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温侯 >

第149章

汉末温侯-第149章

小说: 汉末温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当时张辽出走,皇甫嵩等人的老迈,朝中能争善战之人几乎没有,加上马腾的威逼,所以内部众多大臣害怕重蹈董卓的后果会给他们带来利益损害,在王允等人的带头下,而加给刘和的双重压力下,朝廷决定用朱儁的人头保住洛阳等地。
这个提议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合理,但是在那些文臣看来,却是极为合理的,因为战争在他们眼中都是简单的,无非就是出师有名等等的原因,既然你马腾打得是为西凉人报仇的旗子,那么我们就把罪魁祸首交给你们,那么马腾他们也就没有再进军的理由,那么洛阳,那么他们家族利益,所有的一切就能继续安好无恙,如以往一般。
而王允本就和朱儁的关系不怎么融洽,在汉灵帝尚在的时候,朝中对于朱儁的种种行为就是深有诟病,说他残杀,无礼,如今大厦将倾,也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加上王允本身还是颇为依靠这些文臣的,故而在他们的联合劝说下终于是上表天子,陈述朱儁的罪行,请求诛杀。
朝中还是有些人保持着清醒,例如刘虞等人,闻听这个提议,自然是大声反对,只是只有寥寥几人,如何抵得过王允一大帮文臣的炮轰,终于刘和迫于压力只得下旨令朱儁自尽。
不得不说当时那些老臣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尽管有贾诩的多次劝说,可朱儁还是认为天子既然要以自己的人头保求洛阳的安危,作为臣子的怎么能顾惜自己的一条贱命,故而在骗过贾诩后,趁家人不注意偷偷的自尽在府第。朱儁死了,那么也就失去了所谓的起兵理由,加上又占据了长安,马腾也是识时局的人,没有再做多余的动作,而是屯兵在长安,加固城防,控制地区,同时向汉室表示忠心,愿意继续听从大汉。
马腾虽然退了,可是汉室的人心也散了。
潼关兵变。
朱儁的部众为了给朱儁讨个公道,推举朱儁子朱晧为主,在潼关起兵,发兵一万攻打洛阳门户函谷关。可是毕竟没有各方面的优势,加上函谷关实在是险要,粮草不济的朱晧在坚持一个月后还是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其后朱晧散了一万大军,其本人与其他心腹不知所踪。而在潼关的贾诩,也突然像消失在世上一般,暂时不为人所知。
随着朱儁的死,贾诩的失踪,潼关逐破,朝廷驻兵函谷关,总算偷得喘息之机。
这一年,真是多秋的一年。
而吕布日后最为需要提防的对手曹操也绝不会满足在一个小小的陈留,他有着更远大的抱负。自得到程昱,荀彧二人后,曹操事事与他二人相商,此次闻听朝廷宣召诸侯入京以报汉室,心中迟疑不定,便问道:“如今宛城有张济,李催,长安受马腾,牛辅袭扰,朝廷的兵马已经应接不暇,若是盲目招募人马又恐惹起民愤,故而便宣召让我等入洛阳分兵驻守。”
程昱道:“主公,如今洛阳看似平稳,其实混乱不堪。先有王允王司徒独揽大权,逼害西凉军,又有虎将张辽独领一军,之后幽州刘虞领兵八千入京,晋为义王,各有其他或大或小的势力牵扯其中,若我等还要入京,只怕反受其乱。”
曹操闻言,心中似有所悟。
荀彧却是笑道:“仲德只看到弊,为何却看不到利呢?”
程昱倒是毫不介意:“文若请细言。”
荀彧道:“诚如仲德所言,京中势力胶着,难解难分,但正是如此主公方才要一举入京掌握大权。洛阳朝廷有天下之名,管制之责,现下多方遭难更是需要一锤定音的能臣,王允不听人言,虽有诛杀董卓之功,但现实逼迫西凉军,再是斩杀大家蔡邕,大事人心,可见其人不智;勇将张辽虽有武力,但终是并州人氏,且连杀丁原,董卓,背负不忠之名,如今远走宛城,更是无望;皇甫嵩,朱儁等人虽然有威名,但久失兵权,如今对面三辅之兵,难以分身;刘虞声名显赫,其子贵为天子但广受牵制,帐下不过万人亦难以有大用;再看主公占濮阳,陈留等地,先有讨伐董卓之忠名,后有击败李催之勇名,帐下数万精锐,兵锋大盛。前者董贼挟天子以令诸侯,主公却是可以协天子以令诸侯,待得取了天子的信任,即可把王允,刘虞二个势力引为盟友,之后实力当更上一层楼。”
曹操闻言,喜形于色,大笑道:“文若真乃本公之子房也。”
却不料荀彧闻言却是眉头一皱,但见曹操锌粉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随后,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留下曹仁为大将,徐荣,曹洪为副将,满宠为军师,兵三万驻守陈留,而自己则是领兵五万入洛阳。
因为当初曹操与王允等人交好,而其手下军师荀彧之弟荀攸也在朝中任位中书令故而王允一帮势力果然还是极为欢迎曹操的到来,至于刘虞当初听闻十八诸侯唯有曹操,吕布,孙坚三家算得上真心,因而也是高兴。
义王刘虞亲自出城与王允等人出城欢迎曹操的到来。而曹操在到达大殿的时候,特意行了三跪九拜之礼,不但让天子满意,也让王允等人满意。
于是刘和赐封曹操为太常,荀彧为少府,夏侯惇等人为将军。
曹军上下无不欢喜,唯有曹操与荀彧二人不爽。前者因为恩师皇甫嵩的出走,后者则是忧心汉室。
此时长安人心惶惶,尤其是因为朱儁之死,更让大部分的年老武将寒心。汉末名将皇甫嵩卸甲还乡,就连曹操也是不见,随后举家迁徙前往幽州与小子皇甫郦相会,这一去却也带动不少人的心。

第五十六章:文武双匠入蓟中,忆起老友生悲伤

蓟县城外,甲士分明,前有骑兵,后有金戟仪仗,当先一人器宇轩昂,不是幽州刺史吕布却又是谁?
谁能让吕布如此大礼相迎,不是天子,而是自己的恩师——卢植与皇甫嵩。
早早得到南皮的消息说是皇甫嵩举家前来投奔幽州,其子皇甫郦激动不已,吕布也是高兴,之后得闻途中还有卢植等人,更是喜不自禁,想来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已经多年未见恩师,心中着实想念。
副将麴义也是激动,当初他就是皇甫嵩手下将领,虽跟随了吕布,但知遇之恩却是不敢相忘,故而闻听也是要求一同与吕布出迎,随同前来的还有魏攸,田畴等人。
吕布早早的就在城外等候,约莫一个时辰方才听闻部下回报道有车队前来。一阵礼炮作响,倒是声达九天,远远便可听见。
皇甫嵩与卢植此时却是同乘一轿,闻听声响,笑道:“子干啊,想不到这小子果然不凡,不到三十岁便可身居要位成幽州刺史。”
最为吕布的师傅,卢植闻听弟子的成就自然也是高兴,却还是露出一脸正色:“如此大费周章却要浪费多少气力。”
皇甫嵩哈哈大笑:“这也是奉先的一片心意罢了,再说了这可不是单单给你的,你若不喜,只管离去,我便替你受了。”
“胡说”,卢植闻言也是笑道:“莫要要为你这匹夫教了奉先几句,便可以师自居,且不要忘记我才是他的授业恩师。”
皇甫嵩回击道:“死读书,有何用,这等时候还是兵法谋略好。”
卢植也是不肯退让:“武力再强,却也造福百姓,还需教化众人方可保天下安定。”
二人多年来相识相交却也相对相斗,谁也不肯服气,随着年纪的增大,尤其是这次朱儁的死,更是让这一帮老人看穿世间许多事情,但一时却改不掉以往的习惯,还是要斗上几句。
待得近了,见吕布前来见礼,二人方才停下处轿中出来。
吕布上前道:“弟子吕布拜见卢公,皇甫老将军。”
卢植得意的对皇甫嵩使了个眼色,扶起吕布道:“如今你是一州之长如何还能使得如此大的礼。”
吕布恭声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子拜父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师傅便不要推辞了。”
卢植大笑道:“好极好极。”
“父亲”部将皇甫郦见到父亲皇甫嵩,心中到底激动,不由叫出。
皇甫嵩也是高兴,如今其子皇甫坚寿还在洛阳任职却是走不开,但却与幼子相见,也是人生乐事。
等见过母亲,皇甫郦一家三口在旁叙事。
“子家,来见过你的师兄。”
卢毓,卢植之子,字子家,今年不过十岁,便随着卢植一路同来。
“子家见过师兄。”卢毓谦谦有礼,不愧是卢植亲自教导出来。
吕布身为欢喜,笑道:“恩师后继有人了。”
卢植虽然心中高兴,但碍于严父姿态还是鞭策道:“还远不及,远不及。”
请的皇甫嵩,卢植二家入城,早就准备好酒宴。说起来这里还算是卢植的故乡,看到故乡本土忍不住老泪纵横,叹道:“想不到我卢植有生之日还能回到河北。”
吕布道:“日后恩师便在蓟县居住,吕布还想聆听恩师的教诲。”
卢植笑而不语。
幽州也是有不少名人雅士,魏攸,田畴等人学识不凡,对卢植,皇甫嵩二人闻名已久故而交谈甚欢。
吕布身为幽州之主,也是频频进酒,让他们宾至如归。
谈起政事,说到那惨死的蔡邕,卢植不由一阵神伤。
当朝文学家蔡邕曾是董卓的旧臣,当听到董卓被杀的消息时,蔡邕正好和王允在一起。当时,蔡邕感到很突然,不禁脸色大变,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叹息。王允勃然大怒,严厉指责蔡邕:“董卓是国家的罪人,祸国殃民的罪行不可饶恕,你身为天子臣民,应该从大局考虑,从国家出发,共同声讨国贼,不想你念及他对你的一点私人恩惠,竟然为他感到痛惜,这难道不是与董卓同一鼻孔出气吗?”说完,便不容分辩,立即将蔡邕押至廷尉处问罪。
蔡邕有口难辩,但作为文学家和史官,他为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写成汉史,便陈辞谢罪,自己愿意承受刺剑削足的酷刑以保全余生。
士大夫们都十分同情怜悯蔡邕的遭遇,设法营救蔡邕,可毫无结果,太尉马日磾专程前往王允住处,替蔡邕说情:“伯喈是难得的旷世奇才,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特别是对本朝故事了解颇多,应当给他机会,让他继续写成史书;况且伯喈以忠孝闻名于士大夫之中,现在以莫须有之名给他判罪,恐怕有失众望,不服人心吧!”
王允根本不听劝告,反驳马日磾说:“先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成谤书,流传后世,现在国事衰败,社会上缺乏时代精神,不能让蔡邕像司马迁那样,毁谤和诬蔑幼小的天子,因为这既对神圣的道德教化毫无益处,而且还使我们这些人遭到批评和指责”
马日磾无奈,只得退出,感慨地对别人说:“王允这种作法恐怕不行吧!善待人才,这是一个国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命脉,而让国家经典得以流传,则是重视国家制度和创作的保障。如今,像王允这样不重视贤才,切断国家的命脉,阻碍国家经典的流传,难道能维持久远吗?”
可怜蔡邕最后冤死狱中,一代名师就这般去了。
卢植叹道:“伯喈死后,留下一女,寄留在康成家中,可惜当时他不在洛阳,不然的话,也可一并带来。”
闻听蔡琰,吕布不可察觉的生出几分异色,想想此时这蔡琰也应该与任紫凝一般大小,可惜生在这个时代却是遭难。
吕布道:“不如接到幽州来吧。”
卢植道:“也好,只是这次前来,不过我与义真老儿只带了数十家人,此事还要劳烦奉先了。”
吕布笑道:“恩师说笑了。对了,恩师,这次来了幽州可有什么打算?”
“暂时还没有”,卢植道:“如今为师的身子也是大不如前了,不想再多想,只希望学伯喈完成一些学术之事。”
诚然,卢植一生为汉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