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439章

晚唐-第439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蕤哈哈一笑,“黄金战甲当然是不能上战马的,这其实是一套武将的礼服,黄金甲和绢甲是一样的,并非战场上所穿。比如太宗皇帝当初平定王世充回长安时,身上穿的就是一套黄金甲。这样的铠甲一般都是天子赏赐,一百人可不敢私造。”
    “那镇国六衙内还一人一套黄金甲,镇''的金甲胜捷军还全部都是黄金甲呢!”张惠有些不信。
    “你一个姑娘家知道的还挺多啊。”张蕤今天心情大好,耐心给女儿解释道,“六衙内的黄金甲可不是纯金打造,他们那是鎏金战甲,而胜捷军的金甲,则只是外面刷了一层金漆而已。”
    李璟率六门徒入场,然后许多镇''次也陆续入场,他们都将是今天比武大赛的裁判。毕竟今天的胜利者,能够获得直接入镇''中且升任军官的稀罕机会。
    镇''将领们在场上展示一圈后进入裁判席入座,然后李璟宣布已经通过了报名和海选的武士们开始抽签比武。
    报名比武的人很多,在昨天经过了一轮海选之后,依然有上千人通过海选。这些人有的是镇''士兵,有的是宋州的士兵,还有的则是一些宦官大族和商户家的子弟,甚至有附近地主的儿子,乃至于普通的商贩走卒,反正是来者不拒。但要想上台,最起码得要能抓举起百斤的石锁,负重三百斤走五十步这两个基本关。
    绿芽看到其中许多都是宋州官员以及那几个大族家的子弟后,都不由的惊呼。还有许多他不认识的人,有时碰到一些有名的大族子弟,张蕤也会在旁边介绍几句。
    朱温、朱珍、朱存三个结义兄弟也在通过了海选的武士队列之中,虽然朱温已经成为了指挥,手下有一百弟兄。但眼下选锋军刚刚新招了三千兵马,选锋军五营马上要扩编成十营,一下子出现了大量的官职空位,朱温现在一心想要再进一步。虽然不敢期望能一下子成为营指挥使,但如果能成为营教练使,或者带指挥使、营司马这些,还是很期待的。
    张惠在人群中认出了朱温,发现他就是当初在郊外山寺门外一直傻看着她的那个小子,没想到,他居然也来参加了这次比赛,而且居然还已经穿着一身镇''的战袍。
    绿芽看到了张惠的目光,便假装好奇的问,“大官人,那个人是谁啊?”
    张蕤看了一眼,笑道:“这人最近倒是很有些运气,本是砀山县人,上次报名投军,很有些胆识,得了李镇国赏识,提拔为队头。虞城一战,听说立了大功,可也犯了纪律,本来能升个副指挥使的,结果只升了指挥。”
    原来是砀山同乡,张惠望了朱温一眼,当初只以为是个痴傻小子,却不料他居然还这么厉害,居然能得到他的赏识,心下倒是一下子记住了朱温的名字。(未完待续。)


第508章 今日家仆明日国君
    朱温穿了一件赤漆山文甲,虽然不如黄金甲那么耀眼,可也势力不弱。加上肩头一袭赤色长披风,整个人也有数分风采。随着虞城大捷,朱温这个宋州本地出身的将领的战绩,也被人传播开来。因此,甫一出场,顿时场上有无数人为他大声喝彩。
    朱温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欺负,表现不俗,头一个上场便立即将一个身高超过七八,虎背熊腰的猎户给几招打下了擂台,获得了胜利。
    朱珍、朱孝表现也十分不错,纷纷战胜了自己的第一轮对手。
    十个摆台同时比试,一次淘汰十个。一千余人,前后打了五十轮,很快淘汰了一半人马。
    擂台赛都是点到为止,要么被打下擂台,要么被打倒压制起不来,不得伤害到生命,因此比得很快。李璟坐在裁判席上仔细的观看着比赛。这一次的擂台赛,比李璟预料的要精彩的多。打了小半天之后,已经已经在自己面前的纸上,记下了十来个武士号码。这些人都表现不俗,打的十分出色。更关健的是,这些人十分的年青,让李璟不由的动了收才之心。
    几轮擂台塞的中间,还进行了马球比赛。各个马球队都是十分有名,来自于宋州各个大族,战马蹄声轰隆,把比武场另一边的那块平整的临时马球场踩踏的越加的平整。镇''也派出了一支马球队参与角逐,表现同样抢眼。
    看台上纱帐后面的那些贵妇和千金小娘子们,看的也是如痴如醉,这时也不顾自己的身份,在帐后大声的喊叫喝彩。看到球员相互冲撞,球杆碎裂,骑士坠马,张惠都像个受惊的小女孩般摭住眼睛,她总认为自己的胆子比较大,官家千金又应当表现的矜持,可是每当出现那激烈的场面时,她还是忍不住摭住眼睛,不敢观看。
    在又一轮擂台赛的中间时间,李璟亲自骑马扛着月杖下场。
    不过这一次并没不是比赛,而是李璟的表演。
    一名军士拿来了四十九枚铜钱,摆在了球门四十步外,将他们摞在了一起。
    李璟骑着马加速疾驰而来,单手猛的挥击月杖,然后只听的一声嗡的脆响,那叠铜钱最上面的一枚就已经被击飞出去。铜钱划着一道了弧线飞过四十步外,直接穿过了一尺大小的球洞,然后落在后面数外远的空地上。
    那个军士跑回到那摞铜钱面前,点了点,高声喊道:“还剩四十八枚铜钱!”
    场外的围观百姓闻言都不由的一阵惊呼,一次居然只把最上面的铜钱打出,不但击中了四十步外球门,竟然没有打乱下面的铜钱。
    马球在唐朝是一项风靡整个大唐的运动,不但贵族们喜欢参与,就是百姓们也喜欢观看。谁也没有想到,李璟如此身份的大帅,居然还有如此的球技,纷纷赞叹不已。
    就当大家以为表演结束之时,李璟居然已经策马又奔了回来,同时又是挥起一杆。
    这次李璟打完后没有停,而是不停的绕回挥杆,绕回挥杆。
    打了好一会后,李璟终于策马回到场边。
    看台上,帐中的张惠兴奋的叫道:“四十八十,他又击了四十八下!”
    张蕤这时也没心思去想女儿和李璟之间的那些事了,他激动不已,心中在想,难道李璟。。。。。。
    这时,场上球门后面,一名军士走过去,大叫道:“四十九枚铜钱叠在一起!”
    这句话喊出,欢声雷动,大家兴奋的狂叫。这,这个马球技术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张蕤此时顾不得身份,从帐中走下看台,与其它不少有身份的人一起走到球门下观看,果然,一叠铜钱垒在一起,仔细一数,真真的是四十九文钱。刚才无数人可是看着这里,绝没作过手脚的。且李璟打了那么多下,这旁边也没有看见散落的铜钱。
    神了!
    得到官员们证实的围观百姓,更加的惊叹,李大帅这手马球术真是神了。
    李璟的这轮球技表演,直接将整个场上的气氛带上了高潮。
    表演结束之后,擂台赛继续,很快,场上已经决出了前十名选手。
    这十人之中,其中有四人是镇''的底层军官,还有六人则是前来参赛的百姓,而且居然还都相当的年青。看样子,没有一人超过二十岁。
    李璟将这十将叫上前来,镇''中此次都以上军官是没有允许参加比赛的,这四人都是伙长,有两个是新招募的选锋兵,有两个是金甲军,李璟仔细考量了几句,见四人都表现出众,当下高兴,便直接宣布将四人提拔为队头,并赐钱一百贯。
    剩下的六个还是少年,站在李璟的面前却是并没有畏惧之色,镇定自如,淡然处之,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
    “六位少年英雄不如自报姓名如何?”李璟笑着问道。
    “王檀,字众美,京兆人氏,今年十五岁,喜读兵书,略知韬略,曾祖讳泚,左金吾卫将军、陇州防御使。祖讳曜,定难功臣、渭桥镇遏使。父讳环,鸿胪卿。”
    其中一名面宠英俊白皙高大少年率先挺身而出,大声自报家门。
    李璟看他一表人才,心中已有几分喜欢,又见他谈吐不凡,镇定自若,更是喜欢。再一听,居然还是贵宦之后,祖上三代都是高级官员,不过看他前来打擂,便能知道,他家到他时,应当已经不如当初显贵。
    “哦,居然还是功臣之后,你前来打擂,可想要入我镇''中?”
    王檀点头,单膝向李璟跪下,“请大帅收录,檀愿为大帅鞍前马后效力!”
    李璟十分高兴的伸手扶起王檀,“好,本帅暂且授你为陪戎副尉,充任金甲军伙长一职,你可愿意?”
    “愿意!”虽然只是一个伙长,但王檀并没有露出什么失望之色。
    王檀之后,又有一名少年自报姓名。
    “我叫李思安,字卢臣,今年也是十五岁,河南陈留人,我也想要追随大帅左右,愿为马前卒。”李思安长很是高大,比李璟还要高一些,相貌雄奇,不过比起王檀的白,他就是极黑。虽然这少年没有什么显贵的家世,但刚才擂台上他的表现却极让李璟喜欢,当下也立即收入帐下,同样给了他陪戎副尉加伙长之职,并也如王檀等人一样,赐钱百贯。
    剩下的四个少年分别叫做高季昌,董璋,王宴球,刘屺。他们都只有十四岁,却也是谈吐不凡。不过当李璟问他们是否愿意从军之时,几人却有些犹豫。
    “怎么,加入镇''不好吗?”李璟还是头一次看到有人对进镇''犹豫的。
    那名叫做高季昌的少年十分有礼的道:“请将军恕罪,非是我等不愿意,而是我等并非自由之身,此事还得问过家主才行。”
    李璟微微愣了一下,看这四个少年的英气,他还以为是哪个贵族家的子弟,却不料得到这个回答。又问了几句,才得知,这四人居然是一起同来的,而且四人不但不是贵族世家子弟,居然全只是家仆而已。
    听到这个结果,李璟真的是有些惊讶了。区区四个少年家仆,居然就有如此不凡,真让李璟对于他们的家主极感兴趣。
    “你们家主可在此处?”李璟问。
    “家主就在看台之上。”
    听到在看台上,李璟也没有意外,看台上的都是极有身份之人,能有四个这么出色家仆的人,地位肯定不低。
    “本帅倒想与你们家主结识一番,还请衣来相见。”李璟现在对这人很有兴趣。
    高季昌转身离去,很快带着一个男子前来。
    那同样是一个年青的男子,约摸二十上下,年纪与李璟自己相仿。但是全身上下有一股子气质,一种儒雅的气质。
    一到李璟面前,这年青男子立即躬身拱手行礼:“汴州开封李让拜见大帅!”
    李璟仔细的打量着李让,穿着一袭白色丝绸长袍,头戴方巾,浑身上下一尘不染,有点超凡脱俗的感觉。听到李让这个名字的时候,李璟总感觉有些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
    张蕤这个时候也站在李璟的后面,看出了李璟并不知道李让的身份,便在后面悄声提醒道:“李让,人称李七郎,乃是汴州首富,家财千万。且有仁义之名,最爱救济乡里,扶危济困,人称小孟尝。这次李七郎从汴州开封赶来,也是为了拜见大帅,一睹大帅威仪。”
    听到李七郎这个名字的时候,李璟脑中灵光一闪,终于想起来这个李七郎是谁了。
    李七郎李让,历史上在朱温得到宣武之后,李七郎最终投靠了朱温,并做了朱温的义子,也就是朱友让。他拿出了自己的千万家财帮助朱温,让朱温在初期获得了经营稳固宣武的本钱。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