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温侯 >

第269章

汉末温侯-第269章

小说: 汉末温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玄听到吕布刚才的失态居然是为了藏书,这个解释果然让他很是满意,心里也很是高兴,多了几分笑容。
蔡琰想起亡父蔡邕,不由黯淡道:“已经损失大半。”
“可惜,可惜。”不只是吕布,便是郑玄这样爱书之人更是忍不住一阵叹息。
蔡琰见了,连忙宽慰道:“义父莫急,虽损失大半,但昭姬尚能背下四百余部,到时候记录下来就是。”
二人眼前一亮,顿时眉开眼笑。
此后田丰等人眼见郑玄到内,也不再久留,在拜见郑玄之后,纷纷向吕布请辞。
吕布也不在意,对田丰三人道:“你们回去后再好好商议商议,这次势必要做到面面俱到才行。”
“主公放心。”田丰三人拜别,往府外去了。
待他们离去后,郑玄也先不说明来意,只是介绍朱皓道:“温侯,正是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年轻人是大司农朱儁之子朱皓。”
当年朱儁为了洛阳的安危,不得不自杀报国。其后其子朱皓为了给父亲报仇,自然不肯罢休,便就率领潼关兵马反叛朝廷,只可惜最后没有成功,折兵无数,便是自己也只能带着数百心腹流窜各地,之后得遇同样不得志的甘宁之后便就来到了吕布的势力范围内,最后被吕布晓以大义,收服前往蓟县。
虽然吕布早就知道了朱皓的真实身份,但是朱皓他到底是叛国之将,故而在外人面前用的是假身份。郑玄虽然也是不知道吕布是否早就知晓朱皓的身份,但是此时表明一切,便是对吕布有着深一层的意思——既然我郑玄对你开诚布公,那么你吕布也要对我开诚布公。
却不想,郑玄与吕布还未开口,那朱皓却是闻言一暗,只是微微拱手,自嘲道:“什么大司农之子的,不过是罪臣之后罢了。”
闻得此言,蔡琰与郑玄脸上皆是变色。

第二三八章:天纵之才护刘备,方天画戟战人雄(中十五)

郑玄身为朱隽旧友,又曾同朝为官,自然也知道朝廷为了保洛阳向马腾以朱儁之命换取的苟且之事,对于当时对汉室念念不忘的郑玄来说,这无疑是狠狠的刺了像自己这样的忠汉之人一刀,现在又听得后人如此看待,自然心中也是不太舒服。
现在郑玄虽然也对汉室还抱有希望,但是相比较以往则弱了很多,加上他早年就归隐山水间,倒也没有了太多感触,只是对汉室没有但对老友,对朱皓却是极为关心,要不然也不会收其为入室弟子,细心地加以指导,期望能够一次化解他心中的郁气。
看着一个本来有大好前程的故人之后,始终沉静在过往痛苦的回忆中慢慢失去斗志而不能自拔,郑玄感到很失望也很痛心。
至于蔡琰,也是深有同感,虽说当初其父蔡邕有失节之处,委身于董贼,但那也是权宜之计,之后更是大力进言,让董贼少增杀戮,不想其后还是被王允所杀,一样的遭遇,一样的心情,但是幸得蔡琰早早遇到郑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姑而二人脸上俱是闻言变色,为朱皓深深担忧。
且不管郑玄两人怎么想,吕布却也没有多想什么,而是言道:“为保百姓周全是为义,为保汉室安稳是为忠,此等大义大忠之人,又岂会在意身后人的评价,朱兄若还是不能明白当时朱公舍身之意,你又怎么能配当你父亲的儿子?”
朱浩身躯一震,急迫道:“你当真认为我父亲乃是忠义之士?”
“当为天下人的表率,布,深慕之。”吕布正色道。
朱浩顿时泪流满面,转身疾步而去,随后面对大门跪地哭泣道:“父亲,人言你愚忠朝廷,顽固不化,儿亦如此想,却不想今日才得知父亲大义啊。”痛哭之下,颇有疯癫之意,好在多年来的磨练,早就让朱浩学会了控制感情,在好好的发泄了这几年的悲愤的压抑后,朱浩擦干眼泪,重新展现他的自信,笑着谢道:“多谢温侯的开解。”
看着朱皓难得一见的笑容,知道他已经走出了那个阴影,吕布也是为他高兴。
而郑玄,蔡琰二人则更是高兴,毕竟在朱浩的身上始终都流着朱儁的血,也想把朱浩看作自己的子侄来培育,现在的他才是那个可造之才。
郑玄上前抚慰道:“侄儿能够解开心结,让老夫放心不少啊。”
朱浩也很是感动,结开心结的他现在才能感受到来自郑玄他们的点点温暖,又是一拜倒地,哭道:“侄儿无用,让叔父担忧了。”
郑玄扶起朱皓,笑道:“想通了就好,想通了就好。”
途中这么个小插曲,让郑玄也是开心不少,事前对吕布的不满,此时却是全部转化为了感激,因而也是含笑道:“老夫此次前来,不为其他的,便是因为听到奉先准备对刘玄德用兵,不知是不是事实?”
“不错”,吕布也是直言道:“四月中旬,本侯就决定对刘备发动全面战争。”
郑玄本道吕布势必还要多加解释,想不到她居然如此直白,稍稍一愣便就重新安神笑道:“若是老夫相劝,不知温侯可否不要轻起战端,使百姓涂炭?”
吕布不答,反而是问起一事:“郑公,您觉得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始皇帝(前259年—前210年),嬴姓秦氏,名政(正),因生于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故又称赵政(先秦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共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封建制,代以郡县制,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帝国的创立者。
秦始皇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回归线以南),北据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此外,秦始皇还开了通往西南的五尺道,大致自今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一线,控制了当地的部族国家,将政治势力伸入了云贵高原,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但是在秦始皇的晚年却是接连做出几件错事,先是“焚书坑儒”,接着是修建“阿房宫”劳民伤财,最后不顾国内多年征战的实际情况,强征数十万壮丁修建长城,最后导致到了秦二世继位以后,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最后中国第一个帝国终是被项羽,刘邦等人覆灭。
固然汉朝的创始人刘邦是推翻秦朝的起始人之一,但是汉人对秦始皇却是褒贬不一,作为武人很多人其实是十分敬重他的功绩的,但是作为读书人,大部分却是要痛骂,毕竟那“焚书坑儒”的事迹实在是太过残暴。
郑玄作为当世最懂书的人,自然对秦始皇有一番见解,不像其他人一般只剩下负面评价,能够做出中肯评价:“始皇统一六国,结束群雄纷争之局面,我华夏大地因为他至少少了一百年的纷争,只可惜当他坐上皇座之时,却做出许多不合民心的行为,他不明白他能够用武力去征服天下,但决不能只用武力去治理天下。”
“郑公的说好啊”,吕布赞道:“能够用武力去征服天下,但决不能只用武力去治理天下,这是秦始皇最根本的错误,但是我等也必须肯定,若不是有了秦始皇这样的千古一帝,只怕华夏大地此时是边地枯骨,惨不忍睹。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纷起,诸侯混战,互相攻伐之间战死的,饿死的,病死的,只怕是一百个长平之战也比不上的,您说对不对?”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华夏大地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参战人数赵军四十五万人,秦军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以上,而在这一战中,至少有六十万人失去了生命,乃是战国时代最为惨烈的一战。
以郑玄的才智,其实也是已经能够听出吕布话中的意思,但此行目的明确,却还是不能放弃,便道:“此事怎么能混觉在一起,刘玄德乃是汉室宗亲,而且与温侯你有同门之谊,又怎么能等同于那些诸侯国,只要你与刘玄德同心协力,相信光复汉室的那一日也绝对不会远的。”
刘备当年也是师从卢植,算起来还是吕布的师兄,加上那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便是郑玄也是愿意相信刘备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汉室,这也是他愿意千里而来说服吕布不要出兵的最大一个原因。
“郑公”,吕布言道:“若只是一个汉室宗亲的名声,便就能够让你安心,那么我吕布也且告诉郑公,这天下若是不除刘备,只怕汉室威信再无回复至前的机会了。”
郑玄被吕布直言否决,不由有些不满,语气中也会带上火气,道:“好,你温侯倒是跟老夫说说,为何一定要与刘备开战,又是为什么不除刘玄德,这汉室就不能整治了。”
“请恕吕布放肆,敢问郑公一句,当年周公为振兴周室天下,是不是剿灭了几个欲要自立的诸侯国?”吕布问道。
“不错”,郑玄应道:“确有其事,不过随后周公可没有乱杀无辜。”
吕布再问道:“再问郑公,当年文景之治当中发生的七王之乱者,可是何方人物?”
“这”郑玄闻言却不能答,非是他不知道,而若是他答了出来,便是对他原先的话最大的打击。
“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
汉景帝三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同时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举兵西向。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部。
景帝因此很惶恐,先从袁盎议杀了晁错,想满足他们“清君侧”要求换取他们退兵,但晁错已死,叛军不退,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叛军至梁国,为景帝之弟梁王刘武所阻。至此时,景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
其后,太尉条侯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大破叛军。刘濞为东瓯王所杀,其余六王皆畏罪自杀,七国都被废除。

第二三九章:天纵之才护刘备,方天画戟战人雄(中十六)

在座四人,吕布,郑玄,朱皓,蔡琰,皆是人中龙凤,对历史也深有研究,这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七王之乱”,在史书上也是有着浓重的一笔,岂有不知之理。
郑玄身为经学大师,更是深谙此道,此时闻听吕布提问,终是明白,却不能答。
吕布可不管这些,继续道:“由此可见,即便是汉室宗亲也是不能完全相信,说到底其实还是这些汉室宗亲,这些皇亲国戚为患天下,若不是他们,只怕这天下,这百姓都要少受一些折磨。郑公,刘备故而有着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声,但是他身为宗亲却是不思报国,反而是屯兵徐州,发兵四处征讨,这样的人只不过就是有个刘姓而已,与我吕布又有何区别?”
郑玄不能答,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