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4章

晚唐-第4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上了分类新书榜,但距离首页榜还很遥远,兄弟们给几张票票,来个点击,收藏吧。


第5章 捕食鲤鱼者杖六十
    两串鱼有将近二十斤,按市价差不多能卖二百钱。不过这赤山镇本就靠海,鱼却不是个什么稀罕物,且百姓手中的东西向来都是贱卖,那个买鱼的明显不是个普通百姓,他出价一串钱也就是一百文钱,其实倒也还不算是强买。
    只不过这鱼本来就是小石头送给李璟的,而且还不全是送给他的,另一串可是要捎回去给小石头家的。再有一个,就是眼前的这人,与李璟家实在是有些很深的渊源,以至于李璟一看到要买鱼的人是他时,立即就驳了回去。
    要买鱼的人也是个年青人,和李璟差不多的年纪,二十上下。不过身上却穿了身黑衣。唐朝玄与皂都是黑色,不过玄是黑中有赤,而皂是普通黑色。不过这两种颜色的衣服,都是禁止普通庶民穿戴的。玄色,与赤黄一样都是帝王服色。而皂色,却规定是差役胥吏的服色,所有才有衙门里皂衣皂靴皂头等。
    买鱼的这人就是一身皂衣皂靴,不过他却不是衙门里的人,而是赤山军镇里的人。
    “这不是李秀才嘛,怎么今日没在家读圣贤书,倒跑到镇上来了。来镇上怎么也不来找兄弟我聊聊?”
    李璟见到此人,也知道今天得耽误点时间了,当下走到城墙边放下担子,冷笑道:“鱼是小石头拖我捎回村子里的,你要没其它事我就回去了。”
    “你急什么,再聊聊啊。我又不是我妹子,非哭着喊着非你不嫁,不答应就上吊跳井的。”王良双手抱怀,双目微眯,眼中带着股怒火道。
    李璟沉默了一下,王良说的那事是事实。李家与王良家本来是几代交好,还在青州时就曾经是邻居。王良的祖父与李璟的祖父都是平卢军校,后来又都死于朝廷攻打割据淄青的李家中战死,又是一起搬迁到的王李村。李璟父亲后来为吏,在郯县做县录事,便请了王父做了个随从,结果后来两人都死在裘甫的乱兵中。然后王良的大哥也和李璟大哥那年一起去徐州送粮,也是一去不返。两个家庭可谓是遭遇过同样的悲惨之事。
    王良有个妹妹,比李璟少两岁,早几年一次在外采野菜时遇狼,差点被狼吃了,幸好路过的李璟把他从狼口里救了出来。结果王家小妹从此就对家里人说今生非李璟不嫁,本来这也算是件好事。王良妹妹人长的也端正,品行也还好。李璟母亲也是持同意态度的,不过这事却碰到李璟的坚决反对。反正李璟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不愿意娶王家小妹,也许那时还有参加科举,为官振兴家族的打算。
    这件事情弄的很僵硬,王家妹子请媒人上门几次提亲不成,此事传的风言风语,王家小妹名声一时被传的很不堪。小妹一气之下上吊,家里及时救下,没隔几天又跳井,如此五次三番,最后不知费了多少口舌才劝下了小妹。可如今小妹已经十八,方圆数十里却再没一家去王家提亲。
    今年初,王良家又请媒人上门,想要将李璟的四妹婉静说给王良。婉静却也没说不肯,只是提了一个要求,也不要王家的彩礼什么的,但要两石粟米才肯同意这门亲事。韩氏原本不愿意附加这个条件,可四妹婉静却一再坚持,要不就不肯答应。说来两石粟米也不过是二百四十斤,合钱不过四贯铜钱,或者是五匹绢。
    可就这点东西,王家也实在是拿不出来。结果,王良认定这是李家没有诚意,从此两家关系彻底疆了。心生怨气的王良他母亲还跑到李家门外骂过几次街,王良还毁了李家两块菜地。
    对王良的这些举动韩氏一直要求李家众人一再忍让,不过心底里,李璟对王良还真没什么好感观。
    王良年初提亲不成,后来就托人进镇里谋了个差事。也不算什么正经差事,就是给赤山镇里的管仓库的库官做傔从,也就是个随身差役,平时跑个腿送个信上街买个菜什么的。
    “秀才郎,今天我们家库官要在家中摆宴请刘镇将身边的红人赵押衙。赵押衙不喜海味就喜欢吃这河里的鱼,你这几尾鱼都很鲜美,赵押衙肯定喜欢。这样吧,都是同村,我也不亏你。这两串鱼你卖给我,我一会让人给你一斗高粱,这总成吧。”
    李璟见王良让了一步,却也不愿意太过于坚持,当下道:“我把我这串鱼给你,也不用什么钱啊粮的,送你就是。不过另外一串我是答应给小石头家捎的,却是不能给你。我这串鱼也有近十斤,也够你用的了,你看如何?”
    两人正说着,远处一个大腹便便、脑满肠肥穿着绿色圆领官袍的男人朝着王良大叫道:“你个田舍汉儿,叫你买个鱼你啰嗦这么久。”
    那人几步过来,一脸的嚣张,眼睛正眼都没瞧李璟一眼,甩手扔下一串钱在李璟面前:“那汉儿,这是你的鱼钱。”说着就要转身而走。
    李璟一眼便认出地上的那一串钱并不足百文,这种钱串往往只有七十枚,被百姓称之为一陌。一陌不足百,往往是那些官家大户人家买普通百姓时常用。
    “这位官人,在下听闻府上今日有宴,特愿将一串鱼献与官人。另外一串是受人所托稍带,还请见谅不能卖与官人。”李璟对那库官拱手道。
    他这番话说的很是有理,且在李璟看来白送那人一串鱼后他应当不会为难自己。只是他明显小看了这晚唐的官场人情。
    那绿袍小官停步转头看了眼李璟,沉吟片刻后道:“本官给你钱你就收着,这鱼本官全要了,无须多说。”
    “大官人,这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啊。”李璟还在分辨。
    不料,那绿袍官员却是马上翻脸,怒喝道:“敬酒不吃吃罚酒,好你个小子。来人,把他给本官捆起来,带回去。”
    “大官人,你这是要做什么?”李璟大惊,他没有想到这胖子居然翻脸比翻书还书。
    “我要干什么?”胖子嘿嘿冷笑两声,对着边上围观的众人道:“我大唐开元三年、十九年朝廷曾两次“禁断天下採捕鲤鱼”;曾有规定“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有卖鲤鱼者被杖六十。此乃律令,你一个小小的庶民,居然罔顾国法,公然捕食鲤鱼,还不知罪吗?来人,带回去,重杖六十。”
    随着那绿袍官服胖子的嘿嘿冷笑,在场众人仔细观察,果然发现李璟手中的那两串鱼中就有一条龙须赤鳞的铜鲤。
    唐玄宗确实曾经下过禁食鲤鱼的诏书,不过原因并非单纯的避讳国姓之意。“道不食鲤”原本是道家的规定。道家认为,鲤鱼能成龙,身上有36片鳞,每片鳞上有个黑点,认为鲤鱼是崇拜太阳的,故称为“赤鲤公”,吃了鲤鱼就要遭到天遣。李唐王朝说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代,李耳又被道教奉为教主。于是,李唐王朝不但禁止百姓烹食鲤鱼,据说凡是捕到鲤鱼并出售的,也要杖打六十大棍。
    不过上面虽有过这样禁断天下採捕鲤鱼的诏书,但到了民间却并不能真的禁绝。特别是到了此时的晚唐,这条法令也基本成了一纸空文,百姓照样是捕食鲤鱼。只不过,此时当这库官以这条法令为由,要逮捕李璟之时,大家才突然发现,他们连个反对的理由也拿不出手了。
    李璟自然也是知道那胖子所说非假,可明知这条法令早成空文,民间一直不曾真的禁断食鲤。可这个时候,却不可能拿这个来说事,抵消他的“有罪”。
    有道是破家县令;灭门令尹,眼下,一个小小的镇军库官就能拿捏得李璟无法动弹。面对这突如而来的灾祸,他不由的后悔,早知如此,直接把那两串鱼卖了也就是了。
    Ps:不投推荐票者,以捕食鲤鱼罪杖六十!~


第6章 海贼黄胡子
    一群飞鸟在湛蓝的天空中飞过,头顶上几朵乳白色的云,轻轻飘动,像那深蓝色的海面上浮着点点白帆。
    李璟半闭着眼睛,听着堂上的赤山军镇的推官宣判他的‘罪行’。
    “罔顾国法,擅捕食鲤鱼,且事后拒不认罪,还公然抗法拒捕,实属罪上加罪,按律罪加一等,判绞监侯,以儆效优。等上报朝廷之后,明年开秋立即处决!”那个推官也是一身绿袍,不过是个比胖子库官稍大点的八品小吏,但却专管赤山军镇的推勾讼狱。本来李璟并非赤山镇的军士,轮不到他管。但赤山镇向来跋扈,那胖子库官官虽不大,但守着仓库却是个肥差,他与推官说了几句,原本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立即成了带关军镇的大事。
    虽然六十杖没打,但却加了个莫须有的抗法拒捕的罪名,直接就审判了一个绞监侯的结果。
    两个军士上来抓起李璟的手,在红印泥盒里沾上印泥,强摁着在那供认状上按上了手印。
    手印摁好,堂上推官啪的一拍惊堂木,这件冤案就算是定案了。
    李璟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前一刻他还挑着沉甸甸的一担粮食准备回家,这下一刻,他居然就成了绞监侯的犯人,直等案件通他上去,复审之后,明年秋天便要执行绞刑了。
    被军士架子出去的时候,李璟不经意间正好看到了门口的王良。两人四目相对,王良的目光中似乎带着点愧意,又似乎带着点得意的笑容。
    “进去!”两名军士打开地牢门,一把将李璟扔了进去。然后昏暗的地牢中砰的一声响起,身后的牢门又重重的关了起来。
    两行脚步声渐行渐远。昏暗的地牢只剩下了四处散发的霉味和腐败的臭味,这种味道就如同死老鼠和嗖掉的饭菜混合在一起,闻之让人做呕。
    “二当家的,又进来一个。”黑暗中,一个有些猥琐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李璟抬起头,眼睛渐渐适应牢中的昏暗,这才发现,这间牢房里并非只有他一人。一个差不多也就二十平左右的牢房里,却挤着差不多近二十人。这些人一个个穿的乱七八糟,连件囚衣也没有。大多是些三四十岁的青壮男子,不过此时却全都一个个形容枯槁,半靠半躺在对面的墙壁下,眼睛里如狼一样冒着绿光的打量着他。
    “哎哟,还是个小白脸儿。看这打扮,乌纱帽圆领衫儿脚下还有双靴子,怎么的,犯了什么事情了?”一个身上披着一件破破烂烂破布片,早看不出原来形状的瘦竹竿起身过来问道。
    “镇上那胖子库官要强买我的鱼,我没给。那狗官就编了个罪名把我抓进来了。”李璟不知道这牢里的都是些什么人,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你说的是张库官吧?那狗官,最爱强买强卖,要是不肯,他铁定编织些罪名把你关起来。你判了个什么结果?”对面墙下中间一个三十上下的络腮男问道。李璟一看这人说话的气势以及他所坐的位置,便猜测这人可能是这间牢里的牢头狱霸了。古往今来,有监狱就会有牢头有狱霸,这些人在牢里可是比狱卒还狠的人,这种人是切不可得罪的。
    李璟回复道:“绞监侯!”
    那男子也有些吃惊:“看你这打扮像书生多过像渔夫,那张胖子要贪你多少鱼你不肯给啊?”
    “也就二十斤鱼。”李璟叹道,都是这二十斤鱼惹的祸啊。
    络腮胡男嘿嘿笑了几声:“那你肯定是得罪过那狗官了,二十斤鱼他还不至于就要你命。你好好想想,是不是得罪过什么人?”
    李璟顺着他的话仔细一想,确实是如此。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