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539章

帝国风云-第539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幸的是,百慕大群岛也不够大。
    两百多架重型轰炸机,加上第42舰队的近三百架舰载机,已经能够对美军形成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了。
    更重要的是,美军此时正在波多黎各苦战。
    虽然从地理位置上讲,百慕大群岛更加重要。主要就是,百慕大群岛就在美国东面,离美国东海岸地区的几座主要城市都不到两千公里,因此部署在百慕大群岛的重型轰炸机能够直奔美国本土。
    相比之下,波多黎各就差多了。
    即便中**队占领了波多黎各,除非动用“超级空中霸王”不然就只能轰炸佐治亚州以南的地方。问题是,波多黎各没有一座机场能够部署“超级空中霸王”主要就是没有足够长的硬质跑道。如果中**队打算在波多黎各部署“超级空中霸王”首先就得修建一座足够大的机场。显然,这需要huā上不少的时间。也就是说,即便攻占了波多黎各,中**队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对美国东海岸地区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也就需要再进一步。比如攻占离美国本土更近的古巴。
    但是波多黎各并非无足轻重。以波多黎各为跳板,中**队能够用最低的代价攻占价值巨大的古巴。要知道,古巴不但离美国本土更近,而且有好几座大型机场,其中位于关塔那摩、圣地亚哥与哈瓦那的机场都能部署“超级空中霸王”此外还有好几座机场只需要把跑道延长几百米就能部署这种超级轰炸机。这样一来,中**队就能以古巴为基地。对美国实施战略轰炸。
    要知道,到时候倒霉的。肯定不仅仅是东海岸地区。
    “超级空中霸王”从古巴起飞,其作战半径几乎能够覆盖美国全境,而去不了的东北地区也能用部署在西海岸地区的轰炸机来弥补。也就是说,到时候美国全境都将在〖中〗国战略航空兵的威胁之下。
    显然,百慕大群岛上没有这么好的基础设施,而且也部署不了多少轰炸机。
    也正是如此,美军只能死守波多黎各。至于是否能够守住百慕大群岛,对整个战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要知道,没有〖中〗国海军的协助与支持,德意联军根本不可能攻上美国本土。
    显然,〖中〗国海军在打到古巴之前,肯定不会去协助德意联军作战,也就不可能从东面威胁到美国本土。
    只是,百慕大群岛也不是可有可无。
    德意联军不可能从百慕大群岛攻打美国本土,也不可能利用部署在百慕大群岛的轰炸机来摧毁美国东海岸地区,但是只要百慕大群岛落入德意联军手里。部署在该地的巡逻机与轰炸机就能切断从东海岸到墨西哥的航线,让东海岸的航运全面瘫痪,从而让美军无法及时向加勒比海地区增兵。
    显然,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美国东海岸地区的基础设施极为健全,交通更是四通八达,南北走向的干线铁路就有三条,但是物资运输依然主要依靠海运,铁路与公路运输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如果海运瘫痪,将带来极为严重的问题。
    这就是,美国东海岸地区的工业分布并不均衡。
    要知道。美国在**之后,打了一场南北战争。交战双方分别是由资本家支持的北方联邦与由农场主支持的南方邦联。也正是如此,美国东海地区的工业分布有一个特点,即重工业主要集中在矿产较为丰富的北部地区,而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轻工业,则主要集中在农业铲除较多的南部地区。
    和平时期,这还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是到了战争时期,这就是大问题了。
    美国东海岸的北部地区,也就是以费城、纽约与波士顿为核心的工业区,能够生产出大量的钢铁、化工产品等等,还能制造出大量的坦克、火炮、战机与舰艇,是美**事工业的支柱,而且也囊括了大部分军工企业,但是北部地区的农业并不发达,加上又拥有东海岸地区近七成的人口,所以在粮食上严重依赖南部地区。结果就是,北部生产出的军火供应美军作战,而南部生产的粮食则供应了所有人。
    关键就是,这些物资能够顺利流通,北部地区生产的军火能够运到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生产的粮食能够运到北部地区。
    如果运输出了问题,那么北部的工厂就会瘫痪,南部的美军将弹尽粮绝。
    美国运输业的支柱,正是海运。
    没有了海运,美国的战争潜力就无法发挥出来,也就不可能在加勒比海战胜中**队。
    显然,这就是百慕大群岛的重要性。
    只是,守住百慕大群岛并不现实。
    原因很简单,百慕大群岛太小了,无法部署足够多的守卫部队,而且离美国本土还没有近到可以让战术航空兵发挥作用的地步。在大西洋舰队被击溃之后,美军就失去了守住百慕大群岛的资本。
    守不住百慕大群岛,美军就只能设法阻止敌人利用这座群岛。
    唯一的办法,就是对群岛进行持续的轰炸,让敌人无法利用群岛上的机场,无法在这里部署航空兵。
    如此一来,美军就得在这边保持一支规模不算小的战略航空兵。
    虽然仅以压制而言,每次轰炸行动都用不了多少轰炸机,但是压制的关键,就是得持续进行,绝不能中断。
    这就是说,轰炸机部队的出动频率非常高。
    问题是,轰炸机不是战斗机。
    当时,任何一种重型轰炸机都不可能持续高强度出动。正常情况下,重型轰炸机每两天才能出动一次。主要就是,重型轰炸机的任务时间都比较常,出动一次要飞行几个小时,甚至是十多个小时,而“超级空中霸王”甚至能持续飞行二十个小时。这样一来,每次出动之后都需要huā很多时间进行维护。比如“超级空中霸王”在执行了一次为时十六个小时的作战任务之后,需要一个地勤分队的十二名官兵huā上三十六个小时进行维护,然后才能执行下一次作战任务。因为地勤分对并非随时都有十二名官兵,加上部分轰炸机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被高射炮击中过,或者是出了别的大故障,所以平均维护时间在四十个小时以上,有的时候还需要近五十个消息。
    显然,美军的轰炸机也不例外。
    比如,B…29在正常情况下,出动一次需要huā一天多进行维护,如果缩短维护时间,那么在连续执行三次作战任务之后就需要huā一周的时间进行全面维护,并且在此期间更换掉一些易损部件。
    当时,美军为了压制百慕大群岛上的德意联军,动用了差不多两千架轰炸机。
    这样一来,美军能够用在加勒比海战场上的轰炸机就减少了许多。
    因为轰炸机需要战斗机护航,而能够从美国本土飞往百慕大群岛的只有远程战斗机,以及像P…51D这样的新式战斗机,所以美军用在加勒比海方向上的战斗机也有所减少,而且调走的都是新式战斗机。
    显然,这对守卫波多黎各极为不利。
    除了兵力部署之外,物资调动也对美军产生了影响。
    总而言之,美军得在两条战线上作战,而〖中〗国海军只需要关注波多黎各,德意联军则把重点放在百慕大群岛。
    可以说,只要这个局面僵持下去,美军迟早会精疲力竭。
    只是,顾祝同并没打算拖垮美军。
    十一月一日,两个增援的陆战师通过空运到达巴拿马,随即就登上了已经返回巴拿马的登陆舰队。这两个师并没有成建制的投入战斗,而是被拆散之后,编入了第三陆战师与第五陆战师。
    主要就是,第三陆战师与第五陆战师需要的只是兵力。
    更重要的是,空运只能运送作战人员与轻武器,无法运送重武器,而第三陆战师与第五陆战师保住了大部分重武器。
    两天之后,运载着近五十万吨物资的船队通过巴拿马运河进入了加勒比海。
    船队没有在科隆港停留,而是直接驶往蓬塞港。为了迎接这支船队,负责占领蓬塞港的第三十一陆战师与第三十二陆战师已经清理出了一条深水航道,还搭建了几条浮动码头,更准备了上百艘拖船与驳船。
    船队到来,意味着陆战队将再次发起进攻

第五百章 深入内陆
    (请牢记)(请牢记)十一月六日,陆战队开始向内陆推进。
    这次,担当主力的是第五十一陆战师与第五十二陆战师。第三十一陆战师留下来守卫蓬塞港,并且迎接即将到达第三陆战师与第五陆战师,第三十二陆战师则负责去守住第五十一陆战师与第五十二陆战师的战线,并且在第三陆战师与第五陆战师到达之后,协同其沿着海岸线发起进攻。
    这一天,顾祝同还收到了一条好消息。
    这就是,德意联军已经歼灭了百慕大群岛上的最后一支美军,完成了攻占百慕大群岛的作战行动。
    显然,德意联军的战斗打得非常顺利。
    只是,这没让顾祝同感到惊讶。
    在此之前,田黛芳每天都会发来一份战报,因此顾祝同对攻打百慕大群岛的作战行动了如指掌。真正的主力不是德意联军的登陆部队,而是一直扮演着支持者角色的中国舰队,特别是第41舰队。在攻打美军控制的岛屿时,第41舰队里的四艘战列舰上的主炮发挥了令人惊叹的威力。
    也正是如此,当天晚上,顾祝同就给田黛芳发了一封电报,让他尽快把第41舰队派过来。
    按照之前的协议,在德意联军攻占百慕大群岛之后,中国海军就能抽走一支战斗舰队。
    最初,顾祝同想把第42舰队抽调出来,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第42舰队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只是,打到这个时候,制空权已经不是问题了,不但舰载航空兵兵力充足,还能依靠部署在后方的战略航空兵。更重要的是,陆战队正在蓬塞附近加紧修建野战机场,到月中就能在前线部署航空兵了。
    显然,第六舰队缺的是主力舰,而不是舰队航母。
    实战已经证明。在支援陆战队作战的时候,炮火比轰炸更管用,而大口径舰炮的价值最为明显。要知道,在通信联络顺畅的情况下,炮火支援能在前线作战部队发出请求后的五分钟之内到达,有的时候只需要三分钟,而空中支援往往要等到十分钟、甚至是十五分钟之后才能到达,如果恰巧战场上空没有正在执行战斗巡逻任务的战机。那就很有可能等待半个小时以上。
    火力支援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就是看能否及时到达。
    要知道,前线部队呼叫支援的时候,需要打击的往往是时效性目标,比如敌人的突击部队,或者是突然出现的火力点。如果火力支援无法及时到达,就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有可能造成误伤。
    比如在攻打美国西海岸地区的时候,就多次发生过因为战机没有及时到达,而陆战队又在往前推进。结果把炸弹扔到友军头上的恶性误伤事件。在攻打圣迭戈的战斗中,一支空降部队甚至因此伤亡了上百名官兵。
    也正是如此。在作战的时候,陆战队官兵更喜欢呼叫炮火支援。
    当然,如果陆战队的炮兵已经上岸,那么陆战队的前线部队更喜欢向后方的炮兵发出支援请求。
    只是,炮兵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主要就是,陆战队的炮兵没有多少重炮,而且就算是所谓的重炮。其威力也仅仅相当于中等口径的舰炮。比如,陆战队使用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其弹丸重量为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