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

第268章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第268章

小说: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道:“袁绍那种人,一受封为赵侯之后,便立刻讲邺城定为了都城,并且开设赵国,统领着整个冀州,非但如此,天下很可能会呈现出先秦诸国纷争的局面”
    “诸国纷争?此话怎讲?”高飞突然来了兴趣,直接问道。
    贾诩急忙解释道:“主公走的这三个月里,天下没少变动。马腾为了笼络关东诸侯的心,不惜大肆封侯,而且缩封的侯都是可以统领地方,成为一方霸主的古国侯。吕布受封为晋侯,刘表受封为楚侯,孙坚受封为吴侯,曹操受封为魏侯,袁术受封为宋侯,刘焉受封为蜀侯,加上主公的燕侯、袁绍的赵侯、以及马腾的凉侯,天下就有九个古国侯,而且各个受封为古国侯的人都纷纷开国,如此一来,就会呈现出来了九国纷争的局面。”
    “唉!”高飞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缓缓地道,“马腾这是唯恐天下不乱啊,他这样大肆封侯,虽然出于缓解关东诸侯的的矛盾,但是却也整个大汉王朝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地步,其他侯国的人都会以此为基石,想攀登上九五之尊。”
    贾诩道:“马腾的无心插柳之举,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明汉帝在马腾的手中完全被忽略了,因为他没有没有施政的才能,也没有什么政治眼光,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不晓得挟天子以令天下的妙用。不过,这样一来,对于主公来,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争霸了,再也不用受到大汉圣旨的约束了。”
    “只怕如你这样想法的人不再少数。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也无需再打着拱卫汉室的幌子了,直接开国,既然我是燕侯,那国号就叫燕,等平定了天下之后,我在取个古人从未有过的国号。”高飞的内心立刻燃起了斗志,眼睛里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贾诩阴笑道:“属下已经讲所有事情都办妥了,就等主公此次回来了。主公,我们现在就进燕侯府吧,属下还有一些重要的政事要和主公商议。”
    高飞点了点头,迈着大步,便走进了蓟城的内城。
    燕侯府在州牧府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装修,变得比以前大了,也壮观了,更加的有“侯”应该有的威严了。
    燕侯府的大厅里,贾诩向高飞述了这三个月来在他的管理下的变化,算是一种工作汇报。
    高飞听完了贾诩的季度工作汇报之后,对贾诩处理军政上的事情是十分满意,也从贾诩的口中得知,云州在张郃、士孙佑的共同努力下,已然成为了一个对外开放的商贸重地,那些鲜卑人、匈奴人,都会跑到云州来进行贸易。
    士孙佑也在这方面发挥了他们士孙家独到的经商才能,将廉价的丝绸高价卖给鲜卑人、匈奴人,却从鲜卑人、匈奴人那里低价收购马匹、皮毛,镔铁等一些物品。张郃负责整个云州的安危,还就地招募了一支流散的胡人,讲这支约有三千人的胡人训练成为了一支在塞外驰骋的游骑兵。
    此外,钢铁厂的产钢量也在节节攀升,武器装备的大量生产,给装备所有军队带来了可能性。今年百姓还获得了一次大丰收,贾诩还让人彻底兴修水利,鼓励百姓进行屯田,还鼓励百姓进行生儿育女。
    了解到这三个月发生的变化之后,高飞对贾诩也更加信赖了。于是问道:“军师,再过十天,等田丰、荀攸从各郡巡视归来后,我就开国,由你出任国相之职,你觉得怎么样?”
    贾诩连忙道:“主公,属下三个月来处理政务差点心力交瘁,属下擅于谋划大略,国相一职是侯的左右手,替侯处理繁琐的政务,属下觉得田丰在处理政务上远远高出属下,属下觉得田丰更加适合担任国相之职。”
    高飞笑道:“军师的举荐我会遵从的,只是如此一来,军师的官位岂不是要在田丰之下了吗?”
    “只要主公心中讲属下放在首位,官位高低对于属下来并不重要,属下倒是宁愿不要官职,只专心在主公身边辅佐即可。”
    “那不成,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你身为我智囊团的首席军师,岂能不要任何官职?”
    “那那就请主公给属下一个虚职吧,把那些有才能的才俊放在适合他们的位置上,听蔡邕又招揽了一批饱学之士。主公为了发展东北从幽州抽调走了一批人,使得幽州的各个要职变得空缺了,属下以为此时刚好派上用场。”
    高飞道:“那好吧,那就以你的意思,至于虚职吗,让我想想,等十天后再决定。”
    “诺!”贾诩答道,“那属下就不打扰主公了,主公一路鞍马劳顿,还是好好歇息的好。”
    “嗯,你去吧,多留意一下冀州方面的动向,密切关注袁绍的一举一动。”
    “是,属下告退!”
    (注:所谓的古国侯,就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等这样的侯国,这样的侯国统治古代侯国的土地,若发展强大了,还可以晋升为王,这就是和一些郡侯、县侯、亭侯不同的地方。)

307郭
    公元187年,七月初十。
    明媚的仲夏照耀着幽州的大地,天空是如此的明净,太阳是如此的灿烂。
    大概十点钟的样子,整个蓟城里万人空巷,所有的官员、军队、百姓都齐聚在蓟城南端的一处高台附近,幽州牧高飞祭拜天地,告慰神明,正式以大汉所册封的燕侯爵位开国。
    一切仪式做完之后,高飞便在蓟城设下了盛大无比的欢宴,邀请所有蓟城的百姓都来参加,并且将蓟城定为燕国的国都,拜贾诩为军师将军,职位在所有将军之上,拜田丰为国相,其余文武的官职不变,俸禄却都提高一个档次。
    燕国即立,高飞便偕同所有部下联名给在长安的天子上表,正式以燕国之侯的身份在大汉登记在册。
    这天,整个蓟城里“燕”字的大旗遮天蔽日,所有的百姓都庆祝高飞开设燕国,高飞也在这天和百姓一起普天同庆。
    半个月后,消息传遍了整个燕国境内,这一个新兴的侯国里,无论是谁都觉得自己像是有了归宿,对身为燕侯的高飞也有了更多的凝聚力。
    北方的鲜卑各部族纷纷派遣使者到蓟城表示祝贺,也纷纷表示愿意和燕国友好相处,于是北方边疆上兴起了一股贸易狂潮,塞外的云州也变得相对活跃了起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贸之地。
    
    冀州,邺城,赵侯府。
    “主公,高飞开立燕国,声势如日中天,又加上他平定了东夷,缓和了和北方鲜卑人的矛盾,以至于幽州日益稳定,属下以为此时若不发兵攻打幽州,等以后高飞在幽州彻底站稳了脚跟,那主公后悔就来不及了。”
    身为赵侯的袁绍,端坐在侯府的大厅里,听到审配的话,便点了点头:“我早有夺取幽州之意,当初就不应该和高飞修好,都怪我听信了郭嘉那厮的花言巧语,以至于错失良机。”
    审配急忙道:“主公,此时发兵不算太晚,何况当时我们应曹操之邀,东进青州,如今已经拥有两州之地,如果在攻下了幽州,那整个河北就是主公的天下了,到时候以河北之雄,西进并州,坐拥青、并、幽、冀四州之地,天下谁人莫敢不从?”
    袁绍对审配的为人很欣赏,对审配的话也听着比别人舒服,当即问道:“高飞在冀州和幽州的交界处上设立了范阳、天津两处均是重镇,前些日子太史慈、管亥、周仓等人又带兵增援了两处重镇,如果要进攻幽州的话,一定要先攻下这两座重镇,不知道你有什么建议吗?”
    审配道:“渤海太守公孙瓒一直对高飞占据幽州耿耿于怀,现在虽然依附主公,可是内心里却时刻想夺取幽州,而且他对主公来也是一种障碍。属下以为,不如让公孙瓒出兵攻打天津,一方面消耗高飞的兵力,另一方面主公也可以借助高飞的手来铲除公孙瓒,将渤海郡重新收回到自己的怀抱里。”
    “哈哈,好一个坐山观虎斗,我忍公孙伯珪很久了,本来看他可怜收留了他,还让他担任渤海太守,没想到他居然讲渤海据为己有,名义上是我的部将,实际上却很少听我号令。上次进攻青州时,他得到的好处比我的还多,实在让我难以忍受,如果不拔除这个眼中钉,我赵国境内,就永远不得安宁。就照你的意思办,立刻给公孙瓒写封书信,告诉公孙瓒,让他攻打天津。”
    “诺!属下这就”
    “主公不可!”刚刚从外面走进来的沮授听到了袁绍的最后一句话,一进门便大声叫道,“主公,千万不能做出自损实力的事情啊。”
    袁绍见沮授来了,便问道:“哦,是你啊,你我是在自损实力,这是什么意思?”
    沮授本来就是冀州的别驾,韩馥在位时,他的许多项建议都被韩馥否决了,一直闷闷不乐。后来袁绍劝韩馥把冀州让给了自己,又主动向沮授求计,询问如何治理冀州的韬略,沮授深受感动,便决定为袁绍效力,并且帮助袁绍服了对袁绍还存在敌意的冀州官员,现在官拜赵国的国相,官职在袁绍所有谋士之上。
    “主公,公孙瓒虽然窃据渤海郡,但是他名义上还是在依附主公,虽然对主公的政令多有不从,但是公孙瓒手握三万大军,他的白马义从更是骁勇善战,是主公可以依赖的一支军事力量,如果主公不能隐忍一时之不快,用审配之谋,就在无形中断掉了主公一个臂膀。新来投靠的刘备和公孙瓒是好友,此人势穷才来投靠,并非真心,虽然担任信都令,却和公孙瓒尚来往不断。如果主公此时让公孙瓒去送死,那刘备必然会另谋他处,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两员大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以后必然能够成为主公的两把利剑。”
    袁绍听完这话,也觉得很有道理,便直接道:“国相言之有理”
    “可是主公,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发兵攻打幽州的话,等以后高飞日益壮大起来了,就再难收拾了。”审配又急忙劝道。
    袁绍随即指着审配道:“审配亦言之有理”
    沮授道:“主公,我如今赵国境内带甲二十万,兵力达各国之最,主公帐下能征善战的大将何止千员,若是专注军事一年,严加训练士卒,一年之后,必然会实力大增。属下恳求主公要以大局为重,暂时和高飞保持均势,并且不断地向高飞示弱,以迷惑高飞。”
    “主公,沮授和高飞曾经有过私交,他这样极力拖延时间,是在为高飞争取时间,属下以为,应该尽快出兵才是。”审配也急了,自从袁绍得到了沮授,大多都采用了沮授的谋略,而将他的谋略放在一边,让他的心里倍受打击。
    “我沮授对主公的心天日可见,若有半点私心,便让我沮授天打五雷轰!”沮授恶狠狠地发下了一个毒誓。
    袁绍听着沮授、审配你一言,我一语的,听的他头都大了,他只觉得两个人的都有道理,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选择哪个人的谋略,竟然愣在了那里。
    这时候,郭图从外面走了进来,立刻感觉到了大厅里的气氛异常,便急忙拜道:“参见主公!”
    袁绍看见郭图来了,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朗声道:“你来的正好,你快给我,我该用哪个人的建议。审配劝我出兵幽州,沮授劝我暂缓一年,不知道你有什么建议?”
    郭图是个老阴蛋,一肚子坏水。他先瞅了瞅自己的死对头审配,又瞅了瞅沮授,嘴角上笑了笑,当即道:“启禀主公,国相之谋乃长远之计,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