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

第726章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第726章

小说: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怕是这样的!”周瑜自然注意到了孙策脸上表情的变化,但是他还是执意的出了实话。
    “哼!”孙策冷冷地瞪了周瑜一眼,拂袖而去,头也不回的走了。
    “大都督,你这是何苦呢,陛下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先让陛下高兴高兴就是了,等明天再泼冷水不迟,可是”凌cào是策瑜军中年龄最长的一个,比周瑜、孙策都要大,他看到周瑜和孙策为了这一点事情而闹翻了,便急忙来到周瑜身边劝道。
    “即使冒犯了龙威,我还是要讲,此乃国家大事,非个人sī事!诸葛亮率众十一万在外,他们远道而来,人困马乏,如果给他三天的时间休整,到时候必然会来攻击我们!”周瑜皱着眉头,打断了凌cào的话。
    凌cào不再言语,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见周瑜和孙策都在气头上,他知道这会儿谁上去劝的话,谁就倒霉,索性就任由他们去了。他自己则走到徐盛的身边,喊道:“收兵回营!”
    第二天,周瑜去见孙策,可是孙策却托病不见,谁也不理。无奈,周瑜只好退走,他来到城门,登上城楼,在城头上向外眺望,但见远处隐约可以看见汉军的大营,外围骑兵来回奔走,营寨里面却又弓弩齐备,看上去守卫极为森严。
    “凌cào!”周瑜大声叫道。
    “末将在,大都督有何吩咐?”凌cào叫道。
    “集合兵马,点齐三万马步,随我出征!”
    “出出征?”凌cào吃了一惊。
    “陛下让我全权负责军事调度,指挥全城兵马,你胆敢违抗?”周瑜转过身子,眼睛里冒出了一丝寒光。
    凌cào从未见过周瑜有过如此表情,急忙道:“属下不敢!属下这就去点齐兵马,大都督请稍等。”
    “等等”周瑜见凌cào转身便走,便急忙叫道。
    凌cào回身问道:“大都督还有何吩咐?”
    “派个人,去通知陛下,请陛下到城头观战,今日我与诸葛亮斗阵!”完这句话,周瑜便下了城楼。
    凌cào不解,但还是照做,让丁奉去告知孙策。
    孙策此时正把自己关在屋里,肚子里瞥了满是怨气,昨天周瑜当中顶撞了他,让他下不来台。不过,这不是他生气的主要原因,他是在担心,万一周瑜的都是真的,诸葛亮压根就没有投降自己的意思,而是一直在敷衍他,那他就真的丢大人了。
    “咚咚咚!”
    “滚!朕过,任何人都不见,你们都聋了吗?”孙策随手拿着一个茶杯猛地向门口砸了过去,茶杯登时被摔的粉碎。
    “陛下,臣是丁奉,大都督率军出征,与诸葛亮斗阵去了,特请陛下观战!”丁奉在门外,看到孙策生出那么大的气,便道。
    不多时,门就被打开了,孙策已经全身披挂,手持饮血枪,腰中配着古锭刀,大踏步地朝外走了出去。
    丁奉见状,急忙紧紧跟随。
    “公瑾有伤在身,不易出战,你们怎么也不拦着他?”孙策一边走,一边埋怨道。
    丁奉无言以对,他本来是潘璋的部下,年纪轻轻,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孙策狩猎时展现出来了他的勇武,被孙策相中,直接提拔为校尉,后来在一年之内,连升三级,仅以十三岁之身便当了将军,确实是天下少有。
    孙策没有听到回答,也不在意,大跨步地出了太守府,骑上马便走,直奔城门。
    此时,周瑜带着凌cào、徐盛二将以及三万大军悉数出城,孙策抵达城门时,周瑜的大军已经在城外摆开了阵势,正浩浩dàngdàng的前往汉军营寨。
    此时,诸葛亮的大营上方虽然还挂着华夏国的大旗,但是在周瑜的眼里,诸葛亮就是不折不扣的汉军,没有任何人接受他的投降,并且事前发出一封密信,让人用箭shè了过去,约诸葛亮斗阵。
    孙策单骑出城,留下丁奉守城,自己快速地来到了吴军的阵前,亲自到周瑜的面前,问道:“公瑾,你这是要做什么?”
    “陛下,臣要让陛下看看,到底是诸葛亮厉害,还是臣厉害。诸葛亮虽然有大才,却并不能为我所用,所以,只能除之而后快,一旦诸葛亮投降了华夏国,必然是我军的一个劲敌。”周瑜朗声道。
    孙策感慨万分,对于周瑜昨日之言,以及对周瑜发无名之火深感愧疚,道:“公瑾,昨夜朕”
    “昨夜是臣不好,不该顶撞陛下,今日臣愿意将功折罪,用这三万人马破汉军营寨,bī诸葛亮退兵!”周瑜信誓旦旦地道。
    “如此,最好。公瑾你且在此,朕回城去了。”孙策心中也有了计议,当即对周瑜这样道。
    周瑜道:“恭送陛下!”
    孙策点了点头,对徐盛道:“你跟朕来。”
    于是,徐盛跟着孙策走了。
    汉军营寨中,诸葛亮接到周瑜派人shè过来的书信,打开看了一眼,便笑道:“周公瑾居然约我斗阵?”
    许靖道:“丞相,周瑜乃吴国的中流砥柱,更与吴国皇帝孙策情同手足,如果能够击败周瑜,那么就可以给吴军造成极大的心理反差,于我军有利。”
    “嗯,先生言之有理。傅彤、张南、冯习、刘琰、费观,随我出去看看,其他人留在军营里!”诸葛亮道。
    “丞相,俺呢?”沙摩柯问道。
    “你你好好养伤,斗阵不是比试武艺,你肩膀受伤颇重,必须好好静养。”
    “这点伤,不算什么,俺保护丞相即可。”沙摩柯道。
    “呵呵,不用,周瑜伤害不了我。”
    沙摩柯再三请求,均被诸葛亮拒绝,最后被人强行拉去养伤,这才算完事。
    不多时,诸葛亮带着傅彤、张南、冯习、刘琰、费观以及三万大军出来,和远处的吴军互相对峙。他见周瑜摆出的是鱼鳞阵,便让部下摆出箕形阵,两军对垒,主将均策马向前,诸葛亮见周瑜单人单骑,他也骑着马向前奔去。
    一会儿的时间,两个人便照面了,诸葛亮看周瑜带着伤,便笑道:“这不是昔日假扮华夏军的司马懿吗?没想到竟然是吴国大都督周公瑾,不知道那一箭好不好吃?”
    周瑜被诸葛亮这么一讥讽,心中不忿,便道:“诸葛儿,当日我误中jiān计,是我一时大意,今日两军对垒,比的是阵法上得高低,只凭我身后三万兵马,便能将你生擒活捉。”
    “好大的口气啊,周大都督,那我们走着瞧吧。”

864双杰斗智(6)
    (PS:今天第三更)
    周瑜心中不忿,指着诸葛亮道:“诸葛儿,这一次我们谁要是斗阵输了,就穿上女人的衣服,在万军面前行走一圈,你觉得如何?”
    “一言为定!”诸葛亮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诸葛亮和周瑜似乎是天生的对手,两个人的目光中迸发出幽深的寒光,似乎都想凭借这一战将对方击败。
    两个人同时调转了马头,同时回到了阵营里,开始聚集部下诸将,吩咐一会儿要如何应对对方的阵型。
    阵形这玩意,简单地,“阵形”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它是人类战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盛行于冷兵器时代,消亡于热兵器时代。
    氏族社会,人类的战争表现为部落冲突,当时还没有军队,也没有什么指挥,战斗大多是一拥而上,如同群殴,自然也就无所谓“阵形”。
    随着历史的发展,奴隶制国家出现,奴隶主为了巩固统治和掠取奴隶(战争俘虏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开始编制有组织军队,并且采用一定的队形,这就是原始的“阵”。
    “阵”是在军队产生的过程中,因为组织军队和指挥战斗的需要出现的,古代军制学和战术学的成果,东方的战阵起源于中国。
    中国最早的阵法,据始于黄帝,黄帝为战胜蚩尤,从神那里学到阵法,但这只是传,有据可考的是在商朝后期。早期的阵形比较简单,按照“三师”的编制,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阵战法在西周和chūn秋的时代极为盛行,当时常见这样一种情况:两军约在某地会战,列阵整齐,相互攻伐
    阵法cào练,是古代治军的重要方法。通过cào练,教给士卒进退的规矩、聚散的法度,使他们熟悉各种信号和口令,在战斗时做到令行禁止,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整体合力。阵法cào练是将乌合之众训练成军队的有效途径。今天各**队使用的队列,就是古代阵法cào练的残余。目前各国均使用西式队列,原来东方的队列已不可见,但是基本的原理是相同的。西式队列较东式队列严肃整齐,指挥多用口令,东式则是以旗号、金、鼓为主。
    中国的兵法重视谋略,阵法处在次要的位置,这是因为,中国的战争规模比较大,在动辄以“良将千员,带甲十万”的战争中,军队统帅主要进行战略和战役层的思考,战术还在其次,同时也因为尊崇儒术,重文轻武,对阵法研究不够重视。
    但是,诸葛亮、周瑜则偏向阵法的研究,认为只要有良好的阵型,即使再强大的军队,也无法撼动。除此之外,司马懿、庞统都喜欢研究这些阵法,经常研究《六韬》。
    这四个人,既是军队的统帅也是战术指挥员,不能不精研阵法,所以,周瑜一约诸葛亮斗阵,诸葛亮想都没想便答应了下来,目的就是想让自己生平所学应运于战争,从而左右战争。
    单从诸葛亮安营扎寨的讲究就不难看出,诸葛亮对战阵的颇有一番研究。周瑜也是阵法中的高手,不然也决计不会看出诸葛亮营寨的缺点,昨夜就更不会有孙策率领三千轻骑破十一万之众的经典战例。
    吴军这边,周瑜大致已经部署完毕,将身边战将全部吩咐妥当,他所摆下的是鱼鳞阵,是冲锋攻击型的战阵。鱼鳞阵,阵如其名,把兵团分成五到六段;一层压一层,如同鱼身上的鱼鳞状。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主要的战术思想是,“中央突破”。
    诸葛亮怔因为先看到周瑜摆出了这种进攻形的鱼鳞阵,所以他便布置了箕形阵。
    箕形阵其实就是W形阵,里面多了倒V,巧妙就在这里,里面的倒V多半是弓箭兵;弩兵之类的远距离攻击兵种;所以可以在进攻提供掩护;但是因为排法巧妙;所以不会在正面不打到自己人,但是可惜中间有个倒V所以无法做包围;不能一齐攻击,所以是一种雁形阵发展出来的伤亡率的平地阵形,属于防守阵型。
    这也就是,诸葛亮首轮采取了守势,而是让周瑜来做主动的攻击一方。他这样做,也是出于实际情况,昨夜刚刚遭受重创,加上士兵人困马乏,所以攻击力会略显不足,倒是采取守势较为实在。
    只要能守住周瑜的鱼鳞阵的阶梯性连续攻击,他就是获胜的一方。
    两军对垒,完全安排妥当,诸葛亮帐下傅彤、冯习、张南、费观、刘琰各就各位,每个人负责指挥一部分兵力,而他则完全退到大军的最后面,让人牵来一辆马车,自己坐在马车上观望。
    “咚咚咚”
    此时,吴军擂响了第一通战鼓,吴军布置在第一阶梯队形的盾牌兵准备就绪,而凌cào率领第二阶梯队形的骑兵也做好了准备,随时弥补第一阶梯队形的兵力不足。
    “咚咚咚”
    吴军擂响了第二通战鼓,凌cào身后的两个阶梯队形也已经做好准备,蓄势待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