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197章

帝国风云-第197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是中国海军不想要大型潜艇,而是造不出来。
    要知道,中国海军的头号敌人不是日本海军,而是太平洋对岸的美国海军。如果考虑到今后与美国作战,大型潜艇显然更有价值。
    可惜的是,直到一九三八年,中国造船厂才掌握了建造远洋潜艇的技术。
    可以说,如果不是从德意志第二帝国订购与引进了一批远洋潜艇,在大战爆发时,中国海军能够派往西太平洋作战的潜艇不会超过四艘,即在一九三八年底开始建造,从一九三九年六月底开始服役的四艘“魟”级。
    正是没有能力建造大型潜艇,所以在一九三八年之前,中国建造的全是小型潜艇。
    只是,在战术上,中国海军更懂得潜艇的价值。
    当然,这也与中国的处境有关,或者说与潜在的敌人有关。
    道理很简单,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岛国,与英国极为相似,海上航线关系到了日本的生死存亡。甚至可以说,只要海上航线被切断,即便本土没有遭到攻击,日本也会在战略封锁下战败。
    要知道,日本连粮食都不能做到自给自足。
    如此一来,中国海军自然更加重视破交战,也就更加需要潜艇去切断日本的航线,从战略层面上打击日本。
    显然,中国与日本的关系,跟德意志第二帝国与英国的关系极为相似。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海军师法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把潜艇当做破交作战主力看待的主要原因。
    可惜的是,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不够强大。
    虽然在大战爆发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潜艇部队也不够强大。主要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败英国的不是潜艇,而是公海舰队,所以在大战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不是很重视潜艇。大战爆发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总共只有五十七艘潜艇,其中只有二十二艘是远洋潜艇。但是与之相比,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差距依然明显,当时只有十二艘远洋潜艇。
    也正是这十二艘远洋潜艇,在大战初期发挥了谁也没有想到的作用。
    到八月底,日本海军不得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学习,组建运输船队,并且动用反潜战舰为商船护航。
    可惜的是,日本海军的护航战术并没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前面已经提到,日本海军其实没有合格的反潜战舰,即便是专职反潜的驱逐舰,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反潜战斗力。
    更何况,日本海军一直不太重视反潜作战。
    到八月底,中国潜艇在取得了几沉数十艘日本商船的战绩后,竟然没有损失一艘潜艇!
    要知道,这几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同一时期,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在北大西洋的破交作战中损失了三艘远洋潜艇,而且取得的战果远不如中国海军。
    可以说,在刘伯恩宣布对日战略封锁之前,中国海军的封锁行动已经初见成效。
    随着中国当局正式表态,日本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
    九月三日,日本驻美大使竹内光一就在会见美国国务卿的时候提到,希望美国出面向中国表示抗议。
    其实,竹内光一此举完全没有必要。
    即便他不提到,美国也会向中国抗议。道理很简单,美国是日本的第一贸易国,而日本是美国的第三贸易国,日美贸易完全依靠海运,如果中国对日进行战略封锁,必然会对美国造成影响。
    要知道,在美日航线上航行的不仅仅是日本籍船只。
    此外,在八月中旬,德意志第二帝国宣布对英国实施战略封锁之后,美国就发表了抗议声明,宣称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破交作战,已经对美国船只的自由航行权构成威胁,德意志第二帝国必须为击沉美国船只负责。
    次日,美国国务卿就召见了中国驻美大使牛柄勋,正式提出抗议。
    问题是,抗议有用吗?
    虽然牛柄勋承诺,中国海军不会袭击美国船只,也不会阻止美国与日本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但是希望美国能严守中立政策,不得向日本提供武器装备等战争物资,不然美国就得为其行为负责。
    说白了,只要美国向日本提供战争物资,那么中国的承诺就将作废。
    这下,难题交到了美国手上。
    要知道,竹内光一在会见美国国务卿的时候还提到,希望美国能够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退役封存的驱逐舰出售、或者是租借给日本,以便日本组建护航舰队,掩护从日本前往美国的航线。
    在此之前,英国也提出过类似的要求,只是没有日本这么迫切。
    对美国来说,这可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要知道,日本为了得到这批驱逐舰,明确提出用包括硫黄岛在内的小莅原群岛与南千岛群岛做交换,即日本将在战后把这些岛屿割让给美国。
    对美国来说,封存的一百多艘老式驱逐舰根本就没有多少价值。
    要知道,这些驱逐舰都是在一战期间、或者是一战结束前建造的,早就过时落后,没有被当成废钢铁拆毁,主要是美国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根本不需要那些钢铁,而封存的费用反而低一些。
    问题是,如果与日本做了这笔交易,美国就破坏了中立原则。
    正是如此,美国当局才没有立即答应日本的请求,而是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
    说白了,如果日本海军能在舰队决战中取胜,就能压制住中国,到时候再把封存的驱逐舰出售给日本也不迟。如果日本海军在决战中战败,那一百多艘封存的驱逐舰也不可能帮助日本夺回制海权。
    当然,日本当局也明白这个道理。
    !@#

第七十七章 胸有成竹
    全文字无广告第七十七章胸有成竹
    中国当局发布的宣言,让中国海军西太平洋舰队的作战意图暴露无遗。
    只是,冯承乾的目的正是如此。
    如果不表明决战意图,而且不明确无误的告诉日本当局,不在决战中击败中国海军就别想打赢这场战争,那么就没有机会与日本海军决战,也就没有机会夺取绝对制海权,获得决定性胜利。
    九月四日凌晨,以四艘舰队航母为核心的联合舰队驶出了东京湾。
    与三个月前相比,联合舰队仅剩下了一艘战列舰,即在开战时留在国内的“雾岛”号战列舰。
    当然,这不是日本海军的全部家当。
    “瑞鹤”号与“翔鹤”号航母已经建成,但是还没有完成必要训练,所以没有被编入联合舰队。“大和”号战列舰已经下水,正在进行舾装。“武藏”号战列舰的船台建造工作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预计在十一月下水。大战爆发前批准建造的“大和”级第三艘,即“信浓”号已经暂时停工,预计将被改造成航母。此外,日本海军还在设法拯救硫黄岛军港内的八艘战列舰。
    大概是认识到了航母的重要性,日本海军除了加紧设计新一级舰队航母,把“信浓”号改造成航母之外,还征用了好几艘大型邮轮,准备把这些航速超过二十四节的快速船只改造成航母。
    只是,在这个时候,日本海军能用的只有四艘舰队航母。
    在山本五十六与南云忠一看来,这四艘航母已经足够了。别忘了,中国海军只有三艘舰队航母,而且没有一艘可用的主力舰。此外,“雾岛”号是名副其实的快速战列舰,能够全程伴随航母作战。
    有趣的是,山本五十六没有把“雾岛”号编入航空战队,而是设为自己的旗舰。
    也就是说,在南云忠一指挥的航空战队里面,除了四艘航母,只有负责提供掩护的四艘重巡洋舰与四艘轻巡洋舰,以及专职反潜的四艘驱逐舰。
    显然,航空战队的编制依然弱于西太平洋舰队。
    最大的欠缺,依然是防空力量严重不足。
    虽然按照南云忠一的要求,山本五十六把四艘“爱宕”级重巡洋舰编入了航空战队,而这四艘重巡洋舰是除了两艘“利根”级之外,最先进的重巡洋舰(虽然“最上”级的建造时间晚于“爱宕”级,但是“最上”级最初是作为“爱宕”级的轻巡洋舰版建造的,在大战爆发前才换上了八英寸舰炮,其吨位与尺寸都略小于“爱宕”级),但是与中国海军的防空巡洋舰相比,“爱宕”级依然差了一大截。全文字无广告更重要的是,航空战队里,每艘航母只有一艘重巡洋舰提供防空掩护。
    在当时看来,一艘重巡洋舰就足够了。
    要知道,在大战爆发前,日本海军受到中国海军大举建造防空巡洋舰影响,对所有重巡洋舰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主要就是增强重巡洋舰的防空力量。“爱宕”级在完成了现代化改造之后,除了主炮保持不变之外,四门单装一百二十毫米副炮换成了四座双联装一百二十毫米高射炮炮塔,增加了十二门二十五毫米高射炮与十二挺十三点二毫米高射机枪,防火火力大幅度增强。
    只是,“爱宕”级依然够不上防空战舰的标准。
    别的不说,中国防空巡洋舰上的小口径高射炮与机关炮多达数十门,而“爱宕”级上高射机枪算上,也就只有二十四门。
    当然,这也与各国海军对防空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当时除了中国海军,没有一个国家的海军如此重视防空,一些日本海军将领甚至嘲笑中国的防空巡洋舰是安装了太多无用火炮的战舰,根本没有多大的战斗力,甚至连日本的重巡洋舰都不如。
    其实,这也与海军发展有关。
    别忘了,到这个时候为止,还没有打过航母与航母对决的海战呢,因此几乎没人知道防空作战该怎么打。
    显然,在开赴战场的时候,山本五十六与南云忠一并不知道将要面对的严酷战斗。
    事实上,在日本海军中,并不缺乏防空作战方面的人才。
    当时,联合舰队航空战队的作战参谋栗田健少佐就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在大战爆发前就提交了一份与防空作战有关的书面报告,提到联合舰队严重欠缺防空力量,需要对现役战舰进行加强。
    有趣的是,这份报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后来,日本海军对所有重巡洋舰进行现代化改造,就与这份报告有关。
    问题是,栗田健的警告并没有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比如,他在对航空战队编组情况的建议中就提到,至少应该安排两艘进行了防空强化的重巡洋舰掩护一艘航母,而不是用一艘轻巡洋舰来替代其中的一艘重巡洋舰。
    可惜的是,他的这个建议被日本海军本部否决了。
    原因也简单,重巡洋舰是日本海军中的“次主力舰”,地位仅次于战列舰,必要的时候得参与舰队作战,因此不能分配更多的重巡洋舰去掩护航母,只能让吨位与防空火力都弱得多的轻巡洋舰去顶替。
    当时,栗田健还提出了很多建议,却没有受到重视。
    比如,栗田健早就提出,应该专门研制一种大口径防空火炮,取代防空作战效率不高的一百二十毫米高平两用炮,并且开发一种中等口径的高射炮,填补大口径高射炮与小口径高射炮之间的空白。
    有趣的是,这些建议,最后都受到了重视。
    比如,在战败之前,日本海军就已经开始研制一百二十七毫米高射炮,还启动了八十毫米高射炮的研制工作。
    可惜的是,等到日本海军认识到防空力量不足的问题时,已经太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