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35章

晚唐-第35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着李璟那惊讶的表情,宋温笑了笑:“你别在意太多,本来我大唐任命官员经考查合格,先由尚书仆射同意,再报告门下省,然后由给事中读其考查情况,黄门侍郎检视,侍中审查后上报皇帝,再由主管部门执行。凡授官者自各种途径出身者以至公卿皆给以凭信,加盖文为“尚书吏部告身之印”印信,称为告身,武官由兵部授给。不过这都是老早些年前的事了,自安史之乱后,这一套算是名存实亡了。现在的情况是,朝廷里专门养有二十多个书吏日夜不停的抄写告身,都是统一格式,但授官人名却是空白着。然后发给下面的方镇节度帅府中,每一个节度使手里差不多都是几百张早加盖好印信的空白告身。这样当下面要晋升官员之时,便不用再上报朝廷经由一道道麻烦的手续了。所以你看了上面的那些话,也不要惊讶。其实啊,那都是套话,不管是一大小官员,其实拿到的告身上都是那一段,只是后面的官职和名字不同罢了。”
    听到如此解释,李璟不由感觉一阵想笑的冲动。授官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可现在朝廷居然将这项权利完全交给了地方藩镇,而原本负责官员任免的朝廷尚书省等机构,却成了一个橡皮图章。
    “对了,这是节帅授予你的散将官职任命书。”宋温最后又从怀中取出一纸任命公文。李璟接过打开,却是由淄青平卢节度帅府授李璟散将之职。
    看到这个任命他微微笑了笑,也不知道其中到底是何意义。
    李璟这次升赏,阶官是正八品上御武校尉,勋衔是正七品云骑尉,实职是登州团结兵文登营左一都将头。不过在这些官衔之中,由于散阶和勋官几乎都已经是名存实亡,甚至都没太多实际意义。在地方上,其实各藩镇之内早就有了另外的一整套的文武官职系统。
    不过由于各藩镇表面上还是属于大唐统治之下,所以这些藩镇下属的官职多是打着使职的名号,也就是表面上都是些临时性质的官职。如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等等这些,其实也是唐朝中央朝廷任命的各种临时官职。这些中央朝廷和藩镇幕府所设立的各种使职多达几百种,但表面上这些官职都是无品无级的,担任这些官职的官职品级得依本官品级。
    所谓本官品级就是得有其它朝廷正式官职,比如节度使一般都会兼任刺史、或者同平章事等官职。而在幕府下,这些幕府的官职为了区别上下官职顺序,也有一套很完整的阶官性质的官职。
    李璟现在所得到的这个散将职,实际上就是一个阶官性质的官职,意义上来说和他的那个御武校尉的性质一样,本身无职无事,只是用来确定品阶的。
    散将的品阶是幕府武职二十七级中的倒数第四个,他对应的节度幕府武将实职恰恰就是都一级的将头实职。有了这个散将的幕府阶官,那就已经意味着李璟正式踏入了淄青平卢节度帅府指挥下的军队序列军官一员了。
    宋温拍了拍李璟肩膀,心中感叹这个年青人的运气确实很好。从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年青人,前一刻还只是一个农夫,可下一刻入征团结兵,半路遇匪不但没事却反而因此杀匪立下大功。一到蓬莱就被刺史和于琄收为门生,现在又得到了节度使的看重,这小子的运气也确实太好了一些,甚至好到有些妖孽的地步。只是这样的人,就是不知道福缘是否能承受的住这接连不断的好运?
    “本来我打算今晚在府中为你们这些升赏将士摆宴庆功,不过听说你的老帅于公已经升任丰州都防御使,临别你们肯定还有话要说。另外,这次升赏,你肯定也要和自己的兄弟们好好庆祝的。那我就暂时不打扰你们高兴了,等过了这一阵,有空时我再在府中摆上几桌,你过来吃个饭。”
    这话一出,却是让边上一众官员士兵们都羡慕不已。先前宋温对李璟再好,那也可以看做是场面上的话。可现在这几句话,态度语气却是长辈和晚辈的语气,众人皆是羡慕不已,这小子运气也太好了,居然这么多大人物都如此看重他。
    李璟也是感到受宠若惊,连忙点头道:“改日职下定当登门拜访!”
    PS:晚唐藩镇武职(带有阶官性质):左班首都頭→右班首都頭→左班都頭→右班都頭,左都押衙→右都押衙→左押衙→右押衙→同押衙,左厢都知兵马使→右厢都知兵马使→左廂兵馬使→右廂兵馬使→同兵馬使→副兵馬使→散兵馬使→同散兵馬使,左都虞候→右都虞候→左虞候→右虞候,十將→同十將→散將→同散將→副將→散副將。
    Ps:今天上三江推荐,希望同学们能从首页进入三江页面,领取三江票,然后给晚唐投上一票,三江票每日每人可投一票,期待大家的支持。
    另外推荐一本朋友的书,田园大唐。
    'bookid=1562149;bookname=《田园大唐》'


第50章 庆贺
    李璟等人将崔刺史、昭王、于司马、封颜卿和宋温等一众大小文武官员送到营门之外,直到这群上官走远了之后,王小石头等人都立即欢呼起来。
    教练使林威走到李璟身边:“从今日起,以后我们就得称呼老弟一声李将头了。李兄年经轻轻,就已经成为一都主将,真是让老哥我都羡慕不已啊。老哥刚刚与左一都的弟兄们商议了一下,大家都觉得应当趁这个喜讯,好好的庆祝一下。正好刚才宋十将也已经特准了我们左一都半天的假,只要天黑前回营就行。我们打算去蓬莱望仙楼包了二楼,全都上下好好庆贺一番,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欢呼。左一都苦训了半个多月,这段时间也确实比较疲惫。今天刚刚结束队列操演,训练也算是暂时小有成就,告一段落。正好原来的将头王重已经升任文登营副十将,教头李璟又升任左一都将头,原来的虞侯张宏也正式升任为副将头。几好并一好,大家可不愿意错过这一次狂欢的机会。
    李璟心中也是大喜,笑的都有些合不拢嘴。他本以为能得个正式队头就算不错,却没想到居然能一下子成为左一都的将头。这可是实打实的统兵官职,手握一百人马呢。对于林威的提议,他自然是没有反对的想法,笑道:“今日我都队列操练获得上官们的赞赏,王校尉与张虞侯也都步步高升,我们全都上下当然都得好好庆祝一番。这样,节帅赏赐兄弟我二百两银子,今晚就由兄弟我做东,望仙楼二楼包了,左一都的兄弟同去同乐,不醉不归。”
    林武笑着上前道:“今日如此喜事,御武可是主角,怎么能由你做东呢。兄弟我自入第一队,一直承蒙御武关照,这个酒宴怎么也得由兄弟做东,也算是借这个机会与都上的袍泽兄弟们好好亲近亲近。”那边林威也在一边点头。
    李璟只是脑中一转便知道林威兄弟这么热乎的意思,估计林威兄弟是看李璟高升左一都将头,第一队的队头位置空了出来,便想让林武递补这个队头的位置。虽然说队头这样的位置,一般得至少由营十将任命。可李璟如今的炙热,只要他肯提出由林武接任,相信上面不会驳回的。李璟心中念头飞快的转了一圈,对着林威林武笑了笑,轻声道:“林二郎骑射本领精湛,做一个团结兵本就有些屈才了。等回头,我一定会向宋十将写个折子,保奏由林二郎来接任第一队的队头之位。”
    林武闻言充满欢喜,连林威这个年近四十的马槊高手望向李璟的目光都多了几份感激和信任。林威的大手重重在李璟手臂上一拍:“什么也不说了,以后李兄的事情就是我们两兄弟的事情。”
    李璟也知道要想真的拉拢林威林武兄弟俩并不会太容易,可经过这一事,他已经和两人关系又近了一步。这两兄弟的本事李璟是领教过的,那都是真正的骁勇能战之勇士。这两兄弟,但有点机会,李璟都不会错过与他们拉拢的机会。
    三个男人勾肩搭背之时,一侧的角落里,却有双目光阴冷无比的望着高兴中的李璟。
    封亮刚才一直在台下满怀高兴的期待着宋温念出对他的升赏,可从头到尾,直到宋温把那升赏令都念完了,也丝毫没有提到过他封亮。一个字也没提到,和他丝毫没有半点关系。
    李璟晋升了,一跃而升上了正七品。那个王重也升了,连升两级,成了正九品上。连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酸儒都升了一个从九品下的正式品阶。
    可是这却没有他半点事,他前前后后在李璟那里花了不下六十万钱,然后又请他叔父上下打点又花了不少钱。他买了三个军功首级,论功也是二等军功。那王重和张宏也不过是一人一个军功首级,却都升赏。他二等军功,却没半点嘉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李璟也不过是四个军功,按军功,怎么也不该一下子就从一个白丁升到正七品啊。而且该死的,李璟现在一下子升实职为左一都将头,这个位置本来应当是他的。
    众人皆升,独他不升。封亮有些愤怒,又有些惶恐,这一切叔父不是都打理好了吗?怎么现在却出了问题,难道说节度使帅府发现了他冒领军功?想到这,他不由一阵担心。冒领军功,这可是在宋温颁发不久的七禁五十四斩之中明文列出的。
    小石头等王李村出来的几个年青人全都围在了李璟身边,一齐道贺。
    “哥,你真成将头了?”
    “嗯,从现在起,左一都就由我直接统领了。”
    “秀才哥,刚才我听说朝廷升你正七品了,那你现在不是比咱们县的县令一样官大?”
    上县县令从六品上,中县县令正七品上,中下县令从七品上,下县县令从七品下。文登县属于中县,县令是正七品上,和李璟如今的品级同级。
    一众同村听到李璟真的和县令一样官大了,都不由喜形于色。他们也没有什么妒忌心情,多的是高兴兴奋。李璟升了官,他们比李璟还要高兴。
    李璟见封亮站在一侧角落阴沉着脸,心里也不由一阵疑惑。卖军功三个首级拿了封亮近六百贯,虽然说当初卖时还是有几分不太甘愿,可既然卖了,李璟就不希望再节外生枝。毕竟对于封亮,李璟一直还是有些忌惮的。刚才宣布升赏时,李璟也发现了封亮的买去三个军功首级,居然没得到任何的升赏。
    李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可李璟也知道,虽然当初有过名言,后面的事情都归封亮,他一概不管。可要是封亮真的拿不到封赏,这件事情只怕还会有反复。
    “封队,怎么回事,你不是说这件事情没问题的吗?哪里出了问题?”
    封亮眠着嘴,黑着脸就那样坐在地上,见李璟过来也不言语。听到李璟的话中确实带着关切,并没有奚落的意思,他拍了拍巴掌,低沉着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件事当初我叔父都和我说过,只要你们肯把军功出让,那么后面便没什么事了。这样的事情我也不是第一个,以往也是早有过的。先前也没听说哪里出了意外,可现在你也看到了,你们的军功升赏都下来了,可我那三个军功首级报上去,到现在却一点反应也没有。宋都虞侯刚才只字未提及关于我的事情,虽然还不知道哪出了问题,但肯定是出了意外了。”
    李璟也不由的叹了一口气,这事给闹的,真要是封亮升不了官,那自己那几百贯钱只怕也拿不稳了。李璟刚刚升了将头,最不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