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298章

帝国风云-第298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黛芳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顾祝同的意思。
    如果斯普鲁恩斯想要决战,根本就不用拖到现在,因为在此之前的几天里,他有很多次机会。
    “也许,斯普鲁恩斯只是盯了我们的战列舰编队。”
    “什么意思?”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军的主要目的还是阻止我们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而且因为第31舰队的骚扰行动,进攻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作战行动已经推迟了两次。如果今晚的战斗不太顺利,说不定还要推迟。”
    “美军一直在拖延我们的进攻速度。”
    “关键是,只要登陆舰队还在,我们就肯定会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而且只要我们的军队成功登瓜达尔卡纳尔岛,美军就很难取得胜利。说白了,美军要想阻止我们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或者说只是在拖延我们的进攻速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掉我们的登陆舰队,让我们无法发起进攻。”
    田黛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也想到了这一点。
    “显然,不管是第31舰队,还是第32舰队,都难以单独完成这个任务。如果考虑到双方航空作战能力的差距,第32舰队的重要性还要高一些。说得直接一点,只要能够击败我们的战列舰编队,第32舰队就能在夜间偷袭登陆舰队,而我们这里的五艘航母根本派不用场。”
    “也就是说,美军在设法干掉战列舰编队。”
    顾祝同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是方志盛给我们发电报的原因,他也担心美军在珊瑚海北部海域设了圈套。”
    “问题是”
    “显然,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至少就目前看来,可能性不是很大。”
    田黛芳又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现在离天亮还有七个小时,只要我们全速航行,天亮前肯定能够赶到。按照正常的作战安排,我们将在天亮前出动侦察机。到时候,就算第31舰队在南面较远处,只要能够攻击战列舰编队,就肯定在我们的侦察与搜索范围之内。显然,就算第31舰队能够顺利攻击战列舰编队,也将遭到我们的毁灭性打击。更重要的是,第32舰队的速度本来就不快,也必然遭到我们打击。当然,只要方志盛打得足够积极,在天亮之前就能追第32舰队,不需要我们帮忙。”
    “没有了第32舰队,就算第31舰队干掉了战列舰编队,而且成功身退,美军也无法阻止我们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
    顾祝同笑了笑,说道:“这就是最关键的地方。美军要想达到目的,除了需要干掉我们的战列舰编队,还需要保全第32舰队。斯普鲁恩斯与米切尔再笨,也不会让第32舰队充当诱饵。”
    “显然,逻辑说不过去。”田黛芳稍微停顿了了一下,说道,“也许,斯普鲁恩斯压根就没有想过支援米切尔,第32舰队向西航行,多半是没有料到会在半夜遭遇我们的战列舰编队,只是战术撤退。”
    “有这种可能吗?”
    “这”
    “我们的战列舰编队一直跟在登陆舰队后面,米切尔不可能没有收到相关情报,也就不可能不做好思想准备。如果他的目的是偷袭登陆舰队,他就肯定能想到,我们的战列舰编队会前去拦截。”
    田黛芳锁紧眉头,正在思索这个问题。
    “说白了,第32舰队能否顺利偷袭登陆舰队,关键就是能否引开我们的战列舰编队。”
    田黛芳猛的一惊,立即说道:“你是说,第32舰队向西航行,只是为了引开我们的战列舰编队?”
    “还有更合理的解释吗?”
    “问题是,如果第32舰队负责诱敌,那么谁去攻击登陆舰队呢,总不可能是第31舰队?”
    “别忘了,西南太平洋还有两艘快速战列舰。”
    “这”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这两艘战列舰将分派给斯普鲁恩斯,用来掩护美军仅有的两艘舰队航母。问题是,第31舰队在夜间基本没有作战能力,而且也不会冒险进入战场,也就没有必要让这两艘战列舰提供防空掩护。说白了,就算这两艘战列舰编在第31舰队,也有可能被斯普鲁恩斯派去执行别的任务,比如在第32舰队引开我们的战列舰编队之后,偷袭我们的登陆舰队。”
    “方志盛肯定没有想到这种可能!”田黛芳一口就说了出来。
    “至少,我们已经想到了。”顾祝同长出口气,说道,“立即给方志盛发封电报,让他提高警惕,不要离登陆舰队太远。如果第32舰队一直向西航行就不要追击,他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登陆舰队。”
    “现在还不算太晚。”田黛芳招收把通信参谋叫了过来。
    “关键是,方志盛会不会回心转意。”
    “方志盛一向比较谨慎,他应该明白。”
    顾祝同笑了笑,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次的海战之后,李向龙司令与鲁志刚司令点名批评了方志盛,说他错过了歼灭第32舰队的机会。虽然我还不是很了解他,但是谁挨了这样的批评,心里都不会好受。”
    “这”
    “方志盛平常与世无争,不表示他没有荣辱观。如果换我在他的位置,这次就会咬着第32舰队不放。”
    “这样的话,登陆舰队就危险了。”
    “战列舰编队能够及时杀回来是再好不过的了,如果不能,那我们就得顶去。”
    “我们!?”田黛芳愣了一下,说道,“我们拿什么顶?”
    “我们手里有两艘大型巡洋舰与八艘防空巡洋舰,而且都有夜间炮战能力,至少能够争取一些时间。”
    “可是”
    “还有什么好可是的呢?”顾祝同拍了下田黛芳的肩膀,说道,“与其让登陆舰队遭到攻击,损失几艘巡洋舰根本算不了什么。再说了,只要能够拖一会,方志盛就能率领战列舰编队返回。”
    田黛芳咬了咬牙,知道没有别的选择了。
    “你去安排,等下我就去‘北京’号。”
    “司令官,你”
    “不管怎么说,我至少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就算当了十几年参谋,也没有把老本行给忘掉。”顾祝同笑了笑,说道,“如果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到时候,肯定需要一名高级指挥官在前线指挥战斗。当然,这边也不能少了指挥官。你得立即率领舰队进入珊瑚海,做好在天亮后搜寻与攻击美军舰队的准备工作。虽然我们合作的时间还不算长,但是我相信你有能力打好这场战斗。”
    “你留下来,我去指挥巡洋舰。”
    “你觉得可能吗?”顾祝同长出口气,说道,“不说这么多了,说不定那两艘快速战列舰正杀向我们的登陆舰队呢。”
    “可是”迟疑了一下,田黛芳还是闭了嘴。
    不管怎么说,顾祝同才是司令官,而他必须服从顾祝同的指挥。

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式武器
    五月五日,凌晨一点不到,顾祝同登上了“北京”号大型巡洋舰。
    此时,航母战斗群里只有两艘大型巡洋舰,即“北京”号与“天津”号,“柏林”号在三月份回国,接受定期大修,并且会在维修期间更换部分设备,增添一种新式高射炮,即刚刚研制成功的八十毫米高射炮。
    对现役战舰进行定期维修与改造,是保持与提升战舰战斗力的必要工作。
    当然,根据实战需求研制新式武器也是提升战舰作战能力的有效办法。
    早在对日作战的时候,中国海军就发现,现有的防空火力网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即一百二十毫米高射炮与四十毫米高射炮之间,存在防空缺口。实战中,一百二十毫米高射炮主要拦截五公里之外的敌机,而且主要作用就是打散敌机编队,让敌机无法以集群的方式发起进攻。问题是,四十毫米高射炮的最大有效射程在三公里左右,因此在三公里到五公里之间存在火力空白。
    虽然理论上,四十毫米高射炮的射程达到了六公里,但是在实战中,几乎只能拦截三公里内的敌机。原因很简单,四十毫米炮弹飞行到六公里之外的时候,误差已经很大了,难以形成弹幕。
    一九四零年底,中国海军就委托沈阳兵工厂、武汉兵工厂与南昌兵工厂,开发一种中等口径的高射炮,填补大口径高射炮与小口径高射炮之间的火力空白,完善舰队防空网,而这种高射炮的口径应该控制在七十毫米到一百毫米之间,主要是当时已经在研制电磁感应近炸引信了,而该引信最多只能配备到七十毫米以上口径的炮弹中,而口径超过一百毫米,高射炮的射速就难以提高。
    最终,由南昌兵工厂开发的八十毫米高射炮获得海军青睐。
    有趣的是,当时海军有更好的选择,即直接从德意志第二帝国引进八十八毫米高射炮的海军型。
    这种高射炮,在中德军队中装备了数万门,而且不仅仅用于防空。经过改进之后,还是主战坦克最有力的坦克炮。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早就采用了这种高射炮,并且将其配备在了新式战舰上。
    更重要的是,八十八毫米高射炮早就实现了全面国产化节来自书河**
    海军没有采用八十八毫米高射炮,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海军一直在努力统一舰炮的口径,并且提出了舰炮口径的基本标准,而此举的主要目的就是简化后勤保障,提高军队的作战效率。当时,海军选择了七种标准口径,即战列舰主炮的三百八十毫米,大型巡洋舰主炮的二百八十毫米,防空巡洋舰主炮的二百四十毫米,轻巡洋舰主炮的一百五十毫米,驱逐舰主炮与高平两用炮的一百二十毫米,小口径高射炮的四十毫米、以及机关炮的二十毫米,其中就只欠缺中等口径高射炮的标准。显然,在一百二十毫米与四十毫米之间,八十毫米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尺度。二是八十八毫米高射炮已被陆军采用,而海军又一直没有与陆军统一火炮口径。比如陆军重型野战跑的口径为二百毫米与一百七十毫米,与海军同等级舰炮的口径完全不同。如果选择八十八毫米高射炮,就得采用陆军的口径标准,那么也就得在后勤保障上听从陆军的安排。三是八十八毫米高射炮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而且在中德军火贸易制度化之后,中国每生产一门八十八毫米高射炮,就需要向德意志第二帝国支付一笔专利费。虽然不用直接出钱,而是从军火贸易中扣除,但是最终总会造成国家资源浪费,自然比不上采用自行研制的高射炮了。
    有趣的是,南昌兵工厂在研制八十毫米高射炮的时候,大量借鉴了德军八十八毫米高射炮的优点。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南昌兵工厂是国内生产八十八毫米高射炮的最大厂家。
    到大战结束的时候,南昌兵工厂总共生产了近三万门八十八毫米高射炮与坦克炮,其中还有五千多门返销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当然,为战舰配备八十毫米高射炮,算不上是最大的改进。
    一九四二年初,武汉兵工厂完成了电磁感应近炸引信的研制工作,并且顺利通过了海军的验收测试。
    虽然根据战后披lù的消息,当时的电磁感应近炸引信还不够可靠,测试中只有百分之六十的起爆率,比海军提出的百分之八十差了很大一截,但是测试表明,这种引信能够把大中口径高射炮的作战效率提高十倍以上。
    更重要的是,武汉兵工厂还同步完成了近炸炮弹的研制工作。
    结果就是,在通过了并不严格的海军验收之后,武汉兵工厂从三月份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