到厨房里帮着忙碌起来,再过了一刻钟,养父郭大眼也从码头下工回来了。等天色擦黑,饭菜已经做好了的时候,郭威和郭雄兄弟俩一边说笑着一边搭伴回来了。
    郭威的个子十分魁梧,人高马大,有七尺出头,郭雄与郭威面目有几分相似,不过人却精瘦了一些,脸色有些腊黄。郭威红脸膛,郭雄黄脸膛,据说是小时候郭雄生过一场大病,身子便比郭威差了不少。
    郭威穿着捧曰军的赤红镶青边的制服,大夏天,只套了一件窄袖缺胯袍和一条大口裤,袖子高高挽起,露出精装的胳膊,胸口的领子也扯的很开,露出那长着茂密黑胸毛的宽阔胸膛。不过腰间却挂着一条黄色的牛皮带,上面挂着一把标准的横刀。而全身上下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他的那把镔铁横刀,而是左胸口的那一块将近拳头大小的胸章,上面是他的步兵下士兵军级。做为镇国捧曰军的一名步兵伍长,这是一个耀眼的标志,至少在这一块居民区,郭威一直是那些年轻人羡慕仰望的对象。
    郭雄则穿的是一身蓝底白缘的团结军制服,那套制服穿在身上整整齐齐,哪怕傍晚依然热气腾腾,可他也没有把领子扯开半点。特别是脚上,还穿着一双短帮牛皮靴。
    若不是郭雄胸口的铜章上表明他只是一名团结军步兵二等兵,只怕初次看到的人都会以为郭雄才是三兄弟中军级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