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785章

帝国风云-第785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将领唯一的追随对象。
    显然,冯承乾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问题是,席存瑞对自己却不大自信。
    五年前,他能得到冯承乾的重视,是因为当时的中国需要一位平民总统,从而使军队与政治划清关系。
    现在的中国,还需要一位平民总统吗?
    危地马拉已经变成泥潭,中队深陷其中,所有人都在质疑席存瑞的统帅能力,所有人都认为中国需要一位铁腕总统。一位懂得战争、能够率领军队打赢战争、能够结束战争的总统。
    显然,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付俊义都比席存瑞更适合扮演这个角色。
    席存瑞有点忐忑,冯承乾是他的最后希望,如果没能得到冯承乾的支持,他将毫无悬念的输掉大选。
    更重要的是,席存瑞从根本上不相信付俊义能够带来和平。
    席存瑞只能希望。冯承乾也有类似的观点。
    来到疗养院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前来迎接席存瑞的依然是顾祝同,而且他还为总统准备好了晚饭。
    “冯老下午就回来了。正等你一起吃晚饭呢。”
    “这这不大方便吧。”
    “就怕不合你的胃口,你也知道,冯老上了年纪。饮食都很清淡,而且以粗粮、杂粮为主。”
    “这样最好,有助于健康。”
    “走吧,不要让冯老等久了,不然饭菜都凉了。”
    席存瑞一点都不饿,但是他不能让冯承乾饿着肚皮跟他商量国事。
    饭菜确实很简单,四菜一汤,而且只有一个是荤菜,还是为席存瑞准备的,冯承乾与顾祝同都以素食为主。
    让席存瑞略感惊讶的是。冯承乾喝了一杯葡萄酒,顾祝同也喝了半杯。
    所幸的是,两人的酒量都不错,而且平常肯定经常喝。
    在饭桌上,席存瑞多次想提到来访的目的。但是顾祝同专门打过招呼,冯承乾不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商讨事情,他也就忍住了。
    吃完晚饭,生活秘书来收拾饭桌,三人去了书房。
    “昨天,付俊义来过。”冯承乾开启了话题。
    席存瑞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这件事情,而且这也是他来访的原因之一。
    顾祝同端着三只酒杯走了过来。“我对比较了解,战争期间接触过几次。虽然他已经脱下了军装,但是仍然很有城府,野心也一点都没有减弱。说实话,我不怀疑他的才能,但是我不大喜欢他。”
    “为什么?”冯承乾笑着问了一句。
    “我不知道他在住进总统府之后会干什么,更不知道他的政治目的是什么,而这样的人最为可怕,也最为危险。”
    “但是,并不能因此认为他不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
    “方向错了,越有才干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
    冯承乾笑了笑,把目光转向了席存瑞,说道:“你来拜访我们,也是为了大选的事?”
    “冯老”
    “其实,你大可不必担心。俗话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大选结束之前,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在选举结果公布之前,没有人知道谁是下届总统。”冯承乾端起酒杯,说道,“五年前,同样没有多少人认为你能够赢得大选,可你最终还是住进了总统府。”
    “现在与五年前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就因为我们陷入了一场漫长的战争之中?”冯承乾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可否认,这场战争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至少那些阵亡将士的亲友不会把选票投给你。不过,这有多少人,几十万,最多一百万吧?我国有多少选民呢?如果所有具备选举资格的公民都去投票,总共有二亿四千万张选票。”
    “这”
    “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伤害,可同时也让很多人获得了好处。别的不说,因为这场战争而获得工作岗位的工人就超过了五百万,而他们的亲友加起来有数千万,还有上千万人从战争中获益,他们的身后是差不多一亿亲友。即便那些没有在战争中获益的选民,也期盼着能够成为既得利益者。”
    席存瑞叹了口气,他已经把结束战争定为竞选口号了。
    “当然,战争总有结束的那一天,而且你在这三年多里的所作所为,都在朝着结束战争而努力。”
    “冯老,是不是我做错了?”
    “没有,我说过,战争总有结束的那一天,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你没有做错,却少做了一件事。”
    “什么?”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战争在烧钱,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钱只是介质,用来衡量物质财富的介质,而不是财富本人。战争耗费巨大,可是也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让更多的人获得了工作,也提高了很多人的收入,让他们有更多的钱去满足物质,或者是去获得精神享受。说得简单一些,这场战争已经让很多人胃口大开,而你突然宣布要在某个时候结束战争,这意味着什么?”
    席存瑞的眉头跳了几下,冯承乾这番话的意思很明确,也很容易理解。
    “显然,这就意味着,将有数百万工人事业,更多工人的收入降低,以及大量企业破产倒闭。毫无疑问,这些人绝对不会把选票投给夺走他们饭碗、让他们过上苦日子、以及剥夺他们赚钱机会的竞选者。付俊义也提到过结束战争,却不是他的主要口号,而且他还提出了其他的口号。”
    “你是说,得用别的方式来烧钱?”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俗话说,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这句话,用在国家与社会上也没有错。这是一个大转折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在飞速变化,民众渴望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提高,也渴望能够赚到更多的钱,更渴望有一个值得期盼的未来,而你只谈结束战争,却不谈如何维持发展,你认为能够得到支持吗?”
    “可是”
    “如何烧钱?”冯承乾笑了笑,说道,“我早就跟你说过,在大战中建立起来的‘苏州园林体系’根本不可能维持下去,要不了多久,华元就得跟黄金告别,而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操控货币汇率来获得、或者说是从其他国家掠夺财富。也就是说,你需要关心的不是钱从何处来,而是如何把钱花掉。”
    席存瑞没有开口,他是搞经济的,自然明白这番话的意思。
    “此外,现在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什么?”
    “冷战。”
    “这”
    “虽然我们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爆发战争,但是冷战也是战争,或者说是无限接近战争。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巨大威胁,足够让所有选民忘记明天,只活在今天,而这是非常有利的条件。这意味着,政府可以用安全、利益、势力范围、地缘政治、政治制度与社会秩序等等理由,来花掉手上的每一分钱,而不会受到民众的反对,甚至能够通过花钱来获得民众的支持。”
    席存瑞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冯承乾所得确实有道理。
    “如果你能花掉钱,而且得到民众的支持与拥护,那你就是一名优秀的领导者,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钱花到与敌人有关的地方。”
    “与敌人有关的地方?”
    “一切可以强化民众对敌人的认识,并且加强民众对敌人的恐惧,让民众能够通过政府花钱获得成就感,以及感到更加安全的地方。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让民众觉得政府花的每一分钱都很有价值,都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哪怕只是想像中的好处,那么你就可以通过花钱来获取民众的支持。”
    席存瑞又点了点头,认真的思索着冯承乾这番话的含义。
    “需要我说得更明确一点吗?”冯承乾笑了笑,说道,“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备竞赛早已开始,但是有一个领域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而且我们在这个领域没有优势,因此急需弥补。”
    “太空?”
    冯承乾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席存瑞也立即意识到,如果在太空军备竞赛上发力,确实是个花钱的好办法,而且花掉的钱绝对不亚于打一场大规模战争。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空竞赛
    太空军备竞赛早已开始,只是在一九六九年之前受到的关注度并不高。。)
    至少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对太空军备竞赛非常陌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与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有关。
    这就是,在六零年代,中国的航天实力明显不如德意志第二帝国。
    一九六九年,太空军备竞赛逐渐被中国人所了解,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谈及,更成了很多人最关心的话题。
    显然,舆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了,在一九六九年之前,中国的舆论宣传有意识的忽略了航天活动,而在一九六九年才开始大力吹捧。
    毫无疑问,这也与政治需求有关。
    在一九六九年之前,中国官方大力宣扬强大的军事实力,让中国人有很强的安全感,并且信任政府的所作所为,相信军队能够战胜所有外来敌人,从而让政府在推动军事改革的时候获得民众的支持。
    可以说,在大战结束后的十年内,这是中国对内宣传的核心。
    这也可以理解,即中国即需要完成军事改革,减轻军事负担,更需要推进政治改革,而且政治改革比军事改革更加重要。
    别的不说,中华民主复兴党宣布解散,就是为了推动政治改革。
    与军事改革相比,政治改革更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内部环境,更需要全民的参与,还需要得到多数民众的支持。如此一来,就得提高政府的威信与地位,让政府获得大多数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可以想像,在推进政治改革的时候,自然需要淡化外部威胁。
    由此也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中国的国内舆论把重点放在了强项上,而有意忽视了像航天这样的弱势。
    当然。到一九六九年,国内局势已经与大战刚结束的时候截然不同了。
    全新的国际局势,需要中国民众知道,中国并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至少不是在所有领域都领先对手。
    显然,航天成为了重点关注的领域。
    在拜访了冯承乾之后,席存瑞做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即说服顾祝同。让他复出,负责航天工作。
    当时,席存瑞打算在顾祝同身上花些功夫。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顾祝同没有拒绝,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并且表示在处理好一些个人事务后就可以去政府部门报道。
    九月九日,顾祝同正式出任工业部下属的航空航天处高级顾问。
    当然,这是一个临时职务,并不是政府的固定编制。
    走马上任的第二天,顾祝同就提出了一个建议。即加大对航天的宣传力度,而且得突出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差距。也就是重点报道中国的缺点,而不是优势,要让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在航天领域差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很大一截,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以及足够的投入才能追上对手。
    更重要的是,顾祝同明确要求强调航天的重要性。
    当然,具体怎么宣传,那是宣传部。以及各大新闻媒体的事情了。
    所幸的是,宣传部与新闻媒体没有让顾祝同失望。
    宣传工作开始的时候,各大新闻媒体首先重点介绍了航天的重要性。甚至把航天与民族存亡联系到了一起。
    比如,战略弹道导弹是一个国家最有力的战略武器,足够毁灭任何一个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