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温侯 >

第122章

汉末温侯-第122章

小说: 汉末温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福伯支起老身子,叫着冲向那些甲士。
可惜那些人并没有因为福伯是个六十余岁的老人而有半分怜惜之意,一枪就把他钉死在地。
除了袁隗,其他人皆是大哭起来,一时间这偌大的袁府没有往日的威严,只剩下一片哭声。
袁隗站起身来,不怒反笑道:“自我儿起兵以来,老夫便在府中日日等你们,却是想不到今**们才来,如此想来董贼却是战事不利,方才有此举动,我儿干的好啊。”
甲士首领怒道:“蛊惑人心,到死还不知道知罪,来人啊,将这老匹夫押下去。”
袁隗大笑道:“我袁家四世三公,岂能容你等卑微之人触我身躯,董贼想要我的性命,只怕他还办不到。”
但见袁隗抽出随身宝剑,自刎而死,终不是死在董贼爪牙之下,也算保全了昔日权贵的威严。
在虎牢的董卓也许是为了打击袁绍,也许是为了防止袁家族人里应外合,于是下令将洛阳城内袁氏家族一个不留,并把他们的人头从洛阳送来,挂于虎牢关城头,以示警告。
可董卓这步棋着实下的差,不但未收到半分震慑的效果,反而更是激起天下的愤怒。
想那袁氏家族虽然在朝野甚有威望,学生子弟也是布满天下,如何能杀,杀了便是尽失天下学子之心,可惜当时的董卓已经是想不到这么多了。
在洛阳城里,他袁家除了千人奴仆,又怎么能,也不敢在董卓手下那数万驻守洛阳的西凉军面前搞出什么大动作,所以依仗的也就是这一点,故而袁隗不跑而是在府中等候,直至董卓不智之下做出的不智之举。
而这一灭族,反而是让本来并不想真正打洛阳,欲要保存实力的袁绍一反常态,数日来,着令各军日夜无休的攻打虎牢关,势要擒杀董卓。
此势之凶,便是杀惯了人的董卓也觉得害怕
董卓想道:必须要为自己日后着想了,虎牢关再坚固,也顶不住没日没夜的攻击啊。
于是,董卓着令大将徐荣,胡轸屯兵五万留守虎牢关,而董卓本人则是带着十万人马回防洛阳,以作后路。
而虎牢关大部分人马撤退的消息也很快传入盟军当中,令盟军士气大振,认为董卓已经无力再战,心存恐惧。
盟主袁绍加紧攻势,不计生死,三日后逼得虎牢关主将胡轸投降,副将徐荣出逃。
鉴于此时形势,各诸侯齐聚一堂,共商大计。
经过这几日的思量,袁绍已经逐渐冷静下来。袁家族人之仇固然要报,可此时要是趁着董卓心生惧意,撤退之时追击董卓,可一战而胜。可是要是真的胜了,此辈多是忠于朝廷之人,攻入洛阳之后,岂不是要还政与汉献帝了吗?到那时,我袁绍岂不是白白的为他人做嫁衣,而袁家族人也白死了。
所以在攻入虎牢关后,袁绍反而一反常态的决定拖上一些时日,拖到董卓有足够的时间安排一切。
袁绍固然对追击一事不着急,可却急坏了一人。
曹操道:“盟主,现下各路将士士气正盛,董卓畏惧我军方才仓皇逃走。拿下虎牢关后,前往洛阳的路上再无天险,董卓也再无战心,若此时不追击,更待何时?”
袁绍敷衍道:“孟德啊,这数日激战,令各路兵马皆是疲惫,况前路不知董贼是否设下圈套,此时进兵,着实不利啊。”
众诸侯喃喃道皆如袁绍所言,想来这些日子下来,部下多有阵亡,莫要忘了这天下可不仅仅只有一个洛阳,一个董卓,日后回到自己的属地,损兵折将的他们又待如何,难道就不怕其他人趁虚而入,为其吞并?
他们当然怕,故而在盟主袁绍做出那般的姿态后,也是复议,不愿出战。
曹操急道:“我等已攻下虎牢关,洛阳城唾手可得,此战可定天下,尔等岂能惜命而枉失战机啊。”
众人虽言语,却无一人愿随曹操出战,想来心中各自打着算盘。
曹操怒道:“竖子不与以谋。尔等不去,我自去。”说完,便欲离开。
“孟德,这是干什么去?”吕布正自从外面处理完事情回来,却见曹操怒气冲冲的出了营帐,而袁绍等人却或是面有愧色,或者讥笑不已,不一而足。
曹操愤恨之下,就将刚才与袁绍等人的对话说与吕布听,在曹操的下意识中,吕布才是自己志同道合之人。
吕布闻听经过,方才哈哈大笑道:“孟德,你我皆为大汉之民,今天下受辱,如辱你我。此时军势浩大,若不追击董贼,倒是让天下臣民寒心。既然他们不愿同往,我吕布陪孟德去。”
曹操笑道:“英雄所见略同,我曹操能与奉先一同杀敌,幸哉。”
曹操与吕布执手同出大帐,继而各自调兵遣将,准备追击。
帐中袁绍身后的许攸道:“主公,怎么办?”
袁绍恼羞成怒道:“还能怎么办,既然他二人要去找死,便让他们去就是了,我等在此整军,再待准备。”
吕布与曹操合兵一处,也只有六千人而已,追击数里之后,依旧不见徐荣部,便令军中千人为前部继续猛追。
对此,吕布心中有些不解的,任何军队在撤走的时候,必定会在途中设防,以阻追兵甚至是吃掉追兵。曹操这个军事大家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呢?结合曹操后来的强势发展,吕布明白了曹操不是不知道而是极有可能是故意去送这千余人马。
至于为什么?可能是为了一个“忠义”的名声。
在其余诸侯皆不行追击之事,唯有其一人敢与出击,即使战败也是利大于害。在这个时代,人命是最不值钱的。曹操损失个千把人,只要有钱就能重新获得。可是此军为义,不顾生死而追击董卓军的名声,却势必让曹操在士子家族中获得极高的地位。
这就是三国啊,到底有多少真相被埋藏其中,又有多少豪杰默默无闻。那曹操不是被杀的幸得曹洪之马方才逃得性命吗?可他到底是平安无事的逃得性命,更何况当时的事情又有谁说的清楚呢?看着前面的曹操,吕布真的很想知道他到底会在这次追击战中有怎么样的表现,而自己,又将发掘出怎么样的一个曹操来。
吕布握紧了方天画戟,领着座下的一千人跟在曹操身后,一探究竟。

第十五章:胡轸怕死来献关,徐荣报恩阻追兵

对徐荣来说,董卓就是就是力量的源泉。自从徐荣在董卓帐下为将,为其信任委以重任,领了一军南征北战,便忠心与董卓,不做他想。
其实徐荣本是辽西人,不算是正宗的西凉人,因为为官吏所害,只得逃离故乡,之后为谋生计又是参军以此立身,之后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徐荣渐渐脱颖而出。
“只要你一日能杀敌,本将就能重用你一日。”
自从董卓那日如此对徐荣这般说,徐荣便立下了以死相报的意念。难以想像,天下人人唾弃的董卓在西凉百姓中拥有的威信简直可以媲美天子,而在西凉军上下,董卓才是他们的“天子”。
徐荣回忆起董卓临行前,对他说:徐荣你乃我大将,有勇有谋,我可把董某的身家性命交付与你,可守得住这虎牢关?”
为了早日回到洛阳商议大事,董卓不得不留胡轸守虎牢关,徐荣在两地之间断后。也就是说,需要这五万人马尽量为他董卓争取时间。但徐荣心中只有对董卓的知遇之恩的感激。所以即使董卓放弃了虎牢关,留下他们这五万人,虽说不至于是送死,却也是胜算不大,也许也可以说是被摒弃了。不过徐荣依旧相信着董卓,如同身后自己的两万人马一样相信着。
要不是胡轸那厮贪生怕死,献关投降,凭借自己的能力,就算不能击败盟军,但要保虎牢关三个月不失也不是不可能,怎么会在一个月后就失守。
“胡轸贼人,若不是这厮贪生怕死,何故至此。”徐荣大恨。徐荣深知虎牢关守将胡轸胆小如鼠。只因善与拍马奉承才被董卓重用,只是董卓却是不知道得,还以为他胡轸忠心耿耿,加上他的官职比徐荣高,自然便是要他当了虎牢关的主将,既然这是董卓的意思,徐荣也只能照办,以其为主将,自己在旁辅助,可恼的是胡轸见董卓率大军而回,心中动了歪念,贪生怕死的他便有了投降的念头,唯恐被徐荣诛杀便支开他去后方修筑防御,待其离开不到半月就献关投降了。
有副将连连劝说,不至徐荣太过愤怒。
随着前哨来报,身后有追击部队。
徐荣一惊,闻探马所言,居然只有五千人左右的追兵,徐荣的第一反应就是敌方有诈。
为什么呢?因为就算徐荣是败兵,可也足足有两万之众,而且有一万人马还是西凉骄骑,莫说区区五千人来追击,就算是同等的两万人马前来,他也不惧,这不是送死是什么?
徐荣令探马再去探察,在再次得知只有五千人的追击部队,徐荣果断命令大军原地列阵。因为在广阔的大地上,骑兵是不惧怕任何机动部队的。渐渐的前方出现一丝黑线,越来越宽。徐荣下令全部的骑兵出击,步军压后。很快,徐荣部就与前方敌军战斗起来。而情况也正如徐荣所想,这些追兵不堪一击,不久就被骑兵冲的七零八落。战斗之时,有副将告知徐荣,前有一将,身后旗帜上书一个“曹”字。
徐荣心想,能带动五千人马者,又是姓曹的,莫不是当初欲刺杀相国的曹操?若能擒得曹操,必为大功一件。徐荣留下部分兵马继续清扫战场,诛杀残余的盟军,自己带着亲卫精锐万余人杀向那曹姓大将。
不想那曹性大将颇有武力,竟然杀伤不少部众,领着千余人居然不惧与万人作战,早先听闻那曹操虽然有些智谋,但是手上功夫却是极弱,焉有如此勇猛,故而徐荣隐隐觉得不对劲,大声问道:“敌将可通姓名?”
那曹姓大将厉声道:“小爷叫曹洪,记住你家爷爷的名号。”
曹洪出言不逊,惹得徐荣闻言大怒,令大军压上,不再多想,在这平原上,就算有什么诡计,五千人对两万人也是万万没有胜算的。
万人压上,曹洪顿时压力大增,身边的将士也是死的越来越多了。不得以,曹洪趁着徐荣部未曾形成对其部的合围,领军杀出一条血路,先行撤退。
失去了虎牢关的徐荣正想拿这次战斗提升下部队的士气,怎么能让曹洪如此轻松的撤走呢。于是先率五千骑兵反追击曹洪部,其后是他的一万多人的步军,已经落下一段路程。
不想行不了多久,便见前方浓尘滚滚,势如万人之众。
徐荣见此,恐其为盟军救援,实不能与其纠缠,只得放过曹洪部,下令撤退。
两军合为一处,只得兵两千余人,刚才只是一会功夫,就已被徐荣杀了千余人。
“幸得曹将军此障眼法,方能哄得徐荣不敢再进”,吕布赞道。
曹操本想追击一番,最多只是遇到埋伏,但不至于遇到如此大规模的反击。因而曹操只得用了一计以作疑兵,果见奇效,现下闻得吕布之言,却是摇头道:“若给曹操万余人,又何须如此。”
闻言,吕布也是心中一黯,曹操之能只怕天下只有自己知晓。
随后,曹操见军中只剩下两千余人,而吕布也不过一千人,再难有所作为,只得下令撤回虎牢关,再作打算。
来时急行,去时倒也走的轻松。
不想风云突变,有探马道那徐荣竟然又杀了回来。曹操大惊,急令剩余将士速速撤退。原来那徐荣初时却为假象所迷,以为有万余盟军在后。可是着徐荣久统重军,甚熟马匹。即使刚才浓尘滚滚,可是千余战马所造成的震动与叫声,又怎么能跟万马相比。而盟军用了此障眼法,也就是说敌方定是兵力不足。当机立断之下,徐荣居然敢再次反杀,足见徐荣之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