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95章

帝国风云-第95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柏林”号的行动,还证明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在海军实力相当的情况下,破交战是是打击英国的有效方式。
    这也正是冯承乾回到柏林之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柏杯”号在北大西洋上取得的成功,让帝国海军的一些将领认为,应该扩大破交作战的范围,并且丰富破交作战的手段。当时,除了派遣破交舰深入北大西洋之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潜艇。
    提尔皮茨并不反对使用潜艇,但是也不支持使用潜艇。
    主要就是,提尔皮茨非常清楚,使用潜艇就得放开手脚,不能制订约束条件,也就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对此,冯承乾有着更加清楚的认识。
    大战爆发的时候,帝国海军只有不到三十艘潜艇,而且大多是只能在近海活动的小型潜艇,能够冲出北海的大型潜艇还不到十艘。在一九一四年,这些潜艇主要在北海活动,而且取得了一些战果。比如在比利时战役期间,口艇就在弗兰德斯附近击沉了一艘英国皇家海军的巡洋舰。
    问题是,这些潜艇并没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九一四年底,提尔皮茨策划过一次潜艇破交作战行动,派遣六艘航程较远的潜艇进入北大西洋。在一个月的战斗中,这六艘潜艇击沉与俘获了三十多艘商船,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战果,但是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最终,只有一艘潜艇回到帝国,另外五艘都在战斗中被击沉,其中三艘是被伪装成商船的战舰、或者是武装商船击沉,还有一艘在返航途中被反潜战舰击沉。
    问题不在潜艇,而是在使用潜艇的战术上。
    当时,提尔皮茨没有批准无限制潜艇战,要求潜艇在袭击商船的时候浮到海面上,并且给予商船船员撤离的机会,然后才能将商船炸沉。
    英国皇家海军正是利用这个漏洞,用武装商船或者是伪装成商船的战舰来对付帝国海军的潜艇,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使潜艇威胁大大降低。
    要想消除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无限制潜艇战,即在不警告的情况下击沉商船。
    由此,产生了新的问题。
    如果潜艇不用发出警告,也就不用浮到海面上。即便使用潜望镜,也很难辨明商船的身份,特别是所属国籍。也就是说,在无限制潜艇战中,潜艇很有可能击沉中立国的船只,从而造成外交灾难。
    提尔皮茨担心的,正是运个问题。
    冯承乾也知道,如果展开无限制潜艇战,就很有可能给英国口实,让美国这样的中立国倒向协约国集团。
    事实上,这也正是冯承乾最担心的问题。
    虽然在冯承乾的认识中,美国是英国的天然盟国,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大一样,英国在提防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同时,对美国这样的新兴强国也心存戒备,甚至把美国看成是不亚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强大威胁。
    大战爆发后,美国的立场显得至关重要。
    如果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胜算就将大大降低。也许美国最终会加入协约国集团,可是冯承乾非常清楚,至少在法国战败之前,得让美国保持中立,不然帝国将输掉这场战争。
    为此,就不能触怒美国。!。

第一百一十九章 赌注
    见到提尔皮茨,冯承乾主动提出了无限制潜艇战。
    “你觉得,我们有必要展开无限制潜艇战?”
    “如果能够解决外交上的问题,进行无限制潜艇战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得把握好时机与实施方式。”
    提尔皮茨皱起眉头,似乎不大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美国在乎的不是商船的安全,而是能否从这场战争中获益,成为最大的赢家。
    “你的意思是”
    “打了半年,你还没看明白?”
    提尔皮茨勉强笑了笑,他没看明白的事情还多着呢。
    “因为施利芬计划没能顺利完成,所以速胜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在我看来,这场大战至少还要打上两年。”“这么悲观?”
    “不是悲观,这就是事实。”冯承乾笑了笑,说道“可以说,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人想到,这场大战会持续这么久。在大战爆发前,不管是我们、还是英法俄,都认为大战将在半年内结束。”
    提尔皮茨没有开口,这确实是事实。
    “战争拷续下去,现在参战的几个国家就不会有真正的胜利者。
    不管谁坚持到最后,都是失败者。只有那些到现在还置身事外的国家,特别是具有一定实力的强国,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胜利者。”“你的意思是,美国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到底是不是,得看美国以何种方式介入这场战争,或者说以何种方式在这场战争中牟利。”“这”
    “当然,局势对我们并非完全不利。”“你是说”
    “这么说吧,如果我们在海洋战场上战败了,哪怕重创了英国皇家海军,美国也会加入协约国阵营。”
    提尔皮茨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当然,你也许觉得情况恰恰相反,因为在你看来,如果我们重创了皇家海军,美国就能获得称霸世界海洋的最好机会,轻松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一海上强国,最终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事实确实如此,别忘了,美国拥有全球第三的舰队。”
    “舰队的作用是什么?”“这”
    “不管怎么说,舰队只是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而且只是一件工具。如果能够通过其他途径实现国家利益,为什么要用上舰队呢?”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美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在经济领域,即发战争财。欧洲列强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美国可以趁机扩大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打到最后,不管是我们、还是英法俄,来自美国的物资都显得十分重要。”
    “你是说”
    “设想一下,我们在海洋战场上战败之后,英国会怎么做?”“肯定会对我们进行全面封锁,禁止任何物资落到我们手里。”“那么,美国生产的货物卖给谁呢?”提尔皮茨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冯承乾的意思。
    “虽然没有确切资料,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在这半年里,美国的企业已经在这场战争中赚了不少利润。别的不说,我在北大西洋上俘获的那些商船中,有一半运载着美国生产的商品,而且全部运往英国。也就是说,正是战争产生的巨大消耗,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让美国企业得以开辟海外市场。如果英国能够对我们实施全面战略封锁,我们就无法从美国购买商品,而美国生产的货物总得卖给别人。到时候,英法等协约国成员就将成为美国企业的最大客户。”
    “如此一来,美国就会加入协约国集团。”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更重要的是,英法的国库迟早会被战火耗空,到时候就只能通过举债从美国购买物资。显然,美国不会拒绝英法的贷款请求,而英法在美国借贷的额度越大,美国就越得支持英法。只有支持英法打赢这场战争,美国才能让英法在战争结束后偿还贷款。”提尔皮茨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显然,无限制潜艇战并不是问题,关键是我们能否成为美国的最大债务国。只要我们从美国获得的借贷超过了英法,美国就不会贸然加入协约国集团,因为这意味着将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承受更大的损失。”“这么说,你打算找陛下商讨这个问题?”
    冯承乾长出口气,说道:“要让陛下赞同我的观点并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就算我们打赢了这场战争,也不是最后的赢家。”
    “可是,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冯承乾勉强笑了笑,说道:“陛下可不这么认为。”
    “这”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情兑对我们来说还不是十分不利,至少我们还没有被英国皇家海军彻底封锁,依然能够与美国进行贸易,也依然能够获得来自美国的贷款与物资。如果我们能够切断英国与美国的联系,使美国不得不把物资输送到我们这里,那么美国就不会急于加入协约国集团。”
    提尔皮茨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必须加强针对英国的海上封锁,无限制潜艇战只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手段之一。”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我的意思是,可以在英国本土附近划出一片进行无限制潜艇战的海域,在不经警告的情况下攻击进入该海域的任何船只。只是,我们同样得加强海上封锁,出动破交战舰,阻止中立国船只靠近英国本土,降低潜艇误击中立国船只的概率。”
    “问题是,我们手里没有这么多战舰。”
    “无敌,号遭到重创,即便“虎,号顺利服役,英国皇家海军在今年也最多只有三艘战列巡洋舰可用。我的意见是,只留下“皇太子,号等五艘战列巡洋舰,让另外几艘战列巡洋舰执行破交任务。
    “这”
    “如果仅靠“柏林,号,肯定无法全面封锁英国。”
    提尔皮茨叹了口气,表云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只要我们的战略封锁能够达到目的,那么胜利就离我们不远了。”
    “我可以答应你,只是需要得到陛下的允许。”
    冯承乾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提尔皮茨的意思。
    当然,冯承乾也知道,在海军问题上,只要对帝国有利,德皇一般不会反对他与提尔皮茨做出的决定。
    只不过,这并不是冯承乾的唯一要求。
    “我们的造舰规划也得做出调整,除了“拜仁,级战列舰与“德夫林格,级战列巡洋舰得加速建造之外,下一级战列巡洋舰的建造规划可以暂缓,下一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也可以推迟半年。当务之急是要建造更多的潜艇,以及适合执行远洋破交任务的大型战舰,以满足作战需求。”
    “这”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亲自负责这件事情。”
    提尔皮茨点了点头,没有表示反对。在他担任帝国海军战争大臣之前,就是由冯承乾全权负责帝国的造舰规划。
    “一个月吧,到时候我们再来讨论造舰规划的具体事宜。”
    “也行,你就留在柏林,不用去威廉港了,也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等我们见过陛下,再说休息的事情吧。”
    第二天,冯承乾就与提尔皮茨去了bō茨坦皇宫,向德皇提出封锁英国的设想,并且据此调整帝国海军的造舰规划。最重要的是,得根据新的形势,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调整帝国的外交策略。
    对于调整造舰规划,德皇没有表示反对。
    只是,在外交问题上,德皇并不认为有必要拉拢美国。原因很简单,在冯承乾与提尔皮茨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德军在东西两线上取得的重大胜利,让德皇认为,帝国很快就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当时,德军已经横扫了整个东线战场,打得俄军节节败退。
    此外,罗马尼亚已经在参战的问题上做出让步,表示在解决了最后几个问题之后,将在三月底之前向协约国集团宣战。
    在冯承乾回到柏林的当天,奥斯曼帝国在中东娄动了一场进攻行动。
    虽然英法在西线打得并不理想,策划中的战略进攻一再延迟,能否在三月底之前发动都是个问题,但是英国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地中海东岸的威胁,正在努力说服法国,向中东地区增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