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240章

帝国风云-第240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最多只能出动一百多架战斗机,还不能保证同时到达,也就不可能为主力编队提供全程掩护。”
    航空部门的军官都保持沉默,他们都经历过之前的几场大规模海战。
    “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主动攻击日本机场!毫无疑问,日本陆军航空兵的指挥官肯定想不到,我们就在附近,而且如此主动。只要我们的攻击得手,那么日本陆军航空兵的战机就别想升空。”
    “关键是,能否保证攻击得手。”
    “毫无疑问,谁也不能做出这样的保证。”李向龙朝那名军官看了一眼,说道,“我们也不需要任何保证,在战场上也没有任何保证。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们发起攻击,肯定会让日本陆军航空兵投鼠忌器,从而变得更加被动。也许,我们的攻击不可能全部得手,总会有一部分战机升空。但是,只要攻击开始,就能大幅度削弱日本陆军航空兵的威胁,迫使日本陆军航空兵首先搜寻我们,而不是去对付主力编队。当然,主力编队也有可能在此期间遭到攻击,所以我们得做好两手准备。”
    李向龙喝了口水,又说道:“首先,出动攻击机群,按照空军提供的情报,轰炸附近的日本机场。紧接着,我们将派出所有战斗机去为主力编队提供防空掩护,大概是三个中队的七十二架战斗机。因为两bō机群的返航时间必须错过,所以派往主力编队的战斗机都将携带副油箱,尽可能的提高续航时间。如果顺利的话,攻击机群将在八点半左右返回,到时候我们将得到足够多的防空战斗机,战斗群也将转向一百八十度。只要拖到今天下午,我们与主力编队就能离开日本陆军航空兵的打击范围。”
    军官们都表示明白李向龙的意思。
    “怎么样,还有疑问吗?”
    没有人提出问题,毕竟所有军官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更知道在航空作战中,进攻才是硬道理。
    “没问题的话,就赶紧准备吧,攻击机群在五点半准时出发。”
    等军官离去后,李向龙给伴随的“南京”号巡洋舰下达了一道命令,排一架水上飞机前往主力编队。
    因为离日本本土太近了,所以短bō通信也不见得安全。
    当时,只有主力编队发出了电报、暴lù了行踪,航母战斗群依然保持无线电静默,并没有暴lù行踪。
    五点二十分,所有参与攻击的战机都被送上了飞行甲板。
    这是一bō规模超大的攻击机群。
    按照李向龙的安排,三艘航母将各出动三个中队,即一个战斗机中队、一个俯冲轰炸机中队与一个执行水平轰炸任务的鱼雷攻击机中队。因为战机出动量超过了航母的最大出动能力,所以整个起飞过程将长达半个小时。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起飞需要多少时间,而是返航的时候,如何在战机耗光燃油之前,让其全部降落到航母上。原因很简单,最先起飞的一架战机在返航的时候,要比最后起飞的那一架多飞行半个小时,相当于多飞行了两百公里,也就几乎没有剩余燃油了。更重要的是,航母回收战机的速度肯定比起飞战机的慢,因此最后一批战机肯定无法在燃油耗尽之前降落。
    所幸的是,李向龙想出了一个较为简单的办法。
    这就是,让首先起飞的战斗机都携带一具可抛弃的副油箱,并且把弹药减半,并且让战斗机在返航的时候最后降落。这样一来,战斗机的滞空时间能提高一个小时左右,正好抵消了起飞与返航的时间差。
    轰炸机与攻击机依然按照标准配制起飞。
    因为执行的是水平轰炸任务,而且返航航程在四百到五百公里之间,所以“蜻蜓”式鱼雷攻击机都携带了三枚炸弹,即在机腹的鱼雷挂点上挂一枚五百公斤级航弹,在机翼的小挂架上各挂一枚一百公斤级航弹。
    在这次轰炸中,水平轰炸机是绝对主力。
    主要是,打击目标都是机场,而水平轰炸机能够携带专门用来对付机场硬质跑道的航空穿甲弹。
    虽然俯冲轰炸机也能携带航空穿甲弹,但是因为俯冲轰炸机的投弹精度高得多,所以都被安排执行轰炸点目标,比如机库、机场指挥所、高射炮阵地、飞行员宿舍、燃油库与弹药库等等。
    至于战斗机,主要就是为轰炸机护航。
    当然,如果在机群到达的时候,日军的战机还没有升空,那么战斗机也将用航炮攻击地面目标。
    五点半,战机开始升空。
    半个小时之后,最后一批水平轰炸机离开了航母。
    因为机群规模太大,所以并没有组成一个编队,而是根据攻击目标,分散成了六个中队级的编队。
    按照空军提供的情报,在大阪南部地区、以及四国岛东北部地区,总共有六座规模较大的机场,而且这六座机场都驻扎有日本陆军航空兵的战机,总量在四百架以上,大部分都是战术飞机。
    这时候,李向龙收到了鲁志刚发来的电报。
    主力编队已经转为向东南方向航行,“山东”号的损伤已经得到控制,航速能够达到二十四节,而“北京”号只能达到二十节。此外,俘获的“雾岛”号损伤严重,最高航速只有十三节,且得控制在十二节以内,以免进水量急剧增加。电报中,鲁志刚还提到,如果舰队受到威胁,他将放弃“雾岛”号。
    显然,鲁志刚也非常清楚,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能否把“雾岛”号拖回去,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李向龙松了口气,至少鲁志刚没有为了一艘日舰而置自身于不顾。
    六点过十分,派往主力编队的战斗机开始升空。
    虽然李向龙最初决定把所有战斗机都派出去,但是考虑到鲁志刚已经回心转意,所以他只让每艘航母出动了二十架战斗机。
    这样一来,算上备用的战斗机,航母战斗群还剩下十五架战斗机。
    等到战斗机出发后,李向龙让剩下的战斗机全部集中到飞行甲板上,以便在遇到袭击的时候紧急升空。
    要知道,六点四十五左右,天sè就将放亮。
    如果航母战斗群已经暴lù行踪,而且日本陆军航空兵在天亮前就出动,那么攻击就将在黎明时分到来。!。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决定性胜利
    全文字无广告第一百二十四章决定性胜利
    日本陆军航空兵早就收到了消息,只是在天亮前出动的不是轰炸机,而是侦察机。
    联合舰队迅速溃败,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结果就是,日本陆军航空兵准备攻击中国舰队的时候,才发现海战已经在天亮前三个小时结束,而根据逃脱战舰的报告,中国战舰的损伤并不严重,至少没有一艘战舰失去航行能力。如果中国舰队能够全速航行,三个小时能驶出一百八十公里。哪怕中国舰队只能以巡航速度航行,也能在三个小时内航行一百公里,从而离开攻击机群的攻击范围。
    这样一来,就得首先出动侦察机,找到中国舰队。
    问题是,收到消息的时候,大阪地区与四国岛东北部地区的日军机场已经在为攻击做准备,大批轰炸机与战斗机已经挂号炸弹、装满燃油,停在跑道两旁,连飞行员都提前做好了出发准备。
    显然,机群得在地面等待,不能升空待命。
    五点半左右,日本陆军航空兵出动了第一批侦察机,并且在半个小时之后,出动了第二批侦察机。
    六座机场上,总共有近三百架轰炸机与战斗机已经做好起飞准备。
    第二批侦察机出动大约半个小时后,日本飞行员开始登机。如果一切顺利,那么第一批出动的侦察机就将在这个时候发现中国舰队,轰炸机与战斗机也就能立即起飞。即便不那么顺利,第二批出动的侦察机也将在半个小时后发现中国舰队,而已经等待了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员在机舱内再等待半个小时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个时候,没人想到,中国舰队会主动攻击日本本土机场。
    更要命的是,日本没有防空雷达,防空警戒依然依靠了望员的眼睛,以及那些不是很可靠的听音器。
    六点四十分,朝阳升起。
    已经有侦察机发回报告,在四国岛东南大约四百公里处,发现了一支正以二十节左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航行的舰队,而且在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后方,还跟着由一艘巡洋舰拖带的“雾岛”号战列舰!
    室户郊外的机场上,战机的引擎已经启动,飞行员正在做最后一轮检查。
    这是离中国舰队最近的一座机场,因此部署在该机场上的二十架“零”战,与四十架轰炸机将率先出发。
    第一架轰炸机滑向跑道的时候,防空警报响了起来。
    在太阳升起的方向上,一支规模庞大的机群正在进入,而且离机场已经非常近了,飞行员拉下护目镜就能看到。
    显然,那不是日军的飞机。
    紧急关头,只有四架轰炸机升空。可惜的是,这四架轰炸机根本没来得及爬升,就被赶到的战斗机击落了。
    被压到后面的日军战斗机,没有一架来得及升空。
    与航母不同,部署在机场上的战机,一般是让速度慢的轰炸机首先升空,然后才是让速度快的战斗机升空。这样一来,战斗机就能在飞行途中追上轰炸机,而不是在升空后降低飞行速度等待轰炸机。
    轰炸来得非常迅猛,首先遭到攻击的就是机场跑道。
    因为大批战机聚集在跑道附近,所以首先赶到的“猛禽”战斗机率先投入战斗,用航炮扫射整齐摆放在地面的日军战机。
    接下来的十分钟之内,另外五座机场也遭到了攻击。
    当时,只有极少数日军战机及时升空,没有被中国战斗机击落的更是少数。侥幸逃脱的日军战机显然不可能去攻击中国舰队,只能转程飞往日本内地的机场,而日本陆军航空兵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再次调集足够的战斗机攻击中国舰队。
    李向龙的冒险行动,再次取得成功。
    收到攻击机群陆续发回来的消息,李向龙如释重负。
    至少,暂时不用担心主力编队受到攻击了。如果空军提供的情报没有错,即日本陆军航空兵在大阪地区与四国岛东北部地区没有别的机场可用,那么至少在十三日白天,航母战斗群也不会遭到攻击。
    现在,李向龙要做的,只是安排好回收返航战机的工作。
    鲁志刚也收到了攻击机群发回的消息,得知突袭日军机场的行动大获成功,空中威胁已经消除了。
    只是,鲁志刚没有急着发出电报。
    虽然他早就想好,如果遭到日军的空中打击,必要的时候得抛弃“雾岛”号,但是现在空中威胁已经消除,也就得想法把“雾岛”号带回去。更要命的是,在天亮前,“雾岛”号的三台主机出了故障,只剩下一台主机还能运行,即便由“柏林”号拖带,航速也无法超过十节。
    也就是说,要到下午一点左右,主力编队才能离开日军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
    结果就是,到了下午一点,鲁志刚才给海军司令部发去捷报。
    有趣的是,在此之前,李向龙也没有发报,而是让航母战斗群继续保持无线电静默,直到当天傍晚,也就是离日本本土超过一千公里的时候,他才打破了无线电静默,给海军司令部发了一封电报。
    收到消息,冯承乾大喜过望。
    可以说,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有想到李向龙与鲁志刚能够全歼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